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通过针具交换服务点对吸毒人群进行有效的转介,建立以针具交换为中心、把吸毒人员转介到各服务平台以达到最有效减低危害的模式.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教育方式对吸毒人群进行评估及有效转介干预.结果:艾滋病传播知识知晓率,针具交换点的外展服务对象能完整说出艾滋病传播三大途径的仅有42.5%;有关服务点信息中,在戒毒机构的吸毒者中听说过美沙酮维持治疗占70.8%;听说过妇女健康中心的:接受针具交换点服务的吸毒者占6.06%,社会上没有接受针具交换的吸毒者为0%;听说过抗病毒治疗:在戒毒机构的吸毒者占9.2%;听说过自愿咨询检测:社会上没有接受针具交换的吸毒者为35.0%;知道清洁针具交换服务的:社会上没有接受针具交换的吸毒者为72.0%;什么都没有听说的:在戒毒机构的吸毒者占18.7%.结论:在吸毒人群中对艾滋病的知晓率不高,对艾滋病干预的五个平台了解少,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建立有效的以针具交换服务点为中心的转介服务既必要又重要.  相似文献   

2.
某县吸毒者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玉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2):199-200,234
目的了解吸毒者艾滋病病毒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为制订本地区高危人群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了解辖区内吸毒者人群对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态度、吸毒、性行为及艾滋病等相关疾病感染情况,并对该人群接受的干预措施进行调查。结果吸毒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与行为改变的差距较大,吸毒者艾滋病综合知晓率为87.8%,但同时89.4%的吸毒者又存在共用注射器吸毒行为、针具交换、安全套发放、美沙酮维持治疗这些干预服务质量及覆盖面均不能满足本地艾滋病防治工作需要。本地区吸毒者艾滋病知识有所增加,但态度和行为却没有明显改善,出现了知信行的分离。结论应充分关注本地区吸毒者的艾滋病预防工作,充分利用现有干预机构,为有效的艾滋病综合干预提供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针具交换对干预预防艾滋病过程中,工作人员和吸毒者的安全性.方法 在社区开展针具交换和健康教育活动;探讨工作模式及方法,并比较干预前后艾滋病知晓率、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学指标和H I V抗体阳性率,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比干预前高.结论 加强艾滋病干预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在吸毒人群中开展针具交换有助于改变吸毒人群共用针具的危险行为,控制艾滋病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遵义市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行为特征,HIV、HCV、梅毒感染状况,为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4~7月对该市强制戒毒劳教所新入所的所有吸毒人员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同时采集静脉血进行HIV、HC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407名吸毒者,有注射吸毒史44.2%,其中26.1%与他人共用过注射器;22.4%的调查对象有过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50%;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95.3%;接受过有关预防艾滋病干预服务的为27.2%。HIV抗体阳性率0.5%,HCV抗体阳性率29.7%,梅毒抗体阳性率5.9%。结论要加大对吸毒人群干预力度,减少高危行为,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同时对吸毒人群提供心理咨询和转介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宁夏戒毒劳教人员HIV感染现状以及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分析戒毒劳教人员感染HIV的相关高危行为,为开展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戒毒劳教所收教人员全部调查登记,采集静脉血行HIV抗体检测,并开展艾滋病预防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收教人员544例,检出HIV抗体阳性4例,阳性率0.74%;在544名吸毒者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9.0%;无业人员占了67.8%;吸毒人群中离婚率普遍较高,女性吸毒者的离婚率较男性高(χ2=22.097,P<0.05);高危行为中有多性伴行为的占53.7%;在性行为中从不使用安全套的占51.1%;8.5%的吸毒者曾有过同性性行为;有59.9%的人员采用过静脉吸毒。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晓率最低为51.8%,最高为96.5%。戒毒劳教人员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晓率为51.8%~96.5%,结论本次调查发现宁夏戒毒劳教所50%以上的收教人员有艾滋病感染的相关高危行为,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HIV抗体阳性率较全国吸毒人群低,吸毒人群仍是感染HIV的重点人群和传播HIV的重要桥梁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洪江区吸毒人群分布状况,探索在吸毒人群中开展针具交换对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艾滋病自愿咨询、公安机关配合登记询问、健康教育及关爱支持等措施,在社区和戒毒所内开展清洁针具销售和针具回收等干预措施,应用共用针具率、男性安全套使用率、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针具交换覆盖率等指标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洪江区吸毒人群以城区人口、青壮年、低文化程度男性及未婚者为主,干预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传播危险性行为降低,针具销售大幅度上升,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较大幅度上升。结论 在吸毒人群中开展清洁针具交换有助于提高吸毒者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改变HIV感染各种危险行为,控制艾滋病蔓延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甘肃省2009-2012年吸毒人群行为学和血清学监测结果,通过某些指标变化情况评估艾滋病综合防治的效果,为制定吸毒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对甘肃省2009-2012年连续4年的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吸毒人群共用针具影响因素和其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甘肃省吸毒人群艾滋病知晓率从2009年的76.3%上升到2012年的85.9%;最近1个月商业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从2009年的39.0%上升到2012年的53.6%;最近1个月注射吸毒针具共用率由2009年的91.7%下降到2012年的49.3%;接受过安全套发放的比例由2009年的55.0%上升到2012年的6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少数民族、低文化程度及未接受过干预的吸毒者更倾向于共针吸毒。结论甘肃省在吸毒人群中开展的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仍需要对低文化程度、少数民族及强制戒毒所内的吸毒者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东湖区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监测艾滋病相关行为,分析它对艾滋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用2011年东湖区吸毒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在吸毒人群中抽查400名吸毒人员,调查其一般人口学信息、行为学信息、艾滋病防治有关信息及血清学信息.结果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8.00%、最近一个月注射吸毒共用针具比例为0%、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86.96%.吸毒人群HIV检测并知晓结果68.75%.血清HIV检出率1.75%;梅毒检出率为4.25%;丙肝感染率为46.25%;吸毒人群干预服务覆盖率为92.75%.结论吸毒者共用针具吸毒比例有所降低;感染率均处于低水平,表明东湖区艾滋病预防与控制效果较为明显.但吸毒人群丙肝感染率较高,仍需加大对该人群的宣传教育和干预力度,进一步遏制HIV、梅毒和丙肝在高危人群中的感染.  相似文献   

9.
吸毒人群针具交换干预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针具交换对干预预防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的可行性,为全面开展针具交换干预工作提供经验和科学依据。方法在社区开展针具交换和健康教育活动;比较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学指标和HIV抗体阳性率,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比干预前高;干预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率和HIV抗体阳性率都比干预前低。结论在吸毒人群中开展针具交换有助于改变吸毒人群共用针具的危险行为,控制艾滋病传播。  相似文献   

10.
汪洋  娄倩苹 《重庆医学》2011,40(31):3160-3161,3163
目的 了解金牛区吸毒者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高危行为特征,为HIV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到针具交换点的吸毒人员使用国家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Epi Data 3.02录入数据,SPSS11.5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吸毒者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总知晓率偏低,为46.81%;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认知不够全面.调查对象全部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东省某市吸毒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相关行为及感染状况,为该市对吸毒人员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国家级哨点监测调查问卷对该市戒毒所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访谈调查,并抽取5ml静脉血进行HIV、梅毒、HCV的检测。结果:该市吸毒人员主要集中在21~40岁年龄段,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65.30%);静脉吸毒者占了44.34%,其中共用针具者占28.80%;25.54%发生过商业性行为,但只有50.00%每次都使用安全套;仅有7.69%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为87.95%,而年龄和文化程度是影响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两个主要因素。结论:该市吸毒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其高危行为严重,且一些吸毒人员不同程度感染了HIV、梅毒、HCV,因此,应加强对吸毒人群的监测和行为干预,减少艾滋病从该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12.
洪江区吸毒人群中针具交换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军  陈曦  蒲洪波  庄涛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0):1806-1807,1790
目的探讨在注射吸毒人群中开展针具交换的可行性,评价其预防注射吸毒者HIV感染效果。方法通过政策倡导、同伴教育和行为干预及健康教育,在社区开展清洁针具交换。结果开展清洁针具交换活动后发放和销售针具比基线调查时上升了173.91%,注射吸毒人员最近一次共针率从31.86%下降到12、87%,最后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吸毒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从33.66%和20.79%上升到70.80%和80.7%。结论在吸毒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和以同伴教育为主的针具交换活动有助于提高吸毒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识,改变危险行为.控制艾滋病传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针具交换项目的开展对注射吸毒人群(IDU)艾滋病知、信、行的影响,为针具交换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对静脉注射吸毒人群的知、信、行开展基线调查和评估调查。结果:IDU对针具交换工作的认识有明显改变,对危险行为总体知晓率上升了15.76%,对降低危险措施知晓率上升了32.57%,每支针具使用的次数、共针率均显著低于基线调查,最后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上升了44.62%。结论:在IDU中开展针具交换活动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有助于改变吸毒人员的认知、信念和行为,从而控制艾滋病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梧州市参加针具交换项目的 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状况以及危险因素行为特征,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4-6月对梧州市市辖区社区中参与针具交换的静脉吸毒人员队列进行行为学调查,并采血样进行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共调查了107名参与针具交换的静脉吸毒者,最近一个月共针率为6.58%.最近一个月性行为的安全套使用率为66.67%.HIV感染率为43.93%、梅毒感染率为3.74%、HCV感染率为81.31%.结论 经过对注射吸毒人群进行针具交换以及相关的服务,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具的比率由基线调查干预前的89%,下降到干预后的7.40%,在最近一次性活动中使用安全套,综合干预前为56.10%,上升到干预后的66.67%,通过外展服务、针具发放、安全套发放、宣传教育等干预后,已经达到预期目标.注射吸毒者HIV感染率为43.93%,梅毒感染率为3.74%,均比去年有所下降.53名注射吸毒者成功转介到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摆脱了毒品.说明开展针具交换以及相关活动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吸毒者对降低艾滋病危害服务的利用情况,从性别视角分析该群体不利用服务的原因及其对服务质量的评价,进而对未来改善降低危害服务提出建议。方法:在云南省的4个城市开展横断面调查,通过外展人员在戒毒所、社区收集吸毒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调查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和针具交换的利用情况、不利用服务的原因、对服务(可及性、可接受性及质量)的评价等。结果:有效样本579人,男女分别占50.8%和49.2%,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56.3%),单身者占44.0%。61.8%(358/579)的调查对象曾参加过MMT,女性的既往参加率为57.5%,低于男性(P<0.05)。58.2%(223/383)的调查对象曾通过外展人员或针具交换点获得过清洁针具,女性的既往参加率为52.9%,低于男性(P<0.05)。吸毒者自报不利用服务的首位原因是缺乏对服务的了解。女性对服务可及性及质量的评价总体上好于男性。结论:吸毒者对服务的知晓率低,女性的服务利用率不足,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并在未来的降低危害服务中关注女性人群,探索更加适合女性特点、有助于保护隐私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都匀市强制性戒毒人员的吸毒特征及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向吸毒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都匀市372名(男248名,女24名)正在进行强制性戒毒的吸毒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者平均年龄(31.39±8.79)岁;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58.6%);吸毒方式以注射吸毒为主(70.70%),26.61%的吸毒者有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史;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1.72%。结论:强制性戒毒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其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识,培养其健康的行为,从而有效遏制艾滋病蔓延的势头。  相似文献   

17.
目的监测和评价云南省隆阳区和腾冲县吸毒人群毒品滥用、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及HIV流行状况,为行为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使用”吸毒者健康调查问卷”对2013年新人戒毒所的542名隆阳区和431名腾冲县吸毒人员进行调查,采集血清标本进行HIV抗体检测,对调查和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吸毒人群艾滋病全部知识知晓率99.59%(7752/7784),知识知晓与相关行为实践有差距;最近一年接受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清洁针具提供/交换、同伴教育的比例总体不高;HIV抗体阳性吸毒人群与配偶或同居者及与商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17.65%、80.00%;共用针具吸毒情况在HIV抗体阳性和HIV抗体阴性人群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1,P〈0.01)。结论共用针具吸毒仍是吸毒人群HIV感染的重要因素,需继续加强对吸毒人群美沙酮维持治疗、清洁针具交换、同伴教育等干预工作,促进其行为改变,减少因共用针具、性乱、不安全性行为可能导致的HIV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8.
柳州市计生部门参与高危人群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计生部门参与高危人群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探索该模式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100名计生干部进行培训,随机选择市区内35个社区内的吸毒人员及暗娼实施艾滋病防治综合干预,干预前进行基线调查,干预后做终期调查,对干预前后吸毒人员和暗娼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共用针具、安全套使用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吸毒人员及暗娼艾滋病相关的各个知识点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吸毒人员接受社区转介服务,共用针具情况明显改善,"最近1次注射吸毒是否与他人共用针具"由占总吸毒人员的62.9%降至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暗娼使用安全套情况也明显改善,"从未使用"安全套的暗娼由干预前的26.8%降至干预后的4.5%,"最近1次性服务用安全套"由干预前的63.8%提高至干预后的97.2%,提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生部门参与艾滋病防治综合干预效果明显,是可行的,且可有效解决疾控中心人力物力不足所致的困难,是值得推广的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市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梅毒和丙肝的感染率变化趋势以及吸毒行为的变化情况,以获得我市艾滋病流行趋势及危险因素,及时总结我市艾滋病哨点监测工作经验及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及防治工作。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艾中心艾滋病哨点/丙肝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进行监测。结果 2010~2011年我市监测的吸毒人员均为男性,青壮年、已婚者居多,多数吸毒者为初中以下文化,吸毒人群的吸毒方式以口吸为主,大都吸食海洛因。2010年监测的421例吸毒人员中有商业性行为占14.01%,静脉注射吸毒者占16.15%,共用针具者占19.12%,HIV抗体阳性1例,阳性检出率为0.24%,梅毒抗体检测阳性8例,检出率为1.90%,丙肝抗体阳性46例,检出率为10.93%。2011年监测的411例吸毒人员中有商业性行为者占21.41%,静脉注射吸毒者占22.87%,共用针具者占37.23%,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梅毒抗体检测阳性23例,检出率为5.59%,丙肝阳性56例,检出率为13.63%。结论我市被调查的吸毒人群中艾滋病感染率较低,梅毒、丙肝感染率较高,呈上升趋势;静脉注射吸毒、共用针具、商业性行为等危险行为发生率有所升高。在吸毒人群中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吸毒者对降低艾滋病危害服务的利用情况,从性别视角分析该群体不利用服务的原因及其对服务质量的评价,进而对未来改善降低危害服务提出建议。方法:在云南省的4个城市开展横断面调查,通过外展人员在戒毒所、社区收集吸毒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调查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和针具交换的利用情况、不利用服务的原因、对服务(可及性、可接受性及质量)的评价等。 结果:有效样本579人,男女分别占50.8%和49.2%,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56.3%),单身者占44.0%。61.8%(358/579)的调查对象曾参加过MMT,女性的既往参加率为57.5%,低于男性(P<0.05)。58.2%(223/383)的调查对象曾通过外展人员或针具交换点获得过清洁针具,女性的既往参加率为52.9%,低于男性(P<0.05)。吸毒者自报不利用服务的首位原因是缺乏对服务的了解。女性对服务可及性及质量的评价总体上好于男性。 结论:吸毒者对服务的知晓率低,女性的服务利用率不足,建议加大宣传力度,并在未来的降低危害服务中关注女性人群,探索更加适合女性特点、有助于保护隐私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