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后颅窝肿瘤的CT表现和鉴别诊断(附41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后颅窝肿瘤的CT特征性表现。方法:对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后颅窝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听神经瘤12例(30%),脑膜瘤9例(22%),转移性肿瘤7例(17%),星型胶质细胞瘤5例(12%),室管膜瘤2例,其它髓母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皮样囊肿,脉络丛乳头状瘤,神经鞘瘤和结核瘤各1例。结论:后颅窝肿瘤缺乏CT特征性表现,必须综合分析,才能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2.
后颅窝肿瘤的CT诊断(附5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后颅窝占位性病变的CT表现及其鉴别。方法:回顾分析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后颅窝占位性病的CT表现。结果:58例中听神经瘤14例,髓母细胞瘤10例,血管母细胞瘤7例。脑膜瘤6例,上述肿瘤占本组的64.2%,其它有胶质瘤、室管膜瘤、转移瘤、畸胎瘤、血管瘤和胆脂瘤,CT平扫能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密度、边缘情况,强化扫描对肿瘤定性诊断有一定的帮助。结论:后颅窝CT扫描对显示其占位性病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儿童后颅窝肿瘤的CT诊断和鉴别(附4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杰明  沈玉成 《临床放射学杂志》1992,11(3):123-125,T019
本文报道经手术证实的儿童后颅窝肿瘤42例。肿瘤中髓母细胞瘤19例,其CT 特征为肿瘤实质性部分以高密度为主,肿瘤界限清楚;星形细胞瘤13例,CT 表现以低密度为主,易囊变;室管膜瘤8例,肿瘤实质性部分呈等或高密度,平扫时肿瘤界限不清,钙化率最高,达62.5%;听神经瘤、皮样囊肿各1例。根据CT 表现,大多数病例能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儿童后颅窝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后颅窝肿瘤的MRI和临床资料,其中星形细胞瘤13例、髓母细胞瘤11例、室管膜瘤5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结果:肿瘤位于小脑半球7例,小脑蚓部16例,第四脑室4例,脑干6例。所有病灶均引起梗阻性脑积水。MRI能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信号特点,增强扫描对肿瘤的定性诊断有帮助。结论:儿童后颅窝肿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多参数、多平面成像,对儿童后颅窝肿瘤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报告30例跨中后颅窝肿瘤的CT 表现。所有肿瘤都紧邻颅底骨结构。86.6%有颅底骨质破坏,发生的部位为岩尖,斜坡,中颅窝底,鞍旁和内听道。12例瘤周无水肿,18例有轻度水肿。29例肿瘤有清楚边界。肿瘤占位表现为相邻脑组织的受压移位,脑底池变形闭塞,三、四脑室移位及脑积水。本组资料表明,岩尖和相邻的斜坡是跨中后颅窝肿瘤易侵犯的部位,破坏多见。CT 能清楚显示跨中后窝肿瘤的大小、形态和累及范围,定位准确。跨中后颅窝肿瘤多属脑外肿瘤,常见的有脑膜瘤,三叉神经瘤,听神经瘤和胆脂瘤。作者讨论了它们的CT 定性诊断和鉴别。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CT对大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的诊断认识,作者分析了3例经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大脑血管网状细胞瘤的患者。结果显示,例1位于右颞叶和颅中窝呈不规则形的实质性肿瘤;例2位于右额叶类圆形环形瘤壁呈囊性,瘤周围伴水肿;例3位于左额叶和中线呈不规则形高密度肿瘤,周围伴水肿,病理诊断;例1为血管网状细胞瘤合并胶质母细胞瘤;例2和例3为血管网状细胞瘤,提示对CT遇到大脑肿瘤具有显著增强特点者,应警惕血管网状细胞瘤。  相似文献   

7.
鼻息肉的CT诊断价值(附1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息肉的CT诊断价值,为外科手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鼻息肉病例。全部病例术前均经仰卧位CT扫描,其中横断位11例,冠状位87例,横断+冠状位26例。平扫88例,平扫+增强36例。结果:鼻息肉多位于筛窦+上中鼻道;单发息肉呈圆形、卵圆形,多发息肉充满鼻腔呈不规则形;平扫呈均匀一致的软组织密度,CT值约25-50HU,增强后多呈轻至中度强化,CT值约35-70HU。阻塞性炎症可为全副鼻窦炎或上颌窦炎+筛窦炎。分型以息肉型和OMC型居多;鼻息肉常伴有中下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Haller气房及板障型筛窦等解剖变异。结论:螺旋CT冠状位扫描能直观地显示鼻道、鼻窦整体解剖影像,显示病变范围,大小,毗邻关系及继发改变,指导内窥镜手术。  相似文献   

8.
隐匿性骨折CT诊断的临床价值(附23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CT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轴位CT扫描。部分病例加薄层高分辨率CT扫描。结果:23例中,眼眶骨折4例,脊柱骨折7例,髋关节骨折7例,胫骨平台骨折5例。结论:CT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是可靠的,凡临床怀疑骨折而X线平片阴性者,应进一步做CT检查。  相似文献   

9.
儿童鞍区肿瘤的CT诊断和鉴别:(附2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CT表现,其中甲状腺腺瘤6例,结节状甲状腺肿2例.各种恶性肿瘤2例,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腺瘤边界光滑,增强后3例显示完整强化环,2例表现为结节样强化。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灶局限,表现为囊性低密度影,边缘光滑,可见到囊壁。恶性甲状腺肿瘤呈等或混杂密度,边界不清,强化不均,并向邻近组织侵犯。结论:CT在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后颅凹成血管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成血管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材料与方法:报道14例成血管细胞瘤的CT和MRI所见,分析肿瘤的特点。结果:囊性肿瘤,在MRI上表现为囊性病灶和附壁肿瘤结节;在CT上表现为该典型征象占81.8%。混合性肿瘤3例,在CT和MRI上表现实质性肿块、偏心性囊变和均一显著强化;后者还可见肿瘤旁和肿瘤内血管流空。结论:CT和MRI均是诊断成血管细胞瘤的有效检查方法。成血管细胞瘤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是囊肿和突入囊内的壁结节,以及肿瘤的异常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儿童颅后窝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颅后窝肿瘤的MRI和临床资料,其中髓母细胞瘤13例、室管膜瘤6例、星形细胞瘤2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结果:肿瘤位于小脑半球8例,小脑蚓部5例,第四脑室10例。所有病灶均引起梗阻性脑积水。MR扫描能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信号、边缘情况,强化扫描对肿瘤的定性诊断有帮助,结论:儿童颅后窝肿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I检查多方位、多序列成像,对其诊断有重要作用,是儿童颅后窝肿瘤检查的首选。  相似文献   

13.
儿童后颅凹肿瘤的CT, 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儿童后颅凹常见肿瘤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提高诊断该病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收集儿童后颅凹常见肿瘤40例,其中髓母细胞瘤18例,星形细胞瘤13例,室管膜瘤9例。行CT和MRI检查。CT平扫40例,增强扫描32例;MRI平扫28例,增强扫描16例。将其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40例儿童后颅凹常见肿瘤CT显示率为975%,MRI显示率为100%。术前CT定性误诊11例,准确率为725%。术前MRI定性误诊4例,准确率为857%。CT和MRI联合检查,能对后颅凹多数常见肿瘤作出定位及定性诊断。MRI能多方位成像,去除后颅凹颅骨伪影的干扰,对该病的定位定性诊断明显优于CT。结论:CT和MRI检查相结合,能提高诊断儿童后颅凹常见肿瘤的准确率,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疗信息。  相似文献   

14.
对多层面CT和单层面CT在颅后窝产生的伪影情况进行分析。材料和方法;用2例头颅标本分别行平行于眶耳线平面的多层面CT 和单层面CT扫描,扫描范围包括从枕骨大孔到颞骨岩部上缘的整个颅后窝区。单层面CT分别采用120kV和135kV两种电压,多层面CT采用120kV ,其他扫描参数均相同。所有图像质量均由三位有经验的放射医师采用盲法进行独立评分,并按图像质量予以记分3、2、1分(3分为伪影很少,2分为有部分伪影,1分伪影较重)。统计结果采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将三位放射医师的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分析。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扫描条件下,多层面CT图像的质量明显优于单层面CT(p<0.01)。多层面CT中,3分43.3%,2分50%,1分6.7%,单层面CT的120kV中3分26.7%,2分43.3%,1分30%;135kV中3分30%,2分46.7%,1分23.3%。在单层面螺旋CT120KV和135KV之间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层面CT能明显减少颅后窝伪影,提供优质的CT图像。  相似文献   

15.
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58例的MRI表现。结果:58 例 68 个病灶,囊性病灶 48 个,典型表现为大囊伴富血供附壁小结节,壁结节常位于靠近脑表面壁上。实质型20个,肿瘤组织在 T1WI常呈略低或等信号,T2WI明显高信号,瘤内或瘤周可见异常扩张血管流空信号。增强扫描有助于病灶检出和定性诊断。结论: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 MRI表现具有特征性,术前诊断是可能的,但需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脑膜瘤、转移瘤、脑动静脉畸形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目的是对后颅窝囊肿的CT-MR影像学的诊断作用进行评价。材料与方法:12例后颅窝囊肿的CT和MR影像表现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与临床表现和类型的相关性。结果:本组病例包含Dandy-Walker囊肿(5例)、蛛网膜囊肿(3例)和巨枕大池(4例),CT和MR都可提供无创性检测手段。结论:CT和MR二者对后颅窝囊肿的诊断均有效,但在显示病变的性状、大小和轮廓方面,MR比CT稍胜一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胰腺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螺旋CT多期扫描的表现,提高CT对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诊断的正确性。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穿刺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的薄层螺旋CT多期扫描资料。螺旋CT采用常规平扫和薄层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即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三期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25s,70s和120s。结果:25例患者共检出26个病灶,位于胰头部10个病灶,胰颈部5个病灶,胰体部3个病灶,体尾部4个病灶,胰尾部4个病灶,其中1例同时有两个病灶分别位于胰头和体尾部。肿瘤平均大小为4.0cm。14个病灶呈等密度;12个病灶呈略低密度,密度不均匀,其中可见更低密度灶;其中5个病灶内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共18个病灶明显强化,其中6个病灶均匀强化,12个病灶不均匀强化,6病灶呈中等程度强化,2个病灶动脉期轻度强化。3例肿瘤位于胰头者,2例出现了胆道和胰管扩张,胰体尾部萎缩,另1例仅出现胰管轻度扩张,1例肿瘤位于体部者出现远端胰管扩张伴实质萎缩。25例患者8例出现多发肝富血供转移灶,其中1例患者同时出现肺和脊柱的多发转移,无胰周及后腹膜淋巴结转移;3例出现肿瘤邻近血管的侵犯,其余为邻近血管推移受压改变。结论: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多较大,富血供,常见钙化,较少出现周围血管及胰胆管直接侵犯,较少出现后腹膜淋巴结转移及神经丛侵犯,根据有无肝脏及其他脏器转移、淋巴结转移及周围血管侵犯,进一步提示肿瘤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磁共振多模态成像在后颅窝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后颅窝PCNSL患者的MR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及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影像资料.结果 16例患者共有26个病灶,6例为多发病灶.所有病灶在T1WI呈低或稍低信号;T2WI上21个病灶呈稍高信号,3个呈等信号,2个呈混杂稍高信号;DWI上2例扩散受限呈高信号,13例扩散稍受限呈稍高信号,1例扩散不受限呈等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上测得肿瘤实质与对照侧平均ADC值分别为(0.610 ±0.092)×10-3mm2/s和(0.700 ±0.044)×10-3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05,Z=-2.269),rADC为0.884±0.125.增强扫描26个病灶呈明显强化,其中12个病灶可见“尖角征”、“脐凹征”,时间一信号强度(TIC)曲线为Ⅰ型(缓升型).瘤周轻、中度水肿12例.MRS表现为病灶实质区出现高大的Lip峰.结论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有助于后颅窝PCNSL的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