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每年3至5月份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发病高峰期。这个季节主要是天气变化无常,忽冷忽热,时风时雨,阿加上许多老年人血管弹性较为脆弱,而天气多风干燥易丢失水分,加以气候的冷暖变化往往会刺激血管,常使心脏病患者的病情反复、加重或恶化。那么,患者应如何养护血管、预防发病呢?  相似文献   

2.
春季气温变化剧烈,天气干燥,北方的风沙还很大,是感冒等疾病的高发期,抵抗力较弱的人应该特别注意防病。  相似文献   

3.
专家提醒:高血压病人要保持平和心态预防脑血管意外狗年新春第一天,。73岁的周大爷正沉浸在欢度新春佳节的喜庆之中,显得非常兴奋,除夕晚上,看完春节晚会的节目之后仍然余兴未尽,又跑到楼下燃放鞭炮。第二天,大年初一午饭后没有休息,又到小区看下棋。周大爷和一些观棋的人-样,看别人走错一步棋,比下棋人还着急,嘴里  相似文献   

4.
随着天气变冷,人体的血管收缩,血压增高,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原本功能不佳的血管更加“凝滞难行”,中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如心衰、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发病人数在秋冬季节里会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5.
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原因非常明确而且众所周知。心脏病和卒中的最重要诱因是不健康的饮食、缺乏身体活动和使用烟草,这些称为“可更改的风险因素”。主要的可更改风险因素引发大约80%的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不健康的饮食和缺乏身体活动造成的后果在个体中可能表现为血压、血糖和血脂升高,以及超重和肥胖,这些称为“间接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睡觉的时间会有所缩短,但是有部分老人,反而更加嗜睡,经常打瞌睡。对于这部分老年人而言就要小心了,很可能是因为有心血管疾病在作怪。专家表示,尤其是患缺血性脑血管患者,发病前都会出现哈欠连天的嗜睡表现。  相似文献   

7.
吕斌 《长寿》2012,(9):20-21
65岁的林老伯和与他同龄的覃老伯是一对住院时认识的好友,他俩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几次住院治疗,恰好都住在同一病房里,性格与爱好都相接近的他们自然而然成为了一对好病友。昨天,当林老伯得知覃老伯突然已于一天前去世时,他脑海里第一反应是:老覃的心脏病复发  相似文献   

8.
1 心血管疾病 高秀敏年仅46岁就因心脏病猝死,在医学界却不算惊人的事情,有心脏病医生指出.心血管疾病的低龄化近两年尤其突出。目前,全国范围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等心脏病的发病率在30岁到40岁之间开始升高,比以往发病年龄提前了10岁左右,心血管疾病大都是由于工作压力过大、过度劳累、生活不规律、饮食不节制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孙清廉 《健康生活》2009,(3):29-29,31
早春须防倒春寒 立春之后,从季节而言就已进入春天。但早春的天气还很冷,仍需注意防寒保暖。开春后虽然气温逐渐回升,但早春的气候变化十分剧烈。乍寒乍暖,甚至有时天气已转暖,突然寒流过境,气温又骤然大幅度下降,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倒春寒”,最容易导致多种疾病发生,尤应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精神紧张,心理负荷增加不令影响心理健康还会诱发胃溃疡、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意外等多种病症。  相似文献   

11.
<正>心血管疾病是一组以心脏和血管异常为主的循环系统疾病[1]。根据国际疾病分类,包括慢性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和肺循环疾病、脑血管疾病以及其他心脏和循环系统疾病等。它们是造成世界各国各年龄段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约300  相似文献   

12.
石莉  袁景 《工企医刊》2005,18(5):76-76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1991年对15岁以上94万人群抽样调查,高血压标准患病率为11.26%与1979~1980年相比10年间患病率增加了26%。而且逐年增加趋势,高血压不仅使冠心病的发病率成倍增加,而且是造成脑血管意外及心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作者是一名高血压患者,且有十几年高血压病史,就十几年病情谈一下积累的一点经验,供高血压患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长寿》2010,(4):47-47
每年三四月份春夏季节交替时,医院里心脑血管病患者都呈现出增多的趋势。心脑血管疾病是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医疗中重要的环节是预防保健。要预防心脑血管疾  相似文献   

14.
吕斌 《自我保健》2012,(1):41-41
24岁青年患上高血压、26岁小伙子患上心肌梗死、38岁的老板因心脏病突发英年早逝……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越来越低龄化,以及多起中青年因心脏病猝死的消息都似乎在告诉我们,很多看似年轻的心脏已经“不堪一击”。  相似文献   

15.
如何有效防治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斌 《药物与人》2010,(6):30-30
很多人都认为心血管病只是老年人的"专利"。可近几年发现该病时常偷袭三四十岁正值壮年的患者。医生坦言,如今冠心病"光顾"新老两代人的情况已经习以为常。以前住院病人以患风湿性心脏病、老慢支、肺心病的老年患者居多。现在来心内科门诊的患者一半以上都是高血压病人,住院的大部分都是冠心病患者,老中青都有。  相似文献   

16.
春季天气变化多端,多风沙,昼夜温差大,时有寒冷空气刺激,儿童对外界气温突变的适应能力较差,非常容易诱发哮喘.所以,预吩哮喘就要了解气候特点,适应气候变化。春季是空气中过敏原较多的季节,再加上合适的乞温和湿度,室内尘螨大量繁殖,空气中的致敏成分明显增加、春季,哮喘患儿气道内过敏性炎症会由此而加重,使得患儿气道处于十分敏感的高反应状态,更容易发病。  相似文献   

17.
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大约有300种与 CHD和脑卒中相关的危险因素,且这些危险因素目前对全球所有人口都显著存在。有别于通常认为的 CVD 是一类发达国家的富人才会罹患的疾病,80%的 CVD 死亡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且男女患病率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长寿》2011,(4):37
春季多风,冷暖气流交争,乍阴乍晴,温差大,大脑易受风寒刺激使人体免疫力下降,甚至会诱发小中风;春天阳气升发,肝气、肝火上升,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情绪处于亢奋、狂躁状态,易出现激愤、暴怒和不安。长此以往易导致高血压、脑血栓和脑梗塞等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9.
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均超过正常值被统称为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发病因素。常因侵犯重要器官而引起严重的后果,如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意外、顽固性高血压及肾病综合征、胰腺炎、结石症、脂肪肝等。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与血脂过高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日常的一些行为动作如果过急、过快,可能给他们的血压、心脏、协调能力等各方面带来不良影响,从而对身体造成损伤。所以,有些事一定要慢点做。慢起床清晨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有心脏病、高血压的老年人早晨醒后不要太急着起床,醒来后先躺一会,可以伸伸懒腰。坐起来时,不要立即挪到床边,可以靠在床头休息一会儿,以改善脑供血状况,防止脑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