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对入组的30例精神分裂症患儿的父母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在干预前后进行心理卫生状况评定。结果1心理状况方面:心理干预前与国内常模比较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干预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较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2应对方式方面: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母亲消极应对方式评分比父亲高,经心理干预后,其父母退避及自责消极应对方式减少,求助及解决问题的积极应对方式增加,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改变消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对入组76例陪护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心理干预前后对两组家属进行测评和对照研究,并与国内常模对比分析。结果①干预前两组家属SCL-90、SA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t=2.43,2.56,2.60,2.58;P均0.01),干预后干预组SCL-90、SAS评分均显著下降(t=2.51,2.63;P均0.01),均低于对照组(t=1.98,1.83;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②干预后两组家属TCSQ的PC评分比较有差异(t=1.95,P0.05)和NC评分比较(t=2.42,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学会了较为积极、正确的心理应对模式,纠正消极应对方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主动干预对提高心理不健康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所起的作用.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心理健康选修课的学生进行SCL-90心理健康检测,并将心理不健康(SCL-90各因子分>2.5)的学生作为实验组,对其进行为期10周的主动心理干预,将心理健康的学生作为对照组,不对其进行任何心理干预.结果 ①实验组在实验后心理不健康人数由原来的29人下降到实验后的4人(13.79%),有25人(86.21%)的SCL-90因子分<2,心理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善;②干预前实验组在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上均高于对照组(t=5.35,7.35,8.80,7.00,6.83,2.62,5.19,4.01,7.36,3.31,10.82;P<0.01),干预后实验组在躯体化、偏执、其他3个因子上得分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0,1.16,0.06;P>0.05);③干预后,实验组的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除敌对因子外)均低于实验前的得分(t=4.18,4.50,4.59,4.69,4.00,1.83,5.38,3.42,5.31,3.17,1.49;P<0.01).结论 主动干预对心理不健康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的改善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幽默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对367名大学生进行幽默感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 ①男生的幽默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1);②幽默感高、低分组在SCL-90各因子上得分都有显著性差异(P<0.001);③大学生的幽默感得分与SCL-90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185~-0.316,P<0.01);④在幽默感各维度中以幽默来应对心理症状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 男生幽默感高于女生,幽默感越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越高,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的应对方式可以减少大学生的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军队医院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及其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266名军队医院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①军队医院护士症状自评量表(SCL-90)得分均低于常模(t=-19.890,P<0.01);②应对方式与常模比较,消极应对方式低于常模(t=-36.093,P<0.01),积极应对方式与常模间无显著性差异;③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159,P<0.01),积极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无相关.结论 与常模比较,军队医院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好,采取消极应对方式越少,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心理问题及生活质量状况.方法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 74)对50名女性分裂症患者的配偶(患者配偶组)和50名本市女性市民的配偶(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配偶组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4,2.54,2.48,2.11,2.36,2.94,2.73,2.63,2.08;P<0.05或P<0.01).患者配偶组GQOLI-74各维度及客观状态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5.86,2.86,6.42,6.03,3.15;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女性分裂症的配偶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和他们的生活生活质量受到了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监狱干警心理健康状况,并考察应对方式在生活满意度及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SCL-90、生活满意指数A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190名重庆监狱干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监狱干警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低于全国常模(t=2.13,P<0.01);②SCL- 90得分与生活满意度、解决问题显著负相关(r=-0.52,-0.28;P<0.01),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t=0.58,0.25,0.48,0.52;P<0.01);③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自责、退避和合理化4个因子在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结论 生活满意度不仅可以直接对监狱干警的心理健康状况造成影响,还通过解决问题、自责、退避和合理化间接影响监狱干警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首发与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父、母母及首发患者父母心理健康、应对方式。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186例,按患者首发与复发分为父父、母母和首发父母3组,分别测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首发父亲组SCL-90除抑郁、敌对、偏执及其他与复发父亲组无差异外(P0.05),其余各因子及总分均高于复发组(t=1.884~5.613,P0.05或0.01),消极应对高于复发组(t=4.154,P0.01);首发母亲组SCL-90除敌对、恐怖与复发母亲组无差异外(P0.05),其余各因子及总分均高于复发组(t=2.011~5.942,P0.05或0.01),积极无差异(P0.05),消极应对高于复发组(t=4.672,P0.01);首发父、母组间SCL-90除恐怖、其他无差异外(P0.05),其余各因子及总分父亲低于母亲(t=-1.774~-5.120,P0.05或0.01),积极应对无差异(P0.05),消极应对父亲低于母亲(t=-1.783,P0.05)。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健康水平低,应对方式简单消极,母亲的心理健康更需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225名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 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SCL-90人际敏感、焦虑、恐怖因子得分高于普通大学生常模(t=3.13,2.18,1.95;p<0.05);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与SCL- 90各因子得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民族大学毕业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而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CBT)的效果.方法 将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研究组在精神科护理常规的基础上行CBT8周.干预前后分别对两 组患者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SCL-90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除偏执、精神病性外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CBT可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心理干预对边远哨所战士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边远哨所战士心理健康的影响 ,为部队心理卫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对边远哨所战士进行个性测定 ,定期对战士进行心理干预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 )在干预前后进行心理卫生状况调查。结果 :与全军常模比较 ,边远哨所战士EPQ的P分、N分较高 ,E分较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P <0 0 1 ) ,L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心理干预前SCL - 90各因子分均较军人常模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干预后SCL - 90除偏执外 ,其余各因子分与干预前比较明显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P <0 0 1 ) ,与军人常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心理干预前SCL - 90总分与EPQ量表的N分、P分及E分相关。结论 :边远哨所战士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 ,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战士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症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对入组的30例精神分裂症患儿亲属定期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干预前后进行心理卫生状况调查。结果:心理干预前与国内常模比较SCL-90总分及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干预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较干预前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青少年精神病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影响。方法对入组132例陪护亲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6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编一般状况调查表,心理干预前后对两组亲属进行测评和对照研究,并与国内常模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亲属SCL-90、SA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均〈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SCL-90、SAS评分均显著下降(P均〈0.01),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少年精神病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心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亲属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心理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心理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对符合标准的亲属在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入院后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在入院和出院时分别进行SCL-90评分比较。结果患者亲属在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同国内常模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2.28,2.38,2.54;P〈0.05);心理健康教育后患者亲属SCL-90各因子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抑郁4、焦虑5、恐怖6因子分同健康教育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t=2.20,2.80,2.35;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状况较差,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HIV感染所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陪护的心理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评定工具,对100名HIV感染所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的陪护进行测评,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HIV感染所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陪护的SCL-90各因子、SAS、SDS均高于全国常模,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 HIV感染所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陪护存在严重心理问题,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成人教育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928名成人教育医学生,利用SCL-90、EPQ和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成人教育医学生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5.39%,其中强迫、精神病性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5)。神经质与SCL-90各项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精神质与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存在显著正相关(r〉0.3,P〈0.05)。SCL-90总分与EPQ各维度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不同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有影响,其中以神经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成人教育医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应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心理状况及干预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心理状况及干预效果。方法 对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干预。结果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SCL-90、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男女之间差别不明显,经心理干预以及随着患者病情改善.患者亲属SAS、SDS评分也随之下降。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存在着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应主动做好他们的心理干预,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减轻心理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心理卫生课程教育对低年级大学生SCL-90评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心理卫生课程教育对低年级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师范大学2002级本科学生446人,对试验对象进行2个学期心理卫生课程教育。测量工具为症状自评量表,分别作课程教育前后测评比较。结果心理卫生课程教育干预后,SCL-90测试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偏执项目上得分比干预前显著下降(P<0.001);SCL-90因子分≥3的检出率有明显的变化,经χ2检验除躯体化项目外,其余9个项目都有显著的降低。结论心理卫生课程教育可以影响大学生SCL-90评分,提示心理卫生课程教育可以作为高校心理辅导重要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家庭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将80例抑郁症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均配对选择患者一名与其生活关系密切的家属。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家属接受家庭护理干预,1次/周,共8周。于入组前及第8周末分别采用SCL-90及自行设计的个人心理压力和对患者病态行为的应对能力测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家属SCL-90评分中躯体化、抑郁、焦虑等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且心理压力及应对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家属的躯体化、焦虑和抑郁有显著的缓解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仫佬族地区护理群体心理健康及其与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52名护理人员进行SCL-90、EPQ、SCSQ测评。结果仫佬族地区护理人员强迫、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中国常模(P〈0.05或P〈0.01)。护士的强迫、恐怖、精神病性症状均与精神质、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1),与内外向呈负相关(P〈0.05或P〈0.01);强迫、精神病性症状与神经质呈正相关(P〈0.05);3个症状均与积极应对无关(P〉0.05),恐怖与神经质无相关性(P〉0.05)。不同年龄段护士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仫佬族地区护士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与个体特有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关;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心理健康,消极的应对方式不利于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