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莉 《吉林医学》2001,22(6):362-362
近些年出现了几种缝线固定术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本文报告了 2 3例 (2 3只眼 )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 ,其手术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报告 2 3例 (2 3只眼 ) ,男性 14例 ,女性 9例 ,年龄 19岁~ 71岁 ,平均 5 0 5岁。其中囊内摘除术后 3例(3只眼 ) ,瞳孔均较圆 ,无玻璃体突入前房 ;2 0例 (2 0只眼 )为囊外摘除术中后囊膜破裂者 ,按其缺损部位大致可分为垂直半侧 (6点~ 12点连线为界 )缺损 ,共 9例 ;水平半侧 (3点~ 9点连线 )缺损 ,共 7例 ;其他 7例。人工晶体均为国产改良型聚丙烯襻 ,缝线为国产 …  相似文献   

2.
孙时英  苏平 《新疆医学》1996,26(2):97-98
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已成为国内外肯定的白内障复明手术。常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需要晶体后囊完整,而由于各种原因晶体后囊破损及无后囊者,就不能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近年来,由于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不断改进,为后囊不完整的无晶体眼提供了最佳治疗方法。我科于1993~1994年采用改良型后房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治疗单眼无晶体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硅油填充眼并发白内障小切口摘除、经瞳孔硅油取出、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对本组40例(40只眼)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并发白内障的患者行白内障小切口摘除、经瞳孔硅油取出、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结果手术后随访3—5个月,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1~0.5者28只眼,0.02—0.1者10只眼,眼前指数2只眼。2只眼出现视网膜脱离复发,经再次硅油填充后视网膜复位;8眼出现角膜后弹力层水肿,经用处理后均得以恢复,均无持续性角膜失代偿。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硅油滴残留、人工晶体移位和玻璃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硅油眼行白内障小切口摘除、经瞳孔硅油取出、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对于硅油眼并发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雷功祖  王凛 《铁道医学》1995,23(5):294-295
自制2只穿刺针头和2根有机玻璃接续管,放射状巩膜半层切口代替三角形巩膜瓣或平行于缘部的水平切口。利用新设计的手术方法,为14例16眼进行缝线固定术。术后随访5~15个月,裸眼视力≥0.5以上者14眼占87.5%,其中1.0以上者9眼占56.25%,作者认为该手术方法是治疗无后囊膜支撑无晶体眼的简单,实用方法之一,术中,术后并发症最少。  相似文献   

5.
6.
周亮 《衡阳医学院学报》1996,24(4):324-325,296
本文应用巩膜缝线固定术,对10例(10眼)白内障囊内术后或白内障囊外伴后囊破损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随访获得较好视力,这表明白内障术后矫正视力较好者均可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7.
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11例临床分析任西平,黄洁成由于眼科显微手术的普及,高质量人工晶体的问世,白内障囊外摘除的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已成为目前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 ̄[1]。然而对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后的无晶体眼、因外伤或手术造成的晶体后囊严重破损,...  相似文献   

8.
无晶体后囊膜眼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临床观察石嘴山市第一医院眼科马俊成,常乾,张义芝,姜黎,马东石嘴山市防盲治盲中心马自元应用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体弥补因医源性或外伤等造成的无晶体后囊膜眼不能植入人工晶体缺陷,是近年来国内开展的一项新手术。我们自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瞳孔区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摘除术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对9例(9只眼)患者采用角巩膜缘隧道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并行瞳孔区硅油取出术,同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所有手术眼顺利取出硅油,并成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06—0.40。1只眼术后视网膜脱离再发,3只眼本后角膜水肿。结论:经瞳孔区硅油取出联合白内障摘除术是可行和有效的,其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139例硅油取出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硅油取出术的临床应用和手术风险控制方法。方法 对139例(139眼)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充填患者行主动持续负压吸引硅油取出术,观察术后患眼玻璃体腔和视网膜情况,分析术后眼压控制与视网膜再脱离的关系。结果 1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35例(97.12%)术后玻璃体腔清、视网膜保持复位,4例(2.88%)术后发生视网膜再脱离;32例(23.02%)术后发生低眼压,其中4例术后发生视网膜再脱离患者术后均发生低眼压,28例术后未发生视网膜再脱离患者术后发生低眼压,低眼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 vs 20.74%,χ2=13.77,P<0.01)。结论 主动持续负压吸引硅油取出术安全、可靠,术中和术后适当的眼压维持是硅油取出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后囊膜破损的Ⅰ期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经巩膜隧道切口实施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硅油取出及人工晶体(IOL)植入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1例(23眼)实施巩膜隧道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鼻下睫状体扁平部放置灌注、撕开后囊、经瞳孔和巩膜隧道切口取出硅油、IOL植入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顺利实施晶状体超声乳化、硅油取出,IOL植入。其中19例(21眼)IOL植入于囊袋内,2例(2眼)植入于睫状沟,未发生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硅油残留等并发症。结论:经巩膜隧道切口实施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硅油取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无晶体后囊的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32例32眼无晶体后囊的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随访6~35个月的结果,分别论述了选择性Ⅱ期植入人工晶体,计划囊外摘除术中后囊破损Ⅰ期植入人工晶体,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及作者的体会,提示:无晶体后囊的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吴杰  谭海龙  刘涛  田晓燕 《陕西医学杂志》2008,37(12):1687-1688
随着硅油在玻璃体手术中的应用发展,而其并发性白内障是硅油填充术后最常见并发症。成为影响视功能的重要因素。为恢复患眼视力,我们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经睫状体平坦部硅油取出、人工植入联合手术治疗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收集病例,共68例,其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22~68岁,平均49&#177;15.5岁,眼内硅油填充时间3~10月(平均6.64&#177;2.11月)。选择病因包括:糖尿病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21例,巨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5例,外伤性视网膜脱离3例,黄斑裂孔2例,所有硅油填充术后病例均为密切随访3个月以上,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视网膜复位、眼底情况良好;晶体全浑浊眼底窥不进者行B超证实网膜复位5例,后囊下混浊19例,核混浊27例,眼压均正常。术前视力:光感11例,指数~手动12例,0.01~0.038例,手术用硅油均为1500c(博士伦),超乳机为U-2,人工植入为美国Alcon公司生产的折叠式后房型nature IOL。2方法术眼充分散瞳,球后阻滞麻醉,以3.2mm角膜穿刺刀11H方位角巩膜缘隧道切口,3H侧切口,前房注入粘弹剂,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及水分层,拦截...  相似文献   

16.
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植入术临床分析高生云1刘丽茹1冯晓燕2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较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有明显的优点,这已被大家所公认。但若囊外摘除术或外伤性白内障之后囊破损较大或大范围晶体悬韧带断裂,则不能按常规施行人工晶体植入。我们自1994年起开展了...  相似文献   

17.
曹征  陈硕 《医学文选》2002,21(2):160-161
目的 观察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5例外伤性白内障因后囊破裂不能按常规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而行后房型人工晶状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结果 术后23例人工晶体位置正常,2例人工晶体轻度倾斜;5例人工晶体前膜形成,经散瞳、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后逐渐吸收,术后视力达0.2-0.6。结论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是治疗因后囊破裂的外伤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振平 《中外医疗》2009,28(8):32-32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在白内障术中韧带断裂及后囊破裂过大、囊内术后人工晶体二期植入、外伤性白内障、晶体脱位等无晶体后囊膜术眼中的应用。方法我科于2000年4月至2006年11月采用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术完成了57例(57眼),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9个月,最佳矫正视力1.0,最低矫正视力0.1,视力在0.5以上者40眼(71.9%),57例人工晶体位置正,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是无后囊或后囊膜、晶体悬韧带大范围缺损的手术首选。  相似文献   

19.
对于无囊膜无晶体眼后房植入人工晶体是最理想的选择 ,以前多选择用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 ,在某些情况下 ,如患者有青光眼、色素膜炎或角膜失代偿的病例 ,不适合前房植入。我院自 2 0 0 0~ 2 0 0 2年 ,选用经巩膜缝线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 ,用两根缝线四点固定于水平位睫状沟内 ,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5例患者 ,男 2例女 3例 ,年龄 4 6—75岁 ,平均 6 2岁 ,老年性白内障摘除合并虹膜根切术2例 ,外伤性白内障摘除虹膜萎缩 1例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囊膜破裂 2例。患者均为无后囊或囊膜残留很少玻璃体脱出的无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晶体后囊膜部分或全部不完整情况下的人工晶体植入的方法。方法:选用襻的中央各有一个孔的人工晶体,用聚丙烯缝线将其两襻固定在睫状沟处。结果:15例(15眼)病例中,12例视力为0.6以上,3例矫正视力在0.2-0.4。所有人工晶体位置均正常。主要并发症是术后初期虹膜、睫状体出血,但均能自行吸收。结论:两点式人工晶体固定术可以用于严重的眼球外伤后或手术中晶状体后囊膜完全或大部分缺如的病例,术后可提高视力,避免配戴矫正眼镜的不适,和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后严重的炎症反应,从而解决这些病例无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或植入困难的问题。同时,该手术优点是缝针次数少,眼内出血发生率少,减轻了眼内组织反应,并发症明显比四点式固定术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