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应用绝对浓度法和比例法对465例结核分枝杆菌作药物敏感试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绝对浓度法和比例法检测465株结核分枝杆菌对四种抗结核药物(INH、SM、RFP、EMB)的敏感性。结果:465株结核分枝杆菌四种抗结核药物总耐药率分别为18.5%和20.9%,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药敏测定法符合率为95.3%~97.8%。结论:绝对浓度法和比例法对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试验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方法目前均可在实际工作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多发耐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tuberculosis,MDR-TB)是指患者排出的结核分技杆菌至少同时对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FP)或两种以上抗结核药产生耐药的结核病。由于它具有治疗费用高、治愈率低、病死率高的特点,目...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分析宁波地区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ultipledrug resistanttuberculosis,MDR TB)临床分离 株的犲犿犫犅基因突变特征,探讨MDR TB 对乙胺丁醇(ethambutol,EMB) 耐药的产生与犲犿犫犅基因突变 的关系。方法 采用比例法对MDR TB 临床分离株进行EMB 敏感性检测, 应用DNA 直接测序法检测 MDR TB的犲犿犫犅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106株MDR TB 临床分离株中有49株(46.23%) 对EMB 耐药, 57株(53.77%)对EMB 敏感,59 株(55.66%) 发生了犲犿犫犅基因突变。在49 株EMB 耐药菌株中, 犲犿犫犅基因突变的菌株为34 株(69.39%), 在57 株EMB 敏感菌株中,犲犿犫犅基因突变的菌株为25 株 (43.86%),EMB耐药菌株中的犲犿犫犅基因突变率高于敏感菌株(χ 2=6.958,犘<0.05)。犲犿犫犅基因突变 类型有犲犿犫犅306,犲犿犫犅354,犲犿犫犅406,以犲犿犫犅306突变最多。犲犿犫犅306在EMB耐药菌株中的突变率高于 EMB敏感菌株(χ 2=6.275,犘<0.05)。犲犿犫犅基因和犲犿犫犅306位点检测EMB耐药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 确度分别为69.39%、56.14%、62.26% 和61.22%、63.16%、62.26%。结论 宁波地区MDR TB 对 EMB耐药形势较为严峻,犲犿犫犅基因突变与MDR TB对EMB耐药相关。 关键词: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乙胺丁醇;耐药;突变;犲犿犫犅基因 中图分类号:R37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8)07 0505 04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衢州市涂阳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与耐药谱.方法 对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衢州市6家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的1976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痰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用比例法对6种抗结核药物进行耐药测试.结果 1335株结核分枝杆菌中,总耐药率为22.02%,初始耐药率和获得性耐药率分别为18.25%和52.74%;总耐多药率为4.60%,初始耐多药率和获得性耐多药率分别为1.18%和32.19%,广泛耐多药率为0.37%.单耐药谱顺序为SM〉OFX〉INH,多耐药谱顺序为INH+SM〉INH+SM+OFX〉INH+OFX(RFP+OFX),耐药谱顺序为INH+RFP+SM〉INH+RFP+SM+OFX〉INH+RFP.结论 衢州市结核病耐药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耐多药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耐多药结核(multiple-drugresistancetuberculosis,MDR-TB)是指结核菌对2种或2种以上的抗结核药产生耐药性,许多学者将其更进一步定义为至少对异菸肼(INH)和利福平(RFP)或更多的药物产生耐药。MDR-TB病人具有治疗费用高、治愈率低、病死率高的特点,其发生率的增加及广泛传播将给结核病控制造成严重威胁,现已成为全球性的严峻难题。1 MDR-TB流行现状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结核病治疗不充分现象普遍存在,在发达国家由于HIV/AIDS感染、移民及结核病控制计划重…  相似文献   

6.
摘要:分析辽阳市耐药结核病的现状和特点,为制定和完善耐药结核病防控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收集辽阳 市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新登记涂阳肺结核患者痰样本,培养阳性结核分枝杆菌菌株282例,采用 比例法对利福平(R)、异烟肼(H)、链霉素(S)、乙胺丁醇(E)、对氨基水杨酸钠(P)5种药物进行药 物敏感性试验。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 2 检验,犘<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显示,辽阳市2015年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总耐药率为26.60%,初治患者耐药率为9.65%,复治患者耐 药率为98.15%;总耐多药率为4.96%,初治患者耐多药率为0.44%,复治患者耐多药率为24.07%。辽 阳市复治结核病患者耐药结核病疫情较为严重,面临新的问题,需采用更全面的干预措施遏制耐药结核病 疫情。 关键词:肺结核;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辽阳市 中图分类号:R52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7)01 0076 03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评估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XpertMTB/RIF)快速检测在诊断肺结核和利福平耐 药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6年衢州市人民医院临床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样本分别进行抗酸染色、Xpert MTB/RIF 检测、MGIT320液体培养、胶体金试验、菌种鉴定和液体药敏试验。结果 435例肺结核痰样本 中,抗酸染色检出率为17.01% (74/435),液体培养检出率为35.86% (156/435),XpertMTB/RIF检出率 为35.17% (153/435)。XpertMTB/RIF检出率高于抗酸染色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6.08,犘<0.01), XpertMTB/RIF技术与液体培养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11,犘>0.05)。以液体培养结合胶体金法 菌型鉴定为金标准,XpertMTB/RIF 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灵敏度为94.20% (130/138),特异性为96.39% (267/277),阳性预测值为92.86% (130/140),阴性预测值为97.09% (267/275),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Kappa=0.90)。以液体药敏为金标准,XpertMTB/RIF 检测利福平耐药的灵敏度90.00% (9/10),特异性 97.50% (117/120),阳性预测值75.00% (9/12),阴性预测值99.15% (117/118)。两种方法一致性较好 (Kappa=0.80)。结论 XpertMTB/RIF检测痰液中结核分枝杆菌和利福平耐药性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 性,能准确区分非结核分枝杆菌,适用于普通肺结核、耐多药肺结核的快速诊断和筛查。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肺结核;利福平;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灵敏度;特异性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8)09 0656 04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吴江市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简称涂阳)患者分离分枝杆菌的种类及耐药状况,为今后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新鲜痰涂阳性标本进行分离培养、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比较不同菌种及初治与复治结核病患者的耐药性。结果纳入研究的分枝杆菌共103株,其中有13株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其耐药率为100.00%,耐多药率为84.62%;结核分枝杆菌90株,其中人型结核分枝杆菌81株(90.00%)。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为35.56%,耐多药率为14.44%。70例初治涂阳结核患者中,耐药14例,耐药率为20.00%,耐多药率为4.28%(3/70);20例复治涂阳结核患者中,耐药18例,耐药率为90.00%,耐多药率为50.00%(10/20)。结论该市涂阳患者分离菌株以结核分枝杆菌为主;非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及耐多药率均非常高。复治涂阳结核患者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耐多药率较初治结核患者高。  相似文献   

9.
韩珍  李晓芬  冷雪 《现代预防医学》2015,(10):1850-1850
摘要:目的 探讨惠州市人群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及结核病有效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期间某院门诊病人及惠城区、惠东县、惠阳县、博罗县、龙门县及惠州市大亚湾地区送检的痰标本进行培养,经培养阳性的结核分枝杆菌,采用 1%比例法进行一线抗结核用药(INH、RFP、EMB、SM)药敏试验,统计药敏结果并分析原因。结果 共收集1 248株阳性分枝杆菌,其中1 179株(94.47%)为结核分枝杆菌。1 179株结核分枝杆菌中,799株(67.77%)对4种抗结核病药均有敏感性,即总体耐药率为32.23%,单耐药率为11.96%,多耐药率为7.89%,耐多药率为12.38%;获得性耐药率明显高于初始耐药率;结核分支杆菌对4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为INH(12.27%)>RFP(8.04%)>SM(7.31%)>EMB(4.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耐药的发生与户籍类型、抗结核治疗史有关(P均<0.05);耐多药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户籍类型、抗结核治疗史有关(P均<0.05)。结论 惠州市人群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高,耐多药率高和获得性耐药率高,有必要加强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采取切实措施控制耐药结核的蔓延。  相似文献   

10.
宁红晓 《现代预防医学》2020,(14):2631-2633
目的 分析河南省许昌市363株结核分枝杆菌对9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和菌型分析,为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6 - 2017年许昌市结防机构分离培养的363株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采用比例法进行9种抗结核药物(INH、RFP、SM、EMB、OFX、KM、CPM、PTO、PAS)敏感试验和菌群鉴定试验。耐药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363株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率、单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24.24%(88/363),11.85%(42/363),7.44%(27/363);获得性耐药率明显高于初始耐药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8.496,P<0.001 );9种药物耐药顺位为SM 14.33%(52/363)>INH 12.12%(44/363)>RFP 10.47%(38/363)>OFX 4.96%(18/363)>EMB 3.03%(11/363)>CPM 1.93%(7/363)>PAS 0.83%(3/363)>KM 0.55%(2/363)>PTO 0.28%(1/363);共出现了11种耐多药谱类型;结核病分枝杆菌以人结核分枝杆菌为主,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30.71%,82/267)高于牛结核分枝杆菌(6.25%,6/9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3.007,P<0.001)。结论 许昌市结核病总耐药率低于全国耐药水平,而耐多药率高于全国水平。复治患者耐药率仍然比较高,因此耐药结核病防治工作成为今后许昌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柳艳静  赵清水  徐丽  李韵昉 《职业与健康》2010,26(23):2785-2788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及主要死因,为政府部门制定卫生规划和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房山区2007—2009年居民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09年房山区居民年均死亡率433.64/10万,前5位死因的年均死亡率是脑血管病(114.56/10万)、心脏病(110.00/10万)、恶性肿瘤(97.94/10万)、呼吸系统疾病(38.60/10万)、损伤和中毒(35.55/10万)。男性年均死亡率258.20/10万,女性年均死亡率175.44/10万,城镇地区居民年均死亡率107.19/10万,农村地区年均死亡率326.45/10万。1~34岁人群均以损伤和中毒为首要死因,35岁以上人群以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为主要死因。结论 2007—2009年,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是导致房山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生活方式、生活工作环境及饮食结构均为可能的致病高危因素。因此,今后该区的卫生工作应强调疾病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对不同的目标人群、不同的危险因子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何涛  李素容  贾敏 《职业与健康》2013,(23):3140-3141
目的为了解江油市居民主要死因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进一步开展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8--2012年江油市通过网络直报并经审核的死亡个案,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死因顺位中排第1的是肿瘤(3063例,占24.5%),其他依次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2360例,占18.9%)、脑血管疾病(1986例,占15.9%)、意外死亡(1559例,占12.5%)、心血管疾病(1459例,占11.7%)、消化系统疾病(412例,占3.3%)。结论慢性病成为该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因素,今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点是慢性病的防治,减少或降低慢性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对天津静海县医院1998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住院的老年死亡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共调查老年死亡病例163例,其中老年糖尿病患者63例,占38.65%。老年糖尿病患者以心血管疾病(79.36%)、脑血管疾病(11.1%)、感染(9.52%)为主要死亡原因。男女间死亡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甘油三酯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和感染。  相似文献   

14.
张志广  林韬 《职业与健康》2014,(18):2608-2611
目的了解滨州市居民2012年的死亡率和主要死因,分析主要死亡原因给全市居民带来的健康损失情况,为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意外伤害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各死因监测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居民主要死因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而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伤害是造成"早死"的主要死因,肺癌、胃癌、肝癌和食管癌分居恶性肿瘤死亡的前4位,运输事故(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机动车以外的运输事故)、自杀和中毒是伤害的前3位死亡原因。该市人均期望寿命为77.01岁,以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慢性病死亡率降低20%,人群期望寿命增加1.11岁。各类疾病造成的潜在减寿年数为263 153.80 a,每千人寿命损失为70 a,平均减寿年数为10.74 a。结论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意外伤害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该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意外伤害是危害青壮年健康以及劳动力人口减少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应加强以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和心脑血管疾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同时政府应尽快把伤害预防工作纳入疾病预防控制规划。  相似文献   

15.
2005—2008年射阳县居民死因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5—2008年射阳县居民主要死因。方法利用射阳县2005—2008年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数据和公安局提供的人口资料,对射阳县居民的主要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8年该县平均粗死亡率为621.38/10万,标化死亡率为464.06/10万,其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85.44%,处于死因前5位的分别是恶性肿瘤(222.15/10万)、脑血管疾病(129.31/10万)、呼吸系统疾病(82.23/10万)、心脏病(61.61/10万)、损伤与中毒(60.60/10万)。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该县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中恶性肿瘤处于首位,应加强其综合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6.
徐兴  沈洪兵  姚根红 《职业与健康》2012,28(9):1106-1107
目的探究泰兴市居民的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全死因网络直报系统将数据导出,用ICD-10分类方法进行统计描述,对2010年该市居民的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泰兴市死亡率为727.03/10万,死因顺位前5位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神经系统疾病。男性的死亡首位是恶性肿瘤,构成比45.85%;女性的死亡首位为心脑血管疾病,构成比为40.27%。该市的伤害死亡人数占全死因人数的9.36%。0~4岁组死因以新生儿异常占首位,达到40.91%;5岁~年龄段的死因主要为伤害,占45.84%;15岁~年龄组以恶性肿瘤为主,达到54.5%;60岁~组居民的死因构成以心脑血管疾病为首(46.81),第2位为恶性肿瘤(31.06%),第3位为呼吸系统疾病(10.21%),前3位死因占总死因的88.08%。结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为该市居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伤害死亡比例也较高,需要扩大恶性肿瘤的早诊早治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交通安全意识及农村妇女的心理素质,加大老年人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投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江苏省海安县居民死亡现状及原因,为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潜在减寿率(PYLL率)、平均减寿年数(AYLL)等指标对海安县2009—2013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3年海安县居民死亡率为841.09/10万,标化死亡率为479.18/10万。死因前5位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占全死因的84.56%。0-14岁少年儿童组死因首位为损伤和中毒,15-44岁青壮年组、45-64岁中年组、65老年组死因首位为恶性肿瘤。居于PYLL首位的为恶性肿瘤(60 905人年),是造成海安县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疾病。结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与损伤和中毒是引起海安县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同时造成居民早死的损伤和中毒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了解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慢性病的分布和流行趋势,为制定和评价慢性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国际疾病分类规则ICD-10,对全区14所医院、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0-2014年的慢性病监测月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峰峰矿区慢性病以心血管疾病为主,其次是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糖尿病的发病率较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女性变化趋势更为明显。恶性肿瘤的发病呈下降趋势。慢性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慢性病在死因构成中的比例逐年增高,其中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是导致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三者合计在全死因构成中的比例由2010年79.1%增高到2014年的86.9%。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区慢性病的主要病种,加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成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保障社会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随州市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随州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行为和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培训医务人员逐户调查、检查、复查确诊后登记;对死亡和慢性病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居民死因顺位依次为心血管疾病、肿瘤、损伤与中毒、慢性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车祸、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精神系统疾病和先畸;高血压患病率为14.66%、慢阻肺2.21%、冠心病1.62%、糖尿病1.29%、脑卒中0.80%、恶瘤0.34%;性别间高血压女性高于男性(P0.005),慢阻肺男性高于女性(P0.005),肿瘤女性高于男性(P0.05),冠心病和糖尿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0.10);各种慢性病均随着年龄的高移发病率明显上升;主要危险因素中超重、吸烟和饮酒均为男性高于女性(P0.005),肥胖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使民众改变不良生活和行为方式是降低慢性病发病和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主城区女性居民的主要死因及分布特征,为疾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女性人口和死亡资料,利用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YPLL)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年均(粗)死亡率为599.72/10万,标化死亡率为382.27/10万,不同年份的死亡率呈线性上升趋势,而标化死亡率呈线性下降趋势。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65岁组死亡构成比为74.5%,死亡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和意外伤害。YPLL率居前3位的依次为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和脑血管病。乳腺癌为恶性肿瘤死因的第7位。其它生殖系统肿瘤均位于前10位之外。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及意外伤害是危害本地区女性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应加强健康教育和伤害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