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伤寒论》中少阴病急下证承气三法,一曰:"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二曰:"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三曰:"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少阴病急下证承气三法是伤寒六经辨证的最后阶段,其病机为"阳明失下而成"。有鉴于此,因阳明燥屎内结,热迫少阴,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记叙用大承气汤急下之条文有六,后世谓之“阳明三急下证”与“少阴三急下证”。观六者其治虽同,但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则各有差异,实为异病同治之范例。分析其有关条文的实质内容,对学习和辨治急证方面有所启发。一、热灼肾水,急下救阴第320条曰:“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试问,《伤寒论》少阴病多属阳衰阴盛之候,本条仅言“得之二三日”,证只“口燥,咽干”,其实热何在,又何以“大承气汤急下”之?  相似文献   

3.
一、千古疑团一部伤寒论称急下者共有六条,三条在阳明篇,三条在少阴篇。1.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症,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2.阴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4.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少阴三急下证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阴三急下证是《伤寒论》中的一个难点,因仲景对其证叙述简略,故历代医家对此众说非一。有认为是脏邪传腑,由虚转实;有认为是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有认为是因实致虚,既有阳明之实,又有少阴之虚;有认为非脏邪传腑,因脏邪传腑,由虚转实,乃证情向好的方面转化,无急下之理。笔者以为以上诸论均有谬误或不妥之处。现就其证,略陈管见,谬误之处,望同道斧正。少阴肾经,水火之脏,邪伤其经,随人虚实,或从水化以为寒,或从火化以为热。少阴三急下证就是少阴化热之变证,亦即少阴化热兼阳明里实证,但其证的发生、发展过程却各有差…  相似文献   

5.
三承气汤是《伤寒论》阳明病下法之主方。阳明病篇有三个宜大承气汤急下证,读者易解。少阴病篇亦有三条宜大承气汤证。少阴病以心肾阳虚为主,以急救回阳为主要治法,以四逆汤为主方,何以宜大承气汤,较难理  相似文献   

6.
《伤寒论》是辨证论治的典范,是仲景临证经验的结晶,惟其强调辨证论治,故论中的六条急下证,三条属于阳证,列之于阳明篇;三条属于阴征,列之于少阴篇。阳证之有急下,较易于辨识,阴证之用急下,注家便有不同的议论了。少阴篇的三条急下证云: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320条)”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三急下"病证辨治,皆为救阴而设.阳明邪实火热伤津、少阴正虚津亏火旺,两者虽病变因机有别,虚实病证有异,一为邪实致虚,一为因虚致实,但热盛火旺、阴津亏虚则一.故宜急下火热实邪以存虚亏之阴津.  相似文献   

8.
少阴三急下证是《伤寒论》中的一个难点,因仲景对斯证叙述简略,又未提及阳明,故历代医家对此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脏邪传腑,由虚转实;有的认为非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有的认为是因虚致实,既有阳明之实,又有少阴之虚;有的认为非脏邪传腑,由虚转实,因其是证情向好的方面转化,而无  相似文献   

9.
笔者反复研读《伤寒论》,初起对书中阳明篇急下三证了解甚浅。《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中"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乃阳明篇有名的急下三证。何以此三条为急下证,而急下的临床意义到底为何?笔者通过临证一例对此有了一些思考和感悟。  相似文献   

10.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这是张仲景对热结旁流证的经验之治。至于“寒结旁流”,临床鲜见,笔者临证二十年,曾遇数例,均因误治失治。复车之余,寻求古训,变通于临床,终于悟出其中奥妙,故不揣浅陋,与同道共勉。“寒结旁流”之证,临床往往误诊,中医易把它与泄泻并论,西医常以肠炎、痢疾施治。其实,  相似文献   

11.
张东涛  龚少愚 《中国中医急症》2014,(6):1092-1092,1100
火邪有外感与内生之分稳定型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痹”范畴,其病机为“阳微阴弦”,病性为本虚标实.笔者临证中发现有不少火邪致胸痹者.因此提出在辨证论治前提下着重从火邪入手治疗以收良效.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伤寒论讲义1964)原文254、255、256条即人们所称的“阳明三急下”。〔原文254〕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原文255〕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气汤。〔原文256〕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在阳明病篇论下条文中,仲景独于此三条,一反前慎用下法之常规,而提出急下,其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肾衰竭属中医“关格”、“癃闭”、“虚劳”等病的范畴 ,是多种肾脏疾病的末期阶段。其病机错综复杂。总的来说具有正虚邪实、病位广泛、变证丛生的特点。正虚是指脾肾衰败 ,脏腑功能失调 ,阴阳气血虚损 ;邪实系风热毒邪、湿热、瘀血、溺毒。正虚为本 ,邪实为标。因虚易招致外邪侵袭 ,脏腑功能失调可产生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 ,即所谓“因虚致实”。“血不利则病水” ,水湿、瘀血皆属有形之邪 ,二者可互相影响而呈血水同病。水湿潴留日久可从热化 ,湿热合邪 ,缠绵难愈 ,三焦均可受累 ,湿热客于下焦 ,膀胱气化不利 ,则可酿生溺毒 ,溺毒入…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实为精血衰耗,元气亏损之证,急性期可为虚证,亦可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治法上,虚者补虚,本虚标实者,视其阴阳之盛衰病邪之虚实深浅,辨证论治。我在古方“佛手散”(当归、川芎)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总结陶凯教授运用自拟加味麦门冬饮子治疗慢阻肺危急重症的经验。陶凯教授认为,慢阻肺危急重症以本虚标实为主要病机,治疗当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因本病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若肺虚久病,每遇六淫之邪乘袭,可引起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体质虚弱急性反复发作终致危急重症发生。慢阻肺危急重症以标实为急,标实为热毒、痰饮、瘀血之邪。而慢阻肺以多脏虚损为其病机本质,主要表现为肺肾气阴两虚。陶凯教授指出,慢阻肺为慢性病,按照中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此病不可急治,只可在补虚的基础上加以祛邪宣肺。加味麦门冬饮子以"补益肺肾,益气养阴生津兼清肺活血"为组方基本原则,经临床多年实践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举典型病案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从肢体继发性淋巴水肿的病因病机入手,认为本病病性“标实本虚”。标实者,金刃外邪损害经络,经络不通,血不利则为水;本虚者,水湿瘀血久留,久病伤正致虚。针灸具有疏通经络、祛邪扶正的作用,“以痛为腧”是临床针灸的重要指导理论和取穴原则。局部针刺治疗肢体继发性淋巴水肿符合本病本虚标实的病机,本病病位在局部,痛之所在,邪之所存,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局部针刺治疗本病就近逐之,疏通经络。与中药口服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同,局部针刺可以针对病灶、直接作用于病位,发挥更为直接的“疏通经络、驱邪扶正”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说:“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又说“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两条前后承接,互相联系,都是论述少阴阳虚,外感风寒的太少两感证治。但前者系“始得之”,其病初起,寒重邪盛,病势较急,正虚不甚,故用附子温少阴之阳以扶正,麻黄散太阳之寒以祛邪,配细辛则既可助附子以温少阴之经而散寒,又可助麻黄以散太阳之邪而解表,是温经解表之峻剂;后者系“得之二三日”,病程  相似文献   

18.
小儿哮喘病因很多,但主要因素是痰饮留伏。因有夙根宿饮留伏,在感受外邪之后而诱发,亦有因某种饮食或接触某种过敏物质过敏而发者。本病具有反复发作,连年不愈之特点,且主因为痰,由外邪而诱发。小儿哮喘在急性发作期,多有诱因,皆为邪实。但本病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病久则虚,故以正虚为主,因此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我们在临床上将  相似文献   

19.
少阴病处于六经中后期,病位较深,病势较重。下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少阴急下证既有阴液亏损,又有热盛土燥,需急下热结,以存阴液,釜底抽薪,使邪有出路。笔者就少阴三急下证之病因病机,总归热盛、水竭、土燥阐释需下不厌早运用下法,并从条文分析宜急下燥热之邪,下不厌早以存肾水。从阳明急下与少阴急下之关系论述均为津液为本,气机通畅为用,“留得一分阴份,便有一分生机”。从临床病证探讨下不厌早的重要性,重早下以治标求本截断病情发展,亦体现治未病的思想,在危急重症中急下存阴、下不厌早往往能挽救生命于危难之中。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悸”的辨治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伤寒论》“心悸”,“心下悸”,之病因病理及证治的探讨,认为其发病亦不外乎虚实二因,本脏虚损致悸者为虚,多为心阳不足,心阴心阳俱虚,气血两虚,水气上泛致悸者为实,多表现为本虚标实,由脾肾阳虚,水气凌民所致,另有邪郁少阳,了郁不达而致悸,多属实证,其治疗,针对其病因病机,归纳为六法,分别给以补虚泄实,标本同治,对现代临床心系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