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的主要职业伤害和防护现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412名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和防护情况.结果 护理人员面临的主要职业伤害是针刺伤、锐器损伤,比例分别为96.11%,45.85%;锐器损伤情况二级医院比一级医院严重,受患者责难情况一级医院比二级医院严重;一级医院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相对较差.结论 应当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伤害防护教育,推行"标准预防"防护措施,免费为医护人员注射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2.
吴蕾 《家庭医药》2016,(12):112-113
目的:探讨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完善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保障护理人员的健康,保证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安全.方法:通过对职业暴露危害影响因素的探讨及原因分析,总结其防护对策.结果:完善职业防护规章制度并完善培训教育可以降低职业风险.结论:加强对护理职业暴露的知识培训,增强护理的个人防护意识,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介入科护理人员对职业安全造成影响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方法择取本院介入科内24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参考对象。结果通过对职业安全造成影响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解,严格执行有效的防护对策,使护理人员的感染率降低到最低,使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得到保障。结论根据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制定健全的职业安全制度,可以有效促进医疗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山市二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现状.方法 对我市二级医院近2年来CSSD护理人员从职业暴露、环境污染、意外伤害和心理压力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四个方面的因素均存在,其中职业暴露占38%,环境污染占35%,心理压力占15%,意外伤害占12%.结论 重视CSSD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安全危险因素,不断改善工作环境,使用对人体无害的化学消毒物品,注意CSSD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的适用性和舒适性,重视CSSD护理人员的心理需求,采取有效的对应措施,使职业危险因素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由于医院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护理人员面临各种职业危害,护理工作中很多常规性的操作潜藏着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其中针刺伤是一种最常见的职业危害.笔者对310名护理人员一年中发生针刺伤的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与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服务质量、技术水平等要求更高.在这样的形式下,如何加强护理安全减少护患纠纷成为我们护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工作之一.而且如何更好地保障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合法权益,有效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是各医院护理管理部门都在探讨的问题.2010年我院护理部加大护理安全管理的力度,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以及职业素养教育,有效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护理人员抗肿瘤药物职业防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研究综合性医院中护理人员抗肿瘤药物职业防护的现状,为医院加强抗肿瘤药物职业暴露人员职业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三家大型综合医院的全体一线临床护理人员,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方式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人员抗肿瘤药物接触面广,对职业防护有很高的学习兴趣,而医院防护设施短缺,防护制度不健全,职业防护相关知识学习培训开展缺位严重,曾怀孕或生育的护理人员习惯性流产率较高,有较高比例的护理人员在没有防护措施或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怀孕期间仍然接触抗肿瘤药物。结论抗肿瘤药物使用中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仍然很不到位,医院应尽快安装防护设备,健全相关制度和抗肿瘤药物实用操作规程,切实开展职业防护的培训教育,护理人员要加强职业防护意识,以保护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8.
护理人员锐器伤调查及职业安全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增强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管理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对锐器伤的防护。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制定的问卷对117名护士锐器伤情况调查。结果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和职业安全意识不强,对锐器伤危害性和重视程度不够。结论预防锐器损伤,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培训,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减少锐器对护理人员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为制定职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3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发生率为86.7%,致伤的锐器主要为手术缝针、注射器针头、安瓿,以手术缝针刺伤最常见占66.7%,发生的环节是术中缝针的交接和传递。结论手术室人员锐器伤发生率高,应健全职业安全制度,采取防护措施促进医务人员执业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本地区护理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以便为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及医院主管部门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干预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更好的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避免职业暴露的危险,提高医务人员艾滋病预防能力,减少和杜绝艾滋病的传播。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当场填写当场收回;对重庆市长寿区城区内3家医疗机构和3个乡镇卫生院的护理人员共229名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调查发现,很多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病毒特性、艾滋病的预防以及发生职业暴露后如何处理等知识知晓率不理想,由此看出,我们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医院相关部门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培训及加大医院相关设备设施的投入,至关重要,以确保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应急对策。方法对医院2011年1月发生的一起严重的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事件进行应急处理以及临床干预。结果同一暴露源共发生HIV职业暴露4人,均为护理人员,经半年随访,未发生HIV医院感染。结论低年资护理人员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主要原因是安全防护意识差、操作不规范及应变能力欠缺所致;应加强医务人员卫生职业安全教育、加强自身防护、落实标准预防等措施减少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为提高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就职于手术室的6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影响因素。结果:60名护理人员中存在职业暴露感染24名(40.00%),无职业暴露感染36名(60.00%)。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性别、从业时间、职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暴露感染组各种气溶胶造成环境污染、传递锐器时刺伤、整理锐器时刺伤、电离辐射损伤、手术刀坠下扎伤、有毒性微粒吸入、术区血液喷溅比例高于无职业暴露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各种气溶胶造成环境污染、传递锐器时刺伤、整理锐器时刺伤、电离辐射损伤、手术刀坠下扎伤、有毒性微粒吸入、术区血液喷溅是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针对各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预防,以降低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风险,保障其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各层次护理人员锐器伤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方法用问卷调查法对240名护生和240名临床护士进行锐器伤发生率、发生环节、处理措施以及开设安全防护课程前后效果进行调查研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二年级护生(40.0%)、三年级护生(81.3%)、一年护龄护士(66.3%)、三年护龄护士(48.8%)锐器伤发生率明显高于一年级护生(15%)和五年护龄护士(28.8%),开设安全防护课程前各层次护理人员锐器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开设课程之后。结论锐器伤是护理人员职业伤害的主要因素,医疗锐器的规范使用和处理可有效减少锐器伤的发生,设置系统科学的职业安全教育体系,提高防护意识,是减少职业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原因及其常见情况,探讨有效的职业防护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被针刺伤的护理情况及原因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的护士中有90例护士有不同程度的针刺伤,占所有被调查护士人数的45.0%;注射器用后处理时受到针刺伤的人数最多,占33.3%;受伤后伤口处理正确的占45.6%,绝大多数护理人员对针刺伤后的处理不规范。结论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该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同时注意加强职业防护管理。注意废弃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严格按照规程执行,尽快采用防刺性护理工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GLP实验室员工的职业安全。方法通过分析GLP实验室中潜在的危害因素,建立积极的防护对策。结果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可有效降低员工的职业危害。结论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提高员工的职业安全,是保障GLP实验室研究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6.
手术室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原因分析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锐器伤发生的原因,探讨防范措施。方法:对本地区3所二级医院的170名护士采用问卷调查。结果:121名护理人员发生锐器伤,发生率为71.18%。其中,护生发生率为89%,护士发生率为45.71%。伤后伤口处理仅有21.88%的护士和2.25%的护生规范,受伤后有21.88%和10.11%的护生主动上报。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算器伤发生率高,发生率与工龄,自我防护意识谈薄,缺乏职业安全教育,操作不规范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朱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5):1905-1907
目的探讨我院手术室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造成锐器刺伤的原因及防护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09年发生在手术室工作场所产生的锐器刺伤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通过系统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有效降低利器损伤的发生率;锐器刺伤后采取恰当的应急处理和职业暴露防护追踪可避免感染传染性疾病.根据不同暴露级别对刺伤者进行心理辅导,可缓解受伤者的心理压力。结论加强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及职业安全教育,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科学的医院感染控制,预防锐器伤所致的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儿科患者1382例,对所有患儿治疗期间的护理情况进行督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明确可能对儿科护理安全造成影响的因素.结果 在对1382例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共发现存在的可能导致或者已经导致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的问题732件次.其中以护患沟通问题存在的隐患最大,占30.6%,其次依次是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薄弱、护理人员人力不足和护理人员技术问题,分别占到19.8%、14.6%和11.6%;患儿及家属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护理安全,但是所占比例不大,为11.2%.结论 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包括护患沟通、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薄弱、人力不足以及护理人员技术较差,患儿及家属不合作等,针对这些情况,一方面要求护理人员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取得其信任和配合,另一方面要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意识和技能,减少安全隐患,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临床护士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的管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的职业暴露现状,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因素对护士的影响,探讨职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对全院151名临床护士采用调查问卷随机抽样法,对2007年和2008年发生的职业暴露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加强标准预防教育后,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明显提高,发生职业暴露事件明显减少。结论临床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高,应强化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意识,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培训,以促进职业安全,使职业暴露的发生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