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SD大鼠单侧液压脑损伤后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脑组织中的表达特点。方法:采用侧方液压打击颅脑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以及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技术,观察SD大鼠脑损伤后12 b脑内bcl-2、bax蛋白和mRNA的阳性细胞分布。结果:液压打击伤后bcl-2、bax基因在损伤侧大脑皮质、海马表达明显增强,挫裂伤组织内的血肿周边bcl-2、bax基因表达亦明显增强,阳性细胞受打击能量传递的影响呈梯度分布。结论:大鼠液压脑损伤后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分布受打击能量和脑内血肿的影响,并与脑损伤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elayed neuron death,DND)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幼龄和老龄大鼠液压脑损伤后NGF、Bcl-2、Bax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衰老因素对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探讨老年颅脑损伤恢复不良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侧方液压打击颅脑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技术,比较幼龄(2~3个月)和老龄(15个月)大鼠脑损伤后12 h脑内NGF、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液压打击伤后NGF、Bcl-2、Bax蛋白在损伤侧大脑皮质、海马表达明显增强,老龄组大鼠伤侧皮质NGF蛋白表达和Bcl-2/Bax蛋白表达比率显著低于幼龄组(P<0.05)。结论:老龄和幼龄大鼠液压脑损伤后NGF、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差异提示老龄哺乳动物受损神经元修复和生存能力下降,为认识创伤性脑损伤后年龄相关性神经功能缺失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颅脑损伤后bcl-2、bax基因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将100只SD大鼠分为轻、中、重度损伤组和对照组 ,通过改进的Feeney自由落体损伤装置制作脑损伤模型 ,然后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各组大鼠脑组织中的凋亡细胞和bcl-2、bax免疫反应阳性细胞进行检测和统计。 结果 各损伤组大鼠脑组织中凋亡细胞标记指数 (LI)明显高于未损伤的对照组(均P<0.05) ,bcl-2、bax阳性细胞LI也有所增加 (均P<0.05) ,同时 ,各损伤组bax/bcl-2阳性细胞LI的比值均大于对照组 (均P<0.05) ;轻度、中度组与重度组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别大多有显著性意义 ,损伤程度重者指标升高明显。结论 bcl-2和bax表达的比例对颅脑损伤后促进细胞凋亡可能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其表达水平与损伤程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与依达拉奉(ED)联合应用对气虚血瘀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率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饥饿、疲劳、高脂饮食等复制大鼠气虚血瘀模型,再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2 h,再灌注治疗72 h后,观察EGb、ED及EGb+ED组对气虚血瘀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率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EGb、ED及EGb+ED组均能降低气虚血瘀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凋亡细胞数(P<0.01),下调bax基因表达,上调bcl-2基因表达,减轻神经细胞损伤(P<0.01),两药联用变化趋势更明显。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和依达拉奉能降低气虚血瘀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基因bax的表达,增加具有神经元保护作用的bcl-2基因表达,从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共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后ATP酶及bcl-2和bax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缺血再灌组和大豆异黄酮预处理组。采用三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1 h后再灌1 h。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改变及bcl-2和bax表达的变化。结果:大豆异黄酮预处理组脑组织损伤较缺血再灌组明显减轻,ATP酶活性升高,并且可以促进bcl-2和抑制bax的表达(P0.05~P0.01)。结论:大豆异黄酮预处理能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损伤与提高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及促进bcl-2和抑制bax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ax蛋白在脑出血(ICH)后神经损伤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脑出血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脑内注射自体新鲜动脉血的方法制作大鼠ICH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ICH对照组、NGF干预组在ICH后6h即有bax蛋白阳性表达,24h达峰值,之后下降,7d时仍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NGF干预组与ICH对照组相比较bax蛋白峰值出现的时间无变化,但各时点bax蛋白的表达均较ICH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增加,加重神经功能损伤。应用NGF可使血肿周围脑组织bax蛋白表达明显下降,起到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达到治疗脑出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刘晶晶  赵砚丽  程会平  刘晓明  张东 《医学争鸣》2007,28(21):1960-1963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IPo)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后肾组织细胞凋亡及bcl-2和bax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肾保护的机制.方法: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组),每组6只.采用夹闭双侧肾蒂45 min,再灌注6 h制备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IPo组在夹闭双侧肾蒂45 min后,再灌注10 s,缺血10 s,反复3次,再全面恢复血液灌注.再灌注6 h时处死大鼠,酶法测定血清肌酐(Cr)含量;苦味酸不除蛋白法测定尿素氮(BUN)含量;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肾组织bcl-2 mRNA和bax mRNA表达,表达水平以与其相应的内参β-actin的光密度比表示;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肾组织中凋亡细胞,计算细胞凋亡指数(AI);苏木素-伊红(HE) 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S组比较,I/R组肾组织Cr 和BUN浓度升高(P<0.05),bcl-2 mRNA表达量降低(P<0.05),bax mRNA表达量升高(P<0.05),bcl-2 mRNA/bax mRNA的比值降低(P<0.05),AI增加(P<0.05),组织形态学观察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变性坏死,肾小管扩张,间质淤血、水肿、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与I/R组相比,IPo组肾组织Cr和BUN浓度降低(P<0.05),bcl-2 mRNA表达量升高(P<0.05),bax mRNA表达量降低(P<0.05),bcl-2 mRNA/bax mRNA的比值升高(P<0.05),AI减少(P<0.05),肾组织形态学损伤减轻.结论:缺血后处理可减轻肾脏I/R损伤,其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上调bcl-2基因和下调bax基因表达,使bcl-2 mRNA/bax mRNA比值升高,从而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肾组织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BDNF与NGF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变化及相应的脑组织细胞形态,探讨神经营养因子在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ulsinlli法建立大鼠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动态测定脑组织NGF、BDNF含量,石蜡切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脑组织细胞形态.结果: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BDNF、NGF表达均增高.模型组于灌注2 h上升,6 h达高峰,24 h回落;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光镜下观察,假手术组无异常神经细胞,模型组各亚组中异常神经细胞于缺血再灌注2 h时明显增加,6 h受损最轻,随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异常神经受损程度变重.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诱导BDNF、NGF表达,有利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损伤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后大鼠外伤性颅脑损伤(TBI)模型脑组织抗凋亡基因bcl-2、SUE-vivin表达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研究早期应用EPO对于TBI的保护作用.方法:40只Wistar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单纯TBI组,TBI+EPO(1 000 IU/kg)治疗组,TBI+生理盐水(0.4 ml)治疗组,伤后24 h同时处死,检测bcl-2及sur-vivin的表达,以分级评分法对脑组织超微结构损伤评分.结果:与单纯TBI组相比较.EPO治疗组使抗凋亡基因bcl-2及survivin的表达在伤后24 h内显著升高,(P均<0.05).在超微结构改变方面,EPO对于伤后小型、中型有髓神经轴索超微结构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结论:EPO通过提高抗凋亡基因的表达及保护小型、中型有髓神经轴索而发挥对TBI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褪黑素对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褪黑素(MT)对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撞击伤方法制作创伤性脑损伤模型,致伤后连续给予褪黑素,测定脑损伤后12h、24h、48h、72h大鼠脑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和钙离子(Ca2+)含量并观察脑微细结构的变化。结果: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GSH-PX活性降低,MDA及Ca2+含量升高,褪黑素能部分反转这种变化,脑水肿减轻。结论:褪黑素对创伤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GSH-PX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5.
1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 Immage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对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心脏病组患者进行了m-Alb测定,同时与健康组结果作对比。结果m-Alb检测糖尿病组为3.7±5.26mg/dl,高血压组为7.5±8.18mg/dl,心脏病组为7.8±3.76mg/dl,健康组为0.66±0.48mg/dl,各试验组m-Alb增高百分率为糖尿病组48.9%,高血压组37.5%,心脏病组26.9%。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m-Alb检测,可以监测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