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氯胺酮、异丙酚用于小儿门诊手术的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麻醉用于小儿门诊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患儿,ASA~级,随机分两组:A组:单纯用氯胺酮麻醉;B组: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麻醉。比较A、B两组的用药剂量、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用氯胺酮(145±20)mg,术后(100±9.8)min清醒;B组氯胺酮用量(85±15)mg、异丙酚(100±20)mg。复合麻醉后清醒完全,副作用较少,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结论:氯胺酮、异丙酚复合麻醉是小儿门诊短小手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应用于小儿眼科手术麻醉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及麻醉恢复情况,并与单纯氯胺酮作比较,探讨一种较为理想的复合用药方法。方法择期行眼科手术的患儿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20例,肌注氯胺酮6.0~8.0mg/kg,术中酌情静脉追加氯胺酮1.0~2.0mg·kg-1/次;B组20例,肌注氯胺酮2.0~3.0mg/kg,并于手术开始前2min静脉注射丙泊酚1mg/kg,后以氯胺酮1.5~2.5mg/(kg·h)和丙泊酚6~10mg/(kg·h)持续静脉微泵输注,术毕前5min同时停用。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RR及SPO2的变化,并记录氯胺酮的用量、术后的清醒情况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A组患儿的MAP、HR在手术开始后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B组患儿在手术开始时MAP和HR较基础值稍有增加(P<0.05),但术中渐降至术前水平或稍低,并保持平稳至术毕;两组患儿的SPO2和RR与基础值相比无显著差异。B组术中氯胺酮的用量和清醒时间明显少于A组,呼吸抑制和术后呕吐发生率亦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与单纯氯胺酮相比,丙泊酚复合氯胺酮能更好的保持呼吸循环稳定,缩短术后清醒时间,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是一种较理想的小儿眼科手术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应用于小儿眼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应用于小儿眼科手术麻醉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及麻醉恢复情况,并与单纯氯胺酮作比较,探讨一种较为理想的复合用药方法。方法 择期行眼科手术的患儿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20例,肌注氯胺酮6.0-8.0mg/kg,术中酌情静脉追加氯胺酮1.0-2.0mg&;#183;kg^-1/次;B次20例,肌注氯胺酮2.0-3.0mg/kg,并于手术开始前2min静脉流向丙泊酚1mg/kg,后以氯胺酮1.5-2.5mg/(kg&;#183;h)和丙泊酚6-10mg/(kg&;#183;h)持续静脉微泵输注,术毕前5min同时停用。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RR及SPO2的变化,并记录氯胺酮的用量、术后的清醒情况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A组患儿的MAP、HR在手术开始后明显高于基础值(P&;lt;0.05);B组患儿在手术开始时MAP和HR较基础值稍有增加(P&;lt;0.05),但术中渐降至术前水平或稍低,并保持平稳至术毕;两组患儿的SPO2和RR与基础值相比无显著差异。B组术中氯胺酮的用量和清醒时间明显少于A组,呼吸抑制和术后呕吐发生率亦明显低于A组(P&;lt;0.01)。结论 与单纯氯胺酮相比,丙泊酚复合氯胺酮能更好的保持呼吸循环稳定,缩短术后清醒时间,减少恶性呕吐的发生,是一种较理想的小儿眼科手术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琦  陶岩  鄂爽  李丹  吴钢 《华西医学》2010,(10):1883-1885
目的总结凯纷与曲马多在患儿扁桃体和腺样体手术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2009年4月-2009年10月,将60例行扁桃体和腺样体摘除术患儿,随机分为A组(凯芬组)、B组(曲马多组)及C组(对照组)。A组于麻醉插管后手术开始前10min静注凯纷1mg/kg,B组静注曲马多1mg/kg,C组静注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其拔管时间、苏醒期反应、恢复期疼痛评分、低血氧症的发生、恶心呕吐及术野区出血情况。结果 3组患儿的拔管时间、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监测治疗室(PACU)中A、B组患儿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且A组无恶心呕吐发生,B、C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11.1%和5%。结论凯纷及曲马多用于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手术均可获得良好的镇痛及镇静效果,并减少了拔管期的躁动发生且不增加拔管时间及术后低血氧症。但凯纷组患儿没有恶心呕吐发生,更适用于小儿的扁桃体;腺样体;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择期下腹部手术患儿,分为骶管阻滞组(A组),基础麻醉(氯胺酮)组(B组),每组30例。比较术中切皮时躁动、牵拉反应、恶心、呕吐、术后苏醒。结果A组麻醉镇痛肌松效果优于B组,且麻醉管理安全,术后苏醒早,安静无痛不烦躁。结论骶管阻滞镇痛肌松效果确切,镇静深度适宜,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并发症,为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赖氨比林复合曲马多对下肢骨关节疾病患者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赖氨比林(LAS)复合曲马多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30例择期下肢手术患者,随机抽签法分为A组(曲马多)与B组(赖氨比林+曲马多)组,每组15例。两组均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L2-3间隙)+术后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A)。A组手术结束时给予2.5mg/kg曲马多预给量;B组则给予1.25mg/kg曲马多+12.5mg/kg赖氨比林。每隔6h记录1次直至48h,患者感觉疼痛时可用药.并记录给药时间、两组用药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按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VAS)法评定镇痛效果(0~10分)。结果:B组的PCA数明显多于A组,曲马多的用量少于A组(t=-2.5.P&;lt;0.05)。B组嗜睡、呕吐不良反应少于A组。结论:赖氨比林复合曲马多可减少曲马多的用量,并降低曲马多嗜睡、呕吐的发生,赖氨比林复合曲马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七氟醚、氯胺酮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Ⅰ级、择期行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80例,分为七氟醚、氯胺酮静脉吸入复合麻醉组(A组)和七氟醚吸入麻醉组(B组)各40例,保留自主呼吸,至手术结束前2 min停药.观察两组用药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肢体活动情况,咳嗽屏气、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的发生情况,苏醒时间,术后躁动情况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儿较B组术中肢体活动少,术后躁动发生率低(P<0.05),两组患儿SpO2均>95%,无咳嗽屏气、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发生,清醒快,术后呕吐(postoperative vomiting,POV)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氯胺酮静脉吸入复合麻醉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术中更平稳,术后小儿烦躁情况少,优于七氟醚吸入麻醉.  相似文献   

8.
李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1):2551-2552
目的:比较曲马多与布比卡因及罗哌卡因用于小儿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48例ASAⅠ级~Ⅱ级、年龄8~12岁硬膜外麻醉患儿,随机分成三组,术后硬膜外腔镇痛,比较三组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B组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A组、B组明显好于C组;B组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曲马多联合低浓度局麻药用于小儿术后硬膜外镇痛安全、有效,罗哌卡因比布比卡因更适合用于小儿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9.
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斜疝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斜疝修补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点。方法选择择期行斜疝修补手术的小儿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采用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B组采用氯胺酮加咪达唑仑静脉麻醉。麻醉过程中监测呼吸循环相关参数,记录麻醉效果,不良反应,术后苏醒时间及氯胺酮用量。结果A组的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B组切皮时心率、平均动脉压上升较A组显著(P〈0.05),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多于A组(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斜疝修补手术比氯胺酮加味达唑仑麻醉曼平稳.苏醒更快.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赖氨比林(LAS)复合曲马多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30例择期下肢手术患者,随机抽签法分为A组(曲马多)与B组(赖氨比林+曲马多)组,每组15例。两组均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L2~3间隙)+术后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A)。A组手术结束时给予2.5mg/kg曲马多预给量;B组则给予1.25mg/kg曲马多+12.5mg/kg赖氨比林。每隔6h记录1次直至48h,患者感觉疼痛时可用药,并记录给药时间、两组用药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按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scaleVAS)法评定镇痛效果(0~10分)。结果:B组的PCA数明显多于A组,曲马多的用量少于A组(t=-2.5,P<0.05)。B组嗜睡、呕吐不良反应少于A组。结论:赖氨比林复合曲马多可减少曲马多的用量,并降低曲马多嗜睡、呕吐的发生,赖氨比林复合曲马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651-4652
探讨七氟烷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行择期短小手术患儿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3例)和B组(43例),分别采用单纯七氟烷和在此基础上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麻醉;比较两组睁眼时间、清醒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A组睁眼时间和清醒时间分别为8.87±1.23min,13.92±1.92min;B组分别为9.04±1.30min,14.10±1.9)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恶心呕吐、躁动及呼吸抑制发生率分别为16.28%(7/43),46.51%(20/43),20.93%(9/43);B组分别为11.63%(5/43),4.65%(2/43),6.98%(3/43);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躁动和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复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用于小儿短小手术可有效降低术后术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且未影响苏醒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用于小儿上肢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择期行上肢手术患儿60例,ASAⅠ级,随机分为2组各30例。A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B组采用氯胺酮全身麻醉,比较2组麻醉前、切皮前、术中最大刺激时、缝皮时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手术时间及麻醉后苏醒时间,术后恶心呕吐、躁动发生率。结果 A组各时间点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切皮前平均动脉压增高、心率增快、脉搏血氧饱和度降低,术中最大刺激时平均动脉压增高、心率增快,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较B组短,恶心呕吐、躁动不安发生率较B组低(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小儿上肢手术安全性高,术中患儿血流动力学平稳,术毕苏醒快,恶心呕吐、躁动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研究氟比洛芬酯和曲马多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A组)、曲马多组(B组)及氯化钠溶液对照组(C组),每组各14例.术前10 min,A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B组静脉注射曲马多100 mg,C组静脉注射氯化钠溶液5ml.术后随访24 h,记录生命体征、疼痛程度和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各时间点3组患者的生命体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各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分别与C组比较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B组与A、C组比较,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和曲马多超前镇痛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明显减缓术后疼痛,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相比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小,因而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加氯胺酮麻醉在小儿下腹及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 将50例1~5岁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平均为25例,A组患者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加氯胺酮麻醉治疗,B组患者采用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氯胺酮用量、镇痛及肌松效果,麻醉苏醒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A组腰麻-硬膜外联合加氯胺酮麻醉镇痛及肌松效果优于B组;A组循环、呼吸功能较B组稳定(P<0.05),肢体不自主运动、喉痉挛等不良反应较B组少(P<0.05);A组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5);术后A组苏醒快且平稳,恢复期精神症状少,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腰麻-硬膜外联合加氯胺酮麻醉应用于小儿下腹及下肢手术具有麻醉效果确切、全麻药用量少、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一种效果好且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赵玉娥 《临床医学》2013,33(7):119-121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骶管麻醉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将60例下腹部手术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七氟烷单纯吸入者为A组,七氟烷+骶管麻醉者为B组,记录两组各时点T0(麻醉用药前)、T1(切皮时)、T2(手术结束)、T3(停药后30 min)的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变化,以及患儿术中所需七氟烷的维持浓度、苏醒时间及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呼吸(RR)、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在T0、T1、T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七氟烷的维持浓度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清醒时间A组明显长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躁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吸入复合骶管麻醉用于小儿手术麻醉平稳,苏醒快,不良反应少,减轻了护理压力,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地西泮异丙酚复合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地西泮、异丙酚复合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并与单用异丙酚麻醉进行比较。方法门诊抽取120例早孕要求人工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A组为异丙酚+地西泮,B组为单纯异丙酚组。分别记录两组用药前与用药2min时生命体征改变、异丙酚用药量、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A组的异丙酚用量、术中反应及手术时间、清醒时间均优于B组。结论地西泮、异丙酚复合麻醉适用于人工流产术,安全有效,优于单用异丙酚麻醉。  相似文献   

17.
徐慧 《临床医学》2008,28(3):77-78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和氯胺酮联合用药对小儿短小手术术后苏醒时间、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影响,并与单纯用氯胺酮作比较.方法 选择2~6岁择期下腹部会阴手术的患儿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Ⅰ组:氯胺酮4~6 mg/kg,肌肉注射;Ⅱ组:咪唑安定0.1 mg/kg 氯胺酮2 mg/kg,肌肉注射,入睡后行骶管阻滞麻醉,观察其苏醒时间和苏醒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苏醒时间Ⅰ组明显长于Ⅱ组(P<0.05);苏醒期恶心呕吐、精神症状、烦躁不安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Ⅰ组明显多于Ⅱ组(P<0.05).结论 小剂量咪唑安定和氯胺酮联合用药辅助小儿骶管阻滞麻醉用于短小手术术后苏醒快.苏醒期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扎司琼用于预防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联合曲马多术后镇痛恶心呕吐的情况。方法选择94例ASAⅠ级的择期全麻手术病例,随机将病人分为实验组(A组)64例,对照组(B组)30例,实验组(A组)于麻醉诱导前15~20min(即手术开始之前25~30min)静注阿扎司琼10mg,对照组不用,麻醉诱导、维持及曲马多术后镇痛均相同,观察术后24h时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发生恶心呕吐率为14.1%,B组为73.3%。两组进行χ^2检验有显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A、B两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的程度,A组明显轻于B组。结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前15~20min(即手术开始之前25~30min)静注阿扎司琼10mg,可以有效地降低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联合曲马多术后镇痛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且明显地降低恶心呕吐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氯胺酮和曲马多骶管内超前注入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20例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0.25%罗哌卡因(A组)、0.25%罗哌卡因 芬太尼2μg/kg(B组)、0.25%罗哌卡因 氯胺酮0.5mg/kg(C组)和0.25%罗哌卡因 曲马多1mg/kg(D组)。结果:用OPS法及Ramsay法分别进行镇痛及镇静评分并随访副作用的发生率。OPS<4分的百分率B、C、D组明显高于A组(P<0.05),D组与B、C组在术后12h、24h时亦有显著差异。镇静评分B、C、D组在术后6h内各时点明显高于A组(P<0.05)。D组术后6h内各时点镇静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A、C和D(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曲马多镇痛效果较好,且副作用较少,优于罗哌卡因复合氯胺酮和芬太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和曲马多用于下肢骨科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ASA(Ⅰ~Ⅱ)级择期在椎管内麻醉行下肢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PCIA:曲马多组(A组)40例;曲马多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组(B组)40例。观察术后24h内(6h、12h、18h、24h)VAS评分、PCA按压次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术后6h、12hB组VAS评分低于A组,2组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CA按压次数减少。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曲马多用于术后镇痛,可增强单用曲马多的镇痛效果,并且减少其用量,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好,而并不增加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