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肝癌患者共21个结节采用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结果 20例患者,1次消融(含多点)18例,2次消融2例。20例患者治疗1个月后CT、磁共振检查显示,直径≤5 cm肿瘤完全消融率为100%,1例8 cm肿瘤患者和1例6 cm肿瘤患者行第2次消融。本组治疗过程中无一例出现穿刺道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随访1~36个月,死亡5例,1、2、3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0%、80%、75%。结论微波消融术是治疗肝癌有效和安全的方法,但对较大肿瘤局部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2008年1~6月,我院对20例肝癌患者行磁共振(MRI)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36~74岁.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17例,继发性肝癌3例.术前血清甲胎蛋白(AFP)>400.0 ng/ml 14例,10.9~400.0 mg/ml 3例,<10.9 ng/ml 3例.影像学检查:肿瘤直径>10 cm 8个病灶,直径为5~10 cm 7个病灶,<5 cm 8个病灶.其中合并门静脉癌栓4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肝癌患者经皮穿刺微波消融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对34例肝癌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并配合做好术后护理工作。结果本组患者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24例,稳定(SD)4例,总有效率为88.2%。术后并发症:发热6例、肝区疼痛7例、呕心、呕吐4例、穿刺点伤口感染1例、胸腔积液1例、穿刺部位出血1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癌效果较好,术后做好患者病情观察与并发症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肝穿刺微波刀治疗小肝癌术的手术配合与护理体会。方法总结39例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微波刀治疗小肝癌的手术配合与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完善术前准备及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及用药护理。结果 39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严谨娴熟的手术配合与护理是成功实施CT引导经皮肝穿刺微波刀治疗小肝癌术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 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对病理诊断为ICC的26例患者47个结节(最大径1.0~9.9 cm,平均2.9±1.8 cm)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消融治疗范围超过癌周1.0 cm.治疗后定期随访4~35个月,随访期间微波消融灶内或周边超声造影增强影像出现新发病变视为局部肿瘤进展.结果 超声引导下对26例ICC 45个结节行根治性微波消融治疗,消融后1个月超声造影或增强MRI显示40个消融灶内或边缘无增强表现,达到完全消融;5个消融灶内或边缘有增强表现,为局部肿瘤进展,消融治疗有效率为88.9%(40/45);另2个结节行姑息性微波消融治疗.随访期内6个结节消融后发生局部肿瘤进展,局部进展率为13.3%(6/45).全组26例患者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后6、12和24个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0.8%(21/26)、61.5%(16/26)和53.8%(14/2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2%(5/26),包括肝脓肿4例(抗感染和置管引流后均治愈),针道种植1例(外科手术切除治愈).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ICC安全有效,可作为不适合手术切除ICC患者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皮肝穿刺微波热凝治疗转移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至2014年在我院普外科住院并接受经皮肝穿刺微波热凝治疗的转移性肝癌患者86例,通过回顾性分析肿瘤病灶局部热凝坏死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86例患者共337个转移瘤中,累积两次微波热凝治疗后完全消融率为90.8%(306/337),直径小于3 cm的转移瘤完全消融率为92.9%(209/225),直径大于3 cm的转移瘤完全消融率为86.6%(97/112),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经皮肝穿刺微波热凝对于治疗转移性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B超引导经皮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波治疗是经皮导入肿瘤中直接凝固,产生的热效应对肿瘤细胞有选择性杀伤作用,还能增强化疗、放疗的抗肿瘤效应和宿主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微波的非热效应,也是一种潜在的抗肿瘤效应。我科于2005-06~2006-11使用WZR-2G2A微波刀经皮肝穿刺固化治疗肝癌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本组男46例,女6例;年龄36~74(平均46.5)岁,均经B超、CT、病理组织学证实为原发性肝癌。1.2材料采用美国Acuson128xp/4及HDI5000型彩超仪,配有相应穿刺导向器。微波仪频率2450MHz。输出功率10~80W,配有2~4路20G热电偶测温针及…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Sonazoid与SonoVue两种超声造影剂在超声引导下小肝癌微波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西溪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小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中使用造影剂的不同分为Sonazoid组和SonoVue组,两组病例均行超声造影使肿瘤显影清晰后再穿刺布针。制订穿刺布针过程5分难度表,对比两组病例穿刺布针难度。消融后3个月内行增强影像(增强MRI、增强CT或超声造影)检查以评估近期疗效。结果 最终纳入67例患者:Sonazoid组患者25例,年龄41-82(60.64±9.46)岁,肿瘤大小1.1-2.8(1.78±0.45)cm;SonoVue组患者42例,年龄38-78(62.26±9.27)岁,肿瘤大小1.1-3.0(1.89±0.49)cm。两组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穿刺布针难度评分:Sonazoid组2.0-2.7(2.28±0.29)分,SonoVue组2.0-4.7(2.95±0.85)分,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后3个月内增强影像检查结果:Sonazoid组完全消融率100%(25/25),SonoVue组完全消融率95.2%(40/4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有利于灰阶超声显影不清晰的小肝癌在消融前的穿刺布针,在Sonazoid造影的后血管相,肿瘤可以长时间清晰显影,使得术者能够进行连续操作、精准布针,降低了穿刺布针的难度,从而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消融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3月至2010年11月在CT导向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的87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8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微波消融治疗.原病灶完全缓解(CR)35例占40%,部分缓解(PR)24例占28%,稳定(NC)25例占29%,进展(PD)3例占3%,总有效率为68%.术中11例出现气胸,5例出现针道出血,术后48例出现发热,经对症处理后均得到缓解,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术后严密的观察及护理,可以减少肺部恶性肿瘤患者CT导向下经皮微波消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确保该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微波治疗肝癌是目前介入性超声治疗肝肿瘤的热点,该疗法病灶在原位灭活,凝固性坏死范围稳定,不影响正常肝组织。本院自1999年4月起,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应用该技术治疗肝癌15例,近期疗效较满意,现将护理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35~76岁,平均56岁;病程最长7年,最短14d;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939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为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的患者,共行1 098例次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定期随访,了解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发生严重并发症9例,发生率为0.82%(9/1 098),并发症相关死亡率为11.1%(1/9);其中胆道损伤4例(胆道出血1例)、胸腔内出血2例、腹腔内出血3例(1例死亡)。结论经皮肝穿刺肝癌射频消融术虽然创伤小、安全性高、疗效好,但对于肿瘤位于肝门区、凝血功能较差的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胆道损伤及胸腹腔内出血),围术期护理应加强相关症状的观察,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何勇  钟跃思  凌云彪  胡昆鹏  李凯  许瑞云 《新医学》2010,41(10):655-65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治疗特殊部位肝癌的效果。方法:患有特殊部位肝癌的36例患者,随机采用腹腔镜微波消融术(A组,16例)和经皮微波消融术(B组,20例)治疗,两组中部分病例使用人工胸(腹)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病灶的完全消融率、肝功能,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消融术后2周A、B两组的肿瘤完全消融率分别为93%和72%,两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消融术后氨基转移酶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均在1周内回落至术前水平。A组病例均无腹腔镜手术相关并发症,1例出现轻度胸腔积液,予对症治疗1周后缓解,所有病例均于术后1周左右出院。B组2例出现重度胸腔积液,另有2例需再次行消融或经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A组3例分别在术后2、7、9个月复发,均再次行经皮微波消融术,2例存活,目前无新发肿瘤,1例放弃治疗,其余病例均无瘤存活至今。B组4例分别在术后2、5、2及7个月复发,均再次行经皮微波消融术或经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3例目前无新发肿瘤存活,1例发现门静脉和下腔静脉癌栓而再次住院,治疗无效后死亡,其余病例均无瘤存活至今。结论:对于特殊部位的肝癌,腹腔镜下微波消融技术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对36例肝癌患者行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术后1~6个月,36例患者肝癌肿瘤体积均缩小44%以上;瘤体内血供全部消失,AFP下降者占72.6%;肝功能酶谱及胆红素恢复正常,白蛋白含量平均增加11.0 g/L,体重增加5~6 kg,患者自觉症状、食欲明显改善.认为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是一项方便、有效的治疗手段,围术期护理在这一过程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微波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配合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微波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操作步骤 ,并从治疗前的心理护理 ,术前检查 ,熏蒸物品及方法 ,制冰 ,病房和治疗仪的准备 ,治疗前用药 ,术中配合 ,术后护理等方面报告 15例超声引导经皮经肝穿刺微波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配合及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近些年来经皮肝穿刺肝肿瘤微波消融(PMWA)逐渐成为肝癌重要非手术局部治疗手段[1-2],而消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出血,血压突然下降,但大量、快速补液易致患者出现心力衰竭。2014年7月18日,我科收治了1例肝癌患者行微波消融,该患者肿瘤位于右后叶贴近右肾上腺,呈外生性生长,在微波消融中出现血压波动抢救致肺水肿,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好转出院,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肝内结节细针活检及甲胎蛋白 (AFP)轻度升高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血清AFP >2 0ng/ml同时超声发现 0 .9~ 5 .0cm肝内结节的患者 41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术 ,同时行细胞学涂片和组织学切片检查。结果  41例中AFP水平 >40 0ng/ml者 8例 (1 9.5 % ) ,2 0 0~ 40 0ng/ml者 3例 (7.3 % ) ,2 0~ 2 0 0ng/ml者 30例 (73 .2 % ) ,其中 2 0~ 50ng/ml者 1 9例 (46 .3 % ) ,近期随访AFP水平出现递增趋势者 35例 (85 .4% ) ,41例穿刺活检细胞学涂片和 (或 )组织学切片结果找到癌细胞者共 40例 (97.6 % )。结论 AFP轻度升高且持续阳性者随访中出现递增趋势伴超声检出肝内结节 ,应高度怀疑肝癌。一旦发现肝内可疑肝癌的结节 ,宜尽早行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活检 ,以达到早期确诊、早期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超声引导微波凝固治疗肝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结合门静脉灌注化疗治疗肝癌,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超声引导微波凝固治疗肝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结合门静脉灌注化疗治疗肝癌,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36例肝癌患者行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术后1~6个月,36例患者肝癌肿瘤体积均缩小44%以上;瘤体内血供全部消失,AFP下降者占72.6%;肝功能酶谱及胆红素恢复正常,白蛋白含量平均增加11.0g/L,体重增加5~6kg,患者自觉症状、食欲明显改善。认为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是一项方便、有效的治疗手段,围术期护理在这一过程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2002—05~2005—06应用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31例,共43个肿瘤结节。其中男22例,女9例,年龄34~72岁。单发肿瘤23例,多发肿瘤8例。肿瘤直径≤4cm者有10个肿瘤结节,肿瘤直径4~8cm有33个肿瘤结节。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20例,B级1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