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国产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国产UK静脉溶栓治疗AMI75例,观察其疗效与梗塞部位,溶栓时间与疗效的关系,并观察了并发症及病死率。其中68例作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临床判断梗塞相关血管开通率68%(51/75),前壁梗塞血管开通率7273%(24/33),下后壁梗塞血管开通率6579%(25/38)。6小时溶栓血管再通率7679%(43/56),6~12小时溶栓血管开通率4211%(8/9)。冠状动脉造影判断血管再通率6176%(42/68)。结论:国产UK是安全有效的溶栓剂,疗效与梗塞部位无关,与溶栓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率也在增高,而且,老年人AMI病死率明显高于年轻人。但由于高龄AMI患者脑血管疾病发生率较高,对70岁以上高龄AMI患者静脉溶栓的获益治疗仍需探讨,本文旨在对70岁以上高龄老年AMI患者行静脉溶栓进行观察。1 临床资料1.1 病例入选标准(1)典型缺血性胸痛,持续时间>30min,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2)心电图至少两个相邻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肢导>0.1mV,胸导>0.2mV。(3)距起病12h以内。(4)无溶栓禁忌症[1]。1.2 一般资料高…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前后QT离散度(QTcd)的变化,笔者对30例AMI患者进行了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测定了其溶栓前后心电图中的QT间期,并计算出QT的离散度。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患者中,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58.2±...  相似文献   

4.
溶栓与直接PTCA对年轻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疗效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以溶栓或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年轻人急性心肌梗塞(AMT)的疗效。方法:40岁以下AMT病人50例分为溶栓治疗组(30例)和直接PTCA组(20例),比较梗塞相关血管开通率和出院时左心室功能。结果:尿激酶溶栓治疗组血流达TIMI3级46.2%(14/30),且存在80~95%的残余狭窄,出院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45%;直接PTCAI且术后血流全部达TIM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询急性心肌梗塞(AMI)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1例AMI患者均经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查确诊,在发生胸疼后数小时内行尿激酶(UK)静脉溶栓,并动态观察心电图及心肌酶变化。结果:11例中7例溶栓成功,4例无效。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MI,方法简单,成功率高,见效快,特别基层医院适合采用这一方法。  相似文献   

6.
韦世奎 《中原医刊》2000,27(11):2-3
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溶栓距发病时间相关。现将我院收住的AMI患者在不同时间进行院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率及0~35天病死率作对比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本院1999年1月~2000年4月收治的AMI患者共68例,均具典型的胸痛,经心电图动态演变,心肌酶升高的观察,符合AMI的诊断标准[1],均具有溶栓适应症[2]。据溶栓距发病时间分为 A、B、C、D4组。A组:19例,男15例,女4例,平均年龄(57.2±11.3)岁,溶栓距发病时间在 2h内;B组: 17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心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对策。方法:对26例肺心病伴发AMI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者并存时临床表现不典型,心衰发生率高(46.2%),漏诊误诊率高(73.1%),尤其合并下壁及前间壁肌梗死时;病死率高(34.6);早期诊断预后较好。结论:肺心病患者出现难治性心衰应注意伴发AMI,动态监测心电图和血清心肌酶谱演变有利于及早作出诊断,早期行溶栓及抗疑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静脉溶栓以及延迟用药的疗效。方法 对36例AMI患者,用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检查治疗后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状动脉开放率。结果 24例AMI患者发病后6h内溶栓,冠状动脉开放率为70.83%,12例发病后6 ̄12h时溶栓,冠脉开放率为33.33%,结论 溶栓疗法能使AMI的预后完全改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基因重组链激酶(r-S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r-SK静脉溶栓治疗20例AMI患者,观察其血管再通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r-SK静脉溶栓血管再通率为75%;轻度出血发生率为5%,低血压(可在短期内纠正)发生率为15%;5周内住院病死率为10%。结论:r-SK静脉溶栓治疗AMI疗效明确,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51例,男39例,女12例,年龄60~81岁,平均70岁。有明确发病诱因22例,其中以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及忧虑最多11例。有梗塞前综合征11例。临床表现为无痛性发作者19例(37.3%),其中胸闷伴大汗淋漓者13例。心电图无典型ST段改变者8例。合并院内感染15例(31.9%),以肺部感染为多13例。病死8例(15.7%),其中4例为再次发作且均合并糖尿病。对老年人AMI的特点及预防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的浓度与患者预后情况的关系,研究NT-proBNP血浆浓度在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非急性心肌梗死的冠心病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住院后48h内血浆NT-proBNP的浓度,观察2组患者住院期间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在发生心梗后显著比对照组升高,并且NT-proBNP血浆浓度越高,住院期再发心血管事件的机率越大。结论 NT-proBNP的血浆浓度关系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情况,是心梗患者早期心血管事件的重要预测因子,在心梗中可作为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判断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冠状动脉造影评价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我院自1994年3月至1997年6月对10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应用国产尿激酶(UK)和德国链激酶(SK)静脉溶栓治疗,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UK和SK血管再通率分别为60.8%及63%,五周死亡率分别为8.6%及7.4%,严重出血并发症l.85%及2.17%,均无统计学意义。加大UK剂量至200万U,并不增加血管再通率反而增加出血并发症。结论 临床观察证明UK和SK用于静脉溶栓治疗AMI是安全有效的。两者均能明显降低AMI的死亡率,来自溶栓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也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13.
朱冬冬  李志锋 《吉林医学》2012,33(35):7702-7704
目的:通过分析44例急性心肌梗死在急诊科误诊的原因,完善急诊科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水平和流程。方法:回顾性选取3 h出现临床症状内并存活病例352例,后期经实验室检查和冠脉造影检查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其中有44例病例在急诊科首诊未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笔者对上述病例从三个角度进行分组比较,包括:①患者是否有胸闷、胸痛主诉症状;②接诊医师是否为取得主治医师资格满两年以上;③所查心电图上ST段是否为明显抬高(肢导联抬高0.1 mV以上,胸导联抬高0.2 mV以上)。结果:主诉胸痛胸闷组、取得主治医师资格两年以上组、心电图ST段抬高组误诊率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结论:临床表现不典型、医师经验不足、对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认识不充分、必要时未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等等都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在急诊科被误诊因素。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与ACEI对该病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率高与ACEI对该病作用机制的认识。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糖尿病合并AMI的文献加以总结。结果:糖尿病心肌存在微循环障碍,对血管内皮损害大,导致广泛冠状动脉病变。结论:ACEI对心脏和血管有重要调节作用,可降低糖尿病合并AMI的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张伟林 《中外医疗》2010,29(18):16-17
目的讨论尿激酶溶栓治疗超早期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将7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25万U+生理盐水20mL静脉推注,继以尿激酶100万U+生理盐水250mL进行30min静滴,观察治疗效果及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程度。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溶栓后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溶栓后再瘫痪及死亡状况。结论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6.
30例心肌梗塞患者放射性核素心血池显象提示:相位分析法结果阳性29例;而左室射血分数结果阳性24例,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位分析法敏感性高。急性心肌梗搴组和陈旧性心肌梗塞组对比,两组相位分析法和左室射血分数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位分析法对急性心肌梗塞或陈旧性心肌梗塞均不失为敏感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I)评价急性心梗患者支架置入术(PCI)左室短轴径向收缩功能变化情况,了解PCI术对急性心梗患者再灌注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应用STI对28例急性心梗患者分别于PCI术前(1~3)d、术后(29±3)d、术后(90±6)d测定左室径向运动指标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SR)、应变率(SRs)、径向位移(DR)。结果 PCI术后1个月左室壁部分梗死节段SR、SRs、DR较术前有所改善(P〈0.05),术后3个月各梗死节段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术后3个月左室壁梗死节段SR、SRs、DR总峰值在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水平均高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相应数值(均P〈0.01)。结论 STI能够定量评价急性心梗患者PC I术后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变化情况,为临床评价PCI术后患者的左心功能变化提供了一个有效、无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丽  周彤 《中国医疗前沿》2012,(23):9-10,19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与死亡率以惊人速度增长。如何利用简便易行的化验检测指标评价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检出各种心脏事件的发生高危人群,采取积极有效的临床措施改善预后显得尤为重要。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指标的研究越来越多,取得了许多新进展。本文针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新指标进行综述,为临床应用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古代文献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瘀阻证病因、证候和方药的认识。方法:以中医大型电子图书《中华医典》为资料来源,将检索到的条目内容,按病因、症(包括舌脉)、方剂名称、中药分为4类,分别进行频数和聚类分析。结果:阴寒之邪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瘀阻的最常见病因;寒凝血瘀症状是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瘀阻证的常见症;温里散寒、回阳救逆、益气行气、辛通化瘀等功效的方药最为常用。结论:古代文献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瘀阻证主要是注重寒凝血瘀的理、法、方、药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丁峰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3,(12):1419-142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并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共178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各组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体重指数(BMI)、吸烟史等指标.根据HbA1c水平分为HbA1c正常组107例,HbA1c增高组71例.分析HbA1c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HbA1c水平与患者冠脉病变积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bA1c水平增高者,其冠脉病变呈现相对复杂和严重的临床特点.因此,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应尽早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这对于控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