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恒  李光淳  桑平  赵云鹤  李亮 《吉林医学》2008,29(23):2146-214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6例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行关节镜下滑膜切削,病灶清除术并随访。结果:术后3个月,3例轻度疼痛,3例轻度肿胀。最后随访时,1例系老年人(70岁)因骨性关节炎症状严重导致疼痛,功能障碍明显。2例轻度疼痛,偶有轻度肿胀,其余患者皆无主观症状。术前按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为(61.4±3.2)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33.5±4.5)分。最后随访时,Ogilvie—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6,8%,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为(89。2±2.3)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8.1±5.7)分。结论:关节镜手术对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还可非常有效地处理关节内病变,对裳外较大病灶辅助小切口开放手术完整切除病灶避免症状复发。  相似文献   

2.
李强  胡勇 《四川医学》2007,28(7):754-755
目的探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999~2005年我院共手术治疗23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均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其中1例因绒毛结节巨大,镜下切除困难,辅助小切口开放手术切除。结果患者术后随访1~6年,平均3.7年,均未见复发。术前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为(64.7±4.3),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34.5±5.8),末次随访时,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为(84.2±5.3),术前术后比较t=1.427,P<0.05,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7.3±4.9),术前术后比较t=2.36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膝关节功能优于术前。结论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通过关节镜手术彻底切除,治疗效果可靠,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关节镜下行滑膜全切术的PVS患者19例,术前均行X线及MRI检查.结果术后随访1年,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为(83.58±3.53)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82.75±2.74)分.而术前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为(52.86±3.02)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51.20±2.89)分,二者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 PVS患者于关节镜下行滑膜全切术疗效确切,创伤较小,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联合放疗治疗膝关节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应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联合放疗治疗膝关节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26例,术后随访4~17个月,平均12个月。观察患者疼痛、肿胀、活动度及患肢整体情况,通过IKDC及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术后通过MRI评价是否复发。结果 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PVNS。2例累及内侧半月板,2例累及前交叉韧带。术后3个月随访,5例发生轻微疼痛,6例发生轻度肿胀。末次随访,1例患者出现轻度疼痛,2例出现肿胀,所有患者无关节积液。平均IKDC评分由术前的(61.27±1.60)分提高到术后的(86.92±0.93)分,平均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60.96±1.52)分提高到术后的(86.31±1.17)分。MRI评估发现有1例出现内侧半月板处复发,但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正常,无关节疼痛及肿胀。余患者在MRI表现上无复发。结论关节镜联合放疗治疗膝关节弥漫性PVNS,能够进一步降低复发率,有利于滑膜炎的治疗。关节镜手术对关节损伤小,恢复快,手术费用少,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及整体的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1年5月在我院术前行MRI检查,术后经病理证实的36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并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5~52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了解患者术后患膝疼痛、肿胀及活动度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6例患者在术后随访期均无并发症发生,复发3例,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0.5±3.6)分,明显高于术前(P<0.01)。结论:关节镜下对病变膝关节实施滑膜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方法;辅助放射治疗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王卫涛  赵金康  马兴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12):1991-1994
  目的  通过分析比较26例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经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治疗前后关节功能变化、关节疼痛改善情况,评价关节镜治疗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中的治疗价值,同时评价联合局部方式治疗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9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入院行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手术,术中改变及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患者26例,其中15例患者单纯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11例患者术后进行病变关节局部放射治疗。术后患者随访88.6(3~132)个月。分别记录患者关节镜手术治疗前及末次随访时关节疼痛评分(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统计分析关节镜治疗前后VAS评分、Lysholm评分变化。通过患者关节肿痛情况及MRI评估结果判定患者是否复发,并比较单纯关节镜治疗及术后联合局部放射治疗2组间复发有无差异。  结果  26例患者术后均进行随访,术后病理提示均提示符合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26例患者VAS评分由术前的(4.60±0.88)分降低至末次随访时的(1.35±0.82)分(P<0.001);Lysholm评分由(41.00±7.45)分升高至(80.27±4.53)分(P<0.001)。单纯行关节镜治疗组术后复发比例为26.67%,关节镜联合术后局部放疗术后复发比例为9.09%,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治疗能有效减轻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的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 术后联合局部放射治疗,具有更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开放性滑膜切除术与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膝关节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4年3月至2013年10月手术治疗的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膝关节弥漫型PVNS患者47例,所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放性手术组和关节镜手术组,其中开放性手术组17例(接受开放性滑膜切除术)、关节镜手术组30例(接受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两组术后常规放疗。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5.7±16.3)个月(10~30个月),记录所有患者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关节活动度、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以及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结果随访期间共8例患者复发,复发率17.0%;其中开放性手术组3例复发,复发率17.6%;关节镜手术组5例复发,复发率16.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放性手术组末次随访和术前的膝关节活动度、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分别为(97.5±14.3)°和(69.7±12.6)°,(74.5±6.1)和(38.6±5.4)分,(77.5±5.8)和(42.4±4.6)分,关节镜手术组末次随访和术前的膝关节活动度、IKDC评分以及Lysholm评分分别为(128.6±13.9)°和(64.9±13.2)°,(87.4±6.7)和(37.2±4.9)分,(86.2±6.2)和(41.9±5.3)分,末次随访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均<0.05),关节镜手术组末次随访的关节活动度、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较开放性手术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开放性滑膜切除术与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弥漫型PVNS的复发率相当,但后者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前者,所以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弥漫型PVNS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温志勋  曾淳 《微创医学》2010,5(1):32-33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方法、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12例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探查加滑膜刨除切除病变,术中采集病变滑膜标本行病理活检明确诊断,术后随访了解疗效及病情转归。结果12例患者术前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为(58.2±6.0)分,术后半年至一年随访结果显示膝关节主观评分为(85.4±5.8)分。结论通过关节镜对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大部分病例的病变滑膜可达到较彻底的切除,但仍存在一定的复发几率,相对开放手术有创伤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膝关节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应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术后辅助中药治疗的疗效。方法我科在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确诊膝关节绒毛结节性关节炎患者24例,均给予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术后应用中药辅助治疗。术后定期随访3~54个月(平均24.2个月),以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患者术前及最后一次随访时关节功能。结果24例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为(55.12±6.14)分,最后一次随访Lysholm评分为(85.12±5.11)分,经配对t检验显示,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3,P<0.05)。结论应用关节镜彻底切除病变滑膜,术后辅助中药治疗是治疗膝关节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关节镜术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2例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应用关节镜技术进行检查及治疗,术后进行追除观察。结果4例局限型患者行关节镜下病灶滑膜刨削术,达到临床痊愈,术后2~6a追踪复查无一例复发,膝关节活动正常,疗效佳;8例弥漫型患者均行关节镜下滑股刨削、关节腔清理术,其中7例患者术后需再次行开放性滑膜大部分切除术。结论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局限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少、恢复快的优点。对弥漫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治疗以开放性滑膜切除术为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治疗膝关节色素绒毛结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9~2004年关节镜下清理治疗膝关节色素绒毛结节滑膜炎15例,均行镜下滑膜刨削术。经滑膜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治疗后头半年每个月随访1次,以后每半年随访1次。结果:1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问8~34个月,平均12.7个月。部分滑膜切除患者中有1例复发。再次行关节镜手术有效,次全和全滑膜切除患者未见复发。治疗和随访过程中未发现手术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治疗膝关节色素绒毛结节滑膜炎疗效确切,具有恢复快、创伤小的优点。关节镜是治疗膝关节色素绒毛结节滑膜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史(PVN)的临床特征、病理学改变和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2例PVNS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体征、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特征、临床综合治疗等进行评价。结果:PVNS以膝关节肿病伴有咖啡色关节积液、MRI检查(T1和T2加权像)滑膜的低密度信号、滑膜内含有铁锈样色素斑等改变为临床特征。经膝关节镜探查并清除病变的滑膜,术后辅以^60Co放疗,PVNS患者100%(12例)膝关节肿胀、积疲消失.83%(10例)膝关节疼痛消失,100%(12例)屈膝活动恢复正常。结论:应用膝关节镜探查和病理学检查是诊断PVNS的关键;膝关节镜下清除病变的滑膜组织以厦术后^60Co放疗.可以有效地治疗弥漫性绒毛型和绒毛结节型PVN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在关节镜下的诊断与疗效。方法:回顾总结关节镜下诊治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26例,并行8个月至12年随访,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关节镜下诊断本病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00%;按徐锦森提出的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良率达96.15%;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系统关节镜术后较术前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诊断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准确,手术创伤小,术后可以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评分,是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关节置换术治疗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1994年1月~2004年12月,对经病理检查证实的8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病人实施了全关节置换术(髋关节3例,膝关节5例),术前均行X线检查。6例弥漫型病例行滑膜全切术+全关节置换术;2例局限型病例行滑膜部分切除术+全关节置换术。术后均进行了系统的康复训练。结果术后随访1.5~12.0年,8例病人假体位置良好并获得了满意的关节活动度。所有病例均无复发。结论全关节置换术治疗反复复发导致关节骨软骨破坏或者并发骨性关节炎的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病例,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关节镜手术联合术后放疗治疗弥漫性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DPVNS)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8例影像学及病理确诊的膝关节DPVNS患者,采用关节镜切除关节内病变滑膜组织,术后行关节外放射治疗。术后随访4-54个月,平均36个月。结果 除1例术后24个月复发外,均无出现患病关节肿痛等自觉症状,膝关节平均活动度在0~140°,部分患者行MRI复查未发现有复发迹象。术前Lysholm膝关节评分为(35.2±4)分,末次随访为(89±3.4)分。结论 关节镜下手术能较彻底地切除膝关节DPVNS的病变滑膜,联合术后放疗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关节镜下诊断与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膝关节滑膜炎在关节镜下的诊断与疗效。方法:自2000年1月~2003年10月,我院对49例病因不明,保守治疗无效的膝关节滑膜炎进行关节镜检查及镜下滑膜切除术。结果:镜检结合滑膜病理和各项实验室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的病例为:24例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1例慢性非特异性滑膜炎,10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2例关节结核,2例慢性化脓性关节炎。滑膜切除术后随访6~40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疗效优者29例(59.2%),良15例(30.6%),可3例(6.1%),差2例(4%)。结论:关节镜检查及滑膜活检可明显提高滑膜炎的病因诊断率,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对多种滑膜炎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很少,应为滑膜炎经保守治疗无效者较为理想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 探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手术治疗方法。②方法 1991~2000年我院共手术治疗32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1例行关节切开滑膜切除术,21例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③结果 病人术后随访2~9年,2例关节切开滑膜切除术后2~3年复发而改行关节镜手术,其余未见复发。④结论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手术彻底切除效果可靠,早期关节镜检查及镜下滑膜切除术优于传统开放性关节切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膝关节PVNS患者,总结其MRI表现。结果:17例膝关节PVNS在MRI各序列上均具有特征性表现,滑膜弥漫性增厚,可见含铁血黄素的结节,T1WI、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PVNS在MRI表现中具有特异性征象,因此MRI对于PVNS的诊断价值是其它影像检查手段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9.
郑华  张健  周爱国 《重庆医学》2005,34(5):692-693
目的探讨局限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自1988年9月~2004年4月收治6例局限性PVNS患者,年龄18~27岁,均为单侧膝关节病变,临床表现为局限性包块,无关节功能障碍,关节穿刺(一).治疗采用关节镜检后小切口切开包块切除术.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患者早期康复快,长期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局限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但亦有一定临床特点.关节镜检结合小切口切开包块切除术治疗此病优于传统开放性关节切开术及关节镜下切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