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手术室设立6个质控小组,通过建立科护士长—护士长—质控员—专科组长四级质控体系,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护理质量控制。结果质控模式实施后(2015年)与实施前(2013年)比较,科室发生护理不良率下降了71.79%,护理质量评分提高了8.62分,实施质量控制模式管理后患者感染率下降了6.9%(P0.05)。结论质量控制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优良,值得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2月台山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患者82例,根据护理管理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基础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比较两种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51%,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46%,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文书、消毒、检查以及总体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中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积极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分组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采用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建立起护士长、护理组长、护士、助理护士四级质控体系。观察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实施效果。结果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各项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实施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手术科室医生对护士满意度评分分别为72分和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管理效能,同时也可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实施效果显著,可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刘琼 《智慧健康》2023,(13):242-245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2月本院手术室护理人员60名为本次研究样本,利用护理前后分组对照手段,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实际应用效果,密封信封抽选分组,对照组纳入30名人员(传统护理手段),实验组纳入30名人员(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统计对比分析纳入人员的:(1)临床护理能力评分;(2)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施行后,对比对照组人员,实验组人员临床护理能力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指标有积极改善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可及时将护理质量水平有所优化,提升人员护理满意度,进而在医患之间构建良好关系,拉近医患距离和改善本院综合竞争水平,其应用价值明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小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至12月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措施的对象300例为研究组,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进行常规护理管理措施的对象3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管理模式的效果.结果:采用不同护理管理措施后,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11例,3.67%)明显低于对照组(29例,9.67%),质控小组实施后,研究组护理基础、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三项评分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采用质量控制小组进行管理取得了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小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职能运用。方法:根据我院手术室的特点,对手术室人员突出职能管理,建立以科室为核心,由护士长主管,护理人员共同参与的模式,设立6个质控小组,进行系统、有效、全方位、全过程的护理质量控制。结果:通过发挥质控小组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职能运用,全面提高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素质,有效地防范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患者和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有较大程度的提升。结论:改变了旧的管理模式,激发了科室人员的参与意识,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增强医院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干预模式的效果,为提升手术室的服务质量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5月在高唐县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研究组患者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干预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及总体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在护理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38.46%;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干预模式可有效降低工作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事件概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以及患者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份到2015年12月份未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50例手术室护理人员为对照组,将我院2016年1月份到2016年12月份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同一批50例手术室护理人员为实验组。观察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前后的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护理质量分值。结果: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质量分值较高,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性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能够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使护理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用于手术室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该院手术室护理人员30名护理人员,依据不同管理方案分成参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和实验组(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各组15名,观察及比对两组护理人员管理后护理质量及护理差错发生率,并予以总结。结果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均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差错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佳,可作为一种首选的护理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小组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作用及其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手术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性别、年龄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法。比较两组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后,观察组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患者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法效果确切,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手术室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王丹 《现代养生》2023,(13):1007-1009
目的 观察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控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就诊于医院手术治疗的患者共2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6月成功完成手术116例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根据组间年龄、手术类型等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选择2022年7-12月成功完成手术116例患者为观察组,运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控管理方式行手术室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分析和比较。结果 实施三维质控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3.45%)低于对照组(1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质控管理后,护士在物品准备与管理、基础操作、护理人员配合度、文书书写、环境管理各方面评分明显高于三维质控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控管理,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降低护理的差错及纠纷发生率,提示护士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黄静 《智慧健康》2023,(7):259-263
目的 探讨全面提高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质量对促进手术室管理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本院在2017年5月-2021年6月收治的手术患者共300例以及专科护理人员24名作为试验对象,通过抽签的方式对患者及护理人员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150例患者和12名护理人员,观察组150例患者和12名护理人员。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为观察组开展强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对不同组别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准备时间、患者接送时间、手术时间)、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不同组别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准备时间、患者接送时间、手术时间更短,在统计学内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在统计学内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与对照组护理人员相比,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评分更高,在统计学内数据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通过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对提升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可将该种护理管理模式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效果。方法筛选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60例患者。按照来院时年份分组,将2017年来院的130例患者做为对照组,将2018年来院的130例患者做为研究组。该院2018年初将风险意识管理落实于手术室护理管理,对比开展这项工作前后护理质量、人员风险意识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开展风险意识管理后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和护理人员风险意识评分均高于开展风险意识管理前,开展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手术期间投诉纠纷与风险事件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能够提高护理人员识别和处理风险的能力,提升手术室工作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系统化专科护理对幕上脑膜瘤术后早期癫痫发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108例幕上脑膜瘤术后早期癫痫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系统化专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78%(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癫痫影响、记忆/注意力、羞耻感、健康观念、躯体功能以及癫痫态度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幕上脑膜瘤术后早期癫痫发作患者实施系统化专科护理,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五位一体模式对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质量的改进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手术室医疗设备150件作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7月实施“五位一体模式”管理干预为甲组,选取2018年1月~6月采用常规管理干预为乙组。观察管理效果,包括每周仪器设备不良事件发生次数、每周故障次数、每周维修次数、每周设备隐患排查次数、每周使用次数及临床管理质量评分。结果:甲组每周仪器设备不良事件发生次数、每周故障次数、每周维修次数均低于乙组,每周设备隐患排查次数、每周使用次数均高于乙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临床管理质量评分(92.06±1.18)分,高于乙组的(71.69±1.51)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位一体模式对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质量的改进有显著效果,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并提高管理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内科临床护理管理中护士分层培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院心内科于2018年4月在护士培训中实施分层培训,对比培训前后1年内护士综合能力评分;分别选取培训前后1年内200例患者,对比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培训前比较,培训后护士基础护理、病房护理、专科护理、服务态度等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与培训前比较,培训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心内科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护士分层培训有助于提高护士综合技能,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基于六西格玛(6Sigma)管理模式的小组精细化质量控制在医院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对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手术室的200件腔镜器械,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精细组,各100件。其中常规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精细组实施基于6Sigma管理模式的小组精细化质量控制,比较两组腔镜器械管理质量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精细组腔镜器械准备准确率为97.00%、清洁合格率为98.00%、包装合格率为100.00%,均高于常规组的89.00%、92.00%、9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细组器械遗失率为4.00%、零件脱落率为2.00%、断裂损坏率为2.00%、清洗不彻底或堵塞发生率为1.00%,均低于常规组的13.00%、10.00%、9.00%、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6Sigma管理模式的小组精细化质量控制可明显提升医院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质量,最大限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破窗理论融入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12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手术室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破窗理论融入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比较融入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与医务人员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融入后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医务人员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融入前(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破窗理论融入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可提升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医务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服务工作采用PDCA循环法实施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9年1月间选择在该院手术室从事护理服务工作的护理人员48名为研究对象,根据工作管理模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24名)和观察组(24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模式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管理。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对工作管理模式的满意度、管理前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管理计划实施总时间。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对工作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达到95.8%,高于对照组的79.2%;管理前后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仅有1例不良事件发生,少于对照组的6例;管理计划实施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服务工作采用PDCA循环法实施管理,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大幅度改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缩短干预时间,使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于2017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急诊患者120例及护理人员20名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及对照组(n=60),护理人员每组10名,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比观察护理不良事件(风险事件、投诉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考核成绩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躯体疼痛、身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P<0.05),观察组患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风险事件、投诉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成绩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同时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