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刺成功率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儿科行头皮静脉穿刺的婴幼儿300例,分析和统计穿刺的静脉选择、穿刺手法、穿刺时或穿刺前护士心理状态及家长干扰对穿刺成功率的影响。结果前正中静脉入路进行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外眦上部静脉(P<0.01),右手拇指和食指捏紧针柄的前后沿的头皮静脉穿刺手法成功率明显高于右手拇指和食指捏紧针柄的上下面(P<0.05),护士心理状态良好时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心理状态差时(P<0.01),家长配合时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家长干扰时( P<0.01)。结论影响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因素主要包括静脉或穿刺手法选择不当、护士心理素质差及家长不配合,选择正中静脉、穿刺时拇指与食捏于针柄前后沿、提高护士自身修养及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本人观察了2013年1-3月我院儿科临补室收治的300例3岁以内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结果,定义2次穿刺不成功为失败。其中共有30例失败,包括:14例因家长宠爱孩子,固定头部不得力,小儿不配合,头部摇摆不定,致使针头脱出者占47 %;10例因长期输液反复穿刺造成血管脆性增加,降低穿刺成功率,致再次穿刺,占33 %;其它原因致穿刺失败者6例,占20%。通过分析婴幼儿静脉穿刺的常见失败原因,制定了相关预防措施并均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金美兰 《护士进修杂志》2013,(24):2264-2264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和静脉采血是门诊注射室常见的一项基本操作,常用于小儿疾病的治疗和抢救中,但是绝大多数患儿在穿刺时因疼痛的刺激或恐惧,出现躁动或用手伸抓穿刺部位,从而影响了穿刺成功率。当不使用约束带穿刺时需要家属或其他护理人员一起协助,但由于经验不足,经常导致穿刺失败,而且浪费时间和人力,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其他约束带由于设计不针对头皮静脉输液和静脉采血,因此,不适用于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我院制作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省时省力的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约束带,应用于临床,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小儿疾病治疗和抢救中的重要给药途径,但在临床中绝大多数患儿难以配合,尤其是0岁~2岁患儿,在输液时因疼痛的刺激及强行的约束患儿常出现恐惧、躁动不安,造成穿刺处肿胀,甚至拔出穿刺针头。因此,约束好患儿肢体是保证输液成功的关键。临床中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常规固定后,一般由家长用手约束患儿双手,以防患儿用手拔掉头  相似文献   

5.
刘美鲜 《护理研究》2007,21(20):1852-1852
静脉用药是儿科临床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穿刺不成功及穿刺后固定不牢固均会给患儿带来痛苦。因此,给婴幼儿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时,除了具有过硬的穿刺技能外,头皮针固定也非常重要。近2年在穿刺成功后用胶布固定针头后采用弹力帽加固法,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用物弹力帽1只,常规静脉输液用物1套,小儿头皮针4号~6号数枚。2操作方法头皮静脉用胶布固定后用双手将弹力帽撑开,从针尖穿刺部位将弹力帽戴在头顶部位,轻压穿刺部位以固定。3体会应用弹力帽对小儿头皮静脉进行固定具有以下优点:方便实用,可解决因婴幼儿哭闹、出汗致针尖滑出血管问题;…  相似文献   

6.
7号头皮针在小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婴幼儿采血,一般选择深静脉,如股静脉、颈外静脉。但因患儿哭闹不合作,致使操作难度加大,技术要求较高。而且穿刺失败后或按压不好易造成血肿,家长不易接受。经多年临床实践,我们发现用7号头皮针取代针头进行浅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不易产生血肿、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刘美鲜 《护理研究》2007,21(7):1852-1852
静脉用药是儿科临床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穿刺不成功及穿刺后固定不牢固均会给患儿带来痛苦。因此,给婴幼儿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时,除了具有过硬的穿刺技能外,头皮针固定也非常重要。近2年在穿刺成功后用胶布固定针头后采用弹力帽加固法,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一、输液前思想准备 沉着冷静,不应因患儿的哭闹或家长的唠叨而受影响,专心细致地寻找血管,不轻易下针,力求不进行无把握穿刺。 二、静脉穿刺的角度 小儿的头皮静脉管腔直径很小,针头与血管的角度增大,极易穿透血管,又因其大多非常浅表,紧贴在皮下,所以针头穿过皮肤后,应立即改为平剌,与皮肤平行,不应使针头挑起,针头紧贴在血管壁上。不用角度而利用血管本身的弹性也能在平行时沿中陷刺入血管,动作不宜快。因血管细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婴幼儿头皮静脉与股静脉采血方法,探讨婴幼儿临床静脉采血中穿刺的最佳部位。方法:采用同期对照的方法,将需要采集血液标本的4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采集股静脉血,观察组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连接5号头皮针头采集头皮静脉血。结果:两组患儿疼痛程度、一次穿刺成功率、局部瘀斑、溶血、凝血、每次采集所用时间及患儿家属对采集的满意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注射器连接5号头皮针头采集婴幼儿头皮静脉血具有对血管损伤小,痛感轻,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更高,更简便安全,并发症少,加之护士操作前良好的沟通技巧的应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家长配合的积极性,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小儿头皮静脉的特点与动静脉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科临床治疗中,经静脉输液或静脉给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和途径,而头皮静脉穿刺占很大比例。头皮静脉很适用周岁以内的婴幼儿,便于固定,穿刺的成功率高,故常被采用。在进行穿刺中,血管的选择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关键。一.小儿头皮静脉的特点及血管的选择 1.三岁以内的婴幼儿,头皮静脉显露明显。从  相似文献   

11.
提高门诊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管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针对门诊小儿静脉穿刺中存在护士面对众多家长操作,心理压力大,小儿治疗的随意性大,婴幼儿血管细小隐匿不易穿刺,门诊护士的操作技术不佳等管理难题。采取护士院内进修,固定专人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应用连接输液器针头的硅胶管作为训练工具进行小儿静脉穿刺训练,建立静脉穿刺失败登记、分析本,不定期地进行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统计等管理对策。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由2005年1月70%~82%上升为2005年6月的90%~97%;护士解决疑难问题的人数由2人上升到11人;家属和小儿的满意度由60%上升到95%。认为门诊小儿静脉穿刺要满足患儿及家长一针见血的期望,设专人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能缓解护士心理压力,形成良好合作的团队精神,小儿静脉穿刺是一项基础技能与护士心理密切相关的熟练操作,需要坚持长期的训练。  相似文献   

12.
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的固定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特别是夏天,尤其因穿刺导致婴幼儿哭闹不安时,头部因出汗使胶布粘贴困难,极易使针头滑脱。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对婴幼儿头皮针穿刺成功后的固定加用了固定带,效果极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儿科病人的静脉用药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穿刺不成功及穿刺后固定不牢固会给病儿带来痛苦。因此给婴幼儿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时 ,除了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过硬的穿刺技能、宽松和谐的操作氛围外 ,还必须充分考虑到病儿易哭闹 ,出汗 ,躁动难以固定头皮针等多种因素。穿刺后不能的有效固定也是护士乃至家长们均感到较为棘手的事 ,也是经常需重复穿刺的主要原因。我院经过近二年来的临床实践及摸索 ,在针头用胶布固定后采用弹力帽加固的方法 ,效果比较满意 ,现介绍如下。1 用物准备 :弹力帽 1只 ,常规静脉输液用物 1套 ,小儿头皮针 4#…  相似文献   

14.
颈静脉穿刺是小儿外科常用的采血方法。传统的方法是用注射用直针头,由于直针头不易掌握位置和深度,疼痛也很剧烈,失败率也高。我科近年来试用头皮针进行静脉穿刺,效果很好。现将1996年10月~1998年6月对69例颈静脉穿刺情况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69例颈穿人次中.3岁以内婴幼儿86人次,使用头皮针穿刺70人次,使用直针头穿刺者16人次,各占总人次的81%和19%;3岁~7岁学龄年儿童48人次,使用头皮针穿刺者36人次,直针头穿刺者12人次,各占总人数的75%和25%;7岁~12岁年长儿35人次,使用头皮针穿刺者12人次,直针头穿刺者23人次,各…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疾病     
9,l 12刁3新生儿头皮静脉穿刺与头皮针保留/韩桂兰…//山西医药杂志一1993,22(5)一392 穿刺前向家长做好解释,固定患儿头部,必要时可使用镇静剂.光线明亮涕叮光穿刺部位头发,选择直而少弯静脉,绷紧穿刺部位皮肤,手法轻、稳,穿刺针入皮下后改作与血管平行方向,见回血向前再推进3~smm固定针头。穿刺点宜在一条静脉的远心段开始。如无回血但有空虚感,可推少许液体或在接管上端稍加压或回抽,无鼓起现象或有回血,说明针头已在血管内。当输液完时(指输液瓶内)加50ml0.9%的生理盐水点滴,将输液器内药液及葡萄糖液全部冲净,用线把针头连接输液管部位…  相似文献   

16.
给小儿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静脉采血时,常选用颈外静脉。因其行径表浅,位置较固定,易穿刺。但有的小儿比较胖,颈部短,穿刺点稍向上时,注射器活塞轴易卡在下颌角部,给操作带来一定困难。另外,小儿用力反抗或操作不慎,针头易穿破血管引起皮下血肿,固定患儿体位时,如果头部弯曲过低,易引起神经反射性呼吸困难。为此,从1992年开始找们对穿刺针头进行改进,经68例3岁以下婴幼儿颈外静脉采血的临床应用,均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操作方法1.1向患儿家长说明采血的目的,以取得合作,同时检查用品是否齐全。1.2摆好体位,使…  相似文献   

17.
由于大多数患儿常需依靠一条安全的静脉供给葡萄糖、电介质、营养或抗菌素,因此熟练、仔细地穿刺和保护输液静脉是十分重要的。静脉穿刺(I.V.)是医生或护士的常规技术操作,但(儿科)输液大部分过程与家长的关系密切,他们应事先被告知I.V.的使用指征,管住患儿。负责I.V.管理人员应态度和谒,使家长放心。输液时不论家长是否在场,主要应以双方都会感到满意为准则。部位选择被选择I.V.的部位,应是危险性最少和最安全有效。可供选择的部位包括头皮、手、足或肘前窝的周围静脉。而头皮有浅表静脉的丰富供应,是静脉输液的最常用部位,位于两侧耳翼前方的颞浅静脉,或前额中央向下的额静脉也均易于穿刺。在出生头一、二天,头皮常有水肿,此时手背静脉可能更易穿刺,足背和内踝附近的静脉也可使用,但较不易固定。I.V  相似文献   

18.
任婷  杨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8):1566-1567
术中输血时穿刺部位常规选择较粗、较直的血管,一般多用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和大隐静脉,正常情况下操作简单,易于成功。但是对于创伤较重、失血较多、手术时间较长、病情危急的患,因血容量严重不足,静脉血管常痉挛、塌陷、不充盈,穿刺前可先进行局部热敷,水温不超过45℃,防止烫伤,亦可用2%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封闭,以解除静脉血管的痉挛,使血管舒张充盈。以上方法均失败时,应立即进行大隐静脉切开或锁骨下静脉插管,不应反复穿刺,以免浪费宝贵时间,并且对重要血管是一种不必要的破坏。穿刺针首选静脉留置针或12~16号头皮针,针头过小不但能破坏红细胞,而且还影响输血的速度,延误救治时机。  相似文献   

19.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的护理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头皮静脉浅表易见,易于固定,不影响患儿肢体活动,便于保温,故小儿多采用头皮静脉输液。因小儿缺乏表达能力,给输液操作带来了难度,患儿家属对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输液护士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争取患儿及家属的配合。护士在头皮静脉穿刺时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选择合适的头皮静脉,采取负压进针的方法,稳妥固定针头;针对肥胖患儿选取额上静脉、颞浅静脉穿刺,可提高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1静脉穿刺经验①穿刺前应根据小儿静脉特点及静脉情况选择适当的针头。②正确区别头皮静脉和动脉,根据动脉、静脉的外观、手指触摸感及抽回血和推注药液几个方面进行区别。③根据头皮静脉分布部位不同采取不同的进针角度。角度过大则容易进针过深进入脂肪层,针头在血管下运行或扎穿,过浅则针头在皮内造成穿刺阻力,致使穿刺失败,增加患儿痛苦,如额正中静脉:针头与皮肤呈15度角进针;颞静脉:针头与皮肤呈20度角进针;头皮深静脉:针与皮肤呈30度至40度角进针。④进针手法:头皮要绷紧,进针要快,进血管要稳、准,由浅入深。握锄式进针容易进针过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