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运动针刺法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加例采用运动针刺法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推拿结合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结果:治疗组治愈21例,好转17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16例,好转19例,无效5例,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数字分级法(NR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运动针刺法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和止痛效果均优于推拿结合口服布络芬缓释胶囊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输刺结合痹祺胶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伤一科门诊就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输刺结合痹祺胶囊疗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β(IL-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介质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56/6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4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ASCS、NDI、NPQ、VAS和炎症介质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输刺结合痹祺胶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聚集,从而缓解颈肩部疼痛,改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针刀结合舒筋活络胶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舒筋活络胶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针刀结合口服舒筋活络胶囊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口服根痛平颗粒治疗。结果:观察组痊愈率65.0%,总有效率96.7%;对照组痊愈率33.3%,总有效率85.0%。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两组PRI、VAS、PPI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PRI、VAS、PH评分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下降更显著;与治疗前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针刀结合舒筋活络胶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颈椎椎间孔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2%利多卡因1mL+参麦注射液4mL进行椎间孔注射4次,对照组应用颈椎病推拿及颈椎牵引治疗4周。结果:2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目测类比定级(VAS)以及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PRI、VAS、PPI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颈椎间孔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电针加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5例并与单纯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5例对照比较疗效。结果本次临床观察证实,经治疗后,两组病人临床疗效及疼痛程度均有较好的改善,自身前后对照均有显著性意义;两组间疼痛程度改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推拿组疼痛程度改善优于推拿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电针加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5例并与单纯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5例对照比较疗效.结果:本次临床观察证实,经治疗后,两组病人临床疗效及疼痛程度均有较好的改善,自身前后对照均有显著性意义;两组间疼痛程度改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推拿组疼痛程度改善优于推拿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结合针刺治疗,从临床疗效、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评分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7例,有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临床治愈14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两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评分比较,在VAS、PPI、PRI评分上,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均P〈0.05),治疗后两纽间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i〉0.05)。结论: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和牵引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席占东 《新中医》2012,(8):120-121
目的:观察骨诊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对照组予单纯松解手法治疗;治疗组予松解手法及骨诊疗法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体征积分。结果: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均下降,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运用骨诊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龙氏手法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锦添  周晓平 《新中医》2006,38(12):53-54
目的:观察龙氏手法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按随机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龙氏手法结合针刺,对照组采用单纯龙氏手法。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23%,对照组为88.57%,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量表(VAS)及疼痛强度(PPI)评分上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龙氏手法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减轻临床症状和缓解疼痛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糖痹康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李向华  孙风华  杨春 《河北中医》2001,23(8):567-568
目的 观察糖痹康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6例,予糖痹康胶囊,每次8粒,每日3次,早、中、晚饭后服;对照组58例予维生素B120mg,维生素B1250mg,卡马西平100mg,均每日3次。2组均用药8周,观察2组疗效和检测2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62.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糖痹康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刀闭合松解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针刀闭合松解术,对照组给予牵引推拿治疗;分别治疗3个疗程,随访3个月判定疗效;对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治疗组对改善症状、体征积分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总体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刀闭合松解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膝骨痹康胶囊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探讨膝骨痹康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取60只健康清洁级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纳入空白对照组,其余50只采用单侧跟腱切除法制造大鼠膝骨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抗骨质增生胶囊组、膝骨痹康胶囊低剂量组、膝骨痹康胶囊中剂量组、膝骨痹康胶囊高剂量组,每组10只。药物干预30 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膝关节软骨中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结果:①肿瘤坏死因子-α。各组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40,P=0.000)。组间两两比较:空白对照组平均光密度小于模型对照组、膝骨痹康胶囊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P=0.000;P=0.001;P=0.012),模型对照组平均光密度大于抗骨质增生胶囊组、膝骨痹康胶囊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0.000;P=0.015;P=0.001;P=0.000),膝骨痹康胶囊低剂量组平均光密度大于高剂量组(P=0.024),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转化生长因子-β1。各组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526,P=0.000)。组间两两比较:空白对照组平均光密度大于其余5组(P=0.000;P=0.000;P=0.001;P=0.036;P=0.000),模型对照组平均光密度小于膝骨痹康胶囊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P=0.011;P=0.000),抗骨质增生胶囊组平均光密度小于膝骨痹康胶囊中剂量组(P=0.011),膝骨痹康胶囊中剂量组平均光密度大于高剂量组(P=0.007),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膝骨痹康胶囊可能是通过下调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中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同时上调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来发挥治疗作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针刺手法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60例,单纯给予针刺治疗。各组均每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休息2d后,进行下一个疗程。4个疗程后,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71.6%,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有非常显著性改善(P〈0.01),对照组则有显著性改善(P〈0.05);在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差上,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针刺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结论:针刺手法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陈炽祥 《河北中医》2013,(10):1451-1452,1455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中药内服、中药熏蒸加牵引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西药内服、理疗加牵引治疗.2组均15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均升高;2组治疗后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旋提手法配合颈痛穴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旋提手法配合针刺颈痛穴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配合颈围制动治疗。2组均隔天治疗1次,2周后用田中靖久"颈部神经根症治疗成绩判定基准"和"11点疼痛程度数字等级量表(NRS-11)"来评价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有效率治疗组为84%,对照组为74%;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等不适。结论:2组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效、安全,与颈椎牵引配合颈围制动相比,旋提手法配合颈痛穴针刺疗效更显著,且可操作性强,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穴位敷贴配合针法治疗,对照采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NPQ、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镇痛,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夏天无片配合天麻素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采用复方夏天无片配合天麻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天麻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14d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的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79.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组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夏天无片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确切,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阳和汤中药泥灸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3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阳和汤中药泥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VA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2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治疗前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组患者治疗前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阳和汤中药泥灸联合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射频消融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9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针灸结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结合牵引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①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有效率治疗组为95.56%(43/48),对照组为79.55%(35/4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9,P<0.05);②2组治疗后疼痛、麻木、颈部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③2组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2组椎间隙高度R值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结合射频消融术能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体征,疗效优于针灸结合牵引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刀加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采用针刀加手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针灸加TDP照射,分别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后颈椎功能评定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加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肯定,方法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