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我院风湿科63例白塞病(BD)伴有葡萄膜炎患者了解其人口和临床特征、眼部表现、视力预后及治疗状况。方方法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BD伴有葡萄膜炎患者63例(109眼)住院患者,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葡萄膜炎类型、眼部发病年龄及病程、视力、系统受累及治疗状况。结果63例患者中51例(81%)是男性,12例(19%)是女性。葡萄膜炎发病的平均年龄28.5岁(男性)和36.4岁(女性)。眼部受累双侧为73%和单侧27%。全葡萄膜炎在男女中是最常见的类型。眼底病变及威胁视力状况更常见于男性。在初次就诊时,潜在视力小于或等于0.1男性是22.9%,女性是3.7%。大剂量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63例(109眼)眼部症状好转。结论BD伴有的葡萄膜炎常在30岁左右发作,男性为多,损害男性视力比女性高。大剂量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短期内可有效改善葡萄膜炎症状。  相似文献   

2.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瞳孔温热疗法(Tra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治疗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810nm半导体激光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证实的黄斑部CNV患者19例20眼,治疗参数为光斑直径800~3000μm,能量120~480mw,曝光时间均为60S,光凝数量1~4点。随访视力、中心视野及FFA,时间为2~8个月(平均4.90个月)。结果视力改善6眼(占30.00%),视力稳定13眼(占65.00%),视力下降1眼(占5.00%)。治疗后视力平均为0.12,与治疗前的平均视力0.09比较有改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FFA显示治疗后CNV完全闭合者占20.00%,CNV较治疗前面积减小、渗漏减轻者占70.00%,CNV增大和渗漏增加者占10.00%。结论TT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黄斑部CNV治疗方法,可使大部分患者视力稳定或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特殊类型葡萄膜炎患者的眼底图像特征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眼科门诊行FFA检查并确诊为葡萄膜炎的患者36例51眼的眼底和FFA图像及相关临床资料. 结果 36例51眼葡萄膜炎患者中,双眼发病的有15例30眼,单眼发病的有21眼.其中以Beheet's病最多,15例19眼;Vogt-小柳-原田病8例15眼;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7例10眼;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葡萄膜炎6例7眼.多数患者FFA主要表现为:视盘荧光着染且在中后期可见荧光渗漏,黄斑囊样荧光积存,视网膜血管轻到中度荧光染色伴渗漏,视网膜深层平面片状荧光渗漏. 结论 不同病因可引起不同类型的葡萄膜炎,其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表现有其共性,也有其各自的特征.通过FFA检查可确诊特殊类型的葡萄膜炎,而且会对其治疗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激素在手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50例(50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在患者术前及术后均给予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及视力变化。结果:手术后患者的视力均得到显著改善,最佳矫正视力≥1.0的有6只眼(12.0%),0.5~1.0的有23只眼(46.0%),0.1~0.5的有16只眼(32.0%),≤0.1的有5只眼(10.0%)。结论:环磷酰胺以及糖皮质激素在手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葡萄膜炎2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和目前临床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收集2002年6月-2007年6月,我院眼科治疗的各类葡萄膜炎病例223例(401只眼),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顺性分析。结果在223例葡萄膜炎患者中,病因不明者134例(60.09%),出现并发症及合并症的有159例(71.30%)。采用糖皮质激素散瞳,非甾体类消炎药及免疫增强剂等综合治疗方案,积极治疗其并发症和合并症,患者治疗后视力明显提高,但治疗后失明和低视力共221眼(55.11%)。结论葡萄膜炎病因复杂,诊断困难,目前治疗仍较困难,视力康复不容乐观,及时诊治葡萄膜炎所致的盲和低视力大多可防可治。  相似文献   

6.
Gallagher  M.  J.  Muqit  M.  M.  K.  Jones  D.  Gavin  M.  宋虎平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9):59-60
目的:描述链球菌感染后葡萄膜炎(PSU)的临床特征,研究可用于这种容易被忽视疾病的治疗策略。方法:运用Pubmed搜索引擎搜索全球的相关文献,确定研究的患者,还研究了2例新的链球菌感染后中间葡萄膜炎的患者。研究记录其流行病学、免疫机制、临床特征、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视力结果。结果:回顾11例病例其中包括上述2例患者发现:链球菌溶血素0试验(ASOT)有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发现存在年龄相关性ASOT。在11例患者中,8例(72.7%)有前部葡萄膜炎,2例(18.2%)有中间部葡萄膜炎,1例(9.1%)为全葡萄膜炎。患者年龄5—56岁(平均17岁),绝大多数ASOT显著升高。大部分患者接受局部激素及口服抗菌素治疗,4例接受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大部分患者的视力预后较好。结论:链球菌感染后,葡萄膜炎可能是唯一出现的临床体征,或与其他链球菌感染后的临床体征同时出现。眼科医师应了解PSU的临床特征,尤其是儿童葡萄膜炎时,应保持高度警惕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眼球钝挫伤致葡萄膜炎的发病机理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24眼眼球钝挫伤所致葡萄膜炎患进行分析(平均年龄22.5岁,男性21例占95.45%,女性1例占4.55%),20例占83.3%,双眼2例占16.5%。视力0.8-0.510眼,0.3-0.111眼,小于0.13眼。全部患诊断明确后用皮质类固醇、消炎痛及散瞳等治疗。结果:22例24眼(100%)症状消失,13眼(54.17%)体征消失,裸眼视力大于等于1.04眼(16.67%),0.5-0.914眼(58.33%),0.1-0.37眼(29.17%),小于0.11眼(4.17%)。结论:眼球钝挫伤致葡萄膜炎主要是由于伤后前列腺素增加和组织胺、5-羟色胺、缓激肽等生物活性介质及一些炎性因子被启动、激活、释放所致。伤后须注意早期眼部体征,及时诊断、合理使用皮质类固醇、消炎痛及散瞳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1997—2005年确诊为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患者42例(46眼),观察中西医结合和西医对照治疗的效果。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视力(均为矫正视力)达0.8以上(占61.9%),复发率95%:西医治疗视力达0.8以上者占28.6%,复发率42.9%。结论: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好、复发率低,视力恢复及预后均好,效果明显优于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并发视网膜脱离葡萄膜炎施行玻璃体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2例并发视网膜脱离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标准三切口玻璃体手术,联合眼内光凝,根据情况联合注气(C3F8)或硅油注入术,手术结束时,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acetonidel,TA)。术后全身配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和(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结果:术后随访3月至5年,22眼视网膜复位良好,21眼视力较术前有增进,1眼与术前无明显差别,但是视网膜平复,未见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及明显的增生膜。结论:玻璃体手术联合激素是治疗并发视网膜脱离葡萄膜炎的有效方法。玻璃体腔硅油填充术后,注入适量TA,TA可以缓慢释放,相当于在玻璃体腔内注入缓释激素,有利于预防葡萄膜炎反复发作及增生病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冯会芳  刘亚东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102-102,104
目的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一期植入折叠人工晶体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2009年7月-2012年12月42例50眼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行改良的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一期植入折叠人工晶体,观察手术前后视力变化及并发症。结果50眼全部植入人工晶体,术后3个月随访最佳矫正视力达到0.1及以上者47眼(94%),0.3及以上者42眼(84%),0.5及以上者31眼(62%),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3眼术后视力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其中2眼因继发性青光眼,术后检查发现术眼有视神经萎缩,1眼发现有老年性黄斑变性。结论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一期植入折叠人工晶体治疗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术中、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好,简便,经济适于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提高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88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诊断依据及治疗效果。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症状、眼底所见、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结合患者年龄、性别及病史,并排除其他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易混淆的疾病,治疗方法有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联合激素药物治疗或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及激素药物治疗。结果2例X线检查有陈旧性肺结核表现,所有病例均为青壮年患者,男性患者占95.6%,双眼发病者占91.3%。治疗后视力≥1.0者6眼,视力0.5~0.9者33眼,视力0.1~0.4者26眼,视力0.1以下者23眼。有严重并发症患者视力恢复常欠佳。结论FFA对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指导作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对防止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再发及减少严重并发症出现及保持有用视力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8例首诊于眼科的梅毒性后葡萄膜炎患者的诊治经过,为今后葡萄膜炎的正确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临床及血清学确诊的梅毒性葡萄膜炎患者8例16只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35-49岁,平均40岁。所有患眼均进行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及眼底彩色照相;FFA检查14只眼。驱梅治疗后随访3-9个月,中位数6个月。结果:16只患眼均表现为后葡萄膜炎。眼底照相主要表现为:视盘充血水肿9只眼;后极部视网膜水肿14只眼;后极部及中周部视网膜下黄白色渗出灶11只眼;玻璃体腔出血2只眼。FFA检查主要变现为:视盘毛细血管扩张,荧光渗漏10只眼;视网膜血管壁荧光渗漏9只眼;视网膜动脉和(或)静脉阶段性闭塞,无荧光充盈5只眼;黄斑区毛细血管荧光渗漏,晚期囊样染料积存7只眼;后极部视网膜早期斑片状弱荧光,晚期荧光染色14只眼。结论:梅毒性后葡萄膜炎是葡萄膜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可不伴眼外表现,临床易误诊与漏诊。故对于不明原因的葡萄膜炎患者,推荐常规检测PRP及TPHA,以提高基层医院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2例(84眼)急性前葡萄膜炎行糖皮质激素滴眼治疗,观察治疗后病情恢复、视力、眼压及其他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糖皮质激素滴眼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发症少,治愈39例(62眼),好转9例(15眼),无效4例(7眼),治疗前、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糖皮质激素滴跟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能有效地减少视力降低的发生,该项技术操作简单、I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伴发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AS伴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2例AS伴葡萄膜炎患者平均年龄(34.994±8.28)岁,其中男性占85.37%,HLA-B27阳性率为87.80%,葡萄膜炎评分(5.56±2.04)分。经非甾体类抗炎药、改善病情药物及眼科局部用药后,患者葡萄膜炎症状缓解,视力提高,眼部炎症消失,腰痛改善,血沉、C反应蛋白(CRP)、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和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伴发葡萄膜炎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单侧受累为主,大部分患者HLA-B27阳性,及时有效治疗疗效确切,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雷公藤治疗葡萄膜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葡萄膜炎22例27眼在激素治疗和减量维持的全程加雷公藤多甙片10~20mg,3次/日口服,结果痊愈20眼(74.1%),基本痊愈4眼(14.8%),好转3例(11.1%),总有效率99.9%,激素加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葡萄膜炎具有疗效好,可减少或替代激素用药,副作用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陈慧 《青海医药杂志》2008,38(10):32-33
目的:探讨眼挫伤致葡萄膜炎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18眼挫伤致葡萄膜炎进行分析。视力0.5—0.8者7眼,0.1—0.3:等10眼,〈0.1者1眼。全部患者用皮质类固醇、消炎痛及散瞳等治疗。结果:100%症状消失,10眼(55%-56%)体征消失,裸眼视力≥1.0者4眼(22.22%),0.5~0.9者11眼(61.11%),0.1—0.3者2例(11.11%),〈0.1者1眼(5.56%)。结论:眼挫伤致葡萄膜炎主要是由于伤后前列腺素增加:手口组织胺、5-羟色胺、缓激肽等生物活性介质及一些炎性因子被启动、激活、释放所至。伤后早期,及甘诊断合理使用皮质类固醇、消炎痛及散瞳等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激素联合Avastin治疗Vogt-小柳-原田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临床病例28例56眼,所有患者分为A、B两组,A组(15例)患者视网膜水肿及黄斑区水肿较轻,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B组(13例)患者明显视乳头水肿,黄斑区水肿,部分患者伴有泡状视网膜脱离,在大剂量激素治疗的同时早期给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1.25mg/0.05m l。两组治疗时间一致,随访12-18个月,观察其疗效情况。结果A组激素治疗3天后,患者症状改变不明显;治疗后两周6例患者12只眼(40%)视力≥0.6;治疗后1月14例患者28只眼视力≥0.6;治疗后3个月所有患者视力≥0.8,FFA示视网膜高荧光渗漏消失,OCT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消失。B组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术后第2天,11例患者22只眼(84.6%)眼底视乳头水肿、黄斑区水肿明显减轻;治疗后两周所有患者视力≥0.6;治疗后1月所有患者视力≥0.8,FFA示视网膜高荧光渗漏消失,OCT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消失。结论大剂量激素联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早期视力提高明显,明显减轻视网膜水肿及黄斑区水肿,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8.
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瞳孔膜闭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瞳孔膜闭状态下的手术治疗体会及临床疗效。方法葡萄膜炎炎症消退3个月后,采用巩膜隧道小切口应用粘弹剂分离虹膜后粘连后,行囊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矫正视力≥0.5者29眼(72.5%),视力0.3~0.5者7眼(17.5%),视力0.1~0.3者3眼(7.5%),视力〈0.1者1眼(2.5%),总有效率达97.5%。结论葡萄膜炎并发性白内障瞳孔膜闭应用粘弹剂分离虹膜后行常规人工晶体植入术操作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伴发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对强直性脊椎炎伴发葡萄膜炎患者2l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l例中,16例有葡萄膜炎复发史,19例(90.4%)为骶髋关节炎,经糖皮质激素和睫状肌麻痹剂滴眼液治疗后,17眼(80.9%)最佳矫正视力≥1.0。结论:强直性脊柱炎伴发葡萄膜炎多发生于男性,呈急性、复发性、非肉芽肿性前葡萄膜炎表现,采用睫状肌麻痹剂和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邓朝生 《当代医学》2011,17(8):121-12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于眼科的46例(46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术后观察患者的视力、各种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情况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 43例(93.5%)患者均术前视力有所提高。术后6个月,39例(84.8%)患者裸眼视力≥0.5,4例(8.7%)患者裸眼视力为0.3~0.4,2例(4.3%)患者裸眼视力为0.1~0.2,1例(2.2%)患者裸眼视力〈0.1。结论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具术后炎证反应轻、视力恢复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