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海珠区南石头街社区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3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定期预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家庭自测血压、生活方式等综合干预,观察比较两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不良生活方式改变情况、BMI指数与腰围改变情况、血脂含量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两组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不良生活方式改变情况、BMI指数与腰围改变情况、血脂含量及血压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可明显提高自我防治行为、高血压知晓率和达标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社区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血压检测值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遵医行为、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可有效、平稳地控制患者血压值,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度与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390-2391
72例辖区内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遵照医嘱服用抗高血压药、合理饮食、坚持锻炼等。干预组则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模式。1个月后,测定患者血压值的变化,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别了解两组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和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变情况,并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况共4个方面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经过不同护理后,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为63.89%,干预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饮食、锻炼、用药方面的医嘱依从性和不良生活习惯改变情况比较,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况四个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社区高血压患者2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遵医行为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患者血压、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面对面综合干预及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不良行为改变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不良行为改变及血压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变不良行为,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生活质量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P<0.05);干预后干预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理性行动理论在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2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照理性行动理论指导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血压下降值、血压控制率、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采用理性行动理论进行护理干预,能改善其健康行为依从性,降低血压,提高血压控制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的相关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本社区2014年6月~2015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仅给予常规用药,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及其相关行为的改变程度.结果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行为健康率、健康信念、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率等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时,社区护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保健意识以及生活质量,通过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可以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有有效控制,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情感支持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情感支持护理;比较两组生活方式、主观幸福感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生活方式、主观幸福感及血压控制情况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方式、主观幸福感及血压控制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情感支持护理,有利于帮助患者维持较好的幸福感,改善其不良生活方式,从而有效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互动式护理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作用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社区高血压病患者300例,统计并分析患者血压控制及治疗基本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同时,以随机数字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组行互动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高血压预防知识认知率、治疗依从性、护理前后血压控制,并分析影响血压控制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血压监测认知、血压监测依从性、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依从性以及服药认知均为影响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危险因素。护理后观察组高血压预防知识认知率及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血压控制及治疗依从性均显著高于护理前,而观察组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危险因素包括血压监测认知、血压监测依从性、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依从性以及服药认知,通过互动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高血压病预防知识认知及治疗依从性,进一步提高血压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011年本社区27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给予社区综合护理干预。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变化、遵医行为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lt;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在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5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活方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控制情况及患者心理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各项指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进度,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此方法效果确切,可在临床实践中给予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社区高血压前期人群血压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社区门诊进行体检与高血压筛查的高血压前期患者17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8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后2年两组患者血压、体重指数变化情况及健康生活方式达标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与干预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均P<0.05),且干预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更为明显(均P<0.05);干预后患者有氧运动、控盐、健康饮酒达标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对照组患者干预后仅体重指数与干预前相比有明显下降( 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最终可使高血压前期人群的血压、体重指数明显下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社区护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8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血脂、血压、血糖、血肌酐等指标及抑郁情绪、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组干预后血压、三酰甘油、血肌酐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抑郁情况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P<0.01),干预组干预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及精神性抑郁、躯体性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随访3个月,两组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0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0例。两组患者均应用抗高血压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内容包括自我管理、饮食、运动指导和心理护理。结果干预2年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o.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的知晓率、高血压控制率、不良饮食习惯改变率和心脏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干预组由社区护士以定期家访和电话随访的形式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包括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咨询、合理用药和生活指导、血压自我监测等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护理.持续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干预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在高血压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2):2296-2297
选取我中心2012年2月~2014年6月辖区内新纳入管理的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自我管理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以分级管理模式为基础的综合干预模式进行干预,干预组采用自我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服药依从性、血压自我监测和血压的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自我管理组患者在知晓率、服药依从性、血压自我检测情况和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通过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可以明显增加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压,是一种有效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孙昭晖 《当代护士》2004,(12):38-39
目的了解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按WHO标准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2名,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处理,干预组在患者就诊后第1个月和第3个月,护理人员进行随诊,实施监测血压,药物治疗,生活、行为方式方面的健康指导,并及时反馈、评价.1年后对两组患者测定的血压进行分析,作X2检验.结果:1年后,对照组患者血压控制率25%,干预组血压控制率41.78%,X2检验,P<0.05,两者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社区护理干预能促进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态度及行为改变,从而影响血压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7月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原发性高血压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给予原发性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专门护理干预措施,干预时间均为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遵医情况、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干预组患者遵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血压水平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血压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业且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有明显效果,能够有效降低血压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09年7月社区内的10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进行综合社区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及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情况.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其中合理饮食、按时按量服药、进行适量运动、戒烟禁酒、血压监测、精神舒缓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血压状况也有显著好转(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社区干预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控制血压状况,可以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发挥了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