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虫草菌粉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CAAN)模型大鼠肾小管上皮-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TEMT)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药方剂益肾软坚散能否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CAAN)大鼠的肾损害起到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18只分为3组,每组6只。模型组予关木通浸膏水溶液间断灌胃制成CAAN动物模型,中药组在造模基础上同步予益肾软坚散水煎剂灌胃,对照组予自来水灌胃。于1、4、8、12、16周分别检测大鼠体重、24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血清肌酐(SCr);并于第16周末处死大鼠,取肾脏组织,切片做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用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和Ⅰ型胶原(Col Ⅰ)mRNA及蛋白质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SCr自造模后1周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P〈0.01,P〈0.05);16周时肾间质纤维化面积显著扩大(P〈0.01);肾组织内TGF-β1、CTGF、PAI-1、TIMP—1及Col Ⅰ各指标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中药干预后,上述上调指标除24h尿蛋白定量外均被显著抑制(P〈0.01,P〈0.05)。结论益肾软坚散可抑制肾间质内细胞外基质蓄积,从而改善CAAN的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中药治疗慢性马兜铃酸肾病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马兜铃酸肾病(CAAN)是由于长期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所引起的肾问质纤维化为主的,临床表现以肾功能进行性损害的一种药物性肾病,临床上多见于长年服用龙胆泻肝丸、排石冲剂、冠心苏合丸、甘露消毒丹、妇科分清丸、复方珍珠暗疮片等含有马兜铃、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天仙藤、细辛等中药饮片,即含有马兜铃酸中草药的病人,笔者近年收治CAAN致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病人16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益肾灵对马兜铃酸肾病肾组织TGF-β1、CTGF、TIMP-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方法分析肾组织中TGF-β1、TIMP-1、CTGFmRNA表达。结果:本研究的大鼠肾组织RT-PCR检查显示,模型组大鼠组织TGF-β1、CTGF和TIMP-1mRNA表达明显上调,而益肾灵干预后上述上调指标均显著下降。这些结果提示益肾灵可能通过下调促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因子TGF-β1和CTGF及抑制ECM降解因子TIMP-1在肾脏内的表达,而减轻肾间质ECM的蓄积及纤维化。结论:马兜铃酸具有慢性肾毒性作用,本研究结果已初步证实应用益肾灵早期干预CAAN动物模型,能显著减轻肾间质ECM蓄积及纤维化,改善肾功能。该实验结果为今后临床使用中药治疗CAAN提供了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肾康注射液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CAAN)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拮抗效应.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每组6只.于0、1、4、8、12周末分别检测体质量、尿糖、24 h尿蛋白定量和肌酐清除率(Ccr);第12周末处死大鼠留取肾组织,行Masson染色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并用逆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和Ⅰ型胶原(Col 1)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干预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减轻(P<0.01),但干预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高于模型组,12周末时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上升(P<0.01),Ccr显著下降(P<0.01);12周时肾间质纤维化面积显著增加(P<0.01);肾组织内上述各检测指标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相比,干预组大鼠各时间点Ccr均显著升高(P<0.01);第12周时24 h尿蛋白定量及肾间质纤维化面积均显著降低(P<0.05、0.01);上述高表达的mRNA及蛋白指标均被显著抑制(P<0.05).结论 肾康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肾组织促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因子(TFG-β1、CTGF)及抗ECM降解因子(TIMP-1、PAI-1)生成,而改善CAAN的肾间质纤维化及肾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否具修复肾小管周毛细血管丛(PTC)潜能,同时观察其对肾小管-间质低氧状态的改善。方法 从骨髓中提纯单核细胞,体外扩增、鉴定为 MSCs。将3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非移植组、 MSCs移植组及正常对照组。非移植组和MSCs移植组经关木通水煎剂灌胃12周,制成慢性马兜铃酸肾病(CAAN)大鼠模型。第12周,MSCs移植组经尾静脉输入1mL MSCs悬液;非移植组和正常对照组经尾静脉输入1 mL生理盐水。第16周留取血、尿及肾组织标本。肾组织连续切片,检测Y染色体和CD34双阳性细胞的分布,并作病理、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ting、RT-PCR等检查。结果 MSCs移植组肾组织中可见Y染色体和CD34双阳性细胞。第16周,非移植组与MSCs移植组结果:PTC密度分别为(5.26±0.78)/0.13 mm2、(26.47±1.56)/0.13 mm2(P<0.01);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IOD值)分别为(6.74±0.67)×103、(25.27±1.46)×103(P<0.01);MSCs移植组较非移植组CD34显著增强(P<0.01)。结论 同种异体MSCs可向肾小管周毛细血管丛内皮细胞分化修复PTC,从而改善肾小管-间质低氧状态。  相似文献   

7.
赖秋媛  杨麟  陈楚杰 《新中医》2021,53(19):45-48
目的:观察温经汤对运动性月经失调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将30 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造模组、温经汤组,每组各10 只。采用力竭游泳运动复制水上运动项目女运动员月经不调大鼠模型。温经汤组给予温经汤灌胃,空白组、造模组灌蒸馏水,共给药4 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检测大鼠孕酮(P)、雌二醇(E2)、睾酮(T)、促黄体素(LH)、卵泡刺激素(FSH) 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造模组大鼠FSH 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经汤组大鼠FSH 含量略高于空白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造模组比较,温经汤组大鼠FSH 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H 含量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从数值上看,温经汤组大鼠LH 含量最高,造模组大鼠LH 含量最低。与空白组比较,造模组大鼠P 含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温经汤组大鼠P 含量稍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造模组比较,温经汤组大鼠P 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造模组大鼠T 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经汤组稍下降(P>0.05)。与造模组比较,温经汤大鼠T 含量数值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造模组大鼠E2 含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温经汤组大鼠E2 含量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汤对运动性月经失调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西洋参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鼠血糖(FBG)、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瘦素(OB)水平的测定,研究西洋参对大鼠胰岛素抵抗(IR)形成的干预作用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西洋参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G、TC、leptin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表明西洋参可从脂代谢及脂肪细胞因子等方面有效改善模型大鼠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健步汤对去卵巢(ovariectomized,OVX)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骨密度、骨微细结构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通过OVX法建立大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验证造模成功后,将手术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和健步汤组,每组10只。各组予相对应药物连续灌胃12周后,比较各组骨密度及血清骨保护素(OPG)、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的变化,光镜下观察股骨骨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模型组大鼠骨密度水平显著低于假手术组( P<0.05);西药组及健步汤组大鼠骨密度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 P<0.05),健步汤组与西药组大鼠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OPG和PINP水平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 P<0.05);西药组与健步汤组大鼠血清OPG和PINP水平均高于模型组( P<0.05),健步汤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CTX和BALP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P<0.05);西药组与健步汤组大鼠血清CTX和BAL...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施灸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大鼠的“胃穴”、“火降穴”为切入点,观察蒙医灸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的影响,并探讨对该病的组穴原理。方法:将28只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灸疗组;模型对照组和灸疗组大鼠采用挟尾激怒法制造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模型,实验第7天造模成功后,灸疗组大鼠给予施灸因素,模型组大鼠给予与灸疗组大鼠同样抓取固定因素;采用分光光度法和放免法测定胃排空率和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胃动素(MTL)值。结果:治疗后,灸疗组大鼠胃残留率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胃泌素(GAS)有显著差异(P〈0.05)、血浆胃动素(MTL)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①蒙医灸疗“胃穴”、“火降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大鼠有促进胃排空作用;②蒙医灸疗“胃穴”、“火降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大鼠血清胃泌素(GAS)有提高作用,对血浆胃动素(MTL)的作用不显著;③对蒙医灸疗法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选穴与组穴方法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三黄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SD大鼠心肌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SPF级SD大鼠经喂食高脂高糖饲料和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T2DM模型。造模成功大鼠根据血糖异常水平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中药组(三黄降糖方组)及格列齐特组。模型组按10 mL/(kg·d)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格列齐特组按17.5mg/(kg·d)给予格列齐特(Ⅱ)片灌胃;中药组给予生药22 g/(kg·d)的三黄降糖方灌胃。四周后腹主动脉釆血测定三组大鼠血糖、心肌酶谱及肾功能等指标,肾脏取材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中药组FPG较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格列齐特组CK、CK-MB及LDH较模型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组UA较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肾脏病理切片显示肾小球正常,近、远曲小管破坏不明显。结论:三黄降糖方可以降低T2DM模型大鼠血糖水平,改善因T2DM引起的心肌受损和肾小球硬化,从而降低糖尿病心肌病、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免疫调控角度研究电针经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咱(IL-6)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非经穴组和电针经穴组,各组随机分为1d、3d、7d三个时间点,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IL-6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指标的测定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在1d、3d时间点,与模型组、电针非经穴组比较,电针经穴组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IL—1β含量(P〈0.05,P〈0.01):与模型组、电针非经穴组比较,电针经穴组能明显升高模型大鼠血清IL-6含量(P〈0.05,P〈O.01)。结论电针经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IL-1B、IL-6的调节具有相对特异性,电针经穴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因子IL-1D、IL-6的含量变化可能是发挥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L)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糖尿病模型组(模型组)、雷公藤甲素小剂量治疗组(TPL小剂量组,TPL0.2 mg/kg灌胃)、雷公藤甲素大剂量治疗组(TPL大剂量组,TPL 0.4 mg/kg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第4、8、12周,各组随机选5只大鼠检测体重、肾重、24 h尿白蛋白(24 hUAL)、FBG、TC、TG、ALT、AST、WBC、HbA1c;采用RT-PCR、ELISA法检测肾皮质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与分泌因子(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蛋白及mRNA表达;HE、PAS、Masson肾组织病理染色,观察各时间点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病变,PAS染色观察肾小球的硬化指数(glomerular sclerosis index,GSI),计算肾间质纤维化指数(renal interstitial filrosis index,RIFI)。结果与本组4周比较,两个给药组12周24 hUAL、RANTES、GSI、RIFI降低(P〈0.01)。与本组8周比较,两个给药组12周24 hUAL、RANTES、GSI、RIFI较本组8周时降低(P〈0.05,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4、8、12周大鼠体重、肾重明显降低(P〈0.01),24 hUAL、FBG、TG、TC、HbA1c、RANTES、GSI及RIFI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两个给药组24 hUAL、RANTES、GSI、RIFI降低(P〈0.01)。与TPL小剂量组比较,大剂量组24 hUAL、RANTES、GSI、RIFI降低(P〈0.05,P〈0.01)。结论雷公藤甲素能抑制糖尿病大鼠肾组织RANTES的过度表达,并可改善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颗粒对硫酸镍染毒大鼠肾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其促排镍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巯基丁二酸(DMSA)组及扶正解毒颗粒大、中、小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以硫酸镍2.5 mg/(kg.d)腹腔注射染毒造模,扶正解毒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分别以扶正解毒颗粒5、10、20 mg/(kg.d)灌胃处理,DMSA组以DMSA 50 mg/(kg.d)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第4周末检测大鼠肾功能、血镍、尿镍水平,并进行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扶正解毒颗粒各组大鼠血尿素氮、肌酐及血镍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和P〈0.01),尿中镍排泄增加(P〈0.05和P〈0.01),肾小管上皮变性、肾小管扩张、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扶正解毒颗粒对染镍大鼠具有良好的促排镍作用,对镍暴露肾损伤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5.
贾妮  孙晓红 《中国中医急症》2014,(5):819-820,884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补阳还五汤干预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于缺血性大鼠模型神经修复的影响。方法分空白对照,假手术组,移植组,药物干预移植组。观察12h、2d、7d3个时间点大鼠神经元阳性率及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表达。结果药物干预移植组3个时间点神经元阳性表达均高于干细胞移植组,GAP-4312h开始升高,2d达到高峰,7d开始逐渐下降,药物干预移植组表达高于干细胞移植组(均P<0.05)。结论中药复方补阳还五汤能够提高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神经元的阳性表达率。增加神经生长蛋白的表达,促进相关损伤神经的修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固本培元化瘀颗粒对紫癜性肾炎小鼠模型的药效作用。方法:将11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2组,即空白对照组(20只)和模型制作组(90只)。采用脂多糖(LPS)+四氯化碳(CCl4)+牛血清白蛋白(BSA)联合给药6周的方法,模拟紫癜性肾炎进行造模。造模结束后,从两组分别随机选取5只小鼠,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肾组织的形态变化,并结合尿中红细胞及蛋白的情况,确定造模成功小鼠。将模型制作成功的60只小鼠,再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甲氰咪胍(60mg/kg)组,固本培元化瘀颗粒(50g/kg)、(100g/kg)剂量组。各组连续给药5周后检测肾小球系膜细胞数、肾小球系膜基质指数等指标。结果:固本培元化瘀颗粒各组与甲氰咪胍组的肾小球肿胀、充血程度及肾小球系膜区的宽度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固本培元化瘀颗粒(50g/kg)、(100g/kg)剂量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固本培元化瘀颗粒可以改善或修复实验小鼠的肾脏病理损害,有效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大鼠IgA肾病(IgAN)肾小球硬化模型,通过生化、病理切片观察中药鬼箭羽对IgA肾病肾小球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动物,通过一侧肾切除,反复尾静脉注射葡萄球菌肠毒素B的方法,制作IgA大鼠肾病肾小球硬化模型。1周后,同时予以鬼箭羽水煎液灌胃治疗为中药组,苯那普利为西药对照组,从而观察生化指标、病理改变。详细内容包括:检测尿红细胞计数、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素氮;应用光镜、电镜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的变化,运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模型大鼠肾小球系膜区免疫沉积;运用HPIAS-2000计算机病理图象分析系统分析毛细血管开放面积、系膜区基质沉积相对面积。结果:①生化指标结果显示,鬼箭羽组的尿红细胞计数,24h尿蛋白定量,与模型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鬼箭羽还可降低IgA大鼠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E)(P〈0.05)。②病理图象方面鬼箭羽、苯那普利治疗对保护毛细血管襻开放、减少系膜基质沉积,尤其在电镜下鬼箭羽组与模型组相比显示出使。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减轻,内皮下及基底膜致密电子沉积物减少,上皮细胞足突融合现象减轻,都说明鬼箭羽对降低肾小球病理改变有明显作用。结论:鬼箭羽能减轻肾小球硬化大鼠的尿红细胞计数、24h尿蛋白定量,BUN、CRE,减轻肾小球的病理损害,并改善。肾功能,是防治IgA肾病性。肾小球硬化的有效中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微血管损伤在糖尿病肾病中发病的关键作用。方法:以单侧肾切除并链脲佐菌素尾静脉注射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测定动态观察4、8、12、16、20周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PTC)、血管内膜厚度、肾小球硬化指数、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肾小球体积、细胞外基质等指标。结果:随造模时间延长,糖尿病肾病组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开放面积减少,肾小球体积增大,肾间质PTC网减少,动脉内膜增厚,肾小球硬化指数、系膜基质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肾间质PTC网与肾小球硬化呈明显负相关,PTC网越少,肾小球毛细血管褂开放面积减少,肾小球硬化更严重;同时PTC网减少导致肾缺血也是肾间质纤维化和肾乳头坏死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