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早期脱位的易发因素及防治。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THA的21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例术后发生早期脱位。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近10年(2005年至2015年)公开发表的文献,同时手工检索已发表的骨科论文并查阅文章所附参考文献,对所纳入文献进行分析探讨。结果纳入9篇文献,共报道2052例(2093髋),其中早期脱位105例,结合本院经治的216例(216髋),8例早期脱位者,共计2268例(2309髋)早期脱位113例,被纳入本研究。其中前外侧入路267例(11.8%),后外侧入路1836例(81.0%),165例未知(7.2%);113例早期脱位者中前脱位9例(8.0%),后脱位75例(66.3%),假体下沉1例(0.9%),28例文献中未予描述(24.8%);术后脱位采用Dorr分类:I类脱位8例(7.1%),II类脱位49例(43.4%),III类脱位15例(13.3%),IV类脱位6例(5.3%),另35例文献中未予描述(31.0%);早期脱位患者均予以积极治疗,经随访88例未再发生脱位,放弃治疗及死亡各1例,另23例患者随访资料不全。结论 THA术后早期脱位与手术入路、假体选择与安放、软组织条件及宣教等多因素相关,软组织失衡已逐渐成为假体脱位主要因素;术中有效修复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后外侧入路时重建关节囊和外旋肌群,可获得良好张力及稳定性,减少脱位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正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缓解髋关节疼痛、重建髋关节功能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术后人工关节不稳是THA术后翻修的主要原因之一[1-2]。文献关于THA术后关节不稳发生率的报道不一[3-5]。Woo和Morrey[6]回顾总结了1968~1978年10 500例THA,发现初次THA的关节脱位率为2.4%,翻修手术的脱位率4.8%。Meek等[7]回顾性分析了1996~2004年14 314例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伴有严重疼痛和明显活动范围受限的终末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1],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不满意率约为15%~20%[2],术后残余痛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3],TKA术后膝前痛(anterior knee pain,AKP)的发生率在4%~49%[4],髌股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在全肩胛骨切除后,用自行设计的人工半关节全肩胛骨置换术治疗肩胛骨软骨肉瘤的1例病人,保留了病人的上肢。术后10个月无局部复发,外形近似术前,肩关节稳定无脱位情况,肩关节活动,外展可达80°,前屈45°,后伸40°。并详细介绍假体半关节的设计特点和手术操作要点,和其它手术方法加以比较,认为本方法设计合理,效果良好,具有实用性和优越性,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5.
正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迅速推广,使得其在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退行性关节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骨肿瘤等疾病方面疗效显著。人工关节置换术在解除患者痛苦、恢复关节功能方面具有明显优越性~([1]),得到了广大的骨科医师及患者认可。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手术操作不规范,操作不精细,导致术中髋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特别是对臀中肌等外展肌群重视不  相似文献   

6.
髌骨脱位的治疗首先应区分是第一次发生的急性脱位还是反复多次发生的伴有膝关节病理损伤的复发性脱位。第一次急性脱位的及时正确治疗是预防再次复发的十分重要的前提。复发性脱位则往往需要手术治疗。 对已存在的软骨和骨软骨损伤者,关节镜手术可在不产生明显创伤时进一步明确诊断,并给予相  相似文献   

7.
对于下肢不等长的情况,需要区别是髋关节邻近部位的问题,还是其他骨骼部位的问题。功能性下肢不等长通常是由软组织挛缩所引起。  相似文献   

8.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早期诊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治疗原则以及保留假体清创的可行性。方法 对6例8膝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结果 5例6膝感染在保留假体清创后得到控制,功能恢复良好,成功率为7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急性感染的病例,对于那些假体稳定、全身状况较好的患者均应该尝试保留假体清创治疗。  相似文献   

9.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恶性肿瘤发生率云南省人民医院许建波,李琳综述方睿才审校髋关节为人体六大关节之-,由于其局部解剖特点,髋部伤病在骨科临床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人工股骨头置换及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说是治疗髋部疾病的-个重要里程碑。在发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1例膀胱癌膀胱全切术后合并不全肠梗阻的护理,进一步了解术后肠不全梗阻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1例膀胱癌膀胱全切术后合并不全肠梗阻的护理经验。结果在膀胱全切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腹部体征观察,正确运用胃肠减压,肛管排气及温肥皂水灌肠等技术,做好患者心理干预,经过精心的护理,病人肠道功能恢复,痊愈出院。结论术后并发肠黏连、不全肠梗阻及时发现,及时对症处置,是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而痊愈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康复教育在全髋关节置换(totalhiparthroplasty,THA)中的意义。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行THA的患者87例,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外,术前由手术医师和专科护士采用图片和影像资料结合实际练习,教育患者预先掌握功能锻炼方法。记录术后两组完成主动规范功能锻炼时间、肢体周径增量值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两组各指标组间及组内的差异。结果实验组首次主动完成踝泵锻炼时间、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时间、直腿抬高时间分别为(4.62±2.39) h、(13.33±5.88) h、(23.67±6.01) h,分别少于对照组(6.12±2.93) h、(16.02±5.89) h、(27.95±7.85)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下肢周径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后第1天下肢周径增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术后第2、3、5、7天下肢周径增量值均逐渐减少,实验组分别为(3.76±0.75) cm、(3.68±0.56) cm、(3.46±0.53) cm、(3.17±0.36) cm,分别小于对照组(4.03±0.55) cm、(3.92±0.51) cm、(3.71±0.59) cm、(3.48±0.36)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 deep vein thrombosis,DVT )1例、感染1例,对照组术后并发下肢DVT 5例、假体脱位1例、感染5例,且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5%明显低于对照组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康复教育可使THA患者预先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术后早期主动规范康复锻炼,明显减少首次主动规范功能锻炼的时间、减轻患肢肿胀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直接前入路和后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iasty,THA)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300例行THA患者,按照入路方式分为对照组(后入路行THA)、观察组(直接前入路行THA)各150例。对照组年龄53~79岁,体质指数18.50~28.01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1~3分。观察组年龄54~78岁,体质指数18.81~28.04 kg/m^2,ASA评分1~3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有可比性。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vissr atmospheric sounder,VAS)评分,骨生成指标:骨钙素(osteocalcin,OC)、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I n-terminalpropetide,PINP)、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牛津髋关节评分标准(oxford hip score,OHS),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臼杯外展角、臼杯前倾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0);观察组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生成标志物OC、P1NP、BALP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0);观察组术后1、3个月的OH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0 m步行测试高于对照组(P=0.000)。结论直接前入路行THA应激小,能够缩短住院时间,且不会对骨代谢产生明显的影响,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分析磁共振技术在确定假体周围骨溶解的部位和范围中的作用。方法自2007年2月至2009年7月27例(28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接受磁共振检查,其中包括骨溶解19髋、不明原因疼痛5髋、异位骨化2髋、可疑肿瘤1髋和股神经麻痹1髋。磁共振检查结果均与放射学检查结果和术中所见相互印证。结果在所有髋关节中磁共振均发现骨一假体界面异常影像和其周围软组织包裹。而与磁共振相比,X线片检查始终低估了假体周围骨溶解的部位和范围。磁共振还显示了X线放射学上难以发现的软组织沉积物,该沉积物的信号强度与骨溶解区域相似,并在28个髋关节中发现25个增厚滑膜中的沉积物。结论磁共振是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软组织评价的有效检查手段,可以有效地评估假体周围软组织包裹物和关节囊内滑膜沉积物,比x线放射学检查能更容易发现骨质溶解的位置和范围,有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全髋关节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20世纪最成功的外科治疗手段之一,它极大程度改善了严重髋关节伤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第1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成功,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不断增加,在美国每年约有250000例患者行髋关节手术,而THA大约为髋关节手术量的17.5%。近年来THA在我国发展迅速,每年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有50000例左右,  相似文献   

16.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二)术后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0年以前,文献报道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replacement THR)感染率高达10%,近年来初次置换手术的感染率低于1%。Mayo研究报告,手术第一年感染率为0.6%。第二年开始,每年的感染率小于0.2%。经过多年的观察,年感染率为0.13%。总的来说,感染率增加的速度在开始很快,随后渐渐地减少。这一趋势一方面可解释为血源性感染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是由于有关的病人死亡率逐渐下降。目前,还没有对翻修术感染的相应概率统计。  相似文献   

17.
18.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一)术后血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开展越来越广泛,各类文献和杂志对该领域的报道也逐年增多。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目前较好疗效的报告很多,而对于THR相关并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D-二聚体(D—dimer,DD)、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FDP)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和各自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broplastic,THA)的168例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1、3、7天进行血浆DD、FIB、FDP的检测;术前和术后第3、7天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检测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形成。按照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DVT阳性组和DVT阴性组,分析DD、FIB、FDP对于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的诊断价值和各自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术后32例患者发生DVT,占19.1%。在检测的3个指标中,DD、FD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下面积分别为81.8%(P=0.002)和68.4%(P=0.009oFIB曲线下的面积仅为56.3%(P=0.31o结论DD和FDP在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形成中有诊断意义。FIB对于在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中的诊断意义较低。术后及时检测DD和FDP可以及时发现DVT,避免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ulmonarvthromboembolism,PTE)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囊修复与否对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经改良直接外侧入路初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经改良直接外侧入路初次行THA的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128例,根据是否修复前方关节囊分为A、B两组。关节囊修复组(n=61)术中修复前方关节囊;关节囊切除组(n=67)术中切除前方关节囊,比较并分析各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早期髋关节脱位发生率、Harris 评分、术后髋关节早期、后期内外旋功能。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原因、病程、骨折类型、合并内科疾病、假体选择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0.78,0.19,1.73;P>0.05)。术后6周及6、12个月,各组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关节囊修复组:t=43.08,48.71,50.20;关节囊切除组:t=41.50,44.30,53.28;P<0.05);组间比较显示,术后6周及6个月,关节囊修复组评分显著高于关节囊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38.45,228.70;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3.22,P>0.05)。A、B 两组患髋内、外旋范围各时间点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01,1.47,0.14;F=0.57,0.58,0.24;P>0.05),各组术后6、12个月与术后6周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8.10,20.62;t=19.45,19.82;t=27.22,20.72;t=17.71,15.43;P<0.05)。结论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经改良直接外侧入路初次行THA可以提高患髋Harris评分,有利于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建议术中常规保留并修复关节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