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NF-α引起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及其细胞分子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管内皮细胞是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作用的靶细胞之一。由TNF α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很多心脑血管疾病和血栓性疾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主要研究不同浓度的rhTNF α(简称TNF)引起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代谢的早期损伤以及其与微血管内皮细胞中原癌基因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 ,试图从中说明TNF引起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表现及其部分细胞分子机制。实验是在体外培养的第二代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PMVEC ,简称内皮细胞 )中进行的。细胞经光镜、电镜的形态观察 ,vWF免疫组化阳性 ,CD3 1免疫…  相似文献   

2.
缺血再灌脑血管内皮损伤及GPⅢ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 血再灌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细胞粘附 ,已有一些研究[1,2 ] ,但缺血再灌后脑微血管血小板与内皮细胞之间粘附却研究不多 ,特别在脑缺血再灌的情况下 ,血小板粘附分子的表达和在体状态下血小板的粘附行为与粘附分子的表达之间的关系是否一致尚不十分明确。因此我们在活体状态下观察脑缺血再灌内皮细胞与血小板之间的粘附变化 ,结合组织免疫方法研究细胞粘附与粘附分子表达 ,确切地了解内皮损伤和血小板粘附的关系 ,为脑梗塞、血栓形成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实验动物动物为蒙古沙土鼠 ,体重 6 5~ 75 g ,雌雄…  相似文献   

3.
微血栓形成与内皮细胞损伤间关系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损伤在微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动物实验部分用wistar大鼠制作微血栓动物模型,临床部分观察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测定循环内皮细胞(CEC),内皮素(ET)等相关因子,观察微血管内膜的组织学变化,结果 微血栓形成动物及病人CEC、血浆TXB2,ET明显增高,而患者的内皮细胞舒张因子(EDRF)低于正常对照。结论 微血栓形成与内皮细胞损伤关系密切,内皮细胞损伤可导致微血栓形成,微血栓形成又能造成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4.
研究沙土鼠缺血再灌注后微血管内皮损伤和GPⅢa的表达。方法用夹闭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30min再通造成灌注模型 ,由颈动脉注入FITC标记血小板。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活体软脑膜微血管中血小板对内皮细胞的粘附 ,用CD61抗体经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缺血再灌注沙土鼠脑组织血管内血小板和内皮细胞上GPⅢa糖蛋白的表达。结果再灌注后即刻 ,软脑膜细静脉内有白细胞和血小板粘附 ,呈星点状分布 ;再灌注(30~60)min ,可观察到小动脉和细动脉内皮形成的空泡和血栓形成。免疫组化显示缺血再灌注(1~6)h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膜上GPⅢa表达增强。结论缺血再灌注可引起脑内皮细胞损伤和血小板粘附蛋白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5.
吸烟与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近年研究发现吸烟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包括心、脑等大血管并发症和肾脏、视网膜等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其通过增加胰岛素抵抗,影响糖、脂代谢,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及血小板功能,致低度炎性反应,诱导氧化应激等作用加速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出现和进展.研究吸烟与糖尿病血...  相似文献   

6.
急性减压损伤微血管变化及其高压氧治疗的效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物急性潜水减压病时微血管形态功能改变特点及其高压氧暴露后的效用.方法大鼠、豚鼠和家兔87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减压损伤组和高压氧暴露组.检测了动物快速减压微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改变.结果快速减压后可见微循环气泡栓塞,血管痉挛,毛细血管开放减少,局部组织出现大片缺血区.在微血管内,可见内皮细胞与白细胞、血小板黏附,血栓形成,血液瘀滞,血流动力减弱,并出现组织渗出.减压应激损伤动物,经用0.25mpa高压氧暴露60min后,红细胞聚集程度减轻,血流动力改善,微血管充盈良好,毛细血管开放数量明显增加,组织血液灌注改善.微血管中减压气泡缩小或开始消散,未见新的微小血栓形成,亦未见微血管内皮细胞与血细胞发生黏附.显示高压氧暴露对减压应激损伤所致的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结论(1)减压应激损伤后不仅在微血管内存在气泡,同时还引起微血管痉挛、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减少、白细胞和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等多因素发病的特点.(2)高压氧暴露可通过增加白细胞、血小板稳定性,改善微血流动力,达到对减压损伤治疗的效用.  相似文献   

7.
TNFα引起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及其分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管内皮细胞是肿瘤坏死因子 (TNFα)作用的靶细胞之一。由TNFα 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很多心脑血管疾病和血栓性疾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主要研究不同浓度的mTNFα(简称TNF)引起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代谢的早期损伤以及其与微血管内皮细胞中原癌基因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 ,试图从中说明TNF引起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部分分子机制。1 细胞增殖动力学 在体外培养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PMVEC)中发现 ,加入TNF( 2 0ng/mL)后 ,细胞形态从圆形、多角形变成梭形 ,细胞的纵轴拉长 ,横轴缩小 ,…  相似文献   

8.
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过程中,白细胞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白细胞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是其病理效应的前提条件。对脑缺血再灌注期间,白细胞与脑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的基础研究现状作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水平及其血液流变特性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58例合并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和40例健康成人进行血清TNF-α、PAI-1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单纯糖尿病组TNF-α、PAI-1比正常对照组增高,有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组TNF-α、PAI-1比单纯糖尿病组显著增高(P<0.01),单纯糖尿病组全血粘度、血小板粘附率比正常对照组增高,而有合并症的糖尿病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血小板粘附率比单纯糖尿病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TNF-α、PAI-1的增高以及血液流变性改变在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发展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过程中,白细胞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白细胞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是其病理效应的前提条件。对脑缺血再灌注期间,白细胞与脑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的基础研究现状作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1.
血小板及血浆GMP—140测定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患者主要并发症是微血管的病变和微血栓的形成,其中血小板的活化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是血栓形成的关键。α—颗粒膜蛋白(GMP—140)是血小板活化的特异标志,本文探讨了129例Ⅱ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血小板及血浆GMP—140变化。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一)正常人组:36名(男16名,女20名)为本院体检健康者,均无心脑血管疾病,肝、肺、肾功能正常者,平均年龄43.5岁。 (二)NIDDM组:129例,均符合WH01980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依据有无微血管病变将NIDDM患者分为两组:(1)眼科用眼底镜观察有视网膜病变在Ⅱ级以上;(2)肾脏病变以放免法测定  相似文献   

12.
炎症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白细胞粘附并穿越微血管内皮细胞,向炎症部位募集.外渗的白细胞释放细胞毒性物质,如氧自由基、蛋白水解酶等,造成组织损伤.在炎症反应中,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是一重要环节,它决定了白细胞经内皮迁移以及粘附分子参与白细胞粘附的整个过程.在炎症所致微循环损伤中,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 - 1( PECAM- 1, CD31) 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3.
TNFα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TNFα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血管内皮细胞是TNFα作用的靶细胞之一。由TNFα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很多炎症性疾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主要研究不同浓度的rhTNFα(简称TNF)引起大血管内皮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微血管内皮细胞(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功能、代谢的损伤以及其与内皮细胞中原癌基因表达的关系,试图从中说明TNF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早期损伤的部分分子机制。1-细胞增殖动力学:在体外培养的大血管内皮细胞(HVEC,第3~4代)中发现,加入TNF(20~40ngmL)后…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微血管及大血管病变,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血小板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当其话化时,不仅形态及生化代谢发生改变,膜蛋白的结构和成份均要发生变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α-granule membrane giycoprotein)(GMP-140)位于血小板内α-颗粒膜上,活化脱颗粒时便在血小板质膜上表达。  相似文献   

15.
在血栓形成的大量因素中,血小板的行为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它们的粘附、聚集等功能直接影响着血栓形成的时间和体积的大小。但是,在活体中要评价血小板功能是很难定量的。本研究分别利用了电刺激方法和荧光染料体内注射结合滤过光照射后在金黄地鼠颊囊和大白鼠肠系膜的微血管中产生血小板凝集,进而产生血栓  相似文献   

16.
怡开对白细胞粘附和血液流变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深入探讨怡开改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机理。方法 :利用活体肠系膜微循环观察、血液粘度和红细胞变形性测定方法。结果 :对照组用内毒素后明显引起静脉内白细胞粘附、游出和血小板聚集 ,血流减慢 ,内皮水肿、内皮细胞间间隙增大、血管内皮损伤、出血等对血管内皮有明显的损伤作用。用PK预防的大鼠明显减轻内毒素引起的白细胞粘附、游出和血小板聚集 ,未见血管内皮水肿和血栓形成 ,出血比对照组轻。结论 :用PK预防的大鼠能明显减轻白细胞粘附、游出和血小板聚集等 ,减轻血管内皮水肿和血栓形成 ,对血管内皮的损伤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肖芳  宋君  陈丽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2,32(10):1227-1229
 摘要 胰岛是高度血管化的微器官,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作为胰岛微循环系统最主要的组成成分,与胰岛内分泌功能关系密切,直接参与糖尿病胰岛功能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是糖尿病防治的新靶点。近年来,脂毒性在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可通过促进氧化应激、影响血管舒缩功能、诱导细胞凋亡等多种途径直接损伤胰岛微循环内皮细胞,影响胰岛细胞功能。本文就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在胰岛功能中的重要作用、脂毒性对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为糖尿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靶点。  相似文献   

18.
血 小板在血栓性疾病的形成及发病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白色血栓的主要成分是血小板 ,且常发生在动脉内 ,血流速度较快是形成的因素之一 ,血管壁受损 ,血小板的粘附、聚集是重要因素 ,血小板计数增高时 ,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增大 ,但血小板的粘附、聚集、释放反应等增强是许多疾病中血栓形成的重要条件[1] 。我室以二磷酸腺苷 (ADP)作为诱聚剂 ,对在我院住院的 2 4 0例确诊的脑硬塞、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人进行了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 ,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资料。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健康体检人员 12 0例。年龄在 3 0~ …  相似文献   

19.
TNFα对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摘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管内皮细胞是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作用的靶细胞之一。由TNFα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很多心脑血管疾病和血栓疾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主要研究不同浓度的。TNFα(简称TNF)引起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代谢的早期损伤及其与微血管内皮细胞中原癌基因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关系,试图从中说明TNF引起微血管内皮细胞早期损伤的部分分子机制。 1细胞增殖动力学在体外培养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中发现,加入 TNF(20ng/ml)后,细胞形态从圆形、多角形变成梭形,细胞的纵轴拉长,横轴缩小。此种变化从培养6h开始,72h最显。光镜下未见明显细胞损伤表现,电镜下(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细胞器无明显改变,但见内皮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当TNF的浓度增高到40ng/ml以上,将其与PMVEC共同孵育培养72h后,TNF组内皮细胞总数比对照组(PBS组)显著减少(5.23 ±0.50减到4.30±0.34,P<0.01)。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增殖周期发现,TNF组处于G_1期的细胞明显增多,S期和M期的细胞明显减少(P<0.05)。结果提示,高浓度TNF抑制内皮细胞增生,使细胞分裂延缓。 2 PGI_2和t-PA前列腺素P  相似文献   

20.
肿瘤坏死因子与移植肝的保存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肝移植过程中的保存再灌注损伤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特殊类型。肝移植过程中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升高,可能与内毒素的产生和枯否氏细胞的激活有关。肿瘤坏死因子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白细胞及分泌炎性介质,增强中性粒细胞对内皮细胞的粘附、激活巨噬细胞释放白介素等,介导组织损伤,通过使用降低TNF合成的药物,设计新型保存液及TNF抗体的使用可拮抗TNF对原位肝移植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