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二甲双胍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前期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二甲双胍治疗,但应用不同剂量.其中A组1日1000mg、B组1日1500mg、C组1日2000mg.比较三组治疗后血糖水平、血糖波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血糖水平及血糖波动控制情况均明显优于A组、B组,差异显著(P<0.05);与A组相比,C组血糖水平与血糖波动幅度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适量增加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前期患者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并保持相对稳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脂和血糖的影响作用。方法 134例IGT患者,予二甲双胍治疗,以4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一疗程后,空腹血糖无明显变化(P〉0.05),餐后2h血糖显著下降(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无统计学变化(P〉0.05)。BM I无统计学变化(P〉0.05)。两疗程后患者的空腹血糖无明显变化(P〉0.05),餐后2h血糖均显著下降(P〈0.01),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下降(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无明显变化,BM I显著下降。结论二甲双胍可降低IGT患者的血糖、血脂,用药4周后即可发挥作用,用药8周后可达到显效,并可降低体重指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空腹血糖受损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按ADA标准诊断的空腹血糖异常并伴超重或肥胖(BMI>25)的患者共计56例,IGT(5.6~7.0mmol/L)诊断依据两次FPG及OGTT排除糖尿病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500mg一日二次,疗程1个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治疗后1个月后,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A)等指标均有改善;在临床上病人感觉改变,较前好转,且原有脂肪肝在B超监测下提示好转,有的消失。结论二甲双胍治疗空腹血糖异常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7月某院2型糖尿病患者91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实施二甲双胍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沙格列汀方案,比较两组血糖水平及肾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55、5.266、7.244,P=0.000);治疗后,观察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蛋白排泄率(UAE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70、7.472、15.413、11.357,P=0.000)。结论:将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效果较好,能降低其血糖水平,改善肾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麦味地黄汤加减联合二甲双胍片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接收的88例T2DM患者,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n=44)、观察组(n=44),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片治疗,基于此,观察组联合麦味地黄汤加减治疗。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疗效;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 h血糖(2 hPG)],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FBG、2 hPG、HbAlc),炎症因子水平(CRP、TNF-α)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麦味地黄汤加减联合二甲双胍片用于T2DM患者中,可提高疗效,降低血糖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连素合用二甲双胍(B-M合剂,2∶1)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方法小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造成糖尿病模型,分为B-M合剂高、中、低剂量组(400、200、100 mg/kg)、模型组、正常组。每天观察并记录各组动物摄食、饮水及体重情况;分别灌胃给药7 d和14 d,各组称体重,采血测定空腹血糖值,给药14 d后进行糖耐量实验。结果模型组小鼠观察到多饮、多食、多尿的情况,伴有体重明显下降;B-M合剂各剂量组小鼠的多饮多食症状均有一定程度改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合剂各剂量组体重较模型组增加,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合剂各剂量组在给药7 d降低空腹血糖值至11.37-13.04 mmol/L,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14 d降低空腹血糖值至9.36-19.78 mmol/L,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此外,B-M合剂高剂量组可延缓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曲线,中剂量组(AUC:33.76±3.10)和低剂量组(AUC:39.91±2.95)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异常,改善血糖调节功能,与模型组(AUC:50.75±3.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连素合用二甲双胍有良好的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永红  李汉东 《淮海医药》2008,26(4):310-311
目的了解二甲双胍在糖耐量减低(IGT)患者中的作用,探讨其对血糖和心血管致病因素的影响。方法对86例IGT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9例,给予二甲双胍(750mg/d)干预治疗试验,对照组37例,不用药物干预,随访观察1年。结果86例患者有81例完成随访,对照组36例,二甲双胍治疗组45例,治疗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2.二甲双胍治疗组IGT转变为2型糖尿病4例(8.89%),对照组有11例转变为2型糖尿病(30.55%),后者明显增加(P〈0.01)。3.治疗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为36.1%。结论二甲双胍不仅可以延缓糖尿病的发生,还可以减少糖耐量减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9.
李林 《安徽医药》2013,17(5):834-836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片剂对2型糖尿病血糖的影响。方法对该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期间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片剂(观察组,n=35)和诺和灵30R(对照组,n=35)治疗的7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体重指数(BMI)和低血糖事件发生都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疗效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片剂能较好地控制2型糖尿患者的血糖,并且低血糖发生率低,疗效好,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想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马雷刚 《北方药学》2018,15(5):56-57
目的:探讨糖尿病采取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与单用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时间2014年5月~2017年5月,愿意配合本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胰岛素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进行观察记录,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采取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相比单用二甲双胍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血糖指标,缩短血糖达标时间,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重庆市江北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6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42例。A组患者予以氯丙嗪治疗,B组患者予以阿立哌唑治疗,C组患者予以喹硫平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入院时)、治疗第4周、第8周、第12周血糖水平及治疗第12周高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第4周、第8周、第12周3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患者治疗后第12周血糖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第12周,B、C组患者高血糖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C组患者高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糖影响较大,阿立哌唑和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对血糖指标的影响.方法 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比较两组血糖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期间低血糖次数、治疗前后血糖生化值[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认识功能低下患者认知功能及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19年3月开滦总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认识功能低下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磺脲类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血糖指标及血...  相似文献   

14.
32例糖尿病患者年龄43-83yr(62±SD8yr)口服油菜花粉,6g/d,疗程2mo。其中≥60yr者服用后较服用前的空腹血糖及OGTT 2h血糖均有明显增高(P<0.05)。血清TG,HDL-ch,HDL_2-ch有明显下降(P<0.05)。花粉使TG,HDL-ch降低的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脂、凝血、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8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及实验组(44例)。对照组患者服用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格列美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治疗后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治疗前后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LDL-C较本组治疗前降低,HDL-C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患者的TC、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PT、APTT、TT长于对照组,FIB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vWF、TM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患者的v WF(63.25±5.39)%、TM(15.62±3.26)ng/ml低于对照组的(79.36±6.43)%、(23.78±1.85)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方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效果确切,治疗后血脂、凝血、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甲壳低聚糖对糖尿病小鼠血糖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目的观察甲壳低聚糖对链脲佐菌素 (STZ)糖尿病小鼠血糖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用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分为糖尿病治疗组和糖尿病对照组 ,分别灌胃甲壳低聚糖 60 0mg (kg·d)和等体积的蒸馏水 ,连续 2 1d ,而后检测两组小鼠血糖及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糖尿病治疗组小鼠的血糖降低、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数量增多 ,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甲壳低聚糖具有降低STZ糖尿病小鼠血糖及调节肠道菌群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糖尿病患者行腹部大中型手术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和对照的原则,将200例糖尿病手术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地佐辛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每组100例。分别在手术前(T0)、手术开始后1 h(T1)、手术开始后2 h(T2)、手术结束时(T3)、术后24 h(T4)、术后48 h(T5)各时间点测定患者的静脉血糖水平。结果实验组的血糖在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的血糖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结论地佐辛可以加强患者对应激状态的适应性,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8.
二甲双胍和拜糖平治疗糖耐量减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和拜糖平治疗葡萄糖耐量减低(IGT)的疗效。方法于2006年1月~2007年6月对24例年龄在32~56岁的初诊IGT(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7.8mmol/L≤葡萄糖负荷后2h血浆葡萄糖<11.1mmol/L)患者,经生活方式干预1个月后,仍达到或超过以上最低基线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1000mg/d或拜糖平150mg/d,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体重、血压、心率、体重指数、葡萄糖耐量试验、血胰岛素和血脂水平等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胰岛素水平均明显降低,体重略有减轻,胰岛素敏感指数略有升高。结论二甲双胍和拜糖平治疗IGT疗效可靠,并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体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透护理中不同置管部位的连接方式对其血糖值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25例,根据其置管情况分为A组(长期颈内静脉置管)42例、B组(临时颈内静脉置管)42例和C组(临时股静脉置管)41例,采用自身对照法进行研究,正向连接与反向连接以血液透析患者导管动静脉端及血管通路的动静脉端连接方式来确定,每位患者均进行正接和反接各一次.透析2h后于患者手指端及体外环管动脉端采血检测血糖.结果 三组患者正向连接血透时,其手指端和动脉端所测的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反向连接血透中,C组动脉端所测的血糖值仅为(5.26±2.68) mmol/L,显著低于手指端的(8.12±3.15) mmol/L (P<0.01).在置管感染方面,三组置管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C组最高,为29.27%,A组次之,B组最低.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透护理中,无论是正向连接还是反向连接,长期颈内静脉置管和临时颈内静脉置管所测的血糖值准确性较高,但在安全性方面却以临时颈内静脉置管最高.而在临时股静脉置管反向连接时,应从患者体外环管动脉端进行采血才能获得准确的血糖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