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究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进行重症肌无力治疗,实验组采用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与生活质量满意度调查,通过调查结果分析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差异显著,对照组非常满意3例,一般满意17例,不满意10例,满意度66.67%;实验组患者非常满意25例,一般满意4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达96.67%。结论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得到患者认可,具有安全可靠、长效等特点,疗效等同于其他传统方法,具有实际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伴胸腺瘤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95例MG伴胸腺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行电视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对照组48例行经胸腔胸腺扩大切除术,两组均切除胸腺和清扫前纵膈脂肪组织。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时间、重症监护室(ICU)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采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的生活质量问卷(EORTC-QLQ)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手术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后胸腔引流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ICU监护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围术期未观察到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42%(P<0.05)。两组术后1年EORTC-QLQ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1 d(P<0.05),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具有创口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改善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可应用于MG伴胸腺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等方式,手术治疗正逐渐成为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主要选择,其中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已成为重症肌无力的主要手术方法之一,而剑突下双拉钩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能更好地暴露胸骨后间隙,有助于完整地切除胸腺及前纵隔脂肪组织,具有手术创伤小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该文描述其基本操作流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反L胸骨小切口胸腺瘤切除术治疗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方法采用反L胸骨正中部分劈开小切口,对25例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了扩大的胸腺瘤切除手术。结果7例肌无力症状完全缓解,15例症状显著改善,2例症状轻微改善,1例手术后症状完全没有好转。结论反L胸骨小切口胸腺瘤切除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15例MG患者采用VATS行胸腺切除及前纵隔脂肪清扫术,观察围手术期情况及早期临床疗效.结果 除1例中转开胸外,余14例均在VATS下完成手术,无围术期死亡.按照Monden标准,肌无力症状消失5例,改善8例,无变化2例,有效率为86.7%(13/15).结论 VATS胸腺切除和前纵隔脂肪组织清扫治疗MG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汤方俊  马刚  郑琦 《山东医药》2008,48(36):56-57
对32例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辅以放疗,5例行肿瘤次全切除者予以化疗,其中有9例术后并发重症肌无力危象.认为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行外科手术治疗,围手术期应用抗胆碱酯酶药物、糖皮质激素,术后辅助放化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后是否导致淋巴样细胞数降低,作者将80例重症肌无力病人分为2大组,即胸腺切除组和非胸腺切除组。胸腺切除组50例全部为中度或重度的全身性重症肌无力(据Osserman的分类),病理学再分为三个小组:①胸腺增生23例;②胸腺瘤15例;③胸腺退化12例,其中4例有滤泡生发中心。30例非胸腺切除者为第一对照组,150例各种疾患而非重症肌无力的成人为第二对照组。胸腺切除组50例病者在术前的淋巴样细胞数比术后5.5±5年显著为高,而白细胞数在术前后无差别。50例病人胸腺切除前的白细胞和淋巴样细胞数与30例  相似文献   

8.
张岩  王铁栓  赵松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2):2484-2486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3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以及单纯胸腺瘤患者(不合并有重症肌无力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前和胸腺瘤切除治疗2个月后及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各50份,ELISA法检测血清中CXCL13的水平,RT-PCR半定量法检测各组胸腺瘤组织中的mRNA水平,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50份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中的CXCL13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接受胸腺切除手术2个月后,患者血清中CXCL13浓度较治疗前下降(P<0.05),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胸腺瘤组织中CXCL13 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单纯胸腺瘤患者的胸腺瘤组织(P<0.05)。结论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组与单纯胸腺瘤组血清CXCL13水平和瘤体mRNA水平显著差异,提示CXCL13在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获得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胸腺功能异常是引起重症肌无力的病因。手术切除胸腺为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要方法。我科于2001年9月收治了一例胸腺瘤Ⅱ期重症肌无力Ⅳ级患者,经手术切除胸腺,术前术后对其进行了特殊有效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12月-2011年9月收治的62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机械通气、抗生素及激素治疗,对照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方法,观察组采用BiPAP鼻罩式机械通气,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为83.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3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对照组为25.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92,P<0.05).结论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肌无力危象临床效果满意,无创式机械通气治疗更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MEC) of the thymus is a rare malignant neoplasm of the anterior mediastinum. There are less than 30 cases described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We report a case of a 47-year-old lady who presented with myasthenia gravis and was found to have a well-circumscribed anterior mediastinal mass in her medical work-up. This mass was surgically resected and subsequently found to be a primary MEC of the thymus.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ed case of thymic MEC with concurrent myasthenia gravis. Her myasthenia symptoms have persisted following complete surgical resection of her tumour.  相似文献   

12.
电子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中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甘克定  李化升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8):811-811,813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1例不明原因恶性胸腔积液均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进行检查,其中32例采取胸腔粘连术,评价其诊疗效果。结果49例获得组织学诊断,准确率为96.1%,30例胸腔粘连术疗效满意,满意率93.8%。结论电子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检查操作简便,创伤小,诊断率高,胸腔粘连疗效良好,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A 25-year-old man with myasthenia gravis and a non-Hodgkin lymphoma stage III B involving the thymus, is reported. The association myasthenia gravis and non-Hodgkin lymphoma has not been described previously. Treatment with chlormetin, vincristine, procarbazine, prednisone (MOPP) resulted in complete remission of both the myasthenic symptoms and the malignant lymphoma.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电视胸腔镜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90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患者。观察组使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术。再采取Log-rank检验和Kaplan-Meier法估计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和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胸腔镜微创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分布之间无显著性差异(χ~2=0.335,P=0.846);患者的肿瘤分期(χ~2=46.593,P0.001)与患者的预后之间的关系密切,而患者的年龄(χ~2=1.229,P=0.268)、性别(χ~2=0.389,P=0.533)和吸烟史(χ~2=1.491,P=0.222)与患者的预后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患者清扫的淋巴结个数和肿瘤分期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的独立因子。而组织分化、是否辅助化疗、病灶长度以及支气管切缘的情况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的非独立因子,考虑这些因素协同作用对患者疗效的影响。结论使用电视胸腔镜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和传统的手术方法疗效差异不大,且肿瘤分期和淋巴结的清扫个数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5.
Thymectomy has been shown to b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myasthenia gravis. The logical goal of operation is the complete removal of the thymus, but there is no consensus on the selection criteria of patients for surgery and the choice of surgical approach. 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56 patients with myasthenia gravis who had been treated surgically by transsternal radical thymectomy between January 1990 and March 2002. The patients were symptomatically grouped according to the modified Osserman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There was 1 hospital death, and 53 patients had been followed up for between 1 month and 12 years. Improvement after thymectomy was observed in 1 of 4 patients (25%) in Osserman group I, 25 of 34 patients (74%) in Osserman group IIA, and 16 of 18 patients (89%) in combined Osserman groups IIB and IIC. Transsternal radical thymectomy is an effective therapy for myasthenia gravis. Sustained improvement is achievable in female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symptoms and in patients with thymic hyperplasia.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Fas在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瘤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经手术治疗的25例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为病例组,2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时切取的正常胸腺组织标本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两组标本中Bcl-2和Fas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胸腺瘤中Bcl-2及Fas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Ridit分析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2.645、3.200,P均〈0.05),但Bcl-2和Fas的表达水平与胸腺瘤患者的重症肌无力Ossermen分型、术前病程、年龄及性别等临床因素均无显著相关。结论 Bcl-2和Fas在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的发病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叶旸  高桂霞  黄伟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8):1081-1082
目的总结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胸腺瘤的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本科1990年7月~2008年6月连续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MG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危象预测积分〈12分者,无危象发生;12~17分者危象发生率50.0%;18~23分者危象发生率71.4%;≥24分者危象发生率75.0%。术前危象预测积分≥12分者,术后24h拔除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患者分别为85.7%和61.4%,显著高于危象预测积分〈12分者的20.5%和6.8%。术后肌无力症状完全缓解23例、改善25例,有效率85.7%,改善不明显或加重8例。结论胸腺瘤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胸腺瘤的一种较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围手术期治疗的重点是防治MG危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特耐)超前镇痛对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双腔气管插管全麻下择期行肺大疱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麻醉诱导用药与麻醉维持用药均相同,观察组术前15 min静注特耐40 mg,对照组静注生理盐水2 ml.术后15 min、1 h、2 h、4 h、8 h、12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同时观察患者术后呼吸抑制、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2例(6.6%)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3例(10.0%)发生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超前应用于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多,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9.
赵航  李倩如  杜英 《山东医药》2008,48(42):7-9
目的探讨MG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胸腺组织炎症反应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取MG患者(MG组)和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胸腺组织标本,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后,体外转录合成生物素标记的cRNA与基因芯片进行杂交,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基因表达,比较两组胸腺组织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MG组与对照组比较,有61条基因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表达上调33条,下调28条,这些基因包括炎症相关趋化因子基因、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基因、与细胞因子产生与代谢有关的基因、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相互作用相关的基因、炎症反应相关基因以及体液免疫相关基因等。结论芯片筛选MG患者胸腺自身免疫相关基因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张荣艳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9):1589-1590
目的对比分析愈酚伪麻与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97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148例)与对照组(149例)。实验组口服愈酚伪麻溶液,对照组口服盐酸氨溴索溶液,所有患儿的疗程均为1周。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 d,7 d后,实验组各项症状与综合积分与白细胞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实验组的疗效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酚伪麻口服溶液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较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能更快地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