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阿奇霉素迟发性过敏反应致谵妄及心房纤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例62岁疑为肺部感染的女性患者,接受阿奇霉素0.5g静脉滴注后2.5h出现寒战、胸闷、憋气及高热,继之出现烦躁不安,谵妄,心电图检查示快速房颤,经抗过敏及对症治疗好转。停用阿奇霉素,改用阿莫西林,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相似文献   

2.
1例13岁男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异基因移植术后患儿因肺部感染静脉滴注阿奇霉素20.8 mg/kg(患儿体重24 kg).首次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即将结束时,患儿出现心悸,心率225次/min,血压75/45 mmHg(1mmHg =0.133 kPa),脉搏血氧饱和度0.98;心电图提示室上性心动过速,QRS波变窄;床边心脏超声检查示心包少量积液,左心室后壁运动稍减弱,射血分数0.58.立即停用阿奇霉素,交替压迫患儿颈动脉窦和眼球,约10 min后患儿心率降至120次/min,心率为窦性,血压92/62 mmHg.2d后心电图正常,心率87次/min.  相似文献   

3.
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急性咽喉炎致失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例35岁女性患者,因患急性咽喉炎给予阿奇霉素0.5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 d.当晚出现入睡困难.次日静脉滴注后又出现入睡困难,给予安神片5片及地西泮10 mg口服,失眠症状仍未改善.停用阿奇霉素,改用左氧氟沙星100 ml静脉滴注,1次/d,1 d后睡眠恢复正常.追问病史,患者1年前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曾出现过失眠.  相似文献   

4.
1例75岁男性患者因肺部感染接受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 g静脉滴注、2次/d。首次用药15 min后, 患者双侧上肢皮肤出现红色斑块伴瘙痒, 同时出现胸闷、憋气, 查体示心率110次/min, 呼吸26次/min, 血压196/118 mmHg(1mmHg=0.133kPa), 血氧饱和度0.85。考虑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所致速发型过敏反应。停用该药, 给予糖皮质激素和平喘等对症治疗;2 h后患者皮肤瘙痒程度减轻, 红斑颜色变浅, 胸闷、憋气症状缓解, 查体示心率100次/min, 血压150/90 mmHg, 血氧饱和度0.90。  相似文献   

5.
1例40岁男性患者,因患急性扁桃体炎给予阿奇霉素0.5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当晚出现入睡困难,给予中成药甜梦胶囊3片口服,失眠症状未改善。停用阿奇霉素,换服用头孢氨苄胶囊0.5g,3次/d。1d后睡眠恢复正常。追问病史,患者主诉1年前曾因上呼吸道感染使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3d,治疗期间出现失眠。  相似文献   

6.
鹿瓜多肽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例51岁男性患者,因行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入院。术前1d给予头孢匹胺1.0g,2次/d静脉滴注。术后继续使用头孢匹胺,静脉滴注完毕后,给予鹿瓜多肽24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1次/d静脉滴注。滴注约20min时,患者突然出现胸闷,面部及颈部潮红,大汗淋漓,血压测不出。心电监护示SaO20.81,HR114次/min。停用鹿瓜多肽,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症状缓解。后未再使用鹿瓜多肽,继续静脉滴注头孢匹胺3d,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相似文献   

7.
丁红转 《中国药业》2005,14(4):80-80
患者男,45岁,因咳嗽、胸闷、憋气10年余,加重4 d,于2004年6月20日就诊.体格检查:生命体征正常,神清,精神差,口唇轻度紫绀,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较多干性罗音,心率76次/min,律齐,无病理性杂音,查血常规正常,胸片示双肺野纹理增粗,诊断为喘息型支气管炎.给予环丙沙星0.2 g(静脉滴注,2次/d)及二羟丙茶碱(喘定)0.5g、地塞米松1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静脉滴注5 d,咳嗽、胸闷减轻,均无不良反应.第6天清晨患者自觉双下肢无力,持续约1 h,进食后又自行缓解.询问病史,患者诉以前使用地塞米松后曾出现过双下肢无力(约10 min后缓解),未加以注意(地塞米松剂量10 mg/d),体格检查示双下肢肌力3~4级,膝反射减弱,病理反射阴性.继续抗感染治疗,将地塞米松减至5 mg,10%氯化钾5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3 d后未再出现类似情况.  相似文献   

8.
阿奇霉素与克林霉素交替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克林霉素交替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98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针剂静脉滴注,0.5g/次,每天1次,连用3d,停用4d。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针剂静脉滴注,0.5g/次,每天1次,连续用3d,第4~7天给予克林霉素1.2g/次,每天1次,静脉滴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多。结论阿奇霉素、克林霉素交替治疗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连续和间接给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和耐药性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连续给药的治疗方案,具体为阿奇霉素10 mg/(kg·d)加入500 mL 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1次/d,6 d为一疗程;试验组患者采取间歇性给药的治疗方案,即阿奇霉素10 mg/(kg·d)加入500 mL 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3d后,停用3d,6d为一疗程。一个疗程后,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给药,0.5g/次,6d为一个疗程。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但是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6.7%),且试验组患者出现耐药性的速度明显慢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间歇给药的治疗效果优于连续给药,且药物耐药性出现的速度慢于连续给药,整体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氯化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病例】女,40a。因咳嗽、咳痰、发热1d,于2004年12月25日入院。查体:t37.9℃,P92beats·min-1,R22beats·min-1,BP115/70mmHg(1mmHg=0.133kPa)。患者感轻度胸闷、憋气、胸痛,右肺有哮鸣音。胸片示右下肺炎,诊断为右下肺炎。入院后给予阿奇霉素氯化钠注射液(商品名:欣匹特,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41112021,规格:阿奇霉素0.2g与NaCl0.85g)100mL,ivgttbid,滴速25drops·min-1,未合用其他药物。约25min后,患者出现胸闷、憋气加重,感明显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四肢冰冷,BP75/45mmHg,面部和四肢出现片状荨麻疹。考虑可能为阿…  相似文献   

11.
1例87岁女性患者,因胸闷、心慌加重伴喘息、咯痰给予莫西沙星0.4 g1、次/d口服,1 d后改为莫西沙星0.4 g、1次/d静脉滴注。第3天患者出现烦躁、谵语、神志模糊,应答不切题,夜间症状加重。停用莫西沙星,并给予地西泮肌内注射,2 d后上述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2.
1例52岁女性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自行服用阿奇霉素0.5g,1次/d.3d后患者出现嗅觉和味觉障碍,立即停用阿奇霉素.然而停药2周后,患者的嗅觉、味觉仍未恢复.  相似文献   

13.
1例26岁男性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浑身疼痛、发热就诊,给予注射用盐酸丙帕他莫1.0 g静脉滴注,30 min后,患者出现胸闷、心慌、头晕、眼花、大汗,立即停止输液,给予地塞米松,同时吸氧,约70 min后患者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国产注射用阿奇霉素对呼吸、泌尿系统急性细菌性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0例患者分为阿奇霉素治疗组15例、乳糖酸红霉素对照组15例和开放组(阿奇霉素)10例。给药方法为阿奇霉素0.5g,每日1次,静滴;乳糖酸红霉素0.5 g,每日2次,静滴;疗程均为5~7d。结果 阿奇霉素治疗组总的临床有效率为96%(24/25)。呼吸系统感染随机配对对照研究显示阿奇霉素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乳糖酸红霉素(有效率分别为93.3%和53.3%,P<0.05),细菌清除率和转阴率也明显高于后者(分别为100%和6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在阿奇霉素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和40%,P<0.05)。结论 注射用阿奇霉素对呼吸、泌尿系统的急性细菌性感染有效而安全。  相似文献   

15.
阿奇霉素注射剂致肝功能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例5岁男性患儿因感冒、发热,给予阿奇霉素0.25g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3d。之后出现乏力、纳差等症状,ALT升至351 U/L。给予护肝宁和维生素C口服治疗,病情逐渐好转。14d后,ALT降至正常范围,患儿痊愈。  相似文献   

16.
王乐  张洪峰 《药品评价》2010,7(22):59-60
1例56岁男性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患者.因心前区疼痛24小时入院,连续6天静脉滴注5%的葡萄糖250ml,肌氨肽苷20ml.门冬氨酸钾镁2g,1次/日.未观察到不良反应。患者于第7天滴注同组液体.从输液开始后约30min.自觉双上肢疼痛,继之出现寒颤、头痛,测血压160/100mmHg.立即停止输该液体。给予吸氧.苯海拉明肌注.并用250ml生理盐水注射液建立静脉通道.地塞米松入壶。15min后患者肢体疼痛、寒颤、头痛等症状逐渐缓解,但体温上升至39℃,给予赖氨匹林肌注.体温降至正常。15小时后.患者再次出现寒颤,伴胸闷,体温上升至39.2℃,血压160/100mmHg.呼吸困难,口唇发绀,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湿啰音。给予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90~95%。给予面罩吸氧,氨茶碱静点.赖氨匹林肌注.症状较前减轻。密切观察1天后.未再有胸闷气短发作。  相似文献   

17.
1例7岁女童为预防术后感染给予头孢硫脒2.0 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美洛西林2.0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共用药9 d。停药第2天,患儿出现全身瘙痒,伴散在皮疹、低热。之后皮疹进行性加重,呈弥散性紫红色,表面可见水疱、部分糜烂,以躯干为主,伴口腔黏膜、眼结膜糜烂及脓性渗出,遂入院。给予阿奇霉素、夫西地酸、甲泼尼龙、人免疫球蛋白及外用药治疗。患儿皮肤症状逐渐好转,2周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8.
1例56岁男性患者,因脑外伤静脉输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100 mg·L-1,qd),7 d后出现四肢无力,心慌、胸闷;翌日,四肢无力加重,腱反射消失,不能行走。肌电图检查并经上级医院专家会诊确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方案:大剂量甲强龙冲击治疗(500 mg×3 d,240 mg×3 d,120 mg×3 d),再调整为口服强的松。辅以人血免疫球蛋白(27.5 g,qd,ivgtt),连用5 d。甲钴胺1 mg静推。6周后病人好转,能自行站立。  相似文献   

19.
1例20a女性患者因进行性肌阵挛癫痫入院治疗。第1天给予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0.5g,每日2次,氯硝西泮片1mg,每日3次。第2天患者出现了一次强直发作。针对智能降低,对症给予静脉点滴奥拉西坦注射液4g,每日1次,用药8d;由于患者拒绝注射给药,改为口服奥拉西坦0.8g,每日2次。第6天,家属诉患者月经不调,给予口服结合雌激素片1.25mg,每日1次,共使用21d。服用结合雌激素片第11天后加用口服安宫黄体酮片10mg,每日1次,共使用10d,服药4d后,月经结束。第13天和第16天患者均出现非癫痫性心因发作,给予吸氧、静脉注射安定15mg对症处理,症状改善。第17天患者要求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