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症状组及有症状组中青年颈椎间盘突出症在CT上的区别。方法搜集无症状及有症状中青年受检者300例及125例,对两组颈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有症状组椎间盘突出检出率为81.2%(102/125),突出椎间盘198节,突出程度3.63±0.20mm,椎管狭窄8.6%(17/198),黄韧带肥厚19.2%(38/198),椎体及椎小关节增生40.9%(81/198),无症状组椎间盘突出检出率为42.3%(127/300),突出椎间盘159节,突出程度2.13±0.11mm,椎管狭窄1.3%(2/159),黄韧带肥厚8.2%(13/159),椎体及椎小关节增生35.2%(56/159)。两组除椎体及椎小关节增生外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有症状组在椎间盘突出检出率、突出程度、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等方面均较无症状组明显,颈椎间盘突出达3.6mm以上或合并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者发展为颈椎病的可能性较大,应予以早期治疗。CT可以早期发现颈椎间盘突出、突出程度等信息,是颈椎间盘突出症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继发性椎管狭窄的螺旋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螺旋CT检查并经临床证实的128例继发性椎管狭窄,就退行性疾患、椎间盘突出、椎体滑脱或外伤性骨折、椎管壁骨质破坏、手术后椎管狭窄等病因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椎体后缘与椎小关节突骨质增生分别导致椎管中央区前部及侧区狭窄;后纵韧带骨化与黄韧带肥厚钙化分别导致椎管中央区前部及椎管后区狭窄;椎体向前滑脱及椎体粉碎性骨折均导致椎管中央区前部狭窄;脊椎结核、化脓性脊柱炎及椎体恶性肿瘤可导致椎管中央区前部及侧区狭窄;手术后可导致椎管后区狭窄。结论 螺旋CT检查在继发性椎管狭窄的发现、评价及病因诊断方面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对临床治疗计划的制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CT扫描和椎管造影在腰椎病诊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作为腰椎椎管狭窄和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新技术,已逐步推广。为评价CT扫描在腰椎椎管狭窄症和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作用,本研究选择该二种腰椎病变,于术前采用CT扫描和椎管造影检查,经手术治疗44例,将其结果作对比研究和分析评价。CT扫描和椎管造影都符合32例,CT扫描不符合者7例,造影不符合者5例。经统计学处理,应用CT扫描和椎管造影在腰椎管狭窄和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中,其符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尽管如此,CT扫描仍然系优良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椎间盘突出症的类型及病理、影像、解剖表现 ,确定手术或介入治疗效果。方法 :对186例椎间盘突出采用平片、椎管造影、CT及 MRI影像诊断及手术病理所见进行分析 ,判定突出方向及类型。结果 :将椎间盘突出症分为膨出、突出、脱出及髓核疝四个类型及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等。结论 :CT、MRI具有准确无痛、诊断清楚的特点 ,但术前椎管造影能确切定位和定性 ,对髓核突出范围、程度 ,有无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徐万岐  李昊 《吉林医学》2012,33(17):3684-3685
目的:讨论CT对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CT征像典型且临床症状符合的椎间盘突出500例,分析其CT表现。结果:中央型128例,后外侧型371例,椎间孔内或外型93例,突出伴膨出者391例,椎间盘真空变性78例。结论:CT能够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各种征像,并能直观地显示椎管及侧隐窝的狭窄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椎间盘突出症的类型及病理、影像、解剖表现,确定手术或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对186例椎间盘突出采用平片、椎管造影、CT及MRI影像诊断及手术病理所见进行分析。判定突出方向及类型,结果:将椎间盘突出症分为膨出、突出、脱出及髓核疝四个类型及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等。结论:CT、MRI具有准确无痛、诊断清楚的特点,但术前椎管造影能确切定位和定性,对髓核突出范围、程度、有无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患者44例,回顾分析其螺旋CT表现及诊断情况。结果:CT检查显示9例(21.43%)硬膜囊受损,15例(35.71%)椎间盘部分脱出,12例(28.57%)为韧带肥厚,3例(7.14%)为侧隐窝狭窄,3例(7.14%)椎间孔狭窄。结论:螺旋CT能够清晰显示腰椎间盘小关节突增生性肥大、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等,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X线对腰椎间盘的诊断价值,并与CT诊断价值对比。方法:对50例椎间盘患者行腰椎正侧位摄片及L5/S1、L4/5、L3/4三个椎间盘CT扫描进行X线及CT征象分析。结果:CT扫描的50例均发现不同程度椎间盘突出改变,共发现61个椎间盘突出。发现X线椎间盘突出直接征象:椎间隙后缘突入椎管的软组织密度影,共发现22例25个椎间盘改变,与CT诊断比较符合率为41%。X线诊断椎间盘突出间接征象有:椎间隙狭窄、腰椎生理曲度改变、许莫氏结节和椎体缘后翘及椎间隙内钙化或积气,共发现16例19个椎间盘改变,与CT诊断比较符合率为31%。结论:X线检查对诊断腰椎间盘突出、指导CT扫描方法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经CT诊断并手术证实合并椎管狭窄者23例,术中证实黄韧带肥厚1例,共24例,占20%。术前不遗漏腰椎管狭窄,术中在摘除突出之椎间盘同时对合并的椎管狭窄作彻底减压,对提高疗效至关重要。24例随访,8个月至4年,手术优良率为91.6%,CT检查可以对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作出诊断与手术符合率为95.8%,对疑有椎管狭窄者特别是高龄、病程长和症状不典型者尤需行CT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螺旋CT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与手术证实的4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完整CT资料。结果:4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腰椎间盘膨出和/或突出继发椎管狭窄17例,椎体边缘及椎小关节骨质增生致侧隐窝、椎间孔及椎管狭窄10例,黄韧带增厚、钙化引起椎管狭窄11例。其他如椎体滑脱、手术等引起椎管狭窄4例。结论:螺旋CT对椎间盘病变、黄韧带增厚及椎体、椎小关节退行性病变引起的椎管狭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螺旋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4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新 《当代医学》2010,16(31):58-59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3月期间CT诊断为腰椎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45例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硬膜囊脂肪层消失或不对称,硬膜囊受压变形,神经根被推压移位;4例腰椎间盘后缘弧形突出,位于椎体后缘的中央;13例并发黄韧带肥厚(6~8mm),5例黄韧带肥厚且伴有钙化,18例均见增厚的黄韧带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使之变形或移位;侧隐窝狭窄9例;椎间孔狭窄者4例。结论螺旋CT可准确显示腰椎小关节突增生肥大、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窗宽、宽位的调整对提高CT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在经过螺旋CT检查后,结果显示,12例患者硬膜囊受损,占23.08%,17例患者椎间盘部分脱出,占32.69%,8例患者韧带肥厚,占15.38%,7例患者隐窝狭窄,占13.46%,6例患者椎间孔狭窄,占11.54%,诊断的准确率为96.15%,相较于手术结果,差异较小,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清晰的显示患者的椎管狭窄程度,具有较高的正确率,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17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病例的临床分析后发现,当出现椎间盘突出、椎体后下缘骨缺损、椎管内骨块、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的CT征象时,即可诊断本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T对腰腿痛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65例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CT不仅对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脊椎狭窄、腰椎滑脱、脊柱侧弯畸形等病变诊断明确,还能清晰显示椎管及其周围结构。结论 CT检查可以明确腰腿痛病的致病原因及各种伴随病因,为临床正确诊断及治疗提供确切证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在椎间盘突出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自2005年2月以来有CT检查且资料完整、并经手术证实的5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56例患者中90%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L4~5和L5-S1节段,可明确诊断椎管、侧隐窝神经孔的狭窄程度,且根据CT对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分型,对临床治疗和手术有较大的指导意义。结论:CT在诊断椎间盘突出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腰腿痛病因CT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引起腰腿疼的原因,评价CT对腰腿疼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腰腿疼患者的CT结果460例,其中134例手术病理证实,用GE Hispeed CT/螺旋CT机,行腰椎体及间盘轴位扫描。结果:腰椎间盘突出233例(301个间盘),骨质增生285例,先天发育性骨性椎管狭窄55例,椎体结核34例,肿瘤11例。结论:引起腰腿疼的主要原因是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其次为先天发育性骨性椎管狭窄,结核,肿瘤,CT检查经济有效,但有局限性,对CT结果与临床有矛盾者应结合MR检查,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腰骶椎椎间盘突出61例,41例经手术证实。特征性的CT表现对提供正确的诊断极有帮助,其主要征象为:①脱入椎管的髓核所形成的块影;②脱出髓核的部分钙化或骨化:③碎块形成;④脱出髓核的滑移;⑤脊膜囊受压位移;⑥神经根水肿和湮没。别外,在CT图上,还可清晰地显示椎体骨质增生、椎管或侧陷窝狭窄有,黄韧带肥厚、上下关节硬化经及“真空征”等伴随异常。本文并对椎间盘突出的鉴别诊断,CT检查的优点和限度,作了简短的讨论。近几年来,腰骶椎CT扫描,已成为诊断椎管内病变的一个重要检查方法。本文就我院经CT诊断的椎间盘突出(髓核脱出)61例,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8.
慢性下腰痛病变的主要相关CT影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下腰痛病变的主要相关CT影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24例慢性下腰痛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 124例中椎间盘突出82例,占66.13%;椎间盘退变致椎间盘膨出49倒,占39.52%;后纵韧带骨化21例,占16.94%;骨性椎管狭窄14例,占18.29%。其中肌源性慢性下腰痛8例经临床捡查及治疗确定。结论 椎间盘病变是引起慢性下腰痛的主要原因,具有典型的CT影像改变,后纵韧带骨化及椎管狭窄亦可引起慢性下腰痛,正确分析其CT影像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孟凡怀 《中外医疗》2009,28(29):168-168
目的探讨慢性腰腿痛患者的相关CT影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2例腰椎病变CT检查及治疗后随访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中因腰椎间盘退变致椎间盘膨出74例,占90.29%;椎间盘突出64例,占78.04%;骨性椎管狭窄17例,占20.78%;退行性椎体滑脱7例,占8.5%;后纵韧带钙化13例,占15.85%;黄韧带肥厚11例,占13.41%。结论腰椎间盘病变是慢性腰腿痛的主要原因,并且具有典型的CT影像。其伴发的椎管、侧隐窝狭窄,纵韧带钙化也是部分原因。因此,正确分析腰椎CT影像特征对协助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左玉江 《海南医学》2004,15(9):57-57,56
目的分析脊柱爆裂骨折的X线、CT表现,评估CT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20例经CT检查确诊为脊柱爆裂骨折的影像资料,与X线平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T表现为终板骨折移位突入椎管内、椎板骨折、椎管狭窄、小关节脱位,脊髓受压改变、椎间盘突出及椎旁软组织变化。结论CT能较清楚显示脊柱的三柱结构,对脊柱爆裂性骨折能做出较全面准确的诊断,尤其是对骨折线显示、小关节脱位、椎管损伤及稳定性的判断cT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