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 抗精神病药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extrapyramidal reaction)早在1961年由Ayd作过详细介绍,其发生率为38.9%,并主张用东莨菪碱以消除之。我院对1例抗精神病药引起锥体外系友应采用瑞士ClBAGElGY公司的东莨菪碱贴膏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唐某,男,20yr,未婚,患精神分裂症3yr于1987年9月26日第2次住院。体检无特异,先以氯氮平治疗,最大剂量300mg/d,2mo后幻觉、妄想消失,然孤独不合群,生活疏懒,吐唾沫,情感反应  相似文献   

2.
<正> 抗精神病药物可影响心脏功能,严重时可引起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扑动、颤动,导致阿-斯综合征发生。现将氟哌啶醇癸酸酯(HD)和氯氮平合用所致阿-斯综合征1例,报道如下。 患者女性,41yr,已婚,工人,精神异常已20yr。主要表现为猜疑,耳闻人语,反复自杀等症状,曾3次住院治疗,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本次因上述症状加剧,于1989年7月19日入院,诊断同前。既往曾因跳楼致骨盆骨折、右股骨颈骨折,无其他严重  相似文献   

3.
<正> 控制躁狂抑郁症躁狂发作的传统药物是碳酸锂.近年发现抗癫痫药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也具有抗躁狂作用,国内最近始见报道。我们试用国产卡马西平治疗16例躁狂症,获良好效果,现初步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由于初用此药,对其临床效果尚无充分把握,因而对冲动破坏行为特别严重者未选入,且仅在女病区试用,故本组病例全为女性住院病人。年龄26-52岁,平均38±SD 7岁。总病程6mo-19yr(年),平均11±5yr。本次发作至入院时间除1例是6mo外,余在7d-1mo之间,平均14±7d。  相似文献   

4.
<正> 氟哌啶醇(haloperidol)是丁酰苯系抗精神病药,自从应用于精神科临床以来,常见的副作用有锥体外系反应、口干、流涎、转氨酶增高等。然而,氟哌啶醇所致的药物性皮炎并不多见,国内迄今尚未见报道。现将笔者在临床中遇到的3例,报告如下。 例1 严某,男,17yr。因精神失常2yr,于1988年3月10日首次入院治疗。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妄想型。选用氟哌啶醇15mg/d,肌注2d;30mg/d,肌注6d;改为口服氟哌啶醇42mg/d,22d,于  相似文献   

5.
石杉碱甲片剂对记忆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性痴呆及良性老年性记忆功能减退患者24例,男女各12例,年龄50-68yr,平均58±SD4yr,病程2-10yr,平均5.0±0.4yr。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例,应用石杉碱甲片剂100-500μg9组不同剂量tid口服,以双盲法、韦氏记忆量表、十词提醒法对照比较,发现150-300μg的4组的记忆功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正> 我院遇到由舒必利(sulPiride)引起的恶性综合征(antipsychotic malignant syndrome, AMS)1例报告如下。 游某,男,46yr,已婚。有精神病史4yr,因乱语,无故发笑,孤僻,懒散复发1mo于1988年11月17日第3次住本院。入院检查:意识清,有听幻觉,关系妄想,情感不协调,智能正常,无自知力。心肺无异常,血压:14.7/10.7kPa(110/80mmHg),心电图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精经系统检查双侧膝反射较活跃,未引出病理体征。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入  相似文献   

7.
<正> 国外报道静注地西泮(安定)能迅速缓解木僵,笔者未见国内报道,最近遇见2例精神病性木僵病人,用地西洋静注见效,报道如下。例1 男,20yr,学生。因少语、少动、发呆自语、自笑3mo余,不进饮食、不语不动、卧床不起7d,于1989年3月1日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紧张性木僵”。给予氟哌啶醇20mg/d治疗1d后木僵加重,出现蜡样屈曲、空气枕头,双目紧闭  相似文献   

8.
硝苯啶舌下含用治疗肠道激惹综合征38例(男11例,女27例;年龄36±10yr;病程5±4yr),并与29例服用谷维素治疗者对照(男8例,女21例;年龄35±11yr;病程5±4yr)。剂量:硝苯啶10mg,tid,谷维素20mg,tid;2组均以4wk为一个疗程。结果:硝苯啶组总有效率82%,谷维素组总有效率28%(P<0.05)。硝苯啶组对腹痛伴腹泻型疗效尤佳,副作用小,给药方便。  相似文献   

9.
最近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的美国精神病协会年会上研究者报道到,Lilly公司的奥氮平(olanzapine)除了有抗精神病的作用外,看来还有抗躁狂的疗效.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资料证实,本品治疗伴精神病的躁狂症状和无精神病的躁狂症状同样有效。本研究中,139例伴躁狂或混合性发作和伴有或没有精神病特征的两极症状(DSM-w标准)的病人随机接受本品一日10mg(70例),剂量调整范围为一日5~ZOmg(平均一日14.9mg),或用安慰剂(69例),治疗3周,然后是长达1年的非盲性观察。本品能快速见效,在治疗的第1周内即可见症状改善。主要疗效是…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随机双盲组间对照的方法,对53例原发性高血压进行治疗对比.地尔硫组27例(男20例,女7例;年龄50±SD7yr;病程14±7yr),用最大剂量270mg/d,4wk为一疗程。维拉帕米组26例(男25例,女1例;年龄52±6yr病程14±8yr)用最大剂量360mg/d,4wk为一疗程。总有效率前者大于后者(85%,46%)但差异不显著,降压幅度亦是前者大(2.0/2.0kPa,1.0/1.0kPa,P<0.01,0.05)2药均有升高HDL-ch的作用,副作用均较轻.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慢阻肺)30例,其中: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65±11yr)采用藻酸双酯钠(PSS)25-50mg溶于20mL生理盐水,雾化吸入,qd;另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63±9yr)采用肝素25-50mg溶于20mL生理盐水,雾化吸入,qd;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61±7yr)采用消炎、止咳、解痉等药为对照组;疗程均为7d。结果:PSS组与肝素组在血液流变学方面有极显著改善作用,显效率为100%,而对照组显效率仅50%,血液流变学无改善。肝素组副作用较PSS多。  相似文献   

12.
张勇辉 《天津药学》2009,21(4):69-71
急性躁狂发作可见于单次躁狂发作、双相障碍(BPD)躁狂发作、混合性发作和双相快速循环发作。既往对急性躁狂发作伴有过度兴奋、暴力行为和精神病性症状患者通常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FGA)治疗。FGA疗效确切,但其不足是躁狂控制后易发生抑郁,因此,耐受性和依从性较差,且不宜用于维持治疗。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SGA)已经成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线药物,并且逐渐用于治疗情感障碍。SGA具有较好的抗躁狂效果,且起效迅速,疗效及起效时间与FGA相当,而不良反应比FGA少,用药安全性更高,患者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13.
奥卡西平与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探讨奥卡西平与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躁狂发作患者70例,随机分为奥卡西平组34例,碳酸锂组36例。奥卡西平组给予奥卡西平0.6~1.8 g&#8226;d 1,碳酸锂组给予碳酸锂0.5~1.5 g&#8226;d 1。两组均联合给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应用Beck Rafaelsen躁狂评定量表(BRMS)观察6周。结果两组治疗后BRMS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1)。奥卡西平组治疗第1周末、第2周末的BRMS评分均显著低于碳酸锂组(均P<0.05),减分率显著高于碳酸锂组(P<0.05),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碳酸锂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似(P>0.05)。结论奥卡西平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控制躁狂发作的疗效优于碳酸锂,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核糖霉素,按30mg/(kg·d),im,bid,疗程3-12d,治疗各种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龄4mo-12yr,平均2.5±SD 2.1yr。总有效率89%,并观察其耳、肾毒性。  相似文献   

15.
<正> 我院自1986年-1990年7月,用藻酸双酯钠(PSS)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高脂血症患者86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86例均为住院患者。男64例,女22例;年龄42-78yr(61±SD14yr);病程1-10yr(18±5mo)。均系恢复期患者,其中脑血栓形成60例,脑动脉硬化和脑供血不足26例(均符合1986年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专题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其中64例经颅脑CT扫描证  相似文献   

16.
用氯硝西泮治疗失眠患者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51±SD16yr;病程2.4±1.9yr),采用氯硝西泮2mg,睡前服,持续3-5d。并与相同条件的30例患者用地西泮2.5mg,睡前服,持续3-5d作对照。氯硝西泮总有效率93%,对照组为70% P<0.05。短期应用未发现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治疗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急性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急性期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予氟哌啶醇,观察组予丙戊酸钠.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躁狂情况,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PANSS-EC评分、YMR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丙戊酸钠治疗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急性期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其可以更好改善躁狂症状及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本组采用三氮唑核苷(病毒唑ribavirin)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的患者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20-65yr,平均44±15yr),每日1g,疗程5d。结果:治疗组退热及血压稳定时间、少尿及多尿持续时间、尿蛋白消退及尿素氮(BUN)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且未见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头孢曲松治疗儿童细菌性感染156例。男82,女74,年龄1-12yr(7±5yr)。其中,败血症74例、细菌性脑膜炎52例、肺炎22例、骨髓炎8例。用药剂量22.5-100mg(kg·d),平均剂量为67±SD 14mg/(kg·d),疗程4-15d(8±4d);显效率117/156(75.0%),有效率31/156(19.9%),总有效率94.9%。作用迅速,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1例(男28例,女23例;年龄57±SD11yr;病程13±9yr),其中,轻度11例、中度40例。用国产盐酸地尔硫(艹卓)30-90mg,tid po,4wk为一个疗程。治疗后,对轻、中度高血压总有效率分别为100%与78%,且心率减慢、二项乘积和PEP/LVET比值明显改善,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