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D10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存档蜡块标本中CD105的表达.同时检测正常甲状腺组织20例、良性甲状腺肿瘤30例标本作为对照.结果 正常甲状腺组织、良性甲状腺肿瘤标本50例,均无CD105的表达.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60例中41例CD105表达阳性,阳性率68.3%;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的标本39例中34例(87.2%)阳性表达,无淋巴结转移的标本21例中7例(33.3%)阳性表达,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105在正常甲状腺组织、良性甲状腺组织的血管中无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D105呈高表达.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值增高,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病情进展和肿瘤转移的重要信号.CD105高表达,MVD值越高,肿瘤转移性越强,预后越差.CD105可以作为一项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潜在性转移的参考benwenj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D10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存档蜡块标本中CD105的表达.同时检测正常甲状腺组织20例、良性甲状腺肿瘤30例标本作为对照.结果 正常甲状腺组织、良性甲状腺肿瘤标本50例,均无CD105的表达.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60例中41例CD105表达阳性,阳性率68.3%;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的标本39例中34例(87.2%)阳性表达,无淋巴结转移的标本21例中7例(33.3%)阳性表达,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105在正常甲状腺组织、良性甲状腺组织的血管中无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D105呈高表达.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值增高,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病情进展和肿瘤转移的重要信号.CD105高表达,MVD值越高,肿瘤转移性越强,预后越差.CD105可以作为一项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潜在性转移的参考benwenj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D10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存档蜡块标本中CD105的表达.同时检测正常甲状腺组织20例、良性甲状腺肿瘤30例标本作为对照.结果 正常甲状腺组织、良性甲状腺肿瘤标本50例,均无CD105的表达.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60例中41例CD105表达阳性,阳性率68.3%;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的标本39例中34例(87.2%)阳性表达,无淋巴结转移的标本21例中7例(33.3%)阳性表达,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105在正常甲状腺组织、良性甲状腺组织的血管中无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D105呈高表达.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值增高,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病情进展和肿瘤转移的重要信号.CD105高表达,MVD值越高,肿瘤转移性越强,预后越差.CD105可以作为一项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潜在性转移的参考benwenj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D10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存档蜡块标本中CD105的表达.同时检测正常甲状腺组织20例、良性甲状腺肿瘤30例标本作为对照.结果 正常甲状腺组织、良性甲状腺肿瘤标本50例,均无CD105的表达.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60例中41例CD105表达阳性,阳性率68.3%;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的标本39例中34例(87.2%)阳性表达,无淋巴结转移的标本21例中7例(33.3%)阳性表达,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105在正常甲状腺组织、良性甲状腺组织的血管中无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D105呈高表达.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值增高,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病情进展和肿瘤转移的重要信号.CD105高表达,MVD值越高,肿瘤转移性越强,预后越差.CD105可以作为一项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潜在性转移的参考benwenj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组织中CD56、CK19、TPO、HBME-1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三明市第二医院手术切除经病理确诊的40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组织为A组,40例无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组织为B组,4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为C组。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及比较3组CD56、CK19、TPO及HBME-1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组织CD56、CK19、TPO及HBME-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A组及B组CK19及HBME-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C组,CD56及TPO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与B组的CD56、CK19、TPO及HBME-1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组织CD56、CK19、TPO及HBME-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 0.05)。结论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组织CD56、CK19、TPO及HBME-1的表达显著异常,且均与淋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MP-9,CD105在胰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MP-9,CD105在53例胰腺癌组织(实验组)及10例正常胰腺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并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胰腺癌组织中MMP-9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MMP-9的表达与胰腺癌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关(P〈0.05)。胰腺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明显高于非肿瘤性胰腺组织。CD105的表达水平与胰腺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有关。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其MVD值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P〈0.05)。胰腺癌组织中MMP-9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0.05)。结论MMP-9的表达与胰腺癌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MVD值有可能作为判断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7.
底旺  李清怀  张凯丽  严丽 《河北医药》2010,32(18):2478-2479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90例甲状腺肿瘤(其中甲状腺腺瘤3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55例)石蜡包埋组织中的MMP-2、CD34表达。并在CD34染色切片上检测MVD。结果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MMP-2阳性表达率(67.3%)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MVD的平均值(62±4)个/HP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45±3)个/H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阳性表达组MVD平均值(68±4)个/HP明显高于MMP-2阴性表达组(45±4)个/H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2可能通过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间质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并可能成为判定甲状腺乳头状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BRMS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0例组织石蜡标本BRMS1蛋白表达情况,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原发灶50例、甲状腺腺瘤50例、正常癌旁组织5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灶50例。结果 BRMS1蛋白表达在正常癌旁组织阳性49例(98%)和甲状腺腺瘤阳性48例(96%),均显著高于癌组织(阳性20例,40%)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组织(阳性10例,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BRMS1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灶表达均显著下降,其中颈部淋巴结转移灶下降更为明显。BRMS1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转移灶低表达可能与其发展及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m23-H1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1例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甲状腺良性增生及3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nm23-H1的表达情况。结果:(1)nm23-H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阳性率为62.7%,明显低于两对照组(P<0.01或P<0.05)。(2)在甲状腺乳头状 nm23-H1在Ⅰ型、Ⅱ型、Ⅲ型间及包膜内型、腺内型、腺外型间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3)有淋巴结转移组nm23-H1的阳性率为54.5%,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75.0%),其蛋白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nm23-H1阴性表达的患者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大。结论:nm23-H1基因的表达与甲状腺乳状癌的发和发展、浸润和颈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检测nm23-H1可作为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转移肾的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细胞粘附分子CD62L及黏膜地址素细胞粘附分子(mucosal addressin cell adhesion molicule,MadCAM-1)在非小细胞肺癌及其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状况及其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选取肺癌60例和淋巴结转移标本30例,同时选取正常肺组织30例以及无转移淋巴结30例,利用免疫组化检测CD62L、MadCAM-1在不同组别的表达情况。结果 CD62L在肿瘤组织中表达在肿瘤细胞、脉管内癌栓、间质浸润的淋巴细胞;在转移淋巴结主要表达在转移灶肿瘤细胞、脉管内癌栓以及淋巴细胞;在正常肺组织以及无转移淋巴结主要表达在成熟淋巴细胞;CD62L在癌组织中表达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高于无转移淋巴结表达(P〈0.05);CD62L在转移淋巴结中表达与癌组织中的表达相比无差异(P〉0.05);CD62L在正常肺组织表达与无转移淋巴结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dCAM-1主要表达淋巴结滤泡间区的高内皮后微静脉内皮细胞;在癌组织中的高内皮微静脉无表达;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高于无转移淋巴结表达(P〈0.05)。CD62L及其受体MadCAM-1表达在肺癌组织以及转移淋巴结中表达之间存在密切相关(r=0.7081,P=0.002);CD62L及其受体MadCAM-1表达在肺癌组织以及无转移淋巴结中表达之间不存在切相关(P〉0.05)。CD62L的阳性表达水平(即灰度单位)与淋巴结转移、脉管内癌栓、临床分期之间存在密切相关(P〈0.05),与肿瘤体积、细胞分化程度、侵犯肺膜无关(P〉0.05);MadCAM-1的阳性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脉管内癌栓、肿瘤体积存在明显相关(P〈0.05),与细胞分化、侵犯肺膜、肿瘤分期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CD62L及其受体MadCAM-1参与正常肺组织的淋巴细胞归巢和肺癌组织的淋巴结转移,并与肺癌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黄述斌  孟刚  杨苗苗  王岳君 《安徽医药》2012,16(8):1105-1108
目的探讨TfR1/CD7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复习60例PTC、3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NGWPH)及18例滤泡性腺瘤(FA)患者的资料,观察HE切片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fR1/CD71的表达并与CK19、34βE12、HBME-1、Galectin-3和CD56的表达作比较。结果 TfR1/CD71在PTC组、NGWPH组和FA组的阳性率分别为93.3%、9.4%、11.1%,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有明显差异性(P0.05),其诊断PTC的敏感度为93.3%,特异度为90.0%,准确度为91.8%。CK19、34βE12、HBME-1、Galectin-3和CD56诊断PTC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8.3%,86.0%,92.7%;71.7%,98.0%,83.6%;85.0%,92.0%,88.2%;90.0%,78.0%,84.5%;96.7%,100.0%,98.2%。结论 TfR1/CD71在PT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亚型(ER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各组织学变型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56例甲状腺腺瘤和3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 ERα和VEGF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ERα在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和正常甲状腺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05%、58.93%和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VEGF在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41%和39.29%,而在正常甲状腺无表达,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的高细胞型和弥漫硬化型PTC中ERα和VEGF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率较低的乳头状微癌(P <0.05)。在PTC中ERα和VEGF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 =0.514,P = 0.033)。结论:ERα对甲状腺滤泡上皮的增生和分化以及甲状腺肿瘤的血管生成均具有促进作用,其过度表达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CD15s P16和nm23H1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CD15s,P16和nm23H1基因蛋白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6例PTC组织中CD15s,P16和nm23H1蛋白的表达。结果在PTC中,CD15s,P16和nm23H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9.6%、58.7%和56.5%,CD15s表达阳性率与PTC的侵袭、转移呈正相关(P<0.05);P16和nm23H1表达阳性率与PTC的侵袭、转移呈负相关(P<0.05)。结论CD15s,P16和nm23H1的表达与PTC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检测CD15s,P16和nm23H1蛋白的表达可作为判断PTC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与CD34比较,研究CD105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癌25例(子宫内膜癌组)、非典型增生13例(非典型增生组)、正常内膜8例(对照组)中CD州、CD34、VEGF、ki-67的表达,CD105-MVD与临床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组和非典型增生组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非典型增生组与子宫内膜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05-MVD与FIGO手术一病理分期、浸润肌层深度及局部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CD105优于CD34,可用来预测非典型增生的恶变倾向,反映子宫内膜癌增殖生长状态,并可提供更多的预后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ER、PR表达在甲状腺肿瘤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3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和36例甲状腺良性变化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并对两组患者的甲状腺组织进行S-P法免疫组化分析,对ER、PR在组织中的阳性率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组(甲状腺肿瘤患者)ER、PR在甲状腺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甲状腺良性变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的ER、PR在甲状腺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未发生转移的患者(P<0.05)。结论 ER、PR表达在甲状腺肿瘤中具有指示性意义,可以作为甲状腺肿瘤恶化程度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