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预吸氧、缺氧和复氧对大鼠脑皮质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72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又分为4个亚组。AⅠ-AⅣ(预吸氧)亚组分别吸入21%、50%、75%和95%氧30min;BⅠ-BⅣ(预吸氧-缺氧)亚组按A组方法处理后再吸入5%氧20min;CⅠ-CⅣ(预吸氧-缺氧-复氧)亚组按B组方法处理后,再吸入98%氧20min。取各组大鼠大脑皮质,测定乳酸(LA)、丙二醛(MDA)、氧自由基(OFR)、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氨基酸的含量或活力。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光镜下观察神经元形态学改变。结果:AⅠ、AⅡ亚组神经元无明显改变,AⅢ、AⅣ亚组神经元轻度肿胀。B组神经元肿胀明显,以BⅢ、BⅣ亚组较为严重。C组神经元胞核固缩,核仁缩小、消失,其中以CⅡ亚组最轻,CⅢ、CⅣ亚组最重,甚至可见核裂解、消失、只残余细胞轮廓的鬼影细胞。与AⅠ亚组相比,AⅢ-AⅣ亚组OFR、iNOS和LA增加(P〈0.05),提示这三种损伤因子参与了脑损伤;T-AOC增加(P〈0.05),可能是由于损伤因子引起了某些抗氧化因子的反馈性增加;T-SOD降低(P〈0.05),可能与其消耗增加有关。CⅠ-CⅢ亚组的OFR和CⅠ、CⅣ亚组的iNOS以及CⅡ、CⅣ亚组的LA高于A组中各对应亚组(P〈0.05),提示复氧性脑损伤可能与这三种因子的增加有关。结论:75%以上浓度预吸氧可引起大鼠轻微脑损伤,并使随后发生的缺氧复氧性脑损伤加重。50%浓度预吸氧不引起大鼠脑损伤,并可使随后发生的缺氧复氧性脑损伤减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缺血预处理及两者联合应用对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四血管法制造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实验分5组,假手术A组、缺血再灌注B组、缺血预处理C组、缺血后处理D组,联合处理E组,各组动物分别于再灌注结束后(6,8,24h)断头处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中HSP70灰度值;电镜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各组脑组织HSP70表达增强,在各时间点E组HSP70表达明显高于B组、C组、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C组与D组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P>0.05);电镜下观察B组脑组织损伤最重。E组脑组织损伤最轻,C组和D组优于B组。结论:短暂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诱导HSP70表达,有利于脑缺血再灌注后损伤神经元的修复。  相似文献   

3.
HSP70对缺血预处理诱导大鼠海马缺血耐受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脑缺血时的组织学变化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缺血预处理诱导的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取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A组:假手术对照组,手术后7 d处死取脑;B组:全脑缺血3 min,7 d后处死取脑;C组:全脑缺血6 min,2 d后处死取脑;D组:全脑缺血6 min,7 d后处死取脑;E组:3 min缺血预处理后3 d,再缺血6 min,2 d后处死取脑;F组:3 min缺血预处理后3 d,再缺血6 min,7 d后处死取脑.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密度,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HSP70染色强度,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光镜下A、B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未见明显缺血性损伤,D组神经元大量坏死,C、E、F组神经元部分坏死,A组与C组、D组,D组与F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9.6,q=4.766~12.447,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未经预处理的A、C、D组大鼠海马CA1区未见HSP70表达,预处理的E、F组大鼠在整个海马区均可见HSP70表达,C组与E组、D组与F组间差异有显著性(F=210.8,q=8.277~32.133,P<0.01).结论 在脑缺血耐受中,缺血预处理对第二次致死性缺血表现出保护作用.在这个过程中,HSP70基因的表达上调发挥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HSP70在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人心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人心肌细胞中HSP70的表达及其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人12例(A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人12例(B组)。两组病人于阻断主动脉前、阻断主动脉后20 min及开放主动脉后20 min,取右房心肌标本,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法检测HSP70的含量及化学比色法检测SOD活性、MDA的含量。结果:心肌细胞中HSP70的含量在手术过程中无明显变化(P>0.05);B组HSP70的含量明显低于A组(P<0.05)。手术过程中B组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人心肌细胞中HSP70呈低水平表达与其抗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5.
当归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HSP70和NF-κB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当归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 (I/R)过程心肌热休克蛋白 70 (HSP70 )和核转录因子κB(NF κB)表达的影响 ,探讨当归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 :4 5只SD大鼠随机分成 3组 (每组n =15 ) :假手术组 (Ⅰ组 ) ,缺血再灌注组 (Ⅱ组 ) ,当归治疗组 (Ⅲ组 ) ,建立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每组 5只动物再灌注 4 0min用化学扩增法测定SOD活性 ,TBA法测定MDA含量 ;10只动物再灌注 12 0min测定HSP70免疫组化SP法观察心肌细胞HSP70蛋白表达 ,用ESMA法观察NF κB的变化 ,在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再灌注前注射当归注射液显著降低了再灌注心肌MDA水平 (P <0 .0 1) ,增强了SOD活性 (P <0 .0 1)和HSP70的表达 (P <0 .0 1) ,减低NF κB的活性 ,同时减轻了心肌的超微结构损伤。结论 :当归注射液可通过抗氧化作用、增加HSP70的表达和减低NF κB的活性发挥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对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归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HSP70和NFB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当归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I/R)过程心肌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当归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n=15)假手术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当归治疗组(Ⅲ组),建立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每组5只动物再灌注40 min用化学扩增法测定SOD活性,TBA法测定MDA含量;10只动物再灌注120 min测定HSP70免疫组化SP法观察心肌细胞HSP70蛋白表达,用ESMA法观察NF-κB的变化,在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再灌注前注射当归注射液显著降低了再灌注心肌MDA水平(P<0.01),增强了SOD活性(P<0.01)和HSP70的表达(P<0.01),减低NF-κB的活性,同时减轻了心肌的超微结构损伤.结论当归注射液可通过抗氧化作用、增加HSP70的表达和减低NF-κB的活性发挥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维拉帕米和生脉注射液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维拉帕米组(C组)和生脉注射液组(D组),每组10只.A组开腹后再关腹;B组开腹后夹闭左肝蒂30 min,再关腹;C组在开腹前静脉注射维拉帕米,开腹夹闭左肝蒂30 min,再关腹;D组在开腹前3 d每天经腹腔注射生脉注射液,开腹夹闭左肝蒂30 min,再关腹.各组均在关腹48 h后再开腹,每只大鼠取缺血肝组织检测查丙二醛(MDA)、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水平,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的形态变化;取血检测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结果 B、C、D组ALT、AST、TNF-α及MDA测定结果与A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F=5.10~53.01,q=1.38~17.58,P<0.05);C、D两组ALT、AST、TNF-α及MDA含量均低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q=2.89~10.08,P<0.05),而C、D两组以上各指标除ALT比较差异有显著性(q=2.97,P<0.05)外,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D两组HSP70的表达明显少于B组,而C组HSP70的表达略少于D组;C、D两组肝细胞肿胀、坏死程度均较B组轻.结论 维拉帕米和生脉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肝组织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NF-κB对脑损伤大鼠海马神经元环氧合酶-2(COX-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调控作用,探讨孕酮(progesterone,PROG)对脑损伤(TBI)后大鼠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5只按抛硬币法分为假手术组、损伤组和PROG组,按照改良的Feeney自由落体损伤装置制作大鼠脑损伤模型,用Nissl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免疫蛋白印记法,观察大鼠伤侧海马CA1区NF-κB、COX-2以及Caspase-3的表达变化和孕酮对上述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损伤组大鼠海马CA1区NF-κB(24.0±2.5)、COX-2(35.9±2.7)、Caspase-3(25.1±2.7)阳性神经元的数量较假手术组NF-κB(1.9±0.9)、COX-2(1.5±0.7)、Caspase-3(1.8±0.8)显著增加(P<0.05);PROG组与损伤组比较,海马CA1区NF-κB(14.2±1.8)、COX-2(16.6±2.7)、Caspase-3(11.2±2.4)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NF-κB对脑损伤后大鼠海马神经元COX-2和C...  相似文献   

9.
三七总皂甙及单体Rb1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效应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研究三七总皂甙(PNS)及单体Rb1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的保护效应及其与热休克蛋白(HSP)的关系,采用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空白组、对照组、PNS组、Rb1组4组,心肌缺血40min再灌注30min检查心肌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测缺血40min再灌120min的HSP70的表达及蛋白激酶C(ε-PKC)的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NS组和Rb1组减少MDA的产生(P<0.01);同时,HSP70的表达,PNS组明显高于Rb1组及对照组(P<0.01),PNS组的ε-PKC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三七总皂甙长时间处理可促进HSP70的表达,对心肌再灌注损伤有良好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oQ10对早期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抗氧化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早期帕金森病的大鼠模型 ,A组术前一周开始预服CoQ10 ,持续五周 ,B组只建立模型不给CoQ10 ,C组为手术对照组 ,D组为空白对照组。手术四周后用APO诱导实验动物 ,观察各组行为学改变和检测大鼠中脑MDA含量及中脑黑质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APO测试所有动物的行为变化 ,A组、B组分别与C组和D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与B组比较 ,A组大鼠的中脑组织MDA含量明显减少 (P <0 0 5 ) ,中脑黑质的损伤亦较B组轻微。而C组与D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oQ10能减轻 6 -OHDA对大鼠黑质DA神经元的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在不同浓度预吸氧条件下,大鼠脑皮质在预吸氧、缺氧和复氧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方法:大鼠72只随机分成3组,A预吸氧组;B缺氧组;C复氧组,每组随机分成4个亚组,分别给予21%,50%,75%,98%氧气.免疫组化法观察iNOS表达;病理组织学方法观察脑组织损伤程度.结果:免疫组化发现缺氧组阳性细胞率增加,B2组阳性率最低.病理组织学发现缺氧后B2组损伤程度轻于B1组(P<0.01),复氧后C4组损伤最重.结论:较低浓度预吸氧可增强脑细胞的抗氧化损伤能力,而高浓度预吸氧则作用相反;iNOS表达的变化可能是不同浓度预吸氧引起脑细胞抗氧化能力改变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新生大鼠脑缺氧缺血后海马CA1区HSP70表达及GM1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艳华  王玲  惠延平  曹玉红 《医学争鸣》2003,24(12):1097-1099
HI后新生大鼠海马CA1区仅能检出少量阳性HSP核蛋白(仅在核内表达的蛋白),海马CA1区神经元呈较严重的缺血损伤性改变。而GM1组可见应激蛋白HSP70明显表达,24h达高峰。结论:GM1可使新生大鼠海马CA1区HSP70表达上调,减轻脑缺氧缺血后病理损伤,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常压高浓度氧环境对早产大鼠脑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常压高浓度氧(NH)对早产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探讨NH对未成熟大鼠脑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21 d早产新生Wistar大鼠192只,于生后12 h随机分为对照组(空气吸入)、NH 1组(吸入体积分数0.30氧气)、NH 2组(吸入体积分数0.60氧气)和NH 3组,(吸入体积分数0.95氧气),每组48只.NH 1组、NH 2组和NH 3组于NH环境养育72 h,各组分别于吸氧结束后第0、3、5和10天灌注取脑组织,在光镜下观察其病理改变,并分别测定脑组织匀浆中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NH 1组比较,NH 2组、NH 3组光镜下脑组织均可见神经元变性和脑组织水肿,NH 3组可见明显胶质细胞反应,且NH 3组脑损伤程度较NH 2组加重.对照组和NH1组各时间点的MDA含量和SOD活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NH 2组、NH 3组吸入NH后脑组织MDA含量升高,SOD活性下降,吸氧结束后第0、3、5天的MDA含量、SOD活性与对照组和NH 1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93.91~786.97,q=4.82~53.50,P<0.01).第10天 NH 3组与对照组和NH 1组、NH 2组比较MDA含量、SOD活性差异均有显著性(F= 4.03~5.26,q=0.80~5.05,P<0.05、0.01).结论 持续吸入NH可能引起早产大鼠脑损伤,适当控制吸氧浓度和时间有助于减少脑损伤的发生,减轻脑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外源性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tliosicle,GM1)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HIBD模型,观察腹腔注射GM,对HIBD模型鼠体重增长、脑水肿的影响,并用免疫组化及苏木素-伊红(HE)染色方法检测缺氧缺血(hypoxic—ischemic,HI)和GM1干预后不同时间点脑海马组织HSP70阳性细胞及病理学改变。结果HI后新生大鼠海马CA1区仅能检出少量阳性HSP核蛋白(仅在核内表达的蛋白),海马CA1区神经元呈较严重的缺血损伤性改变。而GM1组体重增加、脑水肿减轻、可见应激蛋白HSP70明显表达。结论GM1可使新生大鼠海马CA1区HSP70表达上调,减轻脑水肿、减轻脑缺氧缺血后病理损伤,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七氟醚和缺氧预适应诱导乳鼠心肌细胞HSP—70表达的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适应和缺氧预适应对乳鼠心肌细胞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方法:第2代培养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A/R组)、缺氧预适应组(IP组)和七氟醚预适应组(S组),每组均缺氧2h,复氧48h。分别取复氧0,1,12,24,36和48h的细胞,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SP70表达并进行图象分析。结果:在各个时间点,S组和IP组间的HSP70表达均显著高于A/R组和C组(P<0.01),A/R组的HSP70表达略高于C组,S组和IP组间的HSP70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着复氧时间的延长,S组和IP组间的HSP70表达从1h开始增加,24h表达最强,与1h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和缺氧预处理均可诱导乳鼠心肌细胞HSP70在延迟相呈高表达,提示HSP70参与了七氟醚预适应和缺氧预适应的延迟保护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预吸氧对肝脏抗氧化损伤能力的影响。方法:24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Ⅰ组(对照组)不吸氧;Ⅱ-Ⅳ组分别吸入50%、75%和95%氧30min后开腹取肝脏。测定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Ⅰ-Ⅳ组T-SOD活力呈逐渐降低趋势,MDA含量呈逐渐升高趋势,两种指标Ⅳ组与Ⅰ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Ⅳ组T-AOC均低于1组(P〈0.05)。结论:50%以上浓度预吸氧可降低大鼠肝组织总抗氧化能力;95%浓度预吸氧有引起肝脏过氧化损伤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大鼠全脑缺血预处理诱导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及其与缺血耐受间的关系。方法:用改良的四动脉阻断法制备全脑缺血模型,分别预缺血1、2、5、10min。2天后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海马CAl区HSP70的表达,相同的预缺血分组间隔2天再次给予20min的全脑缺血,5天后观察海马CAl区的病理学改变。结果:预缺血1min组未见HSP70表达,2min组少量表达,5min组大量表达,10min组表达减少。预缺血1min组和10min组再缺血后CAl区锥体细胞大量坏死,2min组和5min组坏死细胞较少。结论:HSP70是脑缺血敏感的应激标志,与脑缺血耐受的机制有关,在一定的缺血时间窗内存在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鼠轴索损伤后相应神经元内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和Tau蛋白表达的变化及热应激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HSP70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57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3只)、单纯视神经牵拉伤组(B组,18只)、单纯热应激处理组(C组,18只)和热应激预处理牵拉伤组(D组,18只)。对B组大鼠右侧视神经施予牵拉,对C组大鼠施予热应激处理,D组大鼠经热应激预处理24h后再对右侧视神经施予牵拉。B、C、D组分别在伤后4、8、16h,1、3、5d各处死3只动物。光镜下观察视神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动物RGCs中HSP70、Tau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牵拉伤后视神经轴索、RGCs的形态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热应激预处理再致伤后上述病理改变有显著改善。单纯牵拉伤可使RGCs中HSP70、Tau蛋白的表达增强,单纯热应激处理后HSP70的表达增强、Tau蛋白的表达不受影响,热应激预处理后再致伤使HSP70的表达明显增强、高峰表达时间提前、维持时间延长,而Tau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弱。结论Tau蛋白表达增强可能参与了迟发性轴索断裂及迟发性神经元凋亡;HSP70可能通过减轻Tau蛋白的异常聚集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增强内源性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弥漫性轴索损伤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刘伟华  肖延风  尹春燕 《医学综述》2014,(9):1660-1661,1665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C)、尿Ⅳ胶原(Ⅳ-C)水平在小儿过敏性紫癜(HSP)肾损伤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09年11至2010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60例HSP患儿按照尿常规和生化检查结果异常程度分为肾损A组、肾损B组、非肾损组;另外选取同期的同龄健康者2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CysC和Ⅳ-C水平。结果肾损A组和肾损B组Ⅳ-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肾损A组、肾损B组及非肾损组的CysC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SP患儿Ⅳ-C与CysC水平呈正相关(r=0.86,P<0.05)。结论Ⅳ-C、CysC可反映HSP患儿的肾小球损害程度,联合检测可以作为小儿HSP肾小球损伤早期、灵敏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0.
HSP70在严重烧伤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及其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严重烧伤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变化规律,并观察诱导热休克反应对烧伤后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烫伤组(B组)、亚砷酸钠预处理组(SA组),于致伤前及30%TBSAⅢ度烫伤后3、6、12、24、48h检测血清心肌钙蛋白Ⅰ含量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HSP70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大鼠严重烧伤后3h心肌组织HSP70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伤后48h达高峰。大鼠烫伤后3h血清心肌钙蛋白Ⅰ(cTnⅠ)含量即开始明显升高,伤后12h达高峰。亚砷酸钠预处理可显著诱导机体的热休克反应,SA组伤后多数时相点血清cTnⅠ含量显著低于B组,且波动幅度较小。结论 严重烧伤早期即可引起心肌组织HSP70蛋白表达显著增强,HSP70蛋白可能在烧伤后早期心肌损害中发挥其内源性抗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