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不适症状和并发症。我国在北京、上海进行的调查显示GERD的发病率为5.77%[1]。GERD是一个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且不明确。Ghrelin是生长激素促分泌激素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在人体胃肠道和中枢系统均有分布,与消化系统功能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李如英 《江苏中医药》2015,47(11):44-45
<正>情志病是指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和防治的过程中,精神情志因素起主要作用,以及以情志异常为主要症状表现的一类疾病,包括心理疾病、精神疾病、心身疾病及一切功能性疾病[1]4。随着现代社会科技水平的快速进步及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来自生活、工作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应激因素不断加剧,由社会及心理等多种因素导致的情志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1]5。中医学通常将情志病分为2类:一类是以躯体  相似文献   

3.
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对患者的认识亦发生了深刻地变化。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现代疾病是多种综合因素致病,要进行全方位诊断治疗,注意情绪、个性、不良行为、心理应激这四大因素。无数研究已充分证实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心理护理在患者接受治疗的康复过程中无疑起着重要作用。护理工作者应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调节患者的社会角色,稳定患者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和心理应激,调节其情绪变化,帮助患者增强适应能力。本文综合有关文献,试对我国心理护理现状作一总结,并尝试提出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 (肝癌 )的发病率在消化系统肿瘤中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1] 。江苏省启东市是我国肝癌高发区之一 ,年发病率稳定在 5 0 / 10万左右[2 ] 。肝癌早期无明显症状 ,就诊时大多数患者已处于中晚期 ,失去最佳治疗时机。癌症是一种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 ,它既有组织器官的病理改变 ,同时心理、社会因素又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临终关怀是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一种身心及社会需求的全面照护 ,旨在他们生命的最后阶段提供生理、心理护理 ,使其消除对死亡的恐惧 ,提高尚存生命的质量 [3,4]和舒…  相似文献   

5.
音乐疗法是种崭新的治疗疾病的方法。良性的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度,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感情,振奋人们的精神,同时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应激能力。科学家认为,当人处在优美悦耳的环境之中,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性物质,可以调节体内血管的流量和神经传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有关中医药与心理应激的研究显示出良好的前景[1].心理应激(psychological stress)是机体通过认识、评价而察觉到应激原的威胁时引起的心理、生理机能改变的过程.生理性应激(eustress)反应对机体有利,易于机体快速适应内外环境因素的变化,但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的病理性应激(distress)反应则对机体有害.由于机体的心理应激机制与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心理应激以一种融合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概念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系胃黏膜腺体萎缩、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减少而引起的一种病变。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癌前状态或癌前疾病。本文就近年来国内中医界对CAG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王永春等[1] 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胃阴不足 ,肝郁化火 ,脾胃虚弱。姚保泰等[2 ] 认为本病多由饮食劳倦 ,损伤脾胃 ;或肝气郁结 ,横逆犯胃 ,使胃失和降而上逆 ,则胆汁反流入胃 ;或水湿停滞 ,生痰蕴热 ,痰热交阻 ,灼伤胃黏膜 ;或气机阻滞 ,血运不畅 ,则胃失濡养。阚士宁等[3 ]认为本病初期实多虚少 ,以实证为主 …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长期高血压会影响重要器官如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脏器的功能衰竭[1]。心理社会应激是高血压不容忽视的发病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人们也开始注意到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等因素与疾病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脑血管意外(CVA)的发生,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人的心理状态在不同程度上又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现代医学的心理应激理论,在某些方面与中医"七情学说"不谋而合。本文拟从情志失调及心理应激与CVA的关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正>慢性胃溃疡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统计慢性胃溃疡的发病率为5%~10%,且呈逐年增长趋势[1]。发病机制复杂,与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治疗手段包括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清除  相似文献   

11.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胃腺体萎缩,胃酸分泌减少,临床上以上腹疼痛、胀痛、食欲不振为主症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1]。起病缓慢,病程长。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CAG列为癌前病变之一。中医认为本病与饮食不节、情志刺激及病久脾虚等导致气滞血瘀,湿热痰阻及脾胃虚弱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痞满主要指现代医学中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等疾病,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病症。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西药治疗痞满证,缺乏针对性,不良反应较明显,中医治疗脾胃疾病历史悠久,效果显著,不仅能顾护脾胃,还可促进溃疡愈合、抑制胃酸分泌及促进胃肠蠕动。总结历代中医文献关于痞满的认识、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论治要点,以期为临床治疗痞满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烧心等症状,并可导致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口、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1]。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根据其临床特征,胃食管反流病,属中医学噎膈、食管瘅、胸痛等病证范畴[2]。  相似文献   

14.
王广洁 《河南中医》2007,27(12):9-10
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越来越多的疾病受到情志变化的影响。据分析,当今人类疾病有50%~80%与情志因素有关[1]在诊察疾病时应更多地考虑到心理和社会因素。早在《内经》就有情志致病的论述,如《素问·疏五过论》:“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将七情对内脏的影响概括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本为人之常性,正常的情志活动不会致病,但当情志活动过于剧烈和持久,超过五脏生理承受限度时,就会成为致病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正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是临床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又叫碱性反流性胃炎,它是指由含胆汁的十二指肠液返流入胃,腐蚀胃黏膜,从而造成胃黏膜充血、糜烂、水肿等病变的慢性胃炎~[1]。本病归属于中医的"胃脘痛""痞满""呕胆""呃逆"等范畴,多因肝失疏泄,致胆液不循常道,脾胃气机逆乱,肝脾升降失调,胆汁倒流入胃而发病。西医则认为本病因胆汁在十二指肠异常蠕动或幽门口开放而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抑郁性神经症的中西医致病因素,进而指导临床的防治。[方法]对86例抑郁性神经症进行病因问卷调查,归纳分析重要致病原因。[结果]抑郁性神经症病因,西医主要以社会心理应激因素、生物学因素及遗传因素等为主;中医以禀赋不足、七情内伤、病后体虚为主。[结论]把握抑郁性神经症的中西药致病因素,指导临床预防与治疗从而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针灸双向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针灸双向调节作用是指用针刺或灸法作用于同一俞穴,可使处于低下或亢进状态的机体机能调至正常范围。现就有关文献资料综述如下。一、对消化系统的作用临床实践证明,针刺某些俞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着良性的双向调整作用。如泄泻时针刺天枢穴能止泻,便秘时针刺天枢穴能通便。针刺足三里对胃肠蠕动及消化液的分泌有调节作用,并能促进溃疡愈合;针刺足三里既能治胃痉挛,又能治胃弛缓症;当针刺健康人和患者(十二指肠溃疡和慢性胃炎)的足三里时,发现胃弛缓时针刺可使其收缩波加强,胃紧张时则使之弛缓;田从豁针刺足三里穴对胃酸分泌曲线的影响表明:原高曲线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辨证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胃痞”范畴。现认为多灶萎缩性胃炎和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均为癌前病变[1]。西医从抗幽门螺杆菌(HP)、促进胃动力、保护胃黏膜入手治疗,疗效并不理想。2005年5月~200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烧灼感、餐后饱胀感和早饱感,可兼见上腹部胀气、恶心、呕吐及嗳气,并且排除器质性、代谢性或系统性疾病[1]。西医认为FD主要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感觉过敏、胃容受性舒张功能下降、胃酸分泌增多,胃、十二指肠对扩张、酸、其他腔内刺激的高敏感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精神心理等因素相关[1]。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系指上腹部疼痛或不适,尤其是上腹胀、早饱、胀气、恶心等特定的上消化道症状,但内镜检查未发现溃疡、糜烂和肿瘤,亦无肝胰胆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1]。其发病原因目前认为与胃肠动力障碍和精神、心理、应激等因素有关。笔者随师在2006年1月~2007年6月对门诊3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型患者运用降气和中汤(自拟方)治疗,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