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5在哮喘患者气道嗜酸细胞浸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焕中 《中华内科杂志》1997,36(10):699-700
白细胞介素-5在哮喘患者气道嗜酸细胞浸润中的作用施焕中覃寿明肖常青许辉陈一强龙学明以嗜酸细胞(EOS)浸润为主的慢性气道炎症是支气管哮喘的重要特征。本实验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将人重组白细胞介素(IL)-5直接注入哮喘患者肺段支气管,然后观察其对EOS浸润...  相似文献   

2.
嗜酸粒细胞凋亡与哮喘气道炎症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嗜酸粒细胞凋亡与哮喘气道炎症戴爱国张平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EOS)、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AHR)为特征的疾病。目前认为,气道炎症是哮喘AHR的基础,而无论过敏性还是非过敏性哮喘气道炎症都以EOS浸润和激活...  相似文献   

3.
先前我们已证实在小鼠哮喘模型中白细胞介素 5 (IL 5 )和IL 10分别上行和下行调节气道炎症 ,二者的动态平衡是决定嗜酸细胞 (EOS)浸润与消散的重要因素[1] 。我们的研究进一步动态观察哮喘动物模型气道炎症全过程的变化 ,旨在探讨炎症促进因子IL 5和炎症抑制因子IL 10对EOS凋亡的调节作用。对象与方法 哮喘模型制作 :10周龄BALB/c小鼠 10只 ,雌雄不限 ,体重 (10± 2 )g ,由华西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所有动物随机分配为对照组 (11只 )、致敏激发 (SC)组(77只 )。SC组小鼠腹腔注射 10 %卵白蛋白 (OVA) 0 1ml…  相似文献   

4.
树突状细胞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嗜酸粒细胞性炎症,而T细胞的激活、分化对其发病有重要作用。目前树突状细胞(DC)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抗原呈递细胞(APC),能有效激活初始型(naive)T细胞,引起气道嗜酸粒细胞性炎症,本文就树突状细胞的形成、抗原呈递功能、对TH1/TH2分化的诱导以及其对哮喘的指导性防治作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的病理生理本质为嗜酸粒细胞 (Eos)性慢性气道炎症 ,由多种细胞因子 (CK)、炎性介质参与炎症的调控。目前已公认白细胞介素 (IL) 5是Eos炎症的关键调控因子 ,IL 10是新近发现的Th2CK ,对促炎症细胞因子的合成有强力的抑制作用[1]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哮喘气道炎症中存在凋亡现象 ,初步显示凋亡可能是炎症反应消退的一种途径[2 ] 。肾上腺皮质激素因其广泛而有力的抗炎作用 ,已被推荐为治疗哮喘的一线药物。本研究通过对哮喘动物模型全过程中皮质激素对Eos浸润、IL 5、IL 10水平及Eos凋亡的动态观察 ,…  相似文献   

6.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自 1994年开始进行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专项研究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具体工作如下 :(1)证实血小板活化因子选择性拮挤剂YM 2 6 4和ONO 6 2 40、血栓素A2 合成酶选择性抑制剂OKY 0 46、血栓素A2 受体拮抗剂S 145 2均能通过抑制了体内CD 4细胞产生某些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 5 (IL 5 ) ,从而大大地缓解气道变应性炎症。(2 )证实IL 4和IL 5不但可以趋化嗜酸细胞浸润到哮喘患者的气道 ,还可促使其活化从而释放毒性蛋白 ,引起气流阻塞和促使气道反应性增高 ,其机制很可能是依赖细胞间黏附…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的研究状况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细胞 (EOS)、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 ,并由此导致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 (AHR) ,从而引起气道阻塞 ,气流受限。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复杂 ,鉴于直接进行人体试验的局限性 ,有关病因的确定、发病机制的探索、新治疗方法的评价、新药的研究与开发在相当程度上均需通过动物实验进行 ,有必要全面了解动物实验性哮喘的制作及其检测方法。一、过敏性哮喘动物模型支气管哮喘为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 ,变应原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生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导致哮喘的变应原多数为吸入性 ,所以支气管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D86分子对抗原引起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加深认识CD86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鸡卵清蛋白致敏和刺激BALB/c小鼠以诱导嗜酸细胞(EOS)聚集到气道,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0细胞并以流式细胞仪检测CD86分子的表达水平;观察静脉注射抗CD86单克隆抗体后BALF中EOS数和气道反应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我们以前的研究表明 ,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水平明显增高 ,并与哮喘病情密切相关[1] 。在哮喘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白细胞介素 (IL) 5 ,经雾化吸入后可刺激气道局部产生大量的可溶性ICAM 1[2 ] 。本研究进一步探讨抗ICAM 1单克隆抗体对抗原引起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1.48只 6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 4组 ,每组12只。A组为阳性组对照组 ,参照我们以前报道的方法[3 ] 用鸡卵清白蛋白 (OVA)致敏和刺激小鼠 ,诱发气道嗜酸粒细胞(Eos)性炎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痰液中细胞因子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浓度及糖皮质激素对其影响。方法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痰液中白细胞介素(IL)5、IL8、ECP浓度及嗜酸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哮喘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ECP浓度由(500.3±49.6)μg/L降至(59.8±10.9)μg/L,嗜酸细胞数由(11.6±1.7)×10-2降至(4.1±0.7)×10-2,IL5浓度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COPD患者IL5浓度下降不明显。结论哮喘气道炎症与嗜酸细胞激活、ECP和IL5释放增多有关。COPD气道炎症以嗜中性粒细胞数增高为主。哮喘病人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可调节炎性细胞数量和功能,抑制细胞因子生成,从而抑制气道炎症,治疗效果优于COPD患者。  相似文献   

11.
哮喘嗜酸性粒细胞凋亡与抗凋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哮喘的气道炎症以嗜酸性粒细胞(EOS)持续聚集为特征,当EOS被激活后,可诱发哮喘时组织的损害。EOS性炎症的消退与临床哮喘的改善有关,但气道EOS清除的机制仍不清楚。细胞凋亡———一种程序化细胞死亡(PCD)的形式,在促进炎细胞清除和炎症的消退方面...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嗜酸粒细胞性炎症,而T细胞的激活,分化对其发病有重要作用,目前树突状细胞(DC)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抗原呈递细胞(APC),能有效激活被始型(naive)T细胞,引起气道哮酸粒细胞性炎症,本文就树突状细胞的形成,抗原呈递功能,对TH1-TH2分化的诱导以及春对哮喘的指导性防治作用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的诊治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概括地说,包括以下6个方面。1 一个新理论支气管哮喘的气道炎症学说,已被国内外广大学者们接受。该学说认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变态反应炎症性疾病。由嗜酸细胞、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介导的气道炎症,引起了气道高反应性和广泛的、可逆性气流阻塞症状。该理论认为,气道变态反应炎症(炎症细胞及其释出的炎性介质)引起的迟发相哮喘反应比速发相哮喘反应更具临床重要性。该理论不仅阐明了气道高反应性和临床哮喘症状形成的病理基础,还给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学带来了革命性…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 1α(MIP 1α)是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过程中嗜酸细胞 (EOS)、肥大细胞及肺泡巨噬细胞等释放的一种化学介质 ,为 6 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属趋化性细胞因子。有研究表明 ,哮喘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及儿童哮喘患者的鼻吸出物中MIP 1α浓度明显增加[1,2 ] 。为此 ,我们观察了哮喘患者血清MIP 1α的变化及与外周血EOS计数、气流阻塞的关系。对象与方法 哮喘发作组 42例 ,男 2 1例 ,女 2 1例 ,年龄16~ 6 7岁 ,平均年龄 (4 0± 12 )岁 ,为 2 0 0 1年 1月~ 4月本院门、急诊哮喘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  相似文献   

15.
对中性粒细胞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已明确嗜酸粒细胞浸润引起的气道炎症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的中心环节。哮喘的气道炎症常被人们认为是嗜酸粒细胞炎症的代名词,实际上它是支气管哮喘的一个特征性而非唯一的表现。哮喘的症状、病理生理异常也可以不伴有嗜酸粒细胞性炎症。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浸润引起的气道炎症在哮喘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由于人们直至近期才重视到这个现象,  相似文献   

16.
氨茶碱体外诱导人嗜酸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嗜酸细胞(EOS)是支气管哮喘的关键效应细胞,EOS浸润增加是其显著的病理特征。近年来研究表明,氨茶碱不仅具有支气管扩张作用,还有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我们观察了氨茶碱对白细胞介素5(IL5)、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IL3介导的体外EOS存活和凋亡的影响,以进一步阐明氨茶碱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 (1)主要材料:人重组IL3、IL5、GMCSF由美国GeneticsInstitute(GI)MegO′Donell教授惠赠。Percoll分离液购自瑞典Pharmac…  相似文献   

17.
IL-5、IL-15与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粒细胞(EOS)、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其中嗜酸粒细胞浸润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已发现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哮喘炎症调控,如白介素-5(IL-5),白介素-15(IL-15)等。为寻找支气管哮喘治疗新靶点新方法,为开发治疗哮喘的新药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就几年来对IL-5,IL-15与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IL-51.1主要生物活性IL-5是一种45kD的糖蛋白,在调控嗜酸粒细胞的气道浸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IL-5发现于20世纪70年代,在正式命名前曾称为嗜酸粒细胞分子因子(EDF),T细胞…  相似文献   

18.
IL—5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介素-5(IL-5)是细胞系特异性细胞因子,主要作用于嗜酸细胞和嗜碱粒细胞,本对于近年来IL-5在哮喘中的研究作一综述,通过分析IL-5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探讨其作为一种具有相对特异性的指标判断气道炎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细胞粘附分子和哮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细胞粘附分子和哮喘张劭夫,刘树芬细胞粘附分子(CAM)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其对于炎症过程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哮喘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对哮喘本质的认识已发生重大转变,目前认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慢性炎症...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炎症细胞、结构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嗜酸粒细胞( Eos)是哮喘气道炎症的关键效应细胞.哮喘气道Eos凋亡不足或延迟是气道Eos大量浸润的成因之一.阻断IL-13信号通路可明显改善气道炎症,减轻气道高反应性(AHR).本研究中应用重组IL-13可溶性受体α2(sIL-13Rα2)治疗哮喘小鼠模型,观察BALF中Eos凋亡率及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表达的影响,探索sIL-13 Rα2对哮喘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