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顽固性不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顽固性不寐瘀血证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对照组每晚睡前口服阿普唑仑,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2组患者治疗1个月,1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经统计学分析P<0. 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2. 1%;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1. 4%,2组患者治疗后对比, P<0. 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顽固性失眠血瘀证有效,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2.
从《内经》谈不寐病机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理清不寐的病机以及可行的治疗方案。方法:以《内经》中对不寐的阐释为主要依据,分析不寐之病机,在探讨不寐治疗方案基础上,以实例佐证。结果与结论:不寐的病机实际就是卫气行于阳而不得入于阴,继而导致阳气盛,阴气虚。对不寐的治疗,应当根据《内经》对失眠阐述的病机进行辨证治疗,方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4.
活血化瘀法是祖国医学治疗血瘀证的一种独特疗法。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对血瘀证本质的揭示,活血化瘀法的应用更加广泛。本人结合自己几十年的临床实践,列举在急诊科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缺血性心肌病、动脉硬化性脑出血、糖尿病性膀胱病、哮喘持续状态的病例进行讨论。在《内经》“急则治其标”的急症治疗原则指导下,从《伤寒论》产生的背景,方药的临床效果,张仲景的自述以及历史学家的考证,至明清时代温病学派的兴起。温病学也是治疗急症的学说,所以祖国医学就是在急诊急症的诊治中发展起来的。近代大量急诊针剂的临床应用,大大丰富了急诊科的内涵。活血化瘀法也是在《内经》“去菀陈茎”“血实宜决之”的治疗原则指导下,被称为医圣的张仲景提出“疼血”病名。开活血化瘀治疗外感,内伤疾病之先河。后世医家逐渐扩大范围,近代应用于各科的实践证明,活血化瘀法的实际意义远远超越临床范围。  相似文献   

5.
活血化瘀法是祖国医学治疗瘀血证的独特疗法,瘀血学说,起源于《内经》,立名于《金匮》,发展于清代。当代则得了阐明和重视。早在二千年前的《内经》对瘀血的论述,在名称上有恶血、留血、坏血、死血、干血之称。在病因上有风寒、热邪、气滞、外伤、出血等。如:“塞邪客经脉之中,则血不流畅”,“热邪入血,与血液相结则形成瘀血”。气滞导致血瘀,有“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血行,气止血止”。之述,外伤引起血管破裂,瘀血内留,而形成瘀血。“若有所堕坠,虽血在内而不去……则气血凝结”之论。各种出血后,血液瘀积,形成瘀血、吐血、便漏。“其血无不离经之血,与营养周身之血,已睽绝而不合……此血在身,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认为慢性肝炎的基本病机是正衰邪盛、湿热未尽、气滞血瘀,而血瘀是本病的关键。血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它始终贯穿于慢性肝炎的全过程,因此,活血化瘀疗法对慢性肝炎的治疗有重要意义,现就其病机及其作用加以探讨。1 血瘀是慢性肝炎的主要病机现代医学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肝脏微循环障碍是病毒性肝炎发病原理的生理基础。肝内微循环血液动力学病变始终贯穿于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演变过程中。中医学认为:肝主藏血、喜条达、主疏泄……,正气虚,感受湿热疫毒之邪致肝失疏泄,肝郁气滞,血行不畅使血脉瘀阻,  相似文献   

7.
王贺 《国医论坛》2009,24(4):1-2
不寐亦称失眠,是指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不寐在《伤寒杂病论》中也被称为“不得眠、不得卧、卧起不安”等。不寐轻者,有入睡困难,有睡而易醒,有醒后不能再入睡,亦有时睡时醒,亦有寐而不酣、恶梦连连等不同表现;严重者可见彻夜不眠。常常与多梦、易惊、心悸、头痛、头晕、健忘、烦躁、口干等症状并见,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中论述了很多有关不寐的治法,现择其要者归纳为8法以飨同道,希冀对指导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活血化瘀安神法治疗失眠症50例小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安神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用血府逐瘀汤合酸枣仁汤煎服,日1剂,治疗10天。结果:临床治愈28例,好转17例,有效率90%。结论:活血化瘀安神法治疗失眠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脑梗塞是老年人常见病,致残率、病死率和复发率都很高,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活血化瘀、疏肝通络为主法治疗,并随症加用补气、滋肝肾、清肝类药应用于脑梗塞36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通督安神法治疗不寐8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从2000年开始采用调督法治疗不寐症8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8例中,男25例,女63例,年龄16~72岁,病程1个月~20年。2治疗方法主穴:选择督脉的百会,大椎,神道,神庭;配穴:神门,四神聪,安眠穴。每日针灸1次,10次为一个疗程,每疗程间间隔3天,治疗1~5个疗程后统  相似文献   

11.
不寐是以失眠或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为主要特征的病症,又称“目不瞑”、“不得卧”、“不得眠”。不寐的病因主要由于七情所伤,思虑劳倦太过或暴受惊恐,亦有因禀赋不足、房劳久病或年迈体虚所致。其病因机理是气血阴阳失和,脏腑功能失调以致心神被扰,神不守舍而不得安寐。  相似文献   

12.
浅谈活血化瘀法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高血压的病因病机中提出血瘀证是高血压病的重要病理类型,血瘀证的形成在高血压病各证中具有普遍性,兼夹性等特点,在临床上、高血压病的治疗应注意重视活血化瘀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活血化瘀法在出血性中风治疗中作用辨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生理、病理、病机等方面探讨活血化瘀法在出血性中风治疗中的重要性。指出:瘀阻脑络是出血性中风的病理基础;血溢脉外的是出血性中风发病之关键;血管于脑是出血性中风的病理中心。脑位于头颅之中,相对封闭,蓄于脑中之血无法迅速排出体外,因瘀血阻络及颅内压力的增加,脑出血可自行停止。脑出血之病理重点表现为瘀血滞留于脑内,故出血性中风重点在于尽可能快速清除脑中瘀血。  相似文献   

14.
张玉岭 《河南中医》2012,32(12):1601-1602
陈宝贵教授运用和胃安神之法,一方面健脾和胃,使气血化生有源,一方面养心安神,心血充足则心神得安,神能守舍,故睡眠改善.  相似文献   

15.
薛敏 《中国中医急症》2002,11(5):364-364
笔者1985~2000年以活血化瘀方药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3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性15例,女性21例;年龄21~54岁;发病以中年为多;病程10年以上2例,5~10年2例,1~5年21例;全部病例均有双手震颤、消瘦、多食、恶热、突眼、心悸症状;治疗前均经T3、T4测定,测定值高于正常水平。1.2治疗方法以舒肝理气、活血化瘀为主,益气养阴、软坚散结为辅。药物组成:桃仁10g,丹参10g,红花10g,当归10g,白芍30g,生地15g,柴胡10g,枳壳10g,海…  相似文献   

16.
浅谈活血化瘀法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的萎缩性病变,其实质是胃粘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后,由于粘膜特异的再生能力,以及粘膜发生改变,且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体的萎缩,甚至消失,本病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病人的80~90%[1]。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属“胃痛”,“嘈口杂”,“纳呆”,“痞满”等范畴。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较多,错综复杂,往往夹杂合病,大体上可分为六淫浸入,情志所伤,饮食劳倦,以及所谓的“第二病因”等[2]。其主要指的是脾胃气虚血瘀,病程日久,由气入血必致络损血瘀…  相似文献   

17.
黄凯旋 《四川中医》2011,(11):83-84
通过自拟疏肝健脾理气汤(柴胡10g,白芍15g,枳壳12g,党参30g,云苓15g,白术15g,酸枣仁15g,夜交藤30g,甘草10g)治疗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不寐症的病因、病机以及治法,并阐述疏肝健脾理气法治疗不寐的临床体会,以希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18.
痛证,是由于外感风寒暑湿躁火,内伤七情,导致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的以疼痛为主要表现证状组合。笔者应用活血化瘀法行气止痛,用血府化瘀汤治疗58例疼痛症有较好的疗效,体会如下:治疗方法方药组成:当归15g,生地15g,桃仁15g,红花10g,甘草10g,枳...  相似文献   

19.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下称CAG) ,是消化系统常见病 ,是指胃粘膜上皮反复遭到致病因子损害后导致的粘膜固有腺体的萎缩 ,甚至消失。根据临床表现 ,当属中医学“痞证”、“胃脘痛”等范畴。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故中老年人多发此病。本病反复发作 ,不易治愈 ,因其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密切 ,1 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癌前期状态之一。目前西医尚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治疗CAG获得较好的疗效。笔者不揣浅陋 ,对CAG的发生机理与治疗作一探索。1 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该病的病因病机为 :( 1 )忧思过度 ,忧则气郁 ,思则脾结 ,久则肝郁…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痛经是女性常见疾病,主要病机为不通则痛及不荣则痛。女性因经、孕、产、乳等原因易表现为血行郁滞不畅,而致血瘀,引发痛经。文章从活血化瘀的角度,浅析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望可以开拓治疗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