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丽敏  李曼春 《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1):1391-1391
医疗机构的床位量配置是区域卫生规划中的重要部分,对医院床位使用情况的分析和床位量测算是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所必需的信息。为了在制定区域卫生规划中合理配置医疗机构的床位量,我们对北京市丰台区医疗机构床位量和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  相似文献   

2.
浅谈合理配置医院各科室床位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目的 合理配置医院各科室床位,提高床位使用率,减少卫生资源浪费。方法 利用三级医院床位使用率测算我院各科室所需床位,与我院2005年各科室实际开放床位进行比较。结果 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比测算所需床位多,但耳鼻喉科、神经内科实际开放床位比测算所需床位少。结论 医院各科室床位配置不合理,需要调整。  相似文献   

3.
1980-2000年新疆卫生资源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1980—2000年20年间新疆卫生资源拥有量的发展变化及卫生服务利用的变化进行分析。新疆卫生人力及医院床位的增长速度逐年下降,尤其是床位数近5年已是负增长。医生工作负荷减少,卫生资源利用效率下降,居民医疗负担加重。卫生资源配置应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卫生资源发展及现状及居民的健康需求,合理规划卫生资源的布局和结构,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深圳市2017—2021年医院床位配置情况以及利用效率情况,为优化医院床位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床位效率指数和床位利用模型等方法对深圳市医院5年医院床位配置情况和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结果 深圳市床位数量持续增长,增长率最高达到21.54%,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量从2017年的3.04张增长到2021年的3.25张。从床位效率指数看,深圳市3类(综合、专科、中医)医院均属于运行低效率。政府办医院除了2020年属于运行低效率外,其他年份均属于运行高效率;而社会办医院则5年属于是运行低效率,床位效率指数均低于0.4。从床位利用模型看,深圳市综合医院为周转型医院,中医医院前2年为压床型医院,后转为效率型医院,专科性医院则为闲置型医院;政府办医院5年均为效率型医院,而社会办医院则5年均为闲置型医院。结论 要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增加床位数,提高医院收治和床位使用效率,各类别医院床位改进提升要因地制宜,以整合医疗理念促进就医连续性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2009年天津市医疗机构病床利用效率情况.方法:比较分析天津市与全国平均水平及其他直辖市的卫生资源总量利用效率,秩和比分档分析该市不同类型卫生机构、不同科别专科医院及隶属于不同行政管理部门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床位利用效率.结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床位利用效率过低,综合医院及乡镇卫生院较高;肿瘤、胸科医院床位利用效率过高,口腔、精神病及康复医院利用率不高;市内六区卫生局直属医院床位利用效率过低,医科大学直属医院效率过高、存在安全隐患,二区三县直属医院效率最优.结论:政府应调整资源配置方向,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调整医疗机构病床配置,实现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利用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并分析河南省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利用效率。方法应用秩和比法分析河南省不同类型和不同专科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利用效率。结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床位利用效率较低,综合医院床位利用效率较高;公立医院、县级医院床位利用效率较高,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利用效率较低;肿瘤医院、儿童医院床位利用效率较高,康复医院、美容医院床位利用效率较低。结论政府应大力实行分级诊疗制度,实现资源下沉,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办医,调整医疗卫生机构床位配置,实现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相似文献   

7.
卫生床位配置标准测算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生物力资源包括卫生床位、卫生设备、卫生建筑等.卫生床位是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卫生物力资源,也是制定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的主要内容之一.该文论述卫生床位配置标准测算方法与数学模型,并用以测算出2001~2005年四川省卫生床位配置标准总量和省内21个市、地、州卫生床位配置标准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四川省医院床位配置状况及利用效率,为医院床位配置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床位效率指数和床位利用模型,评价四川省医院床位配置状况和利用效率。结果:四川省医院床位数每年以6%以上的速度增长,每千常住人口的医院床位数从2015年的4.21张增长到2019年的5.61张。从床位效率指数来看,四川省综合医院床位为等效率和高效率运行,中医医院床位从2017年起高效率运行,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和专科医院床位为低效率运行;公立医院床位为高效率运行,民营医院为低效率运行。从床位利用模型来看,四川省综合医院床位为效率型和周转型,中医医院床位为效率型,民族医院和专科医院床位为闲置型;公立医院床位为效率型,民营医院床位为闲置型。结论:四川省医院床位总体较为充足,要合理控制医院床位规模,不同类别医院床位的利用管理应各有侧重,同时需明确民营医院的市场定位,提高其床位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7年度医院各手术科室床位利用效率,为合理配置科室床位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床位利用模型和床位效率综合评价指数对各手术科室的床位利用效率进行评价,再运用床位工作效率指标测算各科室开放床位数的合理区间。结果本研究9个手术科室均为床位效率型科室。床位利用指数和床位效率综合评价指数评价结果一致。运用病例组合指数(CMI)调整前后床位工作效率指标测算的平均开放床位结果存在差异,两种方法测算结果均建议增加科室D、B床位,科室F、I床位维持不变。结论各手术科室均处于高效运转状态,建议优先为科室D、B增加床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山东省各市医院床位利用现状,为该省医院的床位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秩和比法分析山东省各市医院的床位利用效率。结果山东省医院床位利用效率可分为4档:1档(低)包括菏泽市、烟台市、泰安市,2档(偏低)包括东营市、德州市、莱芜市、潍坊市、聊城市,3档(中)包括淄博市、枣庄市、青岛市、临沂市、滨州市,4档(高)包括济南市、济宁市、威海市、日照市。结论该省床位资源数量丰富,床位利用效率各市之间存在差异性,建议政府在促进床位资源合理配置的同时加强医院的内部管理,提升床位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军队医院临床科室床位资源配置方法.方法 提取医院各临床科室展开床位数和一定期间的每日收治军、地人员数,应用优化模型对医院床位配置进行优化.结果 构建一套军队医院实用的优化床位资源配置的数学模型.结论 通过优化模型法在医院床位配置中的应用研究,为医院做好资源合理分配,履行好军人就医保障任务,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某三甲医院2018年各月及各科的校正后床位效率指数,分析其高效率或低效率运行的原因,并分析校正后床位效率指数的影响因素,为医院合理配置床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归一法”计算某三甲医院2018年各月及各科的床位效率指数,用CD率进行校正;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校正后床位效率指数的影响因素。结果2018年各月校正后床位效率指数中,7月最高(1.13),2月最低(0.58),除2月外其余月份效率指数均在0.9以上;各科校正后床位效率指数中,部分科室床位高效率运行的同时也有科室存在床位闲置的现象,重症医学科效率指数最高(4.06);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期初人数、入院人数、2或3类切口手术人数越多,急诊入院率越高,校正后床位效率指数越大,床位效率越高;三四级手术例数越多,床位效率指数越低。结论利用具体床位效率指数的影响因素,通过行政管理介入和医疗服务模式改善,可以有效实现医院床位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合理优化配置医院临床科室开放床位数。方法从医院HIS系统提取2013年度医疗统计报表数据,采用SPSS 16.0测算出各临床科室开放床位数的合理区间。结果30个临床科室中床位设置合理的有14个科室,需要调整的有16个科室,医院临床科室存在病床配置不合理情况。结论通过对比合理区间与实际展开床位数,部分科室床位需要进行调整,从而达到医院卫生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4.
基层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管理办法。方法:对神经外科和消化内科的护士进行工时和工作量测定,并测算出其护理人员编制的参考指标。结果:当月2个病区实际需要护士52.7人,床位与护士之比以1:0.73为宜。结论:基层医院护士现有人数很难适应护理专业发展的需要,缓解护士的缺编状况,要从合理定编和有效利用现有护理人力资源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医院床位设置的合理性分析,以期达到动态的优化配置床位资源。方法采集汇总本院2011年度医疗统计数据,应用病床工作效率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测算出床位数的合理区间。结果 30个临床科室中床位设置合理的有13个科室,需要调整的有17个科室,存在床位设置不尽合理的情况。结论医院的病床数量不能盲目的增加,而应以科学的方法学为依据,适度的扩大规模,才能实现优化卫生资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临床科室医疗业务量与医师人力资源需求量的关系出发,探索临床科室医师人力资源配置测算方法。方法以某三甲医院为例,应用转换比率法,将业务量增长率转化为医师需求人数增长率,计算各科室医师理论需求人数,并结合科室实际,分析医师人力资源配置情况。结果测算结果比较符合实际,与科室普遍反映的人力资源不足的现实一致。结论基于转换比率法的医师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为医师合理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对北京市Z区医疗设施布局及居民就医空间可达性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布局、提高居民医疗服务公平性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ARCGIS软件,采用两步移动搜寻法模型,对北京市Z区的居民点对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空间可达性进行测算。结果:Z区人口及医疗床位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几条核心街道地区;空间可达性呈典型的单核辐射向四周的布局状况。一级医疗机构资源空间可达性东部更高,二、三级医疗机构则西部更高。结论:Z区医疗床位资源总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增加对西部地区一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资源投入,此外,通过建设医联体增强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协作,从而促进优质资源下沉至东部地区,将有助于提高全区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成本,为医院感染管理的成本效果及效益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为医院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该院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为成本对象,采用微观成本法,收集该部门直接成本的各项目的数量和单价。结果2013年该院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上的投入约为87万元,其中人力成本约79万元,固定资产折旧后34 501元,低值易耗品3 800元,宣传培训33 600元,办公耗材5 208元;折算患者人均成本为12.16元,每床位成本为529.69元。结论该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投入的成本主要为人力成本。  相似文献   

19.
随着DRG支付方式改革的不断推进,公立医院医保和运营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降本增效是医院DRG管理的必由之路,因此亟需测算出准确合理的各病组成本。本研究探索以建立DRG管理软件平台为基础,通过统一医院全成本口径,结合成本费用比法计算扣除药品、耗材及医技分摊成本后病组的实际医疗收入;结合二级分摊法通过全院公共支出成本核算计算各科室需承担的每床日公共成本;建立适宜不同病种数据的病组收支结余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