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微创钻孔引流术和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的疗效和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广西省象州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4例高血压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微创钻孔引流术(研究组)和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每组各42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和再出血情况;记录术后3周时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以及术后3个月时日常生活能力(ADL)评级和病死率。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3周时的GOS[(3.4±0.6)和(3.1±0.9)分,P=0.347]和GCS[(11.6±1.3)和(11.2±1.7)分,P=0.539]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内,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病死率[4.76%(2/42)和2.38%(1/42),P=0.557]、术后3个月时ADL优良率[78.57%(33/42)和88.09%(37/42),P=0.24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对高血压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均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清除血肿,而微创钻孔引流术手术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应用价值更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清除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头颅CT证实为脑出血患者450例,随机分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组(微创组,236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保守组,214例)。微创组采用双侧头皮相应部位安放标记物,螺旋CT导向定位,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穿刺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血肿的清除吸收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为91.1%,保守组为67.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1)。微创组、保守组治疗前血肿体积为(50.47±9.23)ml和(51.88±10.33)ml;治疗7天后,微创组、保守组血肿体积为(14.65±5.36)ml和(29.52±4.38)ml,微创组血肿吸收速率明显快于保守组(P<0.01)。治疗3天后,微创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保守组,BI评分明显高于保守组。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一种安全、适用于老年患者颅内中等量和大量出血且疗效较好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规范化外科治疗。方法 制定HICH人选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小骨窗组)和颅骨钻孔血肿清除术组(颅骨钻孔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GCS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HICH发病后早期(8~24小时)尤其是12小时内手术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率高。GCS6~8分者小骨窗组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比颅骨钻孔组低,而GCS9~15分者以颅骨钻孔组的病死率及致残率较低。结论 HICH发病后,经内科保守治疗病情稍稳定,血压控制在180/105mmHg内,12~24小时内手术效果好;GCS6~8分者首选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GCS9~15分者首选颅骨钻孔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小骨窗显微手术、软通道血肿碎吸术及内科保守治疗3种方式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连续选取血肿量20~40ml、格拉斯哥昏迷评分9~12分的单侧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6例,按住院号尾数,随机将其分为小骨窗组31例、软通道组36例,内科保守治疗组39例。观察住院期间再出血率、病死率及术后3个月的致残率。其中软通道组3例、内科保守治疗组6例因病情变化,中途改为小骨窗手术治疗。结果①小骨窗组血肿清除量均〉75%,其中9例基本全部被清除;软通道组中,除1例血肿清除量约为65%外,其余均〈50%。②小骨窗组、软通道组、内科保守治疗组再出血率分别为6.5%(2/31)、30.3%(10/33)及45.5%(15/33);病死率为3.2%(1/31)、24.2%(8/33)及48.5%(16/33);致残率为35.7%(10/28)、68.0%(17/25)及73.3%(11/15)。小骨窗组的再出血率、病死率及致残率与软通道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软通道组与内科保守治疗组比较,再出血率和致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治疗方式中,小骨窗显微手术疗效最安全、有效;软通道血肿碎吸术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但不能改善再出血率和致残率;内科保守治疗仅适用于出血量小,无意识障碍和神经功能缺损不明显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性脑壳核出血占大脑半球出血的80%左右,是神经科的一种常见病。现有传统内科保守、外科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及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等几种主要治疗方法。我们自1996年开展床边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为进一步探讨老年高血压性脑壳核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和时机,本研究以相同标准抽取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外科手术及内科保守治疗3组病例,进行  相似文献   

6.
刘德  杨庆岩  谷席娟 《山东医药》2010,50(23):100-101
目的 比较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血肿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同期收治的78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分别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血肿钻孔置管引流术,观察两组病死率、血肿清除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ADL)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死亡1例(2.6%)、对照组死亡2例(5.1%),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80%者36例(36/39)、〈80%者2例(2/39),对照组分别为28例(28/39)、〈80%者2例(9/39),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ADL恢复情况略差于对照组.结论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血肿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HICH各有优势,前者可获得较佳的血肿清除率,后者 ADL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观察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疗效差异。方法回顾分析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87例,随机分为2组,给予立体定向钻孔引流术42例(引流术组)或小骨窗开颅术45例(开颅术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引流术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显著高于开颅术组[(11.1±2.0)分vs(10.2±1.7)分,P=0.026],手术时间[(106.2±23.8)min vs(176.6±18.9)min,P=0.000]、住院时间[(16.9±2.9)d vs(23.2±4.3)d,P=0.000]显著短于开颅术组。术后随访6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引流术组Ⅳ级和Ⅴ级8例,死亡4例,开颅术组分别26例和1例,引流术组重度残疾率及病死率较开颅术组显著降低(19.0%vs 57.8%,2.4%vs 8.9%,P=0.000)。结论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采用立体定向钻孔引流优于小骨窗开颅术。  相似文献   

8.
微创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疗效及预后,总结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小骨窗开颅术与微创血肿穿刺碎吸术治疗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之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与疗效。结果 小骨窗开颅术患者39例,出现术后并发症29例,死亡4例;微创血肿穿刺碎吸术患者40例,出现术后并发症20例,死亡2例;两组之间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6个月按ADL量表评定疗效,微创血肿穿刺碎吸术组优于小骨窗开颅术组(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小骨窗开颅术微创手术方法治疗疗效显著,微创血肿穿刺碎吸术治疗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CT引导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2013年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CT引导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再出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引导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重症脑出血预后效果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小骨窗开颅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两种不同手术方法 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比分析五年内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的出血量50 mL以上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228例,在病死率、重残率、恢复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小骨窗开颅术组在血肿清除率、恢复率、术后并发症及死残率均优于钻孔引流术组.结论 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较钻孔引流术具有血肿清除彻底、恢复率高、并发症少而轻、死残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