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应用剥离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22例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方法,并探讨该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对8年中采用剥离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22例进行分析。结果 全且病例恢复良好,无一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经随访3个月至3年,情况良好,未见复发。结论(1)该方法手术创伤小,不必切除正常肝组织。(2)术中输血少,大部分病人不用输血。(3)对于一些位于解剖困难部位的肿瘤,应用该方法可安全切除。(4)此方法疗效确切。(5)瘤体较小,深在肝实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114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79例采用血管瘤剜除术 (其中 1例合并有Kasabach -Merritt综合症 ) ,2 9例肝叶或肝段切除术 ,5例多发性血管瘤行联合肝段切除术、血管瘤剥离和缝扎术 ,1例采用酒精注射法。结论 对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直径 >6cm并有明显临床症状或患者精神负担较重 ,或合并需手术的其他上腹部外科疾病者选择手术切除 ;直径≥ 10cm随访中有增大或术前与AFP阴性的肝癌鉴别困难者应择期手术  相似文献   

3.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肝脏海绵状血管瘤(CHL)的某些相关问题,以求提高该病的手术疗效。方法总结我院169例CHL的手术经验,探讨该病手术的有关问题(如诊断难度、手术指征、术式选择以及其他问题)。结果169例CHL均经手术与病理确诊。施行各种范围肝切除74例;CHL剥除术92例;CHL缝扎术1例;肝固有动脉结扎2例。本组术后除2例因严重并发症死亡(手术死亡率1.2%)外,167例均治愈。结论(1)目前巨大CHL尚无公认的大小,所以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制定出国内统一的大小标准;(2)不典型的CHL诊断困难,尤其伴有AFP假阳性的CHL很难与HCC鉴别;(3)对CHL的手术适应证要灵活掌握,只要症状明显,CHL发展增大、快或不能除外肝恶性肿瘤者,不论CHL大小都应手术治疗;(4)术式中条件合适者应首选CHL剥除术,较小的CHL可用无水酒精注射或缝扎术;(5)有关手术的其他问题也予以探讨,并提出明确观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肝内脉管灌铸解剖和外科手术实践 ,奠定对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施行剥离切除的科学基础。方法 对 10例成年新鲜软尸体行肝脏脉管系统不同构架灌注铸型 ,观察肝内脉管系统的立体解剖。结果 在 10例灌注模型中模拟构筑出肝脏脉管立体构架的少血管区肝段。36例肝血管瘤患者中有 2 7例瘤体超过 15cm ,均按设计的手术入路与方式完成剥离切除手术。结论 第一肝门结构将肝尾状叶和方叶分隔在两个少血管的构架空间内。选择合理的解剖学手术入路可以做到将不同肝段的巨大瘤体单纯剥离切除而不伤及主要的脉管构筑关系。  相似文献   

5.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HCH),肝腺瘤和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是常见的三大肝脏良性肿瘤。肝腺瘤和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发病率相对较少,临床治疗方法较统一。肝血管瘤是肝良性肿瘤发生率最高的肿瘤,文献报道大多数HCH随访无变化,对于肝血管瘤的治疗选择上临床争议较大。我院对近10余年手术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114例,现就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等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微波固化治疗巨大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是较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作者于1987~1995年采用术中微波固化(microwave coagulation)的方法治疗巨大肝脏海绵状血管瘤2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诊治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海绵状血管瘤为先天性、良性肿瘤,多数有自限性亦无明显临床症状,恶变及自发破裂可能极少,成人海绵状血管瘤至今无有效治疗药物,因此只要诊断可靠,体积小、无明显症状者不需治疗,只要定期随访则可。体积巨大或随访中发现不断增大而引起明显临床症状、甚至影响肝功能或引起凝血功能障碍者则需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8.
肝海绵状血管瘤捆扎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观察,总结和分析捆扎疗法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总结了14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病例,术中对瘤体地完整缝扎,术后97例随访1-19年,分组评定疗效。结果 显著疗效病例占65.9%,有效病例占12.5%,无效或暂无变化病例占21.6%,结论 捆扎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确为一种简便易行,损伤小,安全和病人恢复快,疗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27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半年前自觉腹胀加剧,腹部逐渐增大。查体:腹稍胀,腹中部似触及球形团块,直径约为20cm,右中腹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B超提示:肝脏大小正常,腹主动脉前方见巨大的囊性暗区,其上界达剑突下约20m,下界达耻骨联合上缘,前后径约为8.1cm,囊内见许多短线样偏强回声及光点样回声。诊断腹膜后肿瘤:畸胎瘤。CT提示:腹腔内一巨大软组织样密度肿块,  相似文献   

10.
笔者所在医院于2006年3月29日手术切除一例罕见特大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效果良好,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肝海绵状血管瘤不同手术切除方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切除肝血管瘤应优先选择的手术方式。方法 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手术治疗62例肝血管瘤病人,其中36例行肝血管瘤剥除术,26例行肝切除术,将两者相关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血管瘤剥除术手术过程中失血量以及输血量均明显少于肝切除术,术后并发症也明显减少。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方式是影响术后合并症发生的惟一独立因素。结论 血管瘤剥除术是治疗肝血管瘤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肝脏血管瘤31例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血管瘤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价值.方法对31例肝血管瘤的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中,单发者21例,2个及多发者10例;肝右叶19例,左叶9例,左右两叶3例;肿瘤直径<5 cm者5例,5~10 cm者20例,>10 cm者6例.术前诊断率93.5%(29/31),其中BUS确诊率90.3%(28/31),CT 95%(19/20),同位素100%(9/9).31例均行肝切除术.无手术死亡率,并发症率19.4%(6/31).结论 BUS和增强CT扫描是肝血管瘤的重要诊断方法;对于瘤体直径>5 cm伴有临床症状者,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合并肝硬化的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脏海绵状血管瘤(hepatic cavernous hem angiom a,HCH)合并肝硬化病人行腹腔镜射频消融(rad iofrequency ab lation,RFA)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1年3月~2005年8月,15例HCH合并肝硬化病人在全麻下进行腹腔镜RFA治疗。男6例,女9例,年龄(46.2±7.0)岁。均有上腹部不适、疼痛或腹胀。乙型肝炎13例,丙型肝炎2例。肝功能Ch ild A级10例,Ch ild B级5例。术前经超声、螺旋CT或MR I等检查共发现病灶20个,肿瘤直径(7.2±1.4)cm。病灶均位于肝脏表面或临近胆囊等空腔脏器。血小板计数(31.2±10.4)×109/L。合并慢性结石性胆囊炎3例,糖尿病2例。术中行腹腔镜超声检查及病理活检。结果15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RFA治疗,同时行胆囊切除术3例。单个病灶射频治疗时间(68.8±34.0)m in,总手术时间(120.0±28.0)m in。未出现腹腔出血、胃肠道损伤、膈肌损伤、胆漏及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个月螺旋CT增强扫描证实,肿瘤完全坏死率达100%(20/20)。随访5~31个月,中位15个月,13例症状完全消失,2例症状明显改善。结论HCH合并肝硬化病人行腹腔镜RFA治疗安全可行,治疗效果肯定,并有效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解剖第三肝门切除巨大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为切除紧贴腔静脉的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寻找一种新的安全的手术途径。方法 在患侧肝动脉结扎后,于第三肝门部位逐一分离、结扎、切断肝短静脉,使瘤体与腔静脉分离,在肝门阻断下切除瘤体。结果 全组27例,行肝右叶及尾叶切除13例,右半肝切除2例,右肝上段切除3例,右后叶切除2例,左三叶及尾状叶切除5例,尾状叶切除2例。绵未行全肝血流阻断。术中输血平均1150ml,术后随访3 ̄48个月,全部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经皮射频(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PRFA)微创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hepatic cavernous hemangiomas,HCH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应用RF-2000射频仪和10电极LeVeen射频针在超声引导下施行PRFA治疗HCHs 26例39个病灶直径2.5~11.0 cm,其中直径>3.0 cm者予分层多点或多次叠合消融.局部麻醉,配合全身镇痛处理. 结果 26例均成功实施PRFA.反应期2~5天,包括局部疼痛不适、发热、ALT升高等,无胆漏、出血等并发症.23例随访1~5年,平均2年8个月,经一次治疗完全缓解(CR)22例,部分缓解(PR)1例,缓解率(CR PR)100%;HCHs直径平均缩小68.8%(41.2%~81.5%). 结论在掌握好适应证和操作技巧的前提下,PRFA可发挥微创、安全、有效之优势,可作为治疗HCHs的一种理想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局部硬化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 (PLE)局部给药治疗 5cm以上肝海绵状血管瘤 (CH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 15 6例CHL行PLE局部治疗 ,其途径包括 :经肝动脉 15 4例 ,经门静脉 1例、经皮直接瘤内注射 1例。分别观察其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变化、临床症状的缓解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经肝动脉 15 4例 ,除 2例治疗后仍手术切除者外 ,其余 15 2例栓塞前肿瘤直径 (8 7±2 4 )cm ,栓塞后 3个月为 (4 8± 1 8)cm(P <0 0 1) ,栓塞后 6个月为 (1 9± 1 6 )cm(P <0 0 1)。经门静脉和直接穿刺各 1例治疗后瘤体均缩小。临床症状大部缓解。结论 CHL的局部PLE硬化治疗是疗效良好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肝海绵状血管瘤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年至2005年解放军总医院连续施行肝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的3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外科治疗策略.结果 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男女之比为1:1.8.术前未发现或未明确诊断而因其他原因于术中或术后发现的肝海绵状血管瘤共18例(5.2%).肝海绵状血管瘤发病部位以右半肝居多,占16.2%(56/345).肿瘤直径<5.0 cm者占26.5%(91/344)、5.0~10.0 cm者占50.3%(173/344),>10.0 cm者占23.2%(80/344),平均直径为(8.0±5.0)cm(1例无直径记录).术前Child评分为A级者占99.7%(323/324).全组均采用右肋缘下斜切口施行肿瘤剜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3%(39/345),病死率为0.3%(1/345).肝尾状叶海绵状血管瘤共切除11例,其中施行孤立性尾状叶切除9例.结论 部分肝海绵状血管瘤可误诊为肝实质性肿瘤.肝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包括尾状叶切除术)已成为较安全的手术,术中最主要的风险是切除肿瘤过程中的大量出血.  相似文献   

18.
巨大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术中肝门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最好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但对已侵犯肝门的血管瘤手术风险较大,肝门的处理是手术的最大难题。我们科自94年2月至97年2月共收治21例紧贴一、二、三肝门的世故因管瘤,瘤体最大径线12-36cm,平均24cm。术中先忆患侧肝动脉,然后再解剖分离肝门,在第一肝门阻下全部完整切除了瘤体,行中三叶及尾状叶切除5例,右半肝及尾状叶切除7例,在右半肝切除1例,右肝上段切除3例。右后叶切除2例,一  相似文献   

19.
Extracerebral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middle cranial foss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 Namba 《Surgical neurology》1983,19(4):379-388
A case of extracerebral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middle cranial fossa in a 30-year-old housewife is reported.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this tumor are described, and other cases from the literature are discussed, as is therapeutic conside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