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脓毒症早期大鼠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与骨骼肌蛋白降解间的关系。方法 以腹腔注射内毒素建立大鼠脓毒症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内毒素攻击后2、6、12、24h共5组,每组8只动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的生理体液柱测定各组大鼠血游离氨基酸含量;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浓度;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测定血浆皮质醇含量;用酰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TNF-α和IL-6含量。结果 内毒素攻击后各时相点大鼠血浆总氨基酸含量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支链氨基酸(BCAA)在2、6、12h降低,24h则出现显著升高,亮氨酸、异亮氨酸无显著怀变化,缬氨酸早期明显降低,后期则上升;芳香族氨基酸(AAA)在各时相点不同程度升高,2h和6h显著升高,酪氨酸12h降低,苯丙氨酸在各时相点均显著升高;苯丙氨酸/酪氨酸(Phe/Tyr)比值内毒素攻击后各时相点均出现显著增加;BCAA/AAA比值在2h和6h较正常显著较低;苏氨酸、谷氨酸、鸟氨酸、3-甲基组氨酸(3-MH)、组氨酸、丙氨酸早期升高或大多数时相点显著升高,赖氨酸、肌氨酸、胱氨酸和磷酸丝氨酸在内毒素攻击后无显著性变化,其它氨基酸均见不同程度的降低或显著降低。血浆ALT、AST浓度在内毒素攻击后各时相点显著升高(P<0.01),6h达峰值。血浆皮质醇含量在各时相点均显著升高(P<0.01),6h达峰值。血浆TNF-α和IL-6含量均上升(P<0.01),其中TNF-α于2h达峰值,IL-6于12h达峰值。结论 脓毒症大鼠血浆游离氨基酸浓度变化主要由于骨骼肌蛋白降解增强与肝脏代谢负担加重所致。  相似文献   

2.
重组腺病毒对烫伤大鼠肝组织核因子—kB活性的调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索腺病毒介导IkBα基因对烫伤大鼠肝组织核转录因子NF-kB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 应用重组缺陷型腺病毒载体(AdIkBα)预处理大鼠,烫伤后不同时相点取肝组织,提取组织核蛋白,与r^-32PATP标记的NF-kB特异性探针共同反应,利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方法(EMSA)检测NF-kB/DNA结合性;提取肝组织总RNA,用RT-PCR法检测IL-1β,TNFα mRNA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烫伤组致伤后0.5hNF-kB/DNA结合活性显增强,致伤后24h,仍保持较强结合活性。AdIkBα预处理组,大鼠NF-kB/DNA结合活性略高于正常,但显低于烫伤组。RT-PCR分析,大鼠烫伤后0.5h与对照组相比,IL-1β,TNFα表达显升高,持续致伤后24h;AdIkBα预处理组,IL-β和TNFα表达显低于烫伤组。结论 大鼠严重烫伤后,肝组织细胞内NF-kB迅速活化,IL-1β和TNFα的表达随之显增强,经AdIkBα预处理能显抑制大鼠严重烫伤后肝组织NF-kB的活化,并下调IL-1β、TNF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抑制机体应激反应的措施,对严重烧伤后血浆中LPS、前炎症细胞因子和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30%TBSA深Ⅱ度烧伤模型的SD大鼠分为烧伤立即复苏组(A)和烧伤立即复苏合剂组(B),于伤后不同时相点取外周血分离血浆检测LPS、IL-1α、IL-6、TNFα、IL-8和IL-2、IFN-γ、IL-4、IL-10含量,另设假烧组作为对照(C)。结果 伤后LPS、IL-1α、IL-4、IL-10水平逐渐升高,IL-6、TNF-α、IL-8、IL-2和IFN-γ水平先升高后下降。A组炎症细胞因子和LPS升高幅度较大,其中IL-1α、IL-6和IL-4等升高时间(6h)较B组(12h)早。结论 及时液体复苏和采取抑制应激的措施,能延缓并减轻严重烧伤后炎症反应的发生,降低Th2细胞因子水平并使烧伤48h后Th1细胞因子得到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4.
测定胆道闭锁病儿手术后血浆氨基酸参数,发现补充氨基酸可逆转异常参数而改善肝功能不全和营养状态。作者测定3个支链氨基酸BCAA(维氨酸Val、亮氨酸Leu和异亮氨酸lie)和2个芳香氨基酸AAA(苯丙氨酸Phe和酪氨酸Tyr)的血浆值,由此算出Fisher克分子比率(一Val+Leu+lie/Phe+Tyr,并评估与内在肝功能参数和营养状态的关系。对照组的氨基酸血浆值(nmol/ml)为Val218145、Leu115土29、lie66土18、Phe60士14、Tyr71x21,Fischer克分子比率为3.10士0.58。实验一:测定24例胆道闭锁患儿门~12岁,男8冽,女16例)肝脏门肠吻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2(PGE2)免疫干预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10(IL-10)与肺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方法:SD大鼠91只分成4组:手术对照组(n=7)、ANP组、PGE2前干预组和PGE2后干预组(每组n=28),后3组又随机分1h、3h、6h、12h时段,每时段7只。大鼠ANP模型用5%牛磺胆酸钠诱导制作,PGE2前干预组和后干预组分别在ANP模型制作前2h和模型完成时肌肉注射150μg/kg和150μg/kg PGE2。采用ELISA检测各时段大鼠血清的TNF-α与IL-10含量,观察PGE2前干预、后干预对大鼠血清TNF-α与IL-10含量动态变化,同时随机取NAP组和PGE2干预组6h和12h时段肺组织,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改变。结果:PGE2前、后干预组IL-10含量峰值分别在3h和6h时段,比ANP组显升高(P<0.001),所有时段(1h、3h、6h、12h)TNF-α均比ANP组大鼠显降低(P<0.001),IL-10上升幅度随PGE2给予的早晚而不同,TNF-α亦随IL-10上升而下降。PGE2免疫干预组与ANP组相比,6h时段的肺组织病变有所减轻,12h时段明显改善。结论:PGE2在上调大鼠血清IL-10、降低TNF-α含量的同时,使肺组织损伤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大鼠烧伤后库普弗细胞在促炎细胞因子产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观察大鼠严重烧伤后早期 ,库普弗细胞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 1β、IL 6产生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 (1)烧伤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库普弗细胞分泌TNFα、IL 1β、IL 6的刺激作用 ;(2 )烧伤后大鼠库普弗细胞的细胞因子mRNA表达变化 ;(3)应用库普弗细胞特异性抑制剂三氯化钆后 ,烧伤大鼠血浆内细胞因子含量变化。 结果 烧伤血清能刺激库普弗细胞释放TNFα、IL 1β、IL 6 ;大鼠烧伤后库普弗细胞TNFα、IL 1β、IL 6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 ;预先抑制库普弗细胞的活性 ,烧伤后血浆TNFα、IL 1β、IL 6水平均显著降低 ,分别为烧伤组的 34.71%、36 99%、33.70 %。结论 库普弗细胞是大鼠烧伤后血浆中TNFα、IL 1β、IL 6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浆及腹腔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失血性休克前后血浆及腹腔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将30只大鼠分为失血性休克组(20只)和对照组(10只),观察大鼠休克前后血浆和腹腔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IL-8改变。结果:失血性休克90min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TNF-α,IL-1β,IL-6和IL-8显著减少(P<0.01),而血浆中这些细胞因子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失血性休克对大鼠细胞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烫伤延迟复苏大鼠组织白细胞介素18mRNA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烫伤延迟复苏后不同组织白细胞介素18(IL-18)mRNA的动态表达规律。方法 采用大鼠TBSAⅢ度烫伤延迟复苏模型,5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烫伤延迟复苏组、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预防组,分别在伤前及伤后2、8、16、24h,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肠、肺、肝、肾等组织IL-18 mRNA含量。结果 烫伤延迟复苏后体循环内毒素水平显升高,8、24h达高峰(P<0.01),给予SDD预防治疗可显降低内毒素峰值(P<0.05);另一方面,烫伤后2h,肺、肝、肾等组织IL-18 mRNA含量表达较伤前值有显升高,烫伤后8h达高峰(P<0.01),且一直持续至伤后24h,给予SDD预防后可不同程度抑制IL-18 mRNA的表达(P<0.05-0.01)。相关分析显示,体循环内毒素水平同肠、肺、肝组织IL-18 mRNA呈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298、0.290、0.365,P<0.05-0.01)。结论 肠、肺、肝、肾等组织IL-18 mRNA表达在烫伤早期即显增多,并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创伤后内毒素血症对机体多种组织IL-18 mRNA基因表达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35%Ⅲ度烫伤大鼠模型,对烧伤大鼠早期(72小时内)8个时相点的血浆、皮肤创面及5种脏器的 TNFα含量进行了综合性分析与比较,旨在探讨烧伤早期机体上述部位 TNFα变化规律及其影响。结果表明:血浆 TNFα水平伤后均较伤前有显著升高,12小时到达峰值(P<0.01),8、72小时两个时相点升高有显著意义(P<0.05)。皮肤创面 TNFα水平自伤后1至12小时(四个时相点)均出现非常显著升高(P<0.01)。5种脏器的含量,伤后1、3小时无变化(P>0.05),自8至24小时分别出现异常增高,并达到峰值(P<0.01)。提示;①严重烧伤后大鼠出现血浆、皮肤创面及五种脏器 TNFα含量的异常增高,其出现峰值与当今烧伤病理生理变化高峰期相一致(伤后24小时内);②皮肤创面无论伤前或伤后不同时间的均值显著高于血浆及五种脏器的2.75~86.7倍,它的异常增高可能是造成烧伤后机体TNFα异常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迷走神经兴奋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肝、肺组织中促炎因子(TNF-α)及抗炎因子皮质醇的影响,探讨胆碱能抗炎通路在炎症反应中的初步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迷走神经刺激组、迷走神经切断后静注LPS组、假手术组和LPS组等4组.测定肝、肺TNF-α、血浆皮质醇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结果静注LPS后,组织中TNF的含量显著升高(最高可达15倍),其中肝组织中TNF含量在1.5h达到高峰,2h回落,而肺组织中TNF含量在1h达峰值;假手术组由于未注射LPS,TNF含量变化不明显,但肝、肺组织中TNF含量差异较大,肺组织中TNF含量明显低于肝组织,可能与TNF较多在肝脏合成有关.迷走神经切断后静注LPS组TNF水平较单纯LPS组有所增加;迷走神经刺激组肝组织TNF含量在1h和1.5h、肺组织在各时相点较单纯LPS组和迷走神经切断后静注LPS组显著降低.LPS组血浆皮质醇含量在2h与其余各组相比增高明显;迷走神经刺激组血浆ALT含量显著低于单纯LPS组.结论迷走神经兴奋能显著降低内毒素血症大鼠肝、肺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有助于减轻其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烫伤大鼠垂体前叶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烫伤早期大鼠垂体前叶P物质 (SP)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神经的形态分布变化。 方法 采用大鼠 30 %TBSAⅢ度烫伤模型 ,于伤后 1、2、6、10、12、2 4、72h 7个时相点 ,对垂体前叶SP和CGRP两种肽能神经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 ;经图像分析测定 ,比较两种神经覆盖面积的变化。 结果 两种肽能神经的形态变化明显 ;伤后 1hSP、CGRP神经数目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 85 .7%和 6 0 .5 % ,神经纤维的膨体、分枝等明显增多 ;2h后减少 ,2 4h后趋于恢复。图像分析显示 :两种肽能神经的覆盖面积呈正相关变化 ,其基本变化趋势为伤后 1h升高 ,随后降低 ,伤后 12h降至最低点 ,然后回升。 结论 烫伤后早期大鼠垂体前叶的SP与CGRP神经形态分布发生明显变化 ,可能参与了全身应激反应的功能调节  相似文献   

12.
抑制应激对严重烧伤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1,他引:4  
目的 观察冬眠药物对严重烧伤大鼠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30 %TBSA深Ⅱ度烧伤 ,分为烧伤立即复苏组 (A组 ,30只 )、烧伤立即复苏冬眠合剂组 (B组 ,30只 )、烧伤延迟复苏组 (C组 ,30只 )、烧伤延迟复苏冬眠合剂组 (D组 ,2 5只 )、对照组 (假烧伤 ,E组 ,6只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伤后 3、6、12、2 4和 4 8h大鼠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 (NE)、肾上腺素 (E)和多巴胺 (DA)含量 ,ELISA和RIA法测定血浆IL 1α和PGE2 水平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定位分析单个核细胞 (PBM Cs)中核因子 κB(NF κB)活性。 结果 血浆NE水平于伤后 6h达高峰 ,同一时相B组最低。血浆E水平亦于伤后 6h达高峰 ,B组峰值较其他组低。血浆DA水平在各组间和各时相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伤后血浆IL 1α和PGE2 水平持续上升 ,同一时相B组低于A组 ,D组低于C组 ;同一时相B、D两组比较 ,B组低于D组。E组NF κB位于PBMCs胞浆中 ,A组伤后 6hNF κB以胞核浓度为高 ;B组胞浆和胞核中均有NF κB ,但以胞浆浓度为高 ;C或D组NF κB浓集于胞核内。 结论 冬眠药物能减少严重烧伤大鼠应激激素的分泌 ,可调节PBMCs的NF κB核移位和降低血浆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严重烫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与心功能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1  
目的 观察大鼠烫伤后早期心肌细胞凋亡规律 ,探讨细胞凋亡与心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 4 0 %TBSAⅢ度烫伤。伤后不同时相点 ,取左室心肌组织切片 ,采用DNA切口末端标记法 [termialdeoxynucleotibyltransferase(TdT) mediateddUTP biotinnickendlabeling ,TUNEL]染色和左室心肌组织Caspase 3活性双指标联合检测细胞凋亡 ,以四道生理记录仪监测左心室最大收缩压、左心室舒张末压和左室压力最大上升 /下降速率变化 ,测定心肌组织髓过氧化物酶 (MPO)、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结果 烫伤后 6h ,大鼠心肌细胞TUNEL染色阳性 ,伤后 12h达高峰 ;Cas pase 3活性变化早于凋亡形态学变化 ,于伤后 3、6h达峰值 ;烫伤后大鼠左心功能包括收缩 /舒张功能明显受损 ,伤后 12h降至最低水平 ;心肌组织MPO活性增强伴SOD活性下降。 结论 心肌细胞凋亡是烫伤后大鼠心功能损害的原因之一 ,Caspase 3途径可能参与了凋亡过程 ,推测凋亡的诱导与中性粒细胞浸润、释放大量氧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严重烧伤早期大鼠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凋亡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后中性粒细胞(PMN)凋亡及烧伤血清刺激后PMN、巨噬细胞(Mφ)凋亡,以及巨噬细胞吞噬凋亡PMN的变化.方法选用Ⅲ度30%TBSA烧伤大鼠模型,收集伤后0、6、12、24hPMN,分离伤后24h烧伤血清,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PMN凋亡百分率;同时收集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检测烧伤血清对Mφ凋亡变化的影响及烧伤后24h大鼠腹腔Mφ对凋亡PMN吞噬能力.结果伤后大鼠PMN凋亡百分率明显降低,伤后6、12、24h各时相点无显著差异.烧伤大鼠血清刺激24h后,PMN凋亡百分率为(15.4±1.2)%,较正常大鼠血清刺激后(50.6±3.9)%显著降低;而Mφ凋亡百分率为(23.2±2.1)%,较正常大鼠血清刺激后(¨.5±1.6)%增多;严重烧伤后大鼠腹腔Mφ对凋亡PMN吞噬能力由(35.0±2.6)%降至(21.8±2.1)%.结论严重烧伤后及在烧伤血清刺激下大鼠PMN凋亡延迟,Mφ吞噬凋亡PMN能力降低,可能凋亡的PMN被Mφ吞噬不完全,最终坏死,释放毒性内容物,是引发SIRS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烧伤早期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及内皮素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M)、内皮素(ET)在烧伤后血浆浓度的改变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分组测定40例不同面积的烧伤患伤后6、12、24、48h及25例正常人血浆ADM、ET浓度。结果 ADM及ET水平在烧伤后立即升高,与烧伤面积呈正相关,ADM在12h时达到高峰,之后虽然略有下降,但48h仍高于正常水平(P<0.01)。ET在6h时达高峰,之后下降,但病情较重(Ⅲ组、Ⅳ组)48h仍处于高水平(P<0.05-0.01)。ET与ADM水平6h内等比例增高,比值接近正常对照值,,6h后各组比值明显下降(P<0.01)。结论 烧伤早期血浆中ADM、ET含量有明显变化,提示两参与调节烧伤后病理变化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烧伤后红细胞膜粘弹性改变对心肌局部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2,他引:3  
目的:观察烧伤后红细胞膜粘弹性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对心肌局部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大鼠30%TBSAⅢ度烧伤模型,采用微管吸吮法测定伤前,伤后1,3,6,12,24,48h红细胞膜的弹性模量和粘性系数等力学参数。同时利用氢清除法测定心肌局部血流量。结果:伤后3h红细胞膜粘弹性显升高,6h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至24h接近正常值,伤后1h,心肌局部血流量显降低,6h达最低点,以后逐渐增高,至48h接近正常值,两呈显负相关。结论:烧伤后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此结果导致心肌局部血流量降低,是烧伤后心肌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大鼠严重烫伤后早期心肌细胞中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MAPKs,包括 p38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s)和应激活化蛋白激酶 (JNK) ]的活化及胞内分布规律 ,探讨其与心肌损伤的关系。 方法 制作严重烫伤大鼠模型 ,于伤后 1、3、6、12、2 4h取其全血及心肌组织标本 ,并取正常大鼠的相应标本为对照。常规检测各血清标本中肌酸激酶同工酶 MB(CK MB)的活力 ;采用Western印迹法 ,检测各心肌组织标本中MAPKs各成员的活化情况 ,并对其组织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 伤后 p38激酶、ERK均发生活化并伴核转位 ,以 1、3、6h最明显 (P <0 .0 1) ;伤后 1~ 2 4hJNK均未见活化。血清CK MB含量于伤后 3h升高 ,12h达高峰 (P <0 .0 5~ 0 .0 1)。 结论 p38激酶和ERK信号通路可能在严重烧伤后早期心肌细胞发生的损伤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而前者可能是烧伤引发心肌损伤的主要信号转导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