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的主要症状之一是反复发作性下腰痛,中医药疗法对其有一定的疗效,且在保守疗法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中药、针灸、针刀、推拿等疗法可起到疏通经脉、行气活血、除痹止痛的作用。针灸多采用循经取穴,辅以远部辨证取穴的原则;针刀疗法直接作用于十二筋的筋膜层,改善病变部位小血管和挛缩变性组织的微循环,可阻断无菌性炎症反应的恶性循环;推拿疗法促进病变组织微循环,提高局部组织痛阈值,改变肌肉痉挛和挛缩的状态,解除异常牵拉应力,促进椎间关节稳定;中药疗法包括内服与外用,内服多以补肝肾、强筋骨为法,外用包括中药贴敷、中药熏洗及中药离子导入等。虽然这些传统疗法应用于退行性腰椎不稳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相关疗效的报道较少且分散。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资料报告进行鉴定、整理、综合,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退行性腰椎不稳症手术治疗中使用内固定器械的效果。方法  35例患者 ,其中腰椎不稳合并腰椎管狭窄 16例 ,退行性滑脱 15例 ,退行性侧弯 4例。结果  35例有完整的临床资料 ,2 5例有完整的影像学资料。平均随访时间是 2 5年。优良率 1年为 88 7% ,2年为 85 5 % ,3年为 84 %。结论 内固定对提高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的早、中期临床疗效是可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简要阐述现代中医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病名、病因病机、中医分型的研究现状基础上,从现代中医治疗方面总结了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现代中医治疗研究进展。文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综述:现代中医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药治疗、中医针灸治疗、针刀治疗、拔罐、刮痧等其他综合治疗以及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文章以期为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现代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采用综合治疗方法的临床观察。方法:对63例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门诊病例采用中药药物离子透入、电针及穴位注射、中药辨证内服综合方法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随访1年以上,显效26例,占41.2%。有效29例,占47.1%。无效8例(有3例仅治疗1个疗程)占12.7%,总有效率为88.3%。结论: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应用综合疗法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王君,马树杭,周茹卿,马法杰,周秉文(山东省文登骨伤研究所,264400文登中心医院,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1854年德国人killan首创了Spondylolisthesis一词[1],即脊柱滑脱。1930年,Jumghamns报道6...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讨论实施社区中医综合干预方案的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我社区医院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来分组,具体划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针对观察组患者,选择应用社区中医综合干预方案;针对对照组患者,选择应用常规干预方案,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社区中医综合干预方案治疗可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降低了病情反复的概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是引起中老年人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绝大多数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对于非手术治疗反应良好,本文就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非手术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前,对于节段性腰椎不稳症的诊断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因而在治疗方面也未有统一的标准。作者随访了自2004年7月-2005年11月收治的58例临床诊断为腰椎节段性不稳症的患者,获得了满意的初步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钉棒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腰椎退行性不稳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它是引起下腰痛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向老龄化社会发展,其发病率也越来越多。腰椎退行性不稳症导致腰椎骨质增生,合并腰椎在载荷情况下发生异常活动,从而引起腰痛、腰椎畸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针刀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3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像学变化。方法将60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疗法对病变节段附近的阳性反应点进行闭合性松解术,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与功能改变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影像学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愈显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疗法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优势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社区医疗是当前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文章就社区内中医为主综合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大意义、中医药疗法的特色与优势、开展以中医为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社区内综合干预的可行性以及具体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联合七叶皂苷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七叶皂苷钠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独活寄生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水煎内服和外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对照组为7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中药针灸配合胶原酶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针灸配合胶原酶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4例LD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行常规腰椎间盘胶原酶溶核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针灸治疗。治疗后1、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比较,治疗组VAS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针灸配合胶原酶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的胶原酶溶核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贴敷疗法配合腰痹方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短期临床疗效。 方法 将94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的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其中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贴敷疗法,治疗组患者加服腰痹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临床疗效,采用SF-36量表评估生存质量。 结果 两组治疗10、21 d后,VAS评分和ODI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和OD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1 d后,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力、社会功能4个维度评分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贴敷疗法配合腰痹方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能减轻疼痛,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短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腰椎骨关节病是一种发生在腰椎的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随着社会老龄化而增加,急性发作时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对该病的治疗,祖国医学治疗方法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对近年来的中药内服、外治、针灸理疗、推拿、小针刀、穴位注射及运动锻炼等治疗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结合降糖药治疗糖尿病多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来自我院门诊的84例糖尿病多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给予降糖药治疗,治疗组42例在降糖药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论治,观察治疗前后2组临床效果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28.5%,总有效率90.4%;对照组临床治愈率9.5%,总有效率57.1%。2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结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多汗症疗效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社区高值血压人群中医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高值血压人群进行中医体质分类,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两组均提供常规饮食、运动干预,干预组针对不同类型的人群给予相应的中医干预措施,12个月后比较两组前后血压、血糖、体重指数、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人群在血压、血糖、体重指数、血脂方面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综合干预在高值血压人群中可改善血压、血糖及血脂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心脏X综合征有心绞痛的表现,但其预后与冠脉狭窄引起的心绞痛迥然不同。由于现代医学对此病的认识有限,在治疗方面疗效并不理想,而运用中医药在治疗心脏X综合征方面有很突出的特色和优势,经临床验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从中医临床研究角度总结了中医对更年期综合征在辨证论治、自拟验方、中成药、针灸、中西医结合疗法及其它中医特色治疗进行了综述,指出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急性毒副反应观察与护理。方法:将6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化疗治疗,观察组予化疗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观察两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口咽黏膜、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毒副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P〈O.05);且因化疗毒副反应中断治疗人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干预乳腺癌术后化疗治疗,可减轻其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