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明确鼻咽癌放射治疗耳前野的体表标志与内部重要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是否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进行了观察和比较。资料与结果本文观察对象是18岁或以上的鼻咽癌患者195例, 对其颅部及鼻咽侧位平片共11个矢状平面上的距离进行测量比较, 并与已锯去穹窿部头盖骨的颅骨标本17个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缩短鼻咽癌患者放疗前拔牙与放疗开始时间的合适间距。方法:观察14例患者34颗患牙放疗前1-9天拔除后,伤口在射线照射情况下的愈合情况。结果:34颗拔牙创全部于半月-2月半得,较以往放疗前2周拔牙,在时间上推迟了5-13天。结论:鼻咽癌患者需放疗的前拔牙者,宜于放疗前4天拔牙。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早期鼻咽癌常规放疗相邻野衔接设计方案进行剂量学研究,探讨其在临床放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5例早期初治鼻咽癌患者,设计面颈联合野与下颈锁骨上单前野衔接移位方案,即先给予面颈联合野DT19Gy/10f,下颈锁骨上单前野Dm25Gy/10f,后将两野衔接上移15cm,继续予两野至DT38Gy/20f和Dm50Gy/20f;面颈缩野与上后颈电子线照射野衔接时设计5°水平(95°和265°)共线成角及0°水平重叠05cm两种方案,两野DT20Gy/10f。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比较其与常规衔接方案剂量分布。结果 (1)面颈联合野与下颈锁骨上单前野常规衔接方案衔接处组织受照最高剂量以及DT52Gy以上受照体积分别为DT(56.27±1.81)Gy和(12.49±8.29)cm3,衔接移位方案分别为DT(52.82±1.3)Gy和(2.13±4.16)c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面颈缩野与上后颈电子线照射野衔接时,常规0°水平共线衔接两野相邻处存在低剂量区。5°水平共线成角及0°水平重叠05cm衔接时未见明显的低剂量区,但衔接处组织受量增加,DT23Gy以上受照体积分别为(24.05±9.03)cm3和(44.7±8.2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早期初治鼻咽癌常规放疗时,面颈联合野与下颈锁骨上单前野衔接移位方案较常规衔接方案可以明显改善衔接处剂量分布。上后颈电子线照射野与面颈缩野衔接时推荐采用5°水平共线成角照射。  相似文献   

4.
我们从 1993年 2月 - 1996年 2月对 84例晚期鼻咽癌患者进行放疗前诱导化疗 (综合组 )及单纯放疗 (对照组 )随机配对临床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84例鼻咽癌经病理证实为低分化鳞癌 ,按 1992年福州会议分期为 期、 a期的鼻咽癌的初治者。1.2 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综合组、对照组各 42例。其中综合组 期 2 7例 , a期 15例 ;对照组 期 2 6例 , a期 16例 ,两组病例性别、年龄、营养状态等基本相似。综合组先诱导化疗 1个疗程后放疗 ,化疗采用 FP或 FAP方案。具体用法为 :DDP2 0 mg/ m2 ,静滴 d1…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CT和MRI在鼻咽癌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1994年3月至1995年12月,放疗前均行CT和MRI检查的鼻咽癌患者71例,CT行横轴位增强扫描,MRI行横轴位T1、T2加权扫描及矢状位和冠状位T1加权扫描。结果:1.CT的头长肌直接受侵假阳性率达59.3%。2.对Rouviere's结肿大,MRI比CT的检出率高,分别为:42.3%和23.9%,(P<0.05)。3.我们建议:随着现代影像学的发展,有:必要对NPC的N分期标准进一步深入研究。结论:MRI在鼻咽癌的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作用优于CT。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CT和MRI在鼻咽癌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1994年3月至1995年12月,放疗前均行CT和MRI检查的鼻咽癌患者71例,CT行横轴位增强扫描,MRI行横轴位T1、T2加权扫描及矢状位和冠状位和冠状位T1加权扫描。结果:1.CT的头长肌直接受侵假阳性率达59.3%。2.对Rouviere‘s结肿大,MRI比CT的检出率高,分别为:42.3%和23.9%,3.我们建议:随着现  相似文献   

7.
从鼻咽癌放疗后复发部位探讨放疗设野范围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Luo W  Tang YQ  Huang Y  Lu LX  Lu TX 《癌症》2006,25(2):209-211
背景与目的:自上世纪90年代,中山大学肿瘤医院鼻咽癌常规外照射采用面颈联合野、耳前野和低熔点挡铅技术.本研究通过分析部分常规放疗后局部区域复发患者的资料探讨常规鼻咽癌面颈联合野和耳前野照射范围的合理性。方法:收集1999年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按常规面颈联合野和耳前野设野治疗的.放疗后局部区域出现复发,有放疗前后和复发CT检查的鼻咽癌患者资料,分析复发灶所侵犯的部位。对于有照射野设置资料患者,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3D TPS)下进一步行局部复发灶和照射野模拟剂量学分析,观察复发灶与95%等剂量线的关系,若复发灶95%以上(包括95%)的体积在95%等剂量线内,判断为野内复发.20%以上(包括20%)~95%以下体积在95%等剂量线内,边缘复发,20%以下体积在95%等剂量线内,野外复发。结果:共收集了40例可供分析的患者,其中15例患者材料完整可供局部复发灶和照射野模拟剂量学分析。局部复发的主要部位为鼻咽腔、颅底骨质;局部复发灶和照射野模拟剂量学分析发现野内复发9例,边缘复发4例,野外复发2例。6例边缘和野外复发的患者,经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复发与未严格遵循常规设野原则或对病灶范围判断失误造成不适当的照射野边界导致靶区出现低剂量区有关。结论:常规鼻咽癌面颈联合野和耳前野照射范围基本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为使CT图象上的肿瘤境界能准确“移植”投影到病人的相应皮肤上,必须在CT图与皮肤上留相同的参考标记作为座标。因此设计了下面的方法:在作鼻咽轴位CT检查之前,先在病人一侧面颊部,耳屏尖前方准确5cm处,用画野墨水画一条长10cm的纵走线,与眶下外耳门联线垂直交叉,其中4cm在联线之上。于是按该纵走的参考标记线贴一条同样长度的废心血管导管,因为此导管不透X线,又不会在CT图象上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后程三维适形放疗在鼻咽癌缩野放疗中的近期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84例初治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后程三维适形放疗组(观察组)和常规疗放疗组(对照组)。两组病例第一段采用面颈联合常规低熔点铅挡块野放疗36Gy/18次,加下颈前切线野放疗36Gy/18次;第二段采用双侧耳前野放疗10Gy/5次,第三段采用三维适形野放疗20Gy/10次;加全颈前切线野放疗14—4Gy/7—12次,颈淋巴结残局部补量10Gy/5次。鼻咽总剂量70Gy-74Gy;颈部剂量,淋巴结阴性50Gy;阳性70Gy。结果:两组病例完全缓解率、1年生存率分别为97.6%、100%和90.5%、92.9%。两组肿瘤的局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后程三维适形放疗较常规放疗有较好的肿瘤局控率,且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0.
应用CT作鼻咽癌放疗射野定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CT能清楚显示鼻咽癌的病变界限,可以此为依据设计放疗照射野的四界,但需要建立把CT图象准确转移反映到病人皮肤上的方法,作为设野的根据。作者设置一条在CT图象及病人皮肤上均看得见的参考线为媒介,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具体方法从主野的侧野开始介绍。  相似文献   

11.
影响鼻咽癌放疗定位精确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鼻咽癌(NPC)放疗精确度的因素.[方法]两组技师每组12人,分别操纵西门子和飞利浦的模拟定位机和直线加速器,每人独立完成1例NPC病人的面膜固定,模拟定位,拍定位片.然后在模拟机下重复摆位及拍片,再到直线加速器上摆位及拍射野验证片.观察重复摆位时激光十字线与摆位标记点的重合情况,以及按解剖骨性标记定位片分别与验证片和重拍的模拟片的误差情况.[结果]①重复摆位时激光十字线与面膜上的摆位标记点模拟机下重复得较好,而治疗机下较差.②骨性标记误差范围在0~6mm之间,两组骨性标志误差在模拟机之间或者治疗机之间的比较总体没有差异(P>0.05);而在模拟机和治疗机之间的比较却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结论]重复摆位体表标记重合较好时骨性标记也可能存在较大的误差,从模拟机到治疗机之间摆位误差较大,而在模拟机之间的重复摆位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2.
Xia HS  Han SY  Li P  Liu ZC  Tang PY 《癌症》2003,22(7):745-748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国内肿瘤低氧放疗的临床应用开展很快。低氧对正常组织放射保护作用已被证实,但它是否对肿瘤也存在保护作用尚无肯定答案。本研究比较鼻咽癌患者常规放疗和低氧放疗的临床结果,并加以分析。方法:收集1992年3月至2000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低氧放疗或常规放疗的117例鼻咽癌病例。其中Ⅰ期11例、Ⅱ期30例、Ⅲ期57例、Ⅳ期19例。低氧组69例接受低氧放疗,常规组48例接受常规放疗。两组患者年龄、性别、TNM分期、病理分类、辅助治疗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部病例均应用6MVX线和8~12MeV电子线照射,鼻咽部剂量72Gy(68~82Gy),颈部转移淋巴结剂量64Gy(60~70Gy)。结果:2~3级急性口咽粘膜、唾液腺损伤和2~3级晚期口干症在低氧组的发生率分别为23.2%、26.1%和37.7%,在常规组分别为77.1%、62.5%和91.7%(P≤0.01)。肿瘤局部复发、颈淋巴结复发转移和远处转移率在低氧组分别为14.5%、23.2%和21.7%,常规组分别为12.5%、20.8%和18.8%(P>0.05)。低氧组1、3、5、7年生存率分别为97.1%、83.7%、74.4%和54.5%,常规组分别为97.9%、86.8%、70.2%、54.7%(P>0.05)。结论:低氧能减轻放射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初步观察低氧放疗后肿瘤复发、转移及患者生存情况与常规放疗无明显差异,但仍需  相似文献   

13.
张华满  赵充  黄峻  崔念基 《癌症》1999,18(5):608-609
颈部前切线野照射是放射治疗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常用方法.在多年的临床应用中已发现过去的常规方法存在不足之处,甚至有作者认为应停用[1].自低熔点铅不规则挡块技术在我科应用以来,我们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摸索出一种新的颈前切线野照射方法,能较好地解决过去的常规的方法存在之问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放疗前贫血对鼻咽癌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放疗前贫血对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的829例鼻咽低分化鳞癌患者中,放疗前贫血者252例。其中轻度贫血者190例,中重度贫血者62例。卡氏评分〉80、≤80和无评价的分别占49.8%、32.4%和17.7%。按1992年福州分期中Ⅲ期和Ⅳ期占74.6%。采用6MV X线放疗,先面颈大野Dr36Gv,后改小面颈野避开脊髓加量至Dr50Gy,颈后野电子线补至BrS0Gy。原发灶和阳性淋巴结区BrT0Gy,预防区Dr150~60Gy。残存灶用后装、X刀等技术补量或观察。分析贫血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以及与其他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全组患者5、10年总生存率(OS)及无进展生存率(PVS)分别为75.4%、67.1%及62.9%、56.4%。放疗前贫血患者、正常患者的5年OS及PFS分别为67.8%、78.4%及55.0%、66.1%(P〈0.05)。贫血与分期及患者一般情况显著相关,与局部控制率无相关性,但与远处转移率显著相关。结论 放疗前贫血可显著降低鼻咽癌患者生存率,应纠正患者贫血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进一步研究纠正贫血是否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Ⅲ Ⅳa期鼻咽癌放疗前诱导化疗的前瞻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用THP、DDP、5-FU方案在Ⅲ、Ⅳa期鼻咽癌放疗前诱导化疗1周期的疗效.方法:1996年12月~1998年6月收治了82例Ⅲ、Ⅳa期鼻咽部低分化鳞癌患者,按来院治疗时间分为A组(综合治疗组)42例和B组(单纯放疗组)40例.A组采用THP(吡柔比星)50mg/m2·d;DDP(顺铂)80mg/m2·d,和5-FU(5-氟脲嘧啶)200mg/m2·d,连续5天静脉点滴.诱导化疗结束后第3天开始放疗.结果:A组和B组患者鼻咽肿块控制率分别为88.0%、67.5%(P<0.05);颈部肿块控制率分别为87.0%、42.9%(P<0.01);A组和B组CR率分别为90.4%、52.5%(P<0.01);5年生存率为50.0%、27.5%(P<0.05).结论:THP、DDP、5-FU方案诱导化疗1周期能提高患者的局部控制率,改善近期疗效,同时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旋转容积调强技术(RapidArc )和固定野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治疗鼻咽癌剂量学方面的差异,探索不同T 分期从何种技术获益最大。方法:选取60例无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按鼻咽癌2008分期T 1~2期20例,T 3 期20例,T 4 期20例。使用瓦里安公司Eclipse 系统,每例患者分别制定RapidArc 和固定野IMRT 计划,比较两者靶区覆盖、危机器官剂量、跳数和治疗时间的差别。结果:IMRT 和RapidArc 均能满足临床要求,靶区剂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均匀性和适形性相当。按T 分期分层比较,T 4 期患者RapidArc 组PGTV、PTV 1、PTV 2 的靶区剂量较高(P < 0.05),PGTV 均匀指数较好(P = 0.059)。 RapidArc 组视神经、晶体、颞叶、腮腺V 20、喉、颞颌关节受照剂量均较低(P < 0.05)。 按T 分期分层比较,脑干剂量T 1~2 期、T 3 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T 4 期患者脑干D 1% 、Dmax剂量RapidArc 组较IMRT 组低(P < 0.05)。RapidArc 和IMRT 相比,治疗跳数节省65% ,治疗时间节省63% 。结论:RapidArc 和9 野IMRT 治疗鼻咽癌均可满足临床要求,Rap?idArc 可明显降低正常器官剂量,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跳数。对局部早、中期(T 1~3 期)患者,两者有相似的靶区剂量分布,但对局部晚期(T 4 期)患者,RapidArc 更具有将高剂量区集中在靶区而减少正常器官受照剂量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鼻咽癌面颈联合野放疗对唾液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动态观察鼻咽癌病人行面颈联合野常规放疗前后唾液分泌量及有关成份浓度变化情况,分别对18例病人于疗前、放疗10Gy、20Gy、30Gy、40Gy后取样。结果发现:①鼻咽癌患者放疗前无明显唾液腺功能障碍,随着放射剂量增加,分泌量逐渐减少,较面颈分野照射的病人症状发生程度无明显差异。②疗前患者唾液pH值正常,经照射后下降,并伴唾液N+a浓度升高,K+浓度下降。③唾液淀粉酶含量照射后较疗前要低。④唾液Ca浓度疗后较疗前略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近年RapidArc的临床应用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研究比较RapidArc与固定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两种放疗技术在晚期鼻咽癌治疗计划中的差异。  方法  随机选取10例晚期鼻咽癌患者, 采用RapidArc与IMRT两种技术进行计划设计与剂量验证, 比较计划的靶区剂量、危及器官与正常组织剂量、机器跳数、治疗时间与剂量验证结果。  结果  两种计划的剂量分布基本一致, 均能提供足够的靶区剂量。RapidArc的PTVnx最小剂量, PTVnd、PTV60、喉、腮腺的平均剂量低于IMRT, PTV60的HI值高于IMRT, 机器跳数比IMRT减少约58%, 治疗时间减少约70%。以3%/3mm为界, RapidArc验证的γ指数通过率为(98.75±0.50)%, IMRT的通过率为(98.86±0.67)%。  结论  两种放疗技术均能够满足临床治疗需要, 剂量验证结果能够较好的符合计划计算结果。RapidArc比IMRT有着更多的优势, 不仅可以减少机器跳数, 缩短治疗时间, 而且可以减少喉、腮腺的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19.
116例鼻咽癌一体化照射野调强放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初诊时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应用一体化照射野调强放疗的远期疗效、安全性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5年2月至2008年12月共116例初诊时无转移鼻咽癌患者,根据福州分期:Ⅰ期4例,Ⅱ期22例,Ⅲ期45例,ⅣA期4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鼻咽和全颈部一体化照射野调强放疗,具体剂量为:GTVnx61.32~75Gy,GTVnd65~80Gy,中位剂量均为70Gy;CTV156~60Gy,CTV250~52Gy。21例单纯放疗,95例合并化疗,采用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结果 随访率100%,中位随访期28个月(6~60个月)。3例局部复发,3例颈淋巴结复发,16例远处转移。1、2、3、4年总生存率及无疾病生存率分别为6% 、92% 、92%、84%及91%、85%、80%、80%。12例死亡患者中6例死于鼻咽癌远处转移,其余6例死于其他疾病。预后因素分析,临床分期、T分期与3年无疾病生存率、3年无转移生存率明显相关(P<0.05)。随访满2年的65例患者中,6例出现3级以上口干(9.2%),4例出现放射性脑病(3.4%)。全组未发现后组颅神经损伤及张口困难病例。结论 采用一体化照射野调强放疗技术治疗初诊时无转移鼻咽癌远期疗效较好,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分期、T分期是其预后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0.
鼻咽癌常规放疗面颈联合野照射的剂量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CT模拟机定位技术及治疗计划系统分析鼻咽癌常规放疗面颈联合野照射时肿瘤靶区及颅底剂量欠量问题,并分析采用不同处方剂量点造成的靶区剂量分布差别.方法 选择11例接受常规放疗的首程鼻咽癌患者,普通模拟机定位,将通过科查房的面颈野边界应用细铅丝在面罩上标记,然后在CT模拟机上采取和普通模拟机定位相同的治疗体位及固定方式进行扫描,获取的图像通过网络系统传输至治疗计划系统.由医生在数字莺建图像上根据细铅丝的位置复制出面颈联合野,同时在横断面上逐层勾画鼻咽原发肿瘤GTV及照射野内的蝶骨体、斜坡等靶区.取两个处方剂量点分别位于第1颈椎前(代表鼻咽深度)和第3颈椎前(代表上颈深度).按临床要求以处方剂量点36 Gy分18次为面颈联合野的处方剂量,由计划系统分别计算原发肿瘤及颅底的剂量.结果 以鼻咽深度为处方剂量点时,95%体积的GTV实际受量为33.31~35.54 Gy,中位值为34.83 Gy;95%体积的颅底实际受量为17.76~34.60 Gy,中位值为30.28 Gy.当以上颈深度为处方剂量点时,95%体积的GTV实际受量为31.43~33.36 Gy,中位值为32.44 Gy;95%体积的颅底实际受量为16.52~32.60 Gy,中位值为28.52 Gy.结论 鼻咽癌常规放疗采用面颈联合野无论采用鼻咽还是上颈部为处方剂量计算深度均会造成GTV及颅底剂量低于处方剂量,后者尤为明显.提示临床实施常规放疗时应以鼻咽深度为处方剂量点,同时应结合临床情况酌情考虑对颅底受侵患者疗终给予适当补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