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利 《药物与人》2014,(4):291-291
败血症是新生儿期重要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发病率约1%~10%[1],早产儿长期住院者发病率高达30%[2]。其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明确病原菌及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虽然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手段越来越多,但血培养阳性仍然是诊断的金标准[3]。现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血培养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达到对临床治疗的指导并更好的预防的目的1.  相似文献   

2.
广东湛江地区近3年败血症病原菌及其耐药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 探讨近年败血症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变迁特点。方法 采用BacT Alert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及VITEK-AMS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近3年间送检的1767份可疑败血症血标本中检出的196株病原菌进行鉴定, 分布及耐药特点。结果 引起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1.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16.8%)和大肠埃希菌(9.2%);产粘质CNS引起的败血症所占比例增高;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苯唑西林、头孢唑林、红霉素、庆大素耐药率持速上升,多重耐药明显;1999年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优力新)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耐药率高达100%;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菌;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增南/西司他丁、头孢三代(头孢他啶、氨曲南)、呋喃类敏感。结论 多重耐药的葡萄球菌为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产粘质CNS的检测对CNS败血症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新生儿耐药菌败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229例,根据耐药菌培养结果分为耐药菌组(125例)、非耐药菌组(104例)。对比分析危险因素。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耐药菌组女性、产时感染、剖宫产、穿刺术及深静脉置管术、预防性抗生素、铁剂治疗、益生菌治疗、出身体重轻、胎龄小、全肠外营养时间长、胃管留置时间长、深静脉留置时间长与非耐药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产时感染、穿刺术及深静脉置管术、预防性抗生素、益生菌治疗均是新生儿耐药菌败血症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预防败血症应尽早开始,注意抗生素的使用,并且在新生儿出生后,需要仔细考虑侵入性操作以及益生菌治疗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败血症1 86例血培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败血症为新生儿常见的疾病,治疗不当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c本文对1992~1998年我科收治的186例血培养阳性的新生儿作一临床分析。l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13例\女对削,其中孕周<张周者58例(刀’兄),钴~4O周100例(54%),>4O周28例(1%)c分娩方式:顺产128例(69%),剖腹产43例(2%),钳产匕例(8%);丰水混浊者32例(17%),母亲在孕期有“感冒”史21例,梅毒1例。合并症:脐炎46例(3.1%),脓疤疹19例(1.7%),肺炎31例(223%),新生儿窒息19例(1%),尿布皮炎10例(2%),急性上呼吸…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细菌分布特点与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150例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数据采用WHO-NET5.4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共1 238例新生儿送检标本中150例培养阳性,感染率12.1%;150例感染新生儿中有32例新生儿发生复合感染,复合感染率21.3%;共检出182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12株占61.5%;4种主要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阿米卡星较为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50.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仅对万古霉素敏感,对其他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均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419例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新生儿败血症患者血培养细菌的分布及其对有关抗生素敏感和耐药情况。方法 利用BACTEC9050血培养仪进行检测。结果 419份血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55株,阳性率为13.1%,G^ 球菌41株,占74.5%,其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分离率最高,占54.5%,其中又以表皮葡萄球菌居首位。G^-杆菌8株占14.5%,其它菌6株占11.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高度耐药,敏感率最高的为万古霉素和泰能,其次为阿莫西林佯酸、头孢噻肟、头孢唑啉。结论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新生儿败血症患者中常见的致病菌,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噻肟、头孢唑啉疗效好,副作用少,可例为首选。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分析15年间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变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本院1989年至2004年15年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变迁及耐药状况,为指导临床诊断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本院15年中16117例新生儿感染进行血培养,对分离出的1073株阳性菌株的构成比及对抗生素耐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送检标本按微生物血培养检验进行常规培养、鉴定,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标准判读结果。结果1073株病原菌菌株中,检出革兰阳性球菌655株,占阳性菌株的61.0oA(655/1073);革兰阳性球菌以葡萄球菌为主(87.8%,575/655);检出革兰阴性杆菌410株,占阳性菌株的38.2oA(410/1073)。革兰阴性杆菌中,肠杆菌科300株(73.2%,300/410),非发酵菌110株(26.8%,110/410)。15年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为葡萄球菌(575株),而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75.6%(435/575);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肠杆菌;非发酵菌主要为假单胞菌、不动杆菌。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肠杆菌,是新生儿败血症中的主要病原菌。条件致病菌中,非发酵菌15年间呈增高趋势。耐药菌逐年增多,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类、红霉素的耐药率逐渐增高,后10年耐药率逐渐增高(超过80%),对苯唑西林、头孢唑啉的耐药率明显增加(高于60%)。革兰阴性杆菌前10年对氨苄西林、羧苄西林耐药率为80%~95oA;近5年来,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于80%,对头胞唑林、哌拉西林、头孢噻肟等耐药率超过50%,且对头孢哌酮、头孢他啶耐药率均在增长。病原菌对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结论在调查的15年间,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以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肠杆菌为主,非发酵菌有增高趋势。病原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呈增高趋势,并呈多重耐药。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特点及病菌耐药情况.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的29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细菌培养阳性结果 及药敏情况进行药物分析.结果 在29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中,血培养共获得10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最多,占61.11%(66/108);革兰阳性菌占24.07%(26/108),真菌占14.82%(16/108).在革兰阴性菌中前3位细菌为肺炎克雷伯菌29.63%(32/108)、大肠埃希菌13.89%(15/108)、铜绿假单胞菌6.48%(7/108);其对哌拉西林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高达90%以上,而对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未检出对碳青霉素类抗生素耐药菌.在革兰阳性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12.96%(14/108)、屎肠球菌3.70%(4/108)、溶血葡萄球菌2.78%(3/108)检出率最高;对红霉素、苯唑西林的的耐药率较高;对头孢唑啉的耐药率较低,尚未发现对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的葡萄球菌.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耐药率较高,同时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需警惕.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四川省妇幼保健院2011-2015年诊治的218例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对21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经血培养分离出的阳性菌株进行构成比分析,并分析其耐药性。结果 218株新生儿败血症检出革兰氏阳性球菌155株(71.1%),包括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屎肠球菌、金葡菌、人型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等,临床用药考虑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等,均无耐药性。检出革兰氏阴性杆菌63株(28.9%),临床用药考虑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米诺环素及复方新诺明等,无/低耐药性。结论通过细菌培养结果选择适宜的抗菌药不仅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能避免抗菌药的滥用而出现的高耐药性。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伍勇  漆涌  郑兰香 《实用预防医学》2005,12(5):1011-1013
目的了解新生儿败血症感染菌株的细菌分布图、细菌的耐药性和它们在五年中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调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近五年间新生儿败血症血培养分离的细菌株。结果在2864例标本中,细菌培养阳性为541例。大多数败血症为出生后1周的早期发作(58、6%),革兰阴性杆菌(55.3%)比革兰阳性球菌(44.7%)多见。但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菌株(35,5%)。五年中,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的感染率没有很大变化。但是,不动杆菌的感染率在五年中呈现稳定持续的升高趋势。结论从近五年的结果来看,对革兰阴性菌最有效的抗生素是阿米卡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最有效的是奈替米星和环丙沙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治疗新生儿脓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新生儿脓毒症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3)。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体温(T)、呼吸(RR)、心率(HR)、白细胞计数(WBC)、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病死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T、R、HR、WB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的血浆CRP、PCT、ALT、TBIL、DBIL、Cr、BUN、LDH、CK-MB、PT、APTT、D-D、IL-6、TNF-α、NSE较前均明显下降(P〈0.05),FIB、IL-10较前明显升高(P〈0.05),且乌司他丁组除Cr、BUN外,上述其余指标较对照组改变更明显(P〈0.05)。两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治疗新生儿脓毒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足合并感染171株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变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91例糖尿病足患者感染部位分泌物或血液中分离的171株病原菌及5年耐药性的变迁.结果 2003~2007年糖尿病足感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48.5%),其次是革兰阴性菌(48.0%)和真菌(3.5%);革兰阳性球菌比例下降,革兰阴性杆菌比例上升;混合感染多见;G+球菌的菌群分布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属,未见耐万古霉素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的菌群分布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对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较高;其他常用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 糖尿病足合并的感染多为混合感染,发热患者常规采血做细菌培养,以提高检出率;对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监测,可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并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Globally, over 3 million newborn die each year, one million of these attributed to infection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tiologies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epsis in neonates admitted to intensive care unit of a tertiary hospital in Ethiopia.MethodsA longitudinal hospital based cohort study was conducted from April 1 to October 31, 2018 at 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of Jimma Medical Center, southwest Ethiopia. Diagnosis of sepsis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case definition.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s and case specific recording formats were used to capture the relevant data. Venous blood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from neonates suspected to have sepsis were collected.ResultsOut of 304 neonates enrolled in the study, 195 (64.1%) had clinical evidence for sepsis, majority (84.1%; 164/195) of them having early onset neonatal sepsis. The three most frequent presenting signs and symptoms were fast breathing (64.6%; 122/195), fever (48.1%; 91/195) and altered feeding (39.0%; 76/195). Etiologic agents were detected from the blood culture of 61.2% (115/195) neonates. Bacterial pathogens contributed for 94.8% (109/115); the rest being fungal etiologies.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i (25.7%; 28/109), Staphylococcus aureus (22.1%; 24/109) and Klebsiella species (16.5%; 18/109) were the most commonly isolated bacteria.ConclusionMajority of the neonates had early onset neonatal sepsis. The major etiologies isolated in our study markedly deviate from the usual organisms causing neonatal sepsis. Multicentre study and continuous surveillance are essential to tackle the current challenge to reduce neonatal mortality due to sepsis in Ethiopia.  相似文献   

14.
1546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监测2005-2006年湖北地区16所医院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收集自患者分离的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1 546株,对其标本来源、病区分布、检出率进行调查,采用K-B法测定所有菌株对阿米卡星等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数据采用WHONET5.3进行分析。结果标本主要来源于痰(76.7%);病区集中于内科(34.2%),ICU(26.6%)居第三位;1 546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为15.7%。其次为亚胺培南18.0%,美洛培南31.7%,对其余1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50.3%~79.8%之间。共检出亚胺培南耐药株263株,泛耐药株(PDRS)6株。结论应加大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监测力度,强调根据药敏结果选择用药。采取限制或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一系列措施,重视医院环境和人员消毒,防止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内播散。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CT、hs-CRP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中的价值。方法对本院住院73例新生儿患儿根据感染程度分为二组即败血症组、局部细菌感染组,另选取本院新生儿科30例同期无感染的儿童为对照组,对观察组73例和对照组30例的患儿同时进行PCT、hs-CRP、血培养、WBC、ESR五项目平行检测,并做对比分析。结果败血症组PCT、hs-CRP、WBC、ESR四项目水平均明显高于局部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败血症组中PCT、hs-CRP、血培养、WBC、ESR五项目阳性检出率为PCT(93.75%)>hs-CRP(81.2%)>血培养(46.8%)>WBC(34.3%)>ESR(28.1%);PCT、血培养败血症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局部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WBC、ESR局部细菌感染组阳性率均接近于败血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结果经抗生素治疗后快速下降,hs-CRP结果抗生素治疗后下降缓慢。结论 hs-CRP可以作为新生儿一般性感染的实验室指标;PCT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指标,动态监测PCT水平可以观察疗效,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6.
血培养中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0,他引:4  
目的了解医院24个月住院患者血培养中分离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患者血培养标本经BacT/AlerT120血培养仪培养,分离所得菌株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20c AUX系统进行鉴定和K-B法做药敏。结果在4135份标本中,分离菌株110株,阳性率为2.7%,其中居前3位的真菌为白色念珠菌(29%)、热带念珠菌(21%)、葡萄牙念珠菌(9%),检出菌数量居前3位的病区为肝胆科(25%)、脑外科(24%)、急救部(10%)。结论真菌感染在临床呈上升趋势,对真菌感染和耐药监测很重要。  相似文献   

17.
何雅萍  李龙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0):1637-1638
目的通过对患者血培养分析,了解菌血症及败血症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该院4年的血培养标本作细菌鉴定,并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4年共收到706例血培养,培养阳性为107例,阳性率为15%。分离到革兰氏阳性球菌68例,占63.6%;分离到革兰氏阴性杆菌36例,占33.6%;其余为真菌3例,占2.8%。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美诺培南、亚胺培南敏感性较高,革兰氏阳性球菌对米诺环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性较高。结论观察血培养中的细菌分布及其药敏状况,及时反馈于临床,辅助临床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8.
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 了解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及耐药性变化的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对116株鲍氏不动杆菌的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鲍氏不动杆菌分布以痰液及支气管吸出物为主,其次是脓液及分泌物;科室分布以ICU最多,其次是呼吸内科;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高,其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6.90%)、其次为美罗培南(13.79%)和头孢哌酮/舒巴坦(23.28%),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最高(82.76%),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约为50.0%.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加强检测和监测.  相似文献   

19.
2170株革兰阳性球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通过对1992~2001年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170株革兰阳性(G )球菌,对临床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结果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 170株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VAN)、头孢唑林(CEZ)、庆大霉素(GEN)、环丙沙星(CIP)、复方新诺明(SXT)、苯唑西林(OXA)及青霉素(PEN)的平均耐药率分别为8.4%、32.1%、40.0%、45.6%、58.6%、59.4%、68.2%;连续10年中,前7年G 球菌对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虽有波动但变化不大,而近3年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增长尤为明显,其中以G 球菌对GEN的平均耐药性增长最高,近3年比前7年平均增长26.7%,对CEZ、CIP的平均耐药率增长次之,二者近3年比前7年平均增长26.5%、15.4%;另外在G 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平均耐药率最高为79.2%,表皮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的平均耐药率最高为74.2%,平均耐药率均>70.0%,同时在G 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的耐药率分别为51.1%、68.3%,均>50.0%,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结论近年来,G 球菌引起的医院感染有明显增多的趋势,且耐药性逐渐上升,要加强对细菌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浙江地区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浙江地区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其常见病原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我院新生儿科5442例患儿入院时行血培养并以VT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5442例新生儿血培养标本共检出病原菌301株,总阳性率为5.5%;其中革兰阳性菌267株,占88.7%,革兰阳性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占革兰阳性菌的88.4%,占总分离率的78.4%。革兰阴性菌33株,占11.0%,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居多,占革兰阴性菌的36.4%,占总分离率的4.0%。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最高,其次为苯唑西林、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舒巴坦、红霉素。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1.7%、87.5%;这些菌株时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左旋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结论 本地区新生儿血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主要病原菌,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现象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