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丽科伟)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观察。方法随机对照方法将400例符合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分为治疗组(350例)和对照组(50例)进行治疗,其他治疗方法相同。结果更昔洛韦治疗组疗效明显,患儿热退时 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更昔洛韦是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最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使用更昔洛韦治疗38例此病患儿,并与既往未使用更昔洛韦治疗的38例患儿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使用更昔洛韦组热程缩短、咽峡炎改善、眼睑水肿消失、淋巴结和肝脾明显缩小、白细胞总数降至正常、异型淋巴细胞恢复〈10%的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采用更昔洛韦治疗EB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病例随机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和对照组,然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在退热时间、咽痛改善、止咳时间、扁桃体肿大综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与其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更昔洛韦治疗急性上呼道感染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发热、腹泻、呕吐等临床表现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5例8个月至3岁患轮状病毒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更昔洛韦)和对照组(炎琥宁)。观察2组治疗前、后发热、吐泻、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结合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发热、呕吐、脱水、腹泻次数,血、便常规改变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治疗后,更昔洛韦组退热轮状病毒转阴和腹泻次数好转平均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d后消化道症状的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热毒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取14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用热毒宁加更昔洛韦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5d;对照组用病毒唑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5d;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咳嗽气喘消失时间及治疗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8.63%(72/73),高于对照组87.67%(6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副反应。结论热毒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口服液辅助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共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匹多莫德组各38例,常规治疗组给予注射用更昔洛韦抗病毒及常规对症治疗,匹多莫德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疗程2周。分别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的恢复情况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匹多莫德组患儿热退时间、扁桃体炎消退时间、肿大淋巴结缩小时间、肿大肝脾缩小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缩短(P < 0.05)。匹多莫德组治疗后CD3+、CD8+水平较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后下降(P < 0.001);CD4+水平、CD4+/CD8+比值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上升(P < 0.001)。对照组在治疗2周后T淋巴细胞亚群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 > 0.05)。结论 匹多莫德口服液辅助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能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更昔洛韦对小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 (CMV肝炎 )的疗效。方法 将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 47例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 2 7例及病毒唑对照组 2 0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血CMV -IgM或尿CMV -DNA转阴率分别为 81.5 %和 35 % ,P <0 .0 1;总有效率分别为 88.9%和 2 5 % ,P <0 .0 1。且治疗组血清胆红素 (SB)复常时间及谷丙转氨酶 (ALT)复常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治疗过程中部分病例有消化道反应 ,但不严重 ,未观察到对肾脏的毒性反应。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CMV肝炎疗效较好 ,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抗病毒治疗与未抗病毒治疗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近期疗效及远期随访结果,以探讨抗病毒治疗对儿童I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复习1999~2009年住院IM患儿病历,符合纳入条件并随访1年以上的病例共172例。根据患儿治疗方案,分为更昔洛韦组(49例)、阿昔洛韦组(72例)和对照组(51例)。更昔洛韦组予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每日10 mg/kg,分2次给予;7 d后改为每日5 mg/kg,每日1次;总疗程10~14 d。阿昔洛韦组予口服阿昔洛韦片,每日20 mg/kg,分3次口服;总疗程10~14 d。对照组仅使用对症治疗。观察各组热程、咽峡炎症状改善、肝脾淋巴结回缩时间、异型淋巴细胞数回降时间及用药后粒细胞数改变等指标。远期随访包括复查血常规、肝功能、肝脾B超,并统计治愈率、复发率和死亡率。结果:急性期3组在热程、咽峡炎的改善、肝脾淋巴结开始回缩时间、异型淋巴细胞数降至10%以下的时间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至8年10个月,3组间治愈率、复发率、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与非抗病毒治疗对儿童IM的疗效无明显差异,抗病毒治疗未能使IM患儿获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发病特征、临床特点及治疗反应.方法 对17例确诊HCMV感染相关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患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并与25例EB病毒感染相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临床特点相比较.结果 与EBV组比较,HCMV组患儿淋巴结肿大少见(P<0.05),渗出性咽峡炎少见(P<0.05),肝功损害较轻(P<0.05),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高程度较低(P<0.05),HCMV组病例经更昔洛韦治疗后可以全部治愈.结论 HCMV感染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其临床特点与EB病毒相关IM有所差异,更昔洛韦对以上两种病原感染的IM治疗均有效.  相似文献   

10.
传染病     
052092更昔洛韦与病毒唑治疗小儿水痘的疗效比较/利丹…//实用临床医学.-2005,6(2).-101~102更昔洛韦组60例给予更昔洛韦5mg/(kg·d)静滴1次/d;病毒唑组60例给予病毒唑10mg/(kg·d)静滴,1次/d治疗。2组均计数退热时间及皮疹结痂时间,同时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结果:更昔洛韦组平均退热时间为(2.61±0.47)d,明显少于病毒唑组(3.7±0.38)d(P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发生率、高危因素、治疗与随访情况。方法对2005年7月-2007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NICU收治的符合ROP筛查标准的早产儿,于生后2周开始由资深眼科医师开始行间接眼底镜检查眼底,并进行随访。结果434例早产儿中ROP的发生率为5.5%(24/434例),24例ROP中Ⅰ期19例,Ⅱ期3例,Ⅲ期2例。Ⅲ期阈值病变者行激光光凝治疗,全部患儿均恢复正常。对434例早产儿行单因素分析得出,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吸氧、吸氧浓度、吸氧时间、呼吸暂停、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DS)、肺表面活性剂(PS)的应用、机械通气、输血、光疗时间、感染与ROP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胎数、吸氧时间、光疗时间、代谢性酸中毒、母亲妊高症、颅内出血是影响ROP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早产是ROP的根本原因,防治各种并发症、合理的氧疗是预防ROP的关键。建立完善有效的ROP筛查制度,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OP,可改善ROP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