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检测不同癫痫发作类型患者血清催乳素(PRL)数值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组(GTCS)29例,复杂部分性发作组(CPS)26例,单纯部分性发作组(SPS)20例,健康对照组25例,采用化学发光法测PRL数值。测定癫痫发作后不同时间血清PRL水平时选取30min、1h、2h及3h采血。结果:GTCS组、CPS组及SPS组血清PRL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癫痫发作后30min血清PRL分泌达到最高峰,而后开始逐渐下降,发作后3h血清PRL值接近正常水平。结论:癫痫患者血清PRL分泌增加,可认为PRL是重要的癫痫发作标志。癫痫发作后1h内(30min内最佳)抽血检测PRL水平参考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2.
癫痫患者发作间期QT离散度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癫痫患者发作间期QT离散度(QAd)和心率较正QT离散度(QTcd),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同步记录47例癫痫患者发作间期体表常规12导联心电图,计算机自动测量分析其QTt,并与30例健康者对照,结果:癫痫患者发作间期的QTd,QTcd明显延长(与对照组比较P<0.01),且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GTCS)和复杂部分性发作(CPS)患者QTt,QTcd延长更明显,结论:癫痫患者发作间期QTt,QTcd的延长,可能与其发生心脏性猝死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癫痫不同发作类型以及丙戊酸钠和拉莫三嗪2种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者视频脑电图痫样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90例癫痫患者,采用视频脑电图检测癫痫不同发作类型、不同抗癫痫药物治疗患者的痫样发作并进行比较,探讨不同情况下的视频脑电图痫样检出率的差异。结果:全面强直-阵挛发作(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GTCS)组、复杂部分性发作(complex partial seizure,CPS)组、CPS-GTCS组癫痫患者视频脑电图痫样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丙戊酸钠或拉莫三嗪癫痫患者视频脑电图痫样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TCS组、CPS组、CPS-GTCS组分别服用丙戊酸钠或拉莫三嗪药物患者视频脑电图痫样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不同发作类型以及丙戊酸钠和拉莫三嗪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者视频脑电图痫样检出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发作类型等因素对癫痫患者发生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的抑郁状况,采用QOLIE-31量表评定患者生活质量.采用PSSS量表评估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结果:癫痫患者抑郁发生率比普通人群高,其中GTCS发作组和复杂部分性发作组抑郁发生率最高,首次发病年龄小的患者抑郁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较正常人为低,GTCS发作组和复杂部分性发作组最低,差异明显(P<0.01);起病年龄对生活质量有影响.结论:起病早,GTCS发作和复杂部分性发作者,情感状态受损明显,生活质量水平相对较差.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最明显的因素依次为抑郁、发作类型、起病年龄和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特发性全身强直-阵挛发作(GTCS)患儿智商(IQ)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皖南区20个GTCS家系中所有28名年龄在9~16岁GTCS患儿作为癫痫组,与年龄、性别可比的同胞(对照组1)及同村健康儿童(对照组2)相比较,研究3组儿童的IQ及GTCS患儿智商的影响因素,所有数据用SPSS12.0进行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①癫痫组儿童的平均总智商[(85.64±20.57)分]比对照组1[(103.39±11.17)分]及对照组2[(106.17±11.67)分]低.除填图与图片排列外,癫痫组的所有其他分测验得分均低于两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对照组1与对照组2之间的IQ及各分测验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GTCS患儿IQ与父亲受教育程度(r=0.453,P<0.01)、癫痫发病年龄( r=0.506,P<0.01)、癫痫发作病程(即自第1次癫痫发作至最后1次发作的时间阶段,r=-0.533,P<0.01)、癫痫发作频率(r=-0.708,P<0.01)、癫痫持续状态(r=-0.732,P<0.01)显著相关.结论 特发性GTCS患儿IQ明显低于同胞及一般健康儿童;影响GTCS患儿IQ的癫痫相关变量有癫痫发作病程、癫痫持续状态、癫痫发病年龄、总的癫痫发作次数、癫痫发作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Video-EEG长时间监测在癫痫诊断中的意义,明确临床诊断中易出现的错误。方法:对临床上124例诊断为癫痫、92例可疑癫痫及33例非癫痫患者行Video-EEG监测,并与临床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临床诊断为癫痫患者中84.7%记录到临床发作,原诊断为强直一阵挛性发作(GTCS)的仅61.5%(16/26)为真正的GTCS,余均为复杂部分性发作(CPS)或CPS继发泛化;可疑“头痛型癫痫”、“腹痛型癫痫”的40例患者中,仅有1例其头痛与发作密切相关。另有6例有CPS发作.但头痛或腹痛并非癫痫发作表现。结论:Video-EEG对癫痫的诊断、鉴别及分类有重要意义。CPS易被误诊为其它类型发作,特别是GTCS,对两者的鉴别临床上有必要行Video-EEG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间断闪光刺激(intermittent photic stimulation,IPS)诱发的强直阵挛发作(tonic-clonic seizures,TCS)是全面强直阵挛发作(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s,GTCS)还是局灶继发全面强直阵挛发作(partial secondarily 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s,PGTCS)的性质,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8年10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脑电图病房进行视频脑电图(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phic,VEEG)监测的病例进行回顾,共纳入15例在IPS时诱发出TCS的特发性癫痫患儿,对其临床和脑电图特点进行研究。 结果 15例中男4例,女11例,癫痫起病年龄1~13岁。根据病史归纳出的发作类型为:12例GTCS,3例PGTCS。VEEG监测时年龄 2.5~16.0岁,VEEG背景图形均正常。发作间期放电:11例广泛性放电为主,其中4例共存后头部放电,2例共存Rolandic区放电,5例仅有广泛性放电;2例仅有限局性放电,其中1例限局在Rolandic区、1例限局在后头部;其余2例未监测到间期放电。IPS诱发光阵发性反应(photoparoxysmal response,PPR)结果:2例未监测到PPR,余13例PPR为广泛性放电,其中6例共存后头部放电。IPS诱发的光惊厥性反应(photoconvulsive response,PCR)结果:15例均诱发了以TCS为主的PCR,具体包括:1例GTCS(与病史不一致),11例PGTCS(仅2例与病史一致),3例难以明确区分是GTCS还是PGTCS。上述3种情况中,有7例在IPS诱发出TCS前先诱发了全面性肌阵挛发作。 结论 通过病史确定TCS是全面性还是局灶性常不可靠;IPS诱发的TCS多为PGTCS而非GTCS;肌阵挛发作与PGTCS可以共存,且有时GTCS和PGTCS难以区分,这些都提示了癫痫发作“二分法”的分型观点有待改变;光敏性TCS更应被视为介于局灶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之间的连续统一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发作类型的癫痫患儿发作后血清褪黑素(MEL)和催乳素(PRL)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20例儿童,其中癫痫组(EP组)71例,分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组(GTCS组)31例、复杂部分发作组(CPS组)18例和简单部分发作组(SPS组)22例;非痫性发作组(NEP组)23例;对照组为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无惊厥患儿2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双抗体夹心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各组患儿血清MEL、PRL水平。结果 EP患儿血清MEL中位数水平为12.16ng/L,均显著低于NEP组(24.28ng/L)和对照组(26.10ng/L)(P<0.01);而EP患儿血清PRL中位数水平为24.80μg/L,均显著高于NEP组(10.07μg/L)和对照组(9.41μg/L)(P<0.01);NEP组和对照组血清MEL、PRL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EP组患儿痫性发作后2h血清MEL、PRL水平的关系存显著负相关(r=0.624,P<0.001)。血PRL水平对痫性发作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6.34%和93.02%。结论癫痫患儿发作后2h血清MEL水平降低,而血清PRL水平上升,尤其以GTCS和CPS为著,提示两者可能与癫痫发病机制有关。早期联合检测可能是临床诊断痫性发作困难病例的一种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等剂量托吡酯(商品名:妥泰)200mg对特发性全面性强直阵挛(GTCS)发作的疗效。方法:64例GTCS患者分成三组,妥泰单药治疗21例,妥泰联合丙戊酸钠治疗22例,另外21例采用丙戊酸钠治疗作对照。结果:妥泰单药组及联用药组治疗GTCS有效例数明显高于单用丙戊酸钠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单用妥泰组与联用丙戊酸钠组疗效相近(P>0.05)。结论:妥泰治疗GTCS疗效优于丙戊酸钠,且妥泰单一用药与联用丙戊酸钠治疗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特发性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GTCS)患儿及同胞的智商情况.方法 选择皖南山区86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3组:GTCS组为20个癫痫家系中28例9~16岁GTCS患儿,同胞组为28例与GTCS患儿年龄差距最小的健康同胞,对照组为3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同村健康儿童.研究3组儿童的IQ水平.结果 47% GTC...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皮质发育不良(MCD)所致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8例2004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经头颅MRI诊断为脑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8例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癫痫患者的年龄为(12.29±5.65)岁;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GTCS)占57.1%(16例);伴认知功能障碍占28.6%(8例);发作间期脑电图异常占53.6%(15例),其中25%(7例)有节律性放电;78.6%(22例)对3种或以上抗癫痫药物疗效不佳。结论:脑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癫痫患者的发病年龄在儿童期多见,发作类型以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GTCS为主,部分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发作间期异常脑电检出率较高,大部分患者为药物难治性癫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神经肽Y基因(rAAV2/1-hNPY-EGFP)转染对大鼠癫痫发作行为、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及其海马磷酸化Tau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组动物分为3组:对照组、KA组及NPY组,每组24只.NPY组向侧脑室注射10μl的rAAV2/1-NPY-EGFP(滴度为5×1011v.g./ml),KA组向侧脑室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在海马CA3区及侧脑室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利用视频监视系统观察注射后2周和4周各组大鼠癫痫发作情况、发作潜伏期以及EEG,同时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大鼠海马中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结果 (1)2周时NPY组大鼠行为学发作级别[(12.13±8.06)分]与KA组相比[(12.10±8.07)分]无明显差异(P>0.05),4周时NPY组大鼠行为学发作级别降低[(6.06±3.78)分]、发作潜伏期延长[(79.06± 8.83) min]、脑电图癫痫波放电频率减少、波幅降低(P<0.05),对照组无发作;(2)与对照组相比,KA组和NPY组大鼠在2周和4周时磷酸化Tau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与KA组相比(1.87±0.23 RQ value),4周时NPY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磷酸化Tau蛋白表达水平(1.15±0.16 RQ value)显著降低(P<0.05).结论 磷酸化Tau蛋白在癫痫大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与癫痫发作密切相关;rAAV2/1-hNPY-EGFP基因转染可以明显减轻大鼠癫痫发作级别,并可延长发作潜伏期.rAAV2/1-hNPY-EGFP基因转染可能通过抑制KA诱导的大鼠癫痫发作时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而发挥抗癫痫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在癫痫控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癫痫病人有痫样放电者外周血NSE的浓度。结果常规脑电图出现痫样放电波及24h脑电监测每屏都存在痫样放电波者(频发组)血清NSE浓度为(14.15±0.64)μg/L,与对照组(7.98±0.48)μg/L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与常规脑电图未能发现痫样放电波及24h脑电监测痫样放电波发生次数<10次者(非频发组)的(11.02±4.12)μg/L比较差异也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痫样放电引起血清NSE升高,对脑细胞存在损伤,血清NSE检测对药物控制癫痫的评价有重要价值,动态检测可帮助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甘丙肽在癫痫患儿惊厥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33例癫痫组、15例癫痫持续状态组和30例正常对照组患儿血浆甘丙肽的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癫痫组患儿血浆甘丙肽含量明显高于癫痫持续状态组和正常对照组(F=205.911,P〈0.05);癫痫持续状态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5,P〉0.05)。结论:甘丙肽在癫痫患儿惊厥过程中含量增高,表明甘丙肽与癫痫关系密切,可能起到抗惊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义伟  蔡旭  丁银秀  周慧慧  张潇剑  刘娟 《宁夏医学杂志》2013,(12):1134-1136,I0003
目的观察癫痫发作对幼鼠及成鼠远期认知功能及海马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将3周龄和成年雄性SD大鼠,以氯化锂-匹罗卡品药物造模,根据取脑组织时间分为幼鼠及成鼠2周实验组、4周实验组,并设相应的对照组。利用Morris水迷宫观察4周组的认知功能;BrdU标记后,免疫荧光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比较幼鼠及成鼠2周组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层神经细胞的增殖、4周组新生细胞的分化。结果水迷宫实验显示幼鼠及成鼠4周实验组的潜伏期均较对照组延长(P〈0.05),成鼠较幼鼠延长更为明显。幼鼠2、4周实验组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层BrdU阳性细胞增殖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成鼠2、4周实验组均低于相应对照组(P〈0.05)。结论癫痫发作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成鼠比幼鼠下降明显;癫痫发作使幼鼠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层神经细胞的增殖增加,使成鼠的增殖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甲基强的松龙(mPSL)对MC3T3-E1成骨细胞L-钙通道电流(L-type voltage-sensi-tive calciumchannels current,L-VSCCsC)的影响。方法:设A组(正常对照组)、B组(10-6mol/L)、C组(10-5mol/L)和D组(10-4mol/L),各浓度的mPSL作用24h后,膜片钳技术记录每组细胞的L-VSCCsC(nA)。结果:正常对照组峰值电流为(-0.2284±0.0209,nA);10-6mol/L组为(-0.1991±0.0158,nA)下降12.8%;10-5mol/L和10-4mol/L组分别为(-0.1839±0.0179,nA)、(-0.1610±0.0033,nA)分别下降19.5%和29.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mPSL剂量依赖性抑制成骨细胞L-VSCCsC。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冠心宁注射液治疗脑出血后脑心综合征患者的有效性。方法:将62例脑出血后脑心综合征患者按是否使用冠心宁注射液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冠心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分析2组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血清心肌酶谱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38%)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 AST、LDH、CK、MB 含量分别为(65.59±13.71)、(100.22±17.69)、(40.18±9.46)、(280.82±20.84)IU/L,对照组治疗后血清AST、LDH、CK、MB含量分别为(132.22±16.78)、(219.97±29.54)、(84.13±11.62)、(422.51±33.76)IU/L,治疗组治疗后血清心肌酶谱水平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皆无明显负反应。结论:冠心宁注射液能改善脑出血后脑心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纠正其心电异常,下调其心肌酶谱水平。  相似文献   

18.
刘尚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9):1234-1235,123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及其与不孕发生的关系。方法:80例患者分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组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每组各40例,另选取孕前健康体检的育龄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血清中IL-6、TNF-α的水平。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健康对照组血清IL-6及TNF-α水平分别为(53.3±10.5)(、185.9±20.1)pg/mL,(34.2±12.3)(、132.5±12.5)pg/mL,(10.2±2.9)(、96.7±23.4)pg/mL,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组IL-6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组(t分别为6.852、7.520,P<0.05)和对照组(t分别为23.362、32.625,P<0.01)。结论:IL-6及TNF-α可作为一种重要参考指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不孕患者的诊断与预后判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价焦虑情绪与脑血流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焦虑症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并与正常人比较,从而评价焦虑情绪与脑血流变化的关系。方法:对入组的43例患者用TCD检测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和峰值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焦虑症患者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与峰值平均血流速度(Vm)较对照组增高。结论:焦虑情绪引起脑血流速度增加。  相似文献   

20.
张玉红  郭敏 《西部医学》2011,23(3):442-444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对冠脉病变的影响。方法按冠脉造影结果将463例女性冠心病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240例,平均年龄(59.37±7.62)岁;对照组223例,平均年龄(58.95±8.52)岁。在冠心病组中,按冠脉病变支数分为1支组、2支组、3支组;按Gensini总积分分为1组5~10分,2组11~20分,3组21~34分,4组35~64分,5组65~168分。将TC、TG、LDL-C、HDL-C、LDL-C/HDL-C、TG/HDL-C做为研究指标,比较两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及各指标在冠脉病变不同程度组间的差异。结果各项研究指标在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HDL-C在冠心病组明显降低外,其余研究指标均高于对照组。随着TC、TG、LDL-C、TG/HDL-C、LDL-C/HDL-C的升高,冠脉病变支数增加(P〈0.05);Gensini总积分随着LDL-C、LDL-C/HDL-C升高而增加(P〈0.05)。结论随着TC、TG、LDL-C、TG/HDL-C、LDL-C/HDL-C的增加,冠脉病变累及支数增加,病变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