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再灌注治疗方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预后。方法:119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57例行静脉溶栓、14例行冠状动态内容栓(PTCR)、12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结果:静脉溶栓治疗冠状动脉再通率为52.6%,其中,AMI发生〈6h者再通率为67.6%,〉6h者再通率仅为20%。PTCR再通率为50%。急诊PTCA手术成功率为91.7%,2例植入冠状动脉支架成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尽早(小于6h)实施静脉溶栓治疗,开通相关梗死动脉恢复心肌血液再灌注的疗效。方法:入选治疗组为2009-01~2010-12在我院急诊就诊的22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其中156例来院时发病距就诊时间均小于6h,最短者时间为30min,尽快给予静脉溶栓治疗,间接判断溶栓2h内相关梗死动脉开通情况,以及住院后尽早行冠状动脉造影直接观察相关梗死动脉开通情况,适合PCI治疗者同时进行治疗。对照组为72例来院时发病距就诊时间均超过6h,最长时间为2wk,未经静脉溶栓治疗,给予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治疗。结果:静脉溶栓治疗组相关梗死动脉开通率为76.92%,对照组为48.61%,出院时治疗组心功能不全为4.81%,对照组19.44%,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尽早实施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梗死动脉的开通率,恢复心肌血液再灌注  相似文献   

3.
用超声波评价急诊PTCA与静脉溶栓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动脉功能的影响。方法69例急性心肌梗死中,21例行急诊PTCA术,38例行静脉溶栓治疗,分别于治疗后2-4周内行超声检查。结论急诊PTCA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效果优于静脉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4.
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 (PTCA)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急性心肌梗死 (AMI)行急诊PTCA亦有多家报道 ,但一般认为急诊PTCA发生再狭窄和急性闭塞的机会明显较选择性PTCA高[1] 。我院 1997年 6月~ 1999年 9月 ,对 2 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施行急诊介入治疗 ,取得的临床效果是安全有效的。现将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要点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 5例患者中男 2 2例、女 3例 ,年龄 4 5~ 76岁 ,平均年龄 6 1岁。急性广泛性前壁心梗 12例 ,下壁 6列 ,前壁 3例 ,广泛性前壁并下壁 3例 ,下侧、后壁心梗 1例。 2 5例中…  相似文献   

5.
比较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38例患者中20例接受rt-PA药物溶栓治疗,18例接受直接PT-CA治疗,观察两组之间梗死相关血管(IRA)的再通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再梗发生率及病死率等。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AMO)溶栓成功后可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RA),其中部分RA严重影响血液动力学改变,甚至可能引起心脏性猝死。本文观察RA的临床表现,初步探讨RA的急诊处理。1 临床资料  对确诊为AMI进行溶栓治疗患者30例,于发病6小时内接受尿激酶(珠海丽宝生化制药厂)静脉溶栓。依据临床间接冠状动脉(冠脉)再通标准[1]判断冠脉再通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56~79岁。前壁梗死10例,下壁或下后壁梗死8例。其中1例前壁梗死,2例下后壁梗死作AMI溶栓治疗试验(TIMI-1试验)显示闭塞冠脉达TIMI2级或3级再通。2 观察方法  1心电图:溶栓前常规…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超声法评价急诊PTCA与静脉溶栓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动脉功能的影响。方法69例急性心肌梗死中,21例行急诊PTCA术(A组),38例行静脉溶栓治疗(B组),分别于治疗后2~4周内行超声检查。结果A组患者LVDs减小,EF值明显增高,LVDd、EFV及C无明显变化。A组患者中,前降支病变者50%EF下降,右冠脉病变者全部EF感正常,多支冠脉病变者,绝大部分EF下降。结论急诊PTCA对急性生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效果优于静脉溶栓法疗。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我院1998年1月~1999年10月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40例,分析在有条件的中等级医院开展急诊PTCA的可行性和近期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40例AMI患者均符合下列入选标准:①胸痛持续>30分钟,含服硝酸甘油无缓解;②心电图两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③发病时间<12小时;④年龄<75岁;⑤梗死相关冠状动脉(IRCA)TIMI血流≤2级。12 临床资料 40例患者中,男31例,女9例,年龄35~73岁,平均582±87岁。梗死部位:前壁23例,下、后壁12例,下、后壁合并右室梗死5例。PTCA…  相似文献   

9.
韩书明 《中原医刊》2005,32(1):32-33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已成为早期开放梗死相关冠状动脉,实施心肌再灌注的重要措施。梗死相关血管的再通对缩小心肌坏死范围,改善心功能,减少病死率及各种并发症均直接相关。本文总结了我院自1997年3月~2004年3月7年间应用天普洛欣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60岁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126例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与静脉溶栓治疗后梗死相关血管(IRA)再通对心肌梗死面积(MIS)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55例AMI患者中,19例行急诊PTCA 支架植入术,36例静脉溶栓开通IRA,应用ST段运算法和QRS记分法预计IRA再通前及再通2周后MIS,并对其住院期间并发症和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PCTA组和静脉溶栓组的IRA再通前MIS%分别为(24.13±5.65),(23.80±5.74),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IRA再通后,PTCA组实际梗死区心肌存活率可达(32.42±8.59)%,较溶栓组的(20.02±10.12)%要高(P<0.05).PTCA组和静脉溶栓组的住院期间严重的心功能不全、梗死后心绞痛、出院时IVEF等有显著性差异,而死亡率、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在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直接PTCA较静脉溶栓治疗再通后可挽救较多处于梗死边缘的心肌;PTCA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静脉溶栓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长期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单纯静脉溶栓、静脉溶栓+延迟PCI以及未再灌注治疗患者,了解其心功能变化及严重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对AMI治疗的几种方法作出评价,更好地指导基层医院治疗.方法 选择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137例,分为再灌注治疗组108例(包括急诊PCI组29例,静脉溶栓组43例,静脉溶栓+延迟PCI组36例)和未再灌注治疗组29例,连续观察3个月至3年,对其心功能变化及严重心脏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 再灌注治疗组远期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接受再灌注治疗组(P<0.05);LVEF≥50%者高于未再灌注组(P<0.05);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其中以急诊PCI组与3 h内溶栓远期效果最佳.结论 AMI后行再灌注治疗与未行再灌注治疗远期疗效有显著差别.其中3 h内溶栓与急诊PCI组,溶栓失败后行补救性PCI与3 h内溶栓及急诊PCI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崔亮  王铁 《中级医刊》1998,33(10):32-33
为探讨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与梗死区知心肌量左室功能,心肌梗死范围指数,心肌存活分数之间的关系,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后,IRA再灌注的AMI53例,其中IRA再通距起病≤6小时组39例,〉6小时组14例。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94年4月~1998年6月采用急诊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救治急性心肌梗死(AMI)23例,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23例AMI中,男性18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81±121)岁。前侧壁心肌梗死17例、下壁心肌梗死6例;前壁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肺水肿2例、心源性休克1例,III0房室传导阻滞及室颤1例,其中行补救PTCA19例、直接PTCA4例。12方法基本方法同常规PTCA。术前病人均口服阿司匹林03g或巴米尔05g,直接PTCA者于股动脉鞘内注入肝素10000U,行补救PTCA者肝素用量6000~8000U。…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已成为早期心肌血流再灌注的重要措施,可有效限制梗死范围、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而这些均与梗死相关血管是否再通直接相关.目前评定血管再通主要根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参考方案进行了修改,推荐了临床再通判断标准[1].本文对105例(男88例,女1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为冠脉再通标准,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再通的临床判定指标与冠脉造影的符合情况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自1999年12月至2002年12月间我院6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病12小时内,所有病例均未行静脉溶栓治疗,即刻送导管室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明确梗死相关动脉(IRA),球囊预扩张后,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结果 6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左前降支病变刃例,左回旋支病变2例,右冠状动脉病变28例,原则上干预梗死相关动脉(IRA),共置入支架72枚,手术成功率100%,所有患者支架置入后TIMI血流3级67例,2级2例。术后无心脏事件发生。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安全有效,且效果优于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金木  王梅  李征 《现代医学》2007,35(4):322-32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3例,分析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结果73例中再灌注率为80.82%。溶栓开始后2 h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94.91%,其中出现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34例,均发生在冠状动脉再灌注组;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17例,均发生在下壁心肌梗死病例。结论再灌注心律失常以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最常见且特异性高,可作为判断再灌注较可靠的指标。一过性心动过缓可作为下壁梗死再灌注的可靠指标。大多数再灌注心律失常不必常规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 (AMI)多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 ,血栓形成造成的完全或不完全阻塞所引起的一种心肌急性坏死性心脏急症。其主要并发症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心源性休克。溶栓治疗是使血栓堵塞的冠脉再通 ,从而救治相当数量濒死心肌 ,缓解缺血性胸痛 ,缩小梗死面积的治疗新方法。一般发病后越早应用溶栓效果越好 ,现将 2例急性心梗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成功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例患者 ,男女各 1例 ,年龄分别为 6 5岁和 6 6岁 ,男性患者诊断为冠心病 ,急性广泛前壁伴右室心梗。女性患者诊断为急性下壁正后壁心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择期经皮冠脉成形术(PTCA),挽救PTCA,直接PTCA和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比较三组治疗的死亡、再梗死和心绞痛的发生率,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内径。结果:1998年至1994年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造影共100例,其中挽救PTCA13例,择期PTCA29例,直接PTCA1例,保守治疗57例。与择期PTCA相比,挽救PTCA成功率低,残余狭窄重,左室射血分数低,死亡率、心绞痛和再梗死率高,但只有残余狭窄有显著差异。与保守治疗相比,择期PTCA残余狭窄轻,左室射血分数高,左室舒张末内径小,死亡和再梗死率低,直接PTCA1例,再通成功。结论:溶栓失败后可用PTCA补救,但远期效果不如择期PTCA,而且再通不成功死亡率较高,择期PTCA比较安全,效果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溶栓疗法已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重要手段,此疗法的应用可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防止不可逆的心肌损害、心功能不全的发生。自1995年10月~1997年10月,我们经静脉联合应用溶栓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3例,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病例选择:符合AMI溶栓治疗入选条件的23例患者,全部男性,年龄65~74岁(平均71±065岁),在发病1~6小时内开始溶栓治疗;(2)梗死部位:下壁6例、前壁5例,前间壁4例,下壁并后壁2例,广泛前壁6例。12 治疗方法:溶栓治疗前查血常规、血型、血小板、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记…  相似文献   

20.
早期急性心梗溶栓时凯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脂质携载前列腺素E1(Lipo-PGE1,商品名:凯时)在急性心梗溶栓时抗心肌再灌注损伤及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30例急性心梗患者随机分成2组。两组均给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溶栓,治疗组15例加用凯时20μg静脉推注,心电监护观察2h内症状缓解情况及心电图改变,心肌射血分数(EF)变化并判断冠状动脉再通率。结果:两组溶栓后冠状动脉再通率,1周后再梗死率,5周内病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前后各组EF值变化显著性差异(P<0.05)。凯时可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降低1周后再梗死率及5周内病死率,心肌射血分数明显提高。结论:在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时加用凯时能有效降低再灌注心肌损伤,保护心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