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受区无可供吻接血管的肢体创面修复手术。方法:对19例肢体(上肢8例,下肢11例)受区无可供吻接血管的创面,采用下述方法进行修复:(1)健侧小腿桥式皮瓣移植,修复小腿瘢痕切除术后创面6例。(2)腹股沟皮瓣寄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伴有浅、深静脉广泛性栓塞狭窄的前臂创面1例。(3)腹部“H”形带蒂皮瓣移植覆盖上肢单一创面3例;双胸脐皮瓣带蒂移值修复上肢两处创面(前臂、手背部)3例。(4)对6例上、下肢受区血管损伤的急诊患者,行大隐静脉移植桥接皮瓣4例,人造血管移植桥接皮瓣手术2例。结果:1例患者皮瓣移植术后10h出现动脉痉挛,处理后症状消失;1例皮瓣移植术后出现轻度感染,经换药处理后,创面愈合,所有皮瓣均成活。随访6个月-6年,皮瓣生长良好,无色素沉着及破渍。结论:对受区无可供吻接血管的肢体深部组织裸露创面,可采用上述不同方法进行皮瓣移植手术。本文还探讨了受区无可供吻接血管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2.
皮瓣肌皮瓣修复上肢深度烧伤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应用皮瓣肌皮瓣修复上肢深度烧伤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04年8月—2007年12月我科应用皮瓣肌皮瓣修复上肢深度烧伤的35例病人,进行针对性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皮肤准备、控制感染、疼痛护理、皮瓣观察与处理、指导功能锻炼等。[结果]创面I期愈合30例,Ⅱ期愈合4例,皮瓣坏死1例。[结论]采用全面的护理方法护理皮瓣肌皮瓣修复上肢深度烧伤病人,对保证手术成功和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院2006—01/2007—12对82例手指损伤患者进行不同方式的清创手术、皮瓣推移覆盖修复创面、换药等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钱英  祁强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5):1147-1148
目的:总结微型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护理特点以提高皮瓣成活率。方法:2003—09/2007—0918例微型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病例,术前重视心理及创面准备,术中加强医护配合,术后重点观察皮瓣血运及综合康复训练。结果:按以上处理,术后72h内观察发现皮瓣血运危象5例。皮瓣成活为16例,坏死皮瓣2例。随访6个月恢复手部基本功能,优良13例。结论:微型皮瓣以医生精湛的手术技能为基础,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细致的术后血运观察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是皮瓣成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深度烧伤创面应用皮瓣修复后的成活率及功能效果。方法:深度烧伤患者145例,其中男112例,女33例,根据创面部位大小、损伤深度、患者年龄等因素,选择皮瓣类型,145例各种皮瓣手术172次。结果:创面一期愈合率90.6%。不仅封闭创面,而且极大限度地保护了机体功能,改善外观。结论:皮瓣修复深度烧伤创面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皮瓣同肌腱联合移植一期修复创面的临床应用方法.方法 对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外科2007-07-2010-08应用股前外侧皮瓣同肌腱联合移植一期修复创面11例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再次植皮后愈合.10例移位皮瓣外观良好,质地柔软;7例皮瓣略显臃肿,经二次手术修薄外观改善.随访6个月~1 a,受区皮瓣颜色、质地与周围组织相近,供区局部凹陷不明显.结论 股前外侧皮瓣同肌腱联合移植一期修复创面保持受区形态及功能,降低供区损伤,可使复杂创面一期修复完成,是一种理性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根据上臂皮肤的解剖特点,形成较大面积的上臂外侧筋膜皮瓣,以修复烧伤后的肘部创面.方法利用桡侧返动脉血管网供血,设计上臂外侧筋膜皮瓣,蒂部旋转轴点在肱骨外上髁上2cm,皮瓣要覆盖肘部较大创面.结果采用上臂外侧筋膜皮瓣修复烧伤后肘部创面,本组3例手术全部成功,术后随访2~5个月,肘部功能、外形良好.结论上臂外侧筋膜皮瓣可取面积较大,不损伤主干血管,为烧伤后肘部创面找到了简单、安全、损伤小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介绍应用腹部合页式皮瓣修复手部多指脱套伤的方法。方法:2000年以来对13例手部多指脱套伤在腹部侧方做“~”形切口,切开后形成两个蒂部相反的合页式皮瓣,分别覆盖2-5手指的掌背侧,腹部创面直接拉拢缝合,一次性决解了手指的皮肤覆盖的问题。结果:术后13例伤口均Ⅰ期愈合,皮瓣成活。结论:腹部合页式皮瓣是修复手部多指脱套伤的一种很实用的手术方法,且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供区隐蔽。  相似文献   

9.
上肢微型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指创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目前临床上治疗手指创面的手术方法有局部筋膜蒂皮瓣转位、足部及上肢微型游离皮瓣转位等。目的:探讨上肢微型游离皮瓣修复各种外伤所致手指创面的手术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2010年12月至2014年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手外科收治的12例手部创面患者,共12指,均为不规则创面,伴不同程度骨骼及肌腱外露;创面范围为(1.5 cm×2.0 cm)-(3.0 cm×4.5 cm)。12例均先行创面清创处理,之后采用四肢微型游离皮瓣修复创面;供区直接缝合。结果与结论:全部12例皮瓣均成活,供区及受区切口皆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4.5个月。皮瓣外观良好,无需再次行皮瓣修整,患指功能及外观恢复较理想。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患指修复后活动功能显示,优3例,良8例,差1例;优良率为91%。结果证实,上肢微型游离皮瓣是修复手部创面的理想方法,具有对手部正常组织无损伤及供区隐蔽等优点,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背景:深度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积极的治疗方法往往以皮瓣修复为主,但对患者身体状况要求较高,且代价较大。人工真皮是最早开发和成功应用于临床的组织工程化皮肤替代物,主要用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目的:拟观察人工真皮联合自体薄层皮片移植对深度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修复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分析,于200601/2008—03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科、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整形科完成。对象:11例患者均存在由于手术或外伤导致不同程度和部位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部分病例伴有骨质外露、骨膜缺损。方法:手术中一期扩创,需要时凿骨,移植人工真皮,经2~4周创面破类真皮组织覆盖后,二期进行自体薄层皮片移植。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创面愈合及植皮存活情况,供皮区有无明显瘢痕。结果:11例创面均得到良好覆盖。创面愈合后1个月复查,植皮后愈合良好,供皮区均没有明显瘢痕。结论:人工真皮联合自体薄层皮片移植对深度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供区损伤小。人工真皮的应用为修复包含骨外露创面在内的深度皮肤软组织创面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腿骨折术后皮肤坏死骨外露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2001—07/2007—10小腿骨折术后皮肤坏死骨外露62例中采用保守治疗的13例患者与手术方法治疗的49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3例保守治疗的病例中,9例瘢痕愈合,关节功能受限,4例未愈,肉芽创面新鲜后二期行植皮手术,治愈率54%。49例手术治疗病例早期手术,采用腓肠肌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除2例术后皮瓣部分坏死行二期植皮手术外,其余全部成活,治愈率96%,关节功能正常。结论:小腿骨折术后皮肤坏死骨外露宜早期手术,采用腓肠肌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修复缺损面积大、病程短,治愈率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内踝上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踝上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内踝上逆行皮瓣转移修复16例由外伤、感染所致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并骨外露或跟腱外露。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最大面积7cm×10cm。结果:术后皮瓣完全成活15例,尖端部分坏死1例,2期行植皮覆盖坏死区。术后经1~12个月随访,修复后皮瓣皮肤质地、厚度与足踝部相接近,皮瓣痛、触觉为S0~S1。结论:内踝上岛状皮瓣适用于内、外踝部,足背近侧等与皮瓣供区较近的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相对较小的创面修复,对有踝关节动脉网严重损伤时需谨慎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选用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Ⅲ度、Ⅳ度压疮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8例Ⅲ度、Ⅳ度压疮患者,选择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将皮瓣覆盖整个创面,修复缺损创面的面积最小为5.5 cm×4.3 cm,最大为10.0 cm×8.5 cm.随访4个月至3年.[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压疮创面均获得治愈.[结论]根...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97~1998年采用前臂外侧皮神经、烧神经拇背侧支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上肢(手部、腕部、前管远端)软组织缺损的新方法,收治病人10例,取得满意效果。该类皮瓣手术简单、时间短、损伤小,而皮瓣移植术的护理是皮瓣成活的重要环节。现将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前臂外侧皮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9例,均为男性,年龄27~43岁,都为外伤后上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均伴有掌弓或前青主要动脉损伤。皮瓣最大8cmX12cm最小35cmX800cm,最远转移至中指近节背侧。其中1例远端部分坏死,2例皮瓣坏死,其余全部成活。本组烧神经拇背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上肢微型游离皮瓣在外伤性手指创面修复中的效果及对手部功能的改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00例手指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肢微型游离皮瓣修复组(试验组n=50例)和腹部皮瓣修复组(对照组n=50例).比较两组术后皮瓣存活情况、手部功能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试验组的皮瓣存活良好率为为94%高于对照组80%(P<0.05),手部功能优良率试验组为98%高于对照组86%(P<0.05),术后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对照组为16%,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微型游离皮瓣能提高外伤性手指创面修复效果,有效改善患者手部功能,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带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带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10例,皮瓣修复创面面积4cm×8cm×3cm×5cm。结果:术后随访1~3a,8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远端出现部分坏死,皮瓣美观,外观满意。感觉及手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带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具有操作简便、血供丰富、质地薄、感觉恢复好、无需再次整形等优点,为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提供了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双叶皮瓣修复面部创面的经验。方法:根据创面位置、面积、周围皮肤张力大小设计双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创面修复后的11例患者皮瓣均愈合良好,未出现皮瓣坏死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应用双叶皮瓣修复创面,可以转移切口张力和切口位置,减少瘢痕形成,防止邻近器官变形,使术区皮肤平整,颜色和质地接近正常皮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巨型先天性黑色素细胞痣(巨痣)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特殊类型巨痣患儿15例,病变位于头面部5例、躯干3例、上肢3例、下肢4例,病变面积10cm×12cm~16cm×24cm;于一次全部切除或分期切除病变后,个性化选择植皮或扩张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结果一次性全部切除病变者植皮修复创面2例、扩张皮瓣修复创面3例,分期切除病变者植皮修复创面5例、扩张皮瓣修复创面3例、植皮+扩张皮瓣修复创面2例;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植皮或扩张皮瓣均成活;随访3~8个月,病变无复发,功能良好,外观满意。结论手术治疗特殊类型巨痣应兼顾术后功能和美观,病变一次或分次切除+植皮或扩张皮瓣转移修复创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刘建惠 《临床医学》2004,24(6):41-42
目的:总结应用腹股沟轴型皮瓣治疗手部感染创面的经验。方法:采用腹股沟轴型皮瓣带蒂转移覆盖手部感染创面,供区、受区创面均一期闭合,术后3~4周断蒂。结果:应用腹股沟轴型皮瓣修复手部感染创面8例,全部手术获得成功。结论:以旋髂浅动、静脉为血管蒂的腹股沟皮瓣,位置隐蔽、血管口径较粗大。血供丰富,手术方法简单。抗感染能力强。适用于手部感染创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1例上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儿修复。功能重建手术及康复治疗过程,方法:采用肩胛侧胸皮瓣急诊移植修复患儿缺损部位,及时进行1及2期功能重建手术。同时给予系统化康复治疗。结果:患儿残手功能评定为中,手指总活动度为健侧的55%。结论:重视患手创面的急诊修复及1,2期功能重建手术与系统化功能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患手功能恢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