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HBcAg与其它标志物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共5262例HBV感染者的血清标本,应用固相放免法(SPRIA)测定了乙肝表面抗原(HBc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原(HBc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六项 HBV血清学标志物。结果:发现 HBcAg与 HBsAg、 HBeAb、 HBcAb同时阳性率为 88.1%,明显高于其与HBsAg、HBeAg、HBcAb同时阳性率(55.3%),并且在HBsAg阳性、而HBeAg/抗-HBe均为阴性的感染者血清中仍有 40.0%检测出 HBcAg。结论:HBV血清学标志物 HBcAg的检测,与其它标志物相结合,在判断 HBV感染者血清中病毒复制活动和传染性的强弱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HBVHBeAg/HBeAb血清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1例HBV血清中HBVDNA进行检测,发现45例HBeAg(+)/HBeAb(-)血清检出88.88%HBVDNA(+),56例HBeAb(-)/HBeAb(+)血清检出46.42%HBVDNA(+),HBeAg/HBeAb与HBVDNA关系显著性检验,差别无显著性(χ2=1.16,P>0.05),HBsAg滴度与HBeAg检出无相关性(r=0,P>0.05)。  相似文献   

3.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M阳性血清中HBV DNA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燕  黄兴华 《天津医药》1997,25(5):288-290
应用聚合链反应对14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HBV M)阳性的慢性肼病患者血清中HBV DNA进行检测。结果发现:1.HBV DNA总阳性率为72.86%;BHsAg、HBeAg和抗HBc阳性血清中HBVDNA阳性纺分别为76.56%、96.15%和74.42%;HBsAg阴性血清中HBVDNA阳性率为33.33%,HBeAg阴性血清中HBVDNA阳性率为59.09%。2.各HBV感染模式中,H  相似文献   

4.
HBVe系统抗原抗体检测准确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娟  主劲  谢坤 《贵州医药》2002,26(5):470-470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是乙型肝炎实验诊断的主要方法 ,其中HBeAg和抗HBe对判断乙肝患者病变的活动性、传染性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探讨HBVe系统抗原抗体检出的准确性 ,我们对本院 170例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 (两对半 )检测中检出的HB sAg、HBeAg、抗HBc阳性模式和HBsAg、抗HBe、抗HBc阳性模式标本 ,进行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测定 ,并将抗HBe阳性的血清不同倍数系列稀释后检查HBeAg。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乙肝两对半送检血清标本 170例。1 2 …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前S1抗原的检测与病毒标志物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S1 蛋白为乙型肝炎病毒 (HBV)前S1 基因的编码产物 ,是HBV外膜蛋白中的大分子HBsAg的组成部分。近年的研究表明[1],前S1 抗原 (Pre -S1Ag)与病毒的感染性复制有密切关系 ,可作为判断HBV感染者是否有病毒活动和较大传染性的新标志。现就Pre-S1Ag,HBV—DNA与其标志物 (HBV—M)之间的关系、临床意义作一探讨。1材料和方法1 1检测对象 :收集我院检测HBV—M标本共135例 ,其中HBsAg( +)、HBeAg( +)、HBcAg( +)的乙肝患者45例 ,HB sAg( +)、HBeAb…  相似文献   

6.
王小青  刘亦琪 《江苏医药》1995,21(6):377-378
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对74例HBVM阳性的孕妇外周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血进行了HBVDNA检测。结果显示双抗原(HBsAg和HbeAg)阳性组HBVDNA检出率母血为100%(8/8),脐血为87.5%(7/8)。单抗原(HBsAg)阳性组HBVDNA检出率母血为26.92%(14/52),脐血为19.23%(10/52)。抗体(抗-HBc、抗-HBs、抗-HBe一项至三项)  相似文献   

7.
韩琳  赵有维 《河北医药》2000,22(4):300-300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全世界的常见病。我国属该病流行严重地区 ,各种类型病毒性肝炎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我室自 1998年 10月~ 1999年 5月用EIA法共检测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抗原、抗体十项肝炎标志 (HM)指标 ,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标本共计 881例 ,来自我院就诊病人 ,取血 3ml离心分离血清。采用上海科华公司试剂以EIA方法检测十项HM :HAV IgM、HBsAg、HBsAb、HBeAg、HBeAb、HB cAb、HBcAb IgM、抗 HCV、抗 HDV、HEV IgM。使用奥地利SLT二型酶标仪 ,…  相似文献   

8.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血清乙肝病毒DNA的结果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国亮  张慧慧 《江西医药》1995,30(5):261-263
应用PCR技术和ELISA法同时检测了乙肝患者血清97例。结果显示:HBV-DNA-PCR阳性率67.0%,乙肝五项一项以上阳性率97.9%,HBeAg阳性者HBV-DNA阳性率89.7%,HBeAg阴性仍有51.7%HBV-DNA阳性,抗-HBs阳性者HBV-DNA阳性率25.0%,献血员有4.0%HBV-DNA阳性。结果提示,在乙肝病毒感染检出率方面,乙肝五项高于PCR,HBV-DNA-PCR  相似文献   

9.
阎惠平  黄德庄 《天津医药》1997,25(6):355-357
为观察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双重感染的尸体肝组织中两种病毒核酸及抗原的分布,对15例HBV与HCV双重感染的尸检肝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BsAg、HBcAg和HCAg,Digoxigenin标记的探针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HBV DNA和HCV RNA。结果:HBsAg、HBcAg、HBV DNA、HCAg和HCV RNA的阳性数分别为12/15(80.0%)、10/15(66.7%)、9/15(60  相似文献   

10.
产前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目的:评估乙型肝炎(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HBsAg阳性孕妇乙肝病毒宫内传播的效果。方法:HBIG组22例,分2组(各11例),均孕wk28起予HBIG200IU,im,A组每3wk一次,B组每4wk一次,均至分娩为止;对照组23例,不用上述药物。HBIG组每次用药前、分娩前,对照组孕wk28及分娩前检测静脉血HBsAg,HBeAg,HBV_DNA,新生儿出生后检测HBsAg,HBV_DNA。结果:HBIG组孕妇血HBsAg,HBV_DNA明显下降(P<0.05),HBeAg无明显变化(P>0.05)。新生儿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HBV_DNA阳性率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未发现孕妇及新生儿不良反应。结论:产前应用HBIG可降低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2260例静脉注射海洛因信赖者HBV,HCV感染与ALT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静脉注射(iv)海洛因依赖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探讨HBV、HCV单纯感染和HBV/HCV重叠感染与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对2260例iv海洛因依赖者进行血清HBsAg、抗-HCV、ALT检测。结果:iv海洛因依赖者血清HBsAg、抗-HCV阳性率分别为37.8%、53.9%,HBsAg、抗-HCV同时阳性者456例,重  相似文献   

12.
海洛因滥用者病毒感染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0例以静脉注射方式的海洛因滥用者(IntrovenousDrugAbusers,IVDAs)和20例经呼吸道(烫吸)吸入的海洛因滥用者(InhaleDrugAbusers,IHDAs)进行了艾滋病病毒抗体(HIVAb)、丙肝病毒抗体(HCVAb)、EB病毒抗体(EBVIgG/Z)和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血清学检测,并对两个群体的病毒感染状况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静脉注射的药物滥用方式是HCV和HBV(丙肝和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度危险因素;而非注射方式的药物滥用与HCV、HBV感染似无联系,但是EBV感染的高度危险因素。由于HIV、HBV、HCV都主要是经血行感染,传播途径基本相同,因此,静脉内注射方式的毒品滥用是包括HIV感染在内的HBV、HCV感染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采用ELISA法对146例血液透析(HD)患者进行了抗-HCV的检测,并与450例献血员做了对比分析,结果抗-HC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5.5%与7.1%,两者相差非常显著(P<0.01)。同时对81例抗-HCV阳性HD患者进行HBsAg、HBeAg及抗-HBC测定,结果表明:74.1%(60/81)抗-HCV阳性HD患者HBV检测阳性。追访部分HD者发现:抗-HCV阳性合并HBV重叠感染者,ALT升高者占83.3%(516)。ALT值多波动在0.014~0.028μmol·s ̄(-1)。提示:乙型肝炎合并丙型肝炎感染者,可加速对肝脏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潢川县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傅德颜(河南省潢川县人民医院465100)调查内容①不同性别年龄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1988.7~1989.6),现患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抗体(抗-HBs)的阳性率。②e抗原(HBeAg)及e抗体(抗-HB...  相似文献   

15.
恶性血液病的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检验科(030013)诸士敏,田翠英山西省肿瘤医院护理部(030013)曹月英,程治兰我们对我院近三年来确诊的5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进行HBV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55人中恶性淋巴瘤16人,年龄17~64岁;急粒14人,年龄3~57岁;慢粒3人,年龄33~40岁;多发性骨髓瘤17人,年龄31~76岁;急淋2人;慢淋3人。以上病人均经血液及骨髓象确诊。对照组是厂矿体检者共50人。方法:乙肝五项(两对半)均采用酶联吸附法(ELISA)固相免疫法,试验所用试剂均由北京军事科学院提供。结果对55例病人的血清进行乙肝五项测定,在阳性标本中(23例),抗-HBs7例;抗-HBc5例;HBsAg5例;抗-HBs、HBeAg1例;抗-HBe2例;抗-HBs、抗-HBc阳性2例;HBsAg、HBeAg、抗-HBc1例;其阳性率分别为12.95%、9%、9%、1.81%、3.63%、3.63%、1.81%,阴性标本中32例占58.19%。本组受检对象55人为恶性血液病,乙肝病毒阳性者为23例,总感染率为41.81%,对照组为厂矿体检者50人,阳性者为3例,占6%。经统  相似文献   

16.
戴晨阳  戴晨琳 《天津医药》1999,27(9):515-51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乙肝标志物和肝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信号引物能量转移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93例各型乙肝患者血清HBV-DNA含量。结果:在慢性乙肝患者中,随着临床肝损害程度加重,血清HBV-DNA含量逐渐下降,血清HBeAg阳性组HBV-DNA含量明显高于抗-HBe及抗-HBc阳性组,而后两组中部分病例HBV-DNA水平仍很高,血清HBV-DNA含量  相似文献   

17.
42例乙型重叠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炎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 ,本文对乙型肝炎重叠丙型肝炎 (乙丙型肝炎 )与单纯乙型肝炎病人的临床特点作初步分析 ,并对使用α 干扰素后病毒标志转阴进行对比。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1996年 10月至 1998年 10月本院住院病人。诊断标准参照 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所订标准。全部病例作血清乙肝标志物 (HBsAg、抗 HBs、HBeAg、抗 HBe、抗 HBc)、抗HEV、抗HCV、抗HAV IgM、抗HDV(ELISA)。其中 68例HBsAg阳性及抗 HBe、HBeAg、抗 HBc一项或两项阳性、ALT异常为…  相似文献   

18.
肝组织庚型肝病毒抗原的表达状况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血清庚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GVRNA)阳性或阴性肝病肝组织中的HGV抗原(HGVAg)的表达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抗HGV非结构5区(NS5)单克隆抗体(McAb),以免疫组织化学BA法检测肝细胞中HGVNS5抗原。结果HGVAg阳性染色为棕黄色,呈红小颗粒状位于肝细胞胞浆,肝组织中阳性肝细胞呈散在分布;在血清HGVRNA阳性和阴性肝组织中HGVAg的检出率分别为63.64%(  相似文献   

19.
2517名学龄前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罗源县妇幼保健所黄水英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高度感染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占全国总人口的12%左右[1]。为控制我县乙肝流行,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的检测被列为学龄前儿童进入托...  相似文献   

20.
43例HBV感染者HBcAg与HBsAg·Re检测浙江省嘉兴市第二人民医院(314000)夏德发,周旭阳1992年~1993年,我院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准确地测定了HBV感染者43例及6例健康成人的HBcAg与HBsAg·Re。现结合本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