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8年调查麻风畸残,随机抽出200例院外患者进行统计,其中有畸残者119例(59.50%),男87例(59.59%),女32例(59.25%);多菌型100例(33.61%),少菌型79例(66.39%),Ⅱ级畸残60例(50.42%),Ⅲ级54例(45.38%)。畸残发生和加重主  相似文献   

2.
1990年8月对全市麻风包括治愈者进行了畸残调查。1956~1990年6月,全市累计发现麻风3918人,死亡1361人。失访388人,外迁373人,存活1796人;检查1761人(98.05%),其中治愈者1680人,观症81人;男性1291人,女性470人;少菌型1215人,多菌型546人;住院371人,院外1390人;15岁以下1人,16~60岁1121人,50岁以上639人。查发现残疾738人(41.91%);I级43人(5.83%)Ⅱ级323人(43。77%)Ⅲ级372人(50.4l%);无畸残1023人。多菌型的畸残率为62.09%,少菌型为32.84%(P<0.01);院由与院外的畸残患者,分别占91.11%和28,78%(P相似文献   

3.
全区1949~1989年共发现麻风294例,外迁5例,死亡100例,下落不明51例,到1989年底存活病人138例(男97例,女41例),其中治愈者71例,现症67例;年龄为21~76岁,平均41.3岁;病期1~42年,平均15.4年。 1989年曾按部颁麻风畸残分级登记表,检查全区138例麻风,其中76例有不同程度的畸残(55.07%),见表1;Ⅰ级畸残16例(11.59%),Ⅱ级23例(16.67%),Ⅲ级37例(26.81%);单纯为手、足或眼畸残的13例,包  相似文献   

4.
南平市累计发现麻风病人710例。有畸残者269例(37.9%),其中男234例,女35例;MB 96例,PB 173例;Ⅰ级畸残134例,Ⅱ级93例,Ⅲ级42例;20~60岁的228例(84.76%),60岁以上28例,20岁以下19例,以尺神经和腓  相似文献   

5.
1990年3月在城固县按高、中、低发病区随机抽样三个区,检查全部病人和治愈者。应查330人,实查298人,其中男231名,女67名,MB 168名.PB 130名(现症10例);有畸残者221人(74.2%)。畸残者中男168人,女53人,分别占72.7%和79.1%。畸残I级10例(94.5%),Ⅱ级82例(37.1%),Ⅲ级97例(43.9%);脱眉、塌鼻及面瘫共32人(14.5%);畸残部位为手部121人>足部95人>眼部87人>面部32人。30~39岁组重度畸残率最高,10年以上者有87.6%。有22例(占畸残数的10%)在治愈数年后临床复发的情况下发生畸残。其中3例因麻风反应引起,19例无明显诱因。  相似文献   

6.
1989~1990年对全市134名现存(6人外出)麻风病人进行调查.发现93例畸残,其中Ⅰ级8例(8.6%),Ⅱ级23例(24.73%),Ⅲ级62例(66.67%);Ⅰ级以上85例中男63,女22;MB28,PB57,眼手足畸残只有单项者36例(42.65%),两项者32例(37.66%),三项者17例(20.0%);手部畸残61人次(71.76%);足部56人次(65.88%);其中足底溃疡39例;眼部33人次(38.82%)。  相似文献   

7.
对103例麻风进行畸残调查,其中现症10人,男84,女19;年龄18—77岁,平均49.16岁;MB 63人,PB 40人;病期0.5—22年.平均4.54年。有畸残52例(50.49%),在MB 和 PB 中分别为40.0%和51.74%(P>0.05)。畸残者中Ⅰ、Ⅱ、Ⅲ级的分别为34.62%、46.15%和19.23%;在Ⅱ级畸残者中.PB 占56.25%,MB 占41.67%;病期<5年的61人中,有畸残19人(31.15%),5年以上的43人中,有畸残33人(78.57%)(P<0.005);单肢、双肢、3  相似文献   

8.
对13个县市(区)健在的麻风病人,用WHO畸残分级法进行调查。共查1050例,其中男790例,女260例;年龄12~90岁;MB 557例,PB 377例,不明16例。有畸残者611例(MB412、PBl95型不明4例),畸残率58.19%,其中有ⅡⅢ级畸残491例(80.66%),以45~64岁者居多(60%)。脱眉644例(61.33%),视力模糊151例(14.38%),睑外翻76例(7.24%);爪型指217例(2n.67%),指骨吸收180例(17啊4%),手指挛缩186例(17.71%);足底溃疡284例(27.05%),趾吸收210例(20.005%)。致残因素主要是麻风反应(47.85%),其次为外伤(z9.12%),误诊及治疗不当也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21例中,男13例,女8例;5~60岁,平均38岁;病期1年以下17例(80.95%),1~2年的4例(19.05%);1986年后用MDT疗程6个月。治疗前查菌均为阴性;病理组织检验均为活动期;有活动性皮损的14例(66.67%),非活动性的7例(33.33%);Ⅱ级畸残4例,  相似文献   

10.
检查甘孜州地区1256例病人(占应检人数的 95.66%),其中男817例,女439例;多菌型691例,少菌型565例;年龄8~87岁;病期0.2~28年;有畸残、784例(62.42%)。病期<5年的254中有残疾81例(34.25%)病期5~10年的298人中有135例(45.3%),>lO年的704人中有562例(79.83%)。病期5~lO年者有I级畸残21例,(7.05%),Ⅱ级68例(22.82%),Ⅲ级46例(15.44%);>10年者有I级畸残28例(3.98%),Ⅱ级165例(23.44%),Ⅲ级369例(52.42%)。治愈者中的畸残率为65%(704/1083),现症病人的为46.2%(80/173)。农牧民病人中的残疾率为62.74%,其他职业者中只有37.5%。  相似文献   

11.
随机抽查城固县的现症麻风病人和治愈者298例,其中男231,女67;多菌型168,少菌型130(现症10例)。有畸残的221例(74.2%),其中男168例,女53例,分别占72.7%和79.1%,其中Ⅰ级畸残10例(4.5%),Ⅱ级82例(37.1%),Ⅲ级97例(43.9%);畸残位于手部  相似文献   

12.
1989年8~10月对本市存活的437例麻风进行畸残调查,有畸残者366例(83.75%)。男性292例中有畸残243例(83.22%),女性145例中有畸残者123例(84.83%);MB 257例中有畸残230例(89.49%),PB 180例中有畸残者136例(75.56%);  相似文献   

13.
1952~1991年武汉市有2422例初诊的麻风患者,用WHO畸残分级法,有Ⅱ级以上畸残者629例(25.97%),其中男559例,女70例;MB 213例,PB 416例;15岁以下的44例(7.0%),15~40岁419例(66.6%),40岁以上  相似文献   

14.
1949年至今,全县累计发现麻风116例(MB 38例,PB 78例),至1992年底,死亡、外迁49例。存活者有67例均被调查,其中男58例,女9例;MB 24例(50.0%),PB 24例(55.8%);32例有Ⅱ级以上畸残(47.8%);手部畸残29例(43.3%),足部15例  相似文献   

15.
四川是中国麻风重流行区之一,至1991年底全省累计发现病人30843人,现有现症病人4047人;现在活着的病人和治愈者共17574人,其中畸残者8625人,畸残率为49.08%,包括Ⅰ级畸残8.09%(1423例),Ⅱ级畸残22.77%(4001例),Ⅲ级畸残18.21%(3201例),还不断有新的畸残出现,因此畸残的预防和康复医疗十分繁重。 从1988年起,对全省麻风防治人员进行了麻风畸残预防的培训,重点在早期发现病人和及时处理麻风反应。  相似文献   

16.
1480例麻风的畸残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摸清麻风畸残的基本情况,于1987年对两个麻风病院、一个市和一个县的全部麻风现症患者及治愈者进行了畸残调查。调查用作者稍加改进的WHO畸残分级登记表,对畸残原因也作了调查。共检查1480人(男1108,女372,年龄8~92岁,平均49.48岁).结果:畸残者999人,畸残发生率为67.5%,其中现症患者及治愈者的畸残率分别为73.48%(241/328)及65.88%(753/1143);畸残发生于抗麻风治疗开始之前者达65.8%(340/609);2级及3级畸残者为80.95%(809/999),而1级者仅12.01%(120/999)。畸残发生之有关因素中最常见的是麻风反应及神经痛。麻风发病到发生畸残的时间在4年以内者占36.5%(365/999)。上述情况皆说明我国麻风畸残问题的严重性。作者强调,麻风病的静止不等于畸残的静止,控制麻风必须控制畸残,因此必须树立全面控制麻风的观念,必须把控制麻风的三个目标作为工作的主要目的:1,降低发病率,2、治愈患者并使之全面康复,3、预防畸残。此外强调了开展麻风康复工作的必要性及迫切性,并对畸残调查工作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7.
1954~1992年底,我院累计收治麻风1143例,治愈963例,现有现症住院10例,残老留院25例,住院的35人中有畸残者29例(82.85%),其中男18例,女11例;多菌型21例,少菌型8例;年龄19~70岁,平均53.4岁,畸残发生已2~36年,1级4例(13.79%),2级17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联合化疗(MDT)配合眼手足自我护理(以下简称自我护理)对麻风畸残的影响,探索降低麻风畸残的有效方法。方法将MDT并配合自我护理前后14年所发现并治疗的麻风病例分为两组(以下称前组和后组)直接进行畸残率和麻风反应情况的对比。结果前组97例,畸残59例(Ⅱ,Ⅲ级),畸残率60.82%。其中Ⅱ级畸残31例(31.96%),Ⅲ级畸残28例(28.87%),麻风反应14例(14.43%)。后组67例,畸残39例(Ⅱ,Ⅲ级),畸残率58.21%。其中Ⅱ级畸残34例(50.75%);Ⅲ级畸残5例(7.46%),麻风反应10例(14.93%)。结论MDT配合自我护理使麻风Ⅲ级畸残率显著下降(P<0.01),因此应持久地开展应用。但前后两组麻风反应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MDT对麻风反应的控制作用尚还有限。  相似文献   

19.
1984年6~11月对全县104例和治愈者1例现症病人进行了调查,其中男81例,女24例,有畸残66例(63.O%),Ⅱ、Ⅲ级的占57.1%;多菌型中畸残者占80.0%,少菌型中占56.0%;畸残发生在14岁以下的占65.0%,15~24岁85.7%,25~34岁46.9%,35~44岁53.8%,45岁以上58.3%;麻风发病至发生畸残经历3月~15年,2年内畸残的占38.5%,3年以上77.2%;治疗2年内畸残的占38.2%,3年以上74.6。66例畸残的原因为外伤、冻伤、烫伤、水泡、皲裂的占31.8%,治疗不及时的68.2%;曾有麻风反应的占42.8%。  相似文献   

20.
早期发现病人,给予联合化疗,是消灭麻风的关键。早期病人病情轻,畸残少,及时治疗还可减少传播。 云南全省在1988~1993年发现麻风3884例(含复发298例),其中男2921例(75.21%),女963例(24.79%);MB 2565例(66.04%),PB 1319例(33.96%);0~14岁儿童124例;Ⅱ~Ⅲ畸残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