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方洁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7):62-62
目的:探讨丙泊酚和咪达唑仑复合应用芬太尼在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的效果。方法:ICU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咪达唑仑组(n=20),两组均复合应用芬太尼作为机械通气时的镇静药物。结果:在实验各时点观察SBP、DBP、HR、R、SaO2,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SBP、SaO2两组8小时时点均较0小时时点显著下降(P〈0.05);而16小时后两组各时点SBP、DBP、HR、R、SaO2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达到满意镇静深度时间及停药后苏醒时间,丙泊酚组短于咪达唑仑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和咪达唑仑复合应用芬太尼,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均能达到良好的镇静效果,而丙泊酚组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停药后迅速清醒,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镇静效果优于咪达唑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与丙泊酚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镇静效果。方法将52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咪达唑仑组和丙泊酚组,各26例。观察两组药物达Ramsay分级IV级所需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用药前及用药后1 h心率(HR)、呼吸(R)、血氧饱和度(SpO2)及平均动脉压等指标。结果丙泊酚组药物起效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均较咪达唑仑组短(均〈0.01)。使用前后两组HR、R及SpO2等指标均明显改善(均〈0.05)。结论咪达唑仑与丙泊酚在ICU中镇静治疗安全有效;而丙泊酚起效时间短,撤药后苏醒快,可控性强。  相似文献   

3.
刘杰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9):2591-2592
目的:探讨ICU复合型外伤机械通气患者采用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镇静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ICU复合型外伤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诱导量咪达唑仑0.08~0.33mg/kg静推,观察组给予咪达唑仑0.05~0.1mg/(kg·h)联合芬太尼0.5~1μg/(kg·h)微量泵注入维持,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0.08~0.2mg/(kg·h)微量泵注入维持。观察两组镇静镇痛前后血压、心率、呼吸、血气分析、镇静镇痛评分(Ramsay评分)及停药苏醒后配合治疗时间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均在镇静后2h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呼吸、血气分析均好转,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观察至72h镇静满意度,机械通气至停药苏醒后配合机械通气治疗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对ICU复合型外伤患者机械通气镇静效果比单用咪达唑仑好,且镇静用药时间缩短,对减少并发症早日脱机有力,值得在ICU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小儿心脏手术后机械通气时的镇静作用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PP)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PF)组,每组20例,PP组全程静脉输注丙泊酚镇静;PF组静脉输注丙泊酚和用芬太尼(0.2μg? kg -1? min-1)镇静。根据Ramsay氏分级标准调整丙泊酚用量,达到并维持理想镇静深度。记录用药量、镇静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停药后再入睡发生情况和镇静效率;观察达到理想镇静深度时、脱机及拔管前后的心率、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两组间心率、血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差异( P>0.05)。镇静时间、停药后再入睡及恶心发生情况与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P>0.05)。与PP组比较,PF组丙泊酚用药量、停药后苏醒时间及停药至拔管时间显著减少( 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输注法可以达到小儿心脏手术后行机械通气治疗时所需的镇静要求,且效果优于单纯使用丙泊酚。  相似文献   

5.
赵帅  李娟  季清娜 《中国医药导报》2012,(31):95-96,11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和副作用的发生情况。方法将80例使用机械通气的术后重症患者分为Y组(右美托咪定组,42例)和M组(咪达唑仑组,38例)。两组均常规给予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镇痛,根据Prince-Henry疼痛评分调整芬太尼用量,使患者疼痛评分≤3分。咪达唑仑组给予咪达唑仑0.08~0.10 mg/(kg.h)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右美托咪定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2~0.6μg/(kg.h)持续泵入,维持Ramsay镇静评分为3~4分。连续记录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无创平均动脉血压、末梢血氧饱和度及镇静镇痛评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芬太尼用量、总镇静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及谵妄、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总镇静时间、低血压、心动过缓及恶心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组比较,Y组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397.36±100.55)μg/(kg.h)vs(217.48±94.83)μg/(kg.h)](P<0.05),停药后苏醒时间Y组短于M组[(0.23±0.05)min vs(10.21±0.76)min](P<0.05),Y组谵妄发生率低于M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满意,易唤醒谵妄发生率低,可减少芬太尼用量,治疗剂量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ICU镇静剂。  相似文献   

6.
刘莉娟 《中外医疗》2012,31(25):93-94
目的研究丙泊酚和咪达唑仑用于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的效果,及它们对心率、血压的影响。方法选择在ICU呼吸机治疗的患者35例,随机分为2组,丙泊酚组18例,咪达唑仑组17例,丙泊酚组2.0mg/kg静脉诱导,咪达唑仑组0.05mg/kg静脉诱导,然后均改为微量泵持续注入,根据镇静分级调整用量,以Ramsay分级,维持镇静深度为4级,观察两组药物起效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镇静治疗前和镇静深度4级时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起效时间丙泊酚组为(37.2±7)s,咪达唑仑组为(50±10)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苏醒时间丙泊酚组为(39.7±10)min,咪达唑仑组为(98±8)min,(P〈0.05)。两组患者的镇静程度随用药量增加而加深,维持镇静4级时心率和血压均下降,丙泊酚组较咪达唑仑组更加明显。结论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治疗中,丙泊酚起效时间和苏醒时间均短于咪达唑仑,且能明显降低心率和血压,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镇静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吴昊 《海南医学》2009,20(4):57-58
目的对比观察单用丙泊酚和丙泊酚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与枸橼酸芬太尼在门诊无痛人流术中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将3760例无痛人流术的早孕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1690例单纯应用丙泊酚静脉麻醉,Ⅱ组2070例先静脉推注咪达唑仑2.0mg、枸橼酸芬太尼50ug后再静推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的镇静镇痛效果,术前及给药后1min、3min、5min的SpO2、MAP、HR的变化,苏醒时间与丙泊酚用量。结果Ⅱ组镇静镇痛效果优于Ⅰ组(P〈0.05),术后MAP、HR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苏醒时间Ⅱ组比Ⅰ组明显缩短,丙泊酚用量Ⅰ组明显多于Ⅱ组(P〈0.05)。结论丙泊酚配伍小剂量咪达唑仑和枸橼酸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术安全有效,苏醒时间短,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对呼吸和循环的抑制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和咪达唑仑在ICU机械通气镇静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ICU机械通气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治疗,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临床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药物起效时间、停药后的苏醒时间、达到满意的镇静深度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在ICU机械通气镇静中的效果满意,优于单纯咪达唑仑的镇静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儿应用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镇静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儿科PICU中需要镇静进行机械通气的患儿56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28例,丙泊酚和芬太尼联合组(P/F组)28例。两组均在负荷量后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维持量。监测用药初期0rain、60rain呼吸和循环参数的变化,以后每2h根据Ramsay镇静评分3-4分,人机顺应性评分≥3分,观察镇静评分调整药物输注速度,以达到最佳的镇静程度;镇静结束停药后观察苏醒时间、并发症、记录药物的剂量、镇静满意度和人机顺应性满意度、机械通气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参数基线差异均元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静60min后心率、呼吸频率和气道蜂压都明显低于给药前(P〈0.05);P组血压比镇静前降低(P〈0.05);P/F组镇静满意度和人机顺应性满意度都明显高于P组(P〈0.01);P停组恢复时间短于P组(P〈0.05);P/F组总通气时间短于P组,并发症少。结论机械通气患儿应用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镇静具有较好的镇静效果,减少人机对抗,改善机械通气效果,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达到PICU机械通气患儿所需的镇静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镇静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ICU机械通气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对患者进行镇静治疗,对照组患者的镇静治疗中则采用单用咪达唑仑的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镇静效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药物起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持续镇静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均存在差异,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持续输注期间的镇静效果均较为满意,并且两组患者在镇静过程中的各项生命体征之间的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好,且不良反应较少,是理想的ICU行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异丙酚和咪达唑仑对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后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 50名CABG术后进入ICU,并需要气管插管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异丙酚和咪达唑仑镇静。两组患者按需要使用芬太尼镇痛。患者的纳入标准包括:年龄40~60岁、血流动力学稳定、射血分数大于40%。主要观察指标为镇静深度,由Ramsay镇静评分(Ramsay sedation score,RSS)表示。其余指标包括气管拔管前连续监测得到的有创平均动脉压、心率、动脉血气和呼吸机通气参数。结果异丙酚组和咪达唑仑组的镇静深度大致相同(RSS=4.5 vs RSS=4.7,P=0.295),但是咪达唑仑组的芬太尼使用量明显大于异丙酚组(12.5mg/h vs 4mg/h,P=0.004)。两组间平均动脉压(P=0.510)和心率(P=0.4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丙酚组患者的平均拔管时间短于咪达唑仑组患者(102±27min vs 245±42min,P=0.019),但两组间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5h vs 36.3h,P=0.240)。结论异丙酚能为CABG术后患者提供较为理想的镇静,能够明显减少镇痛药的需求量,并缩短气管插管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芬太尼对于镇静ICU病房中行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64例行机械通气的ICU危重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n=32)和对照组(n=32),对照组单纯采用咪达唑仑镇静,实验组则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镇静。两组患者维持镇静Ramsay评分3~5分,观察比较两组的镇静效果和呼吸循环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的镇静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均得到改善,但是组间各呼吸循环功能指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咪达唑仑+芬太尼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相比单用咪达唑仑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和异丙酚用于后颅窝手术后带气管插管患者镇静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全麻后颅窝肿瘤手术后带气管插管躁动的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咪唑安定组M组(n=30),异丙酚组P组(n=30)。分别首先给予咪唑安定0.05mg/kg或异丙酚0.5mg/kg静脉推注,再给予咪唑安定(0.05~0.2)mg/(kg·h),异丙酚(0.5~3)mg/(kg·h)持续微量泵泵入,维持Ramsay镇静评分2~3级,于镇静前、镇静后10min、30min,1h、2h、4h、8h记录Ramsay镇静评分、用药量、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用胸阻抗法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体循环阻力(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SVR)。结果静脉注射负荷剂量的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后,病人的心率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DBP、MAP、CO和CI在镇静阶段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V和SVR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咪唑安定和异丙酚用于后颅窝术后带气管插管患者镇静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很小且二者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在ICU镇静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全麻腹部手术后保留气管插管转入ICU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20例)和咪达唑仑组(M组,20例).D组予右美托咪啶负荷量1μg/kg经中心静脉泵注射20min,每1h依据Ramsay评分调整药物泵入剂量为0.2~0.7μg/(kg.h);M组予咪达唑仑负荷剂量0.05mg/kg静脉1min推注完,根据不同镇静程度维持剂量为0.02~0.1mg/(kg.h).每2h进行疼痛数字评分(NRS),当NRS评分〉4分时,加用芬太尼1μg/kg.达到脱机条件者拔出气管导管.比较2组患者的镇静效率,芬太尼用量,停药后唤醒时间、拔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心血管事件及谵妄发生率.结果D组镇静效率明显高于M组(P〈0.05);与M组比较,D组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停药后唤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用药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后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M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用于ICU患者,镇静、镇痛效果好,易唤醒,可缩短拔管时间,且血流动力学稳定,谵妄发生率低,是较理想的ICU镇静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DEX)对高血压病患者蛛网膜下隙阻滞行全髋置换术的镇静效果及对循环及呼吸功能影响。方法将34~82岁、ASAⅡ~Ⅲ级接受全髋置换术的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咪唑安定组(M组)和右旋美托咪啶组(D组);M组,术前10min给予负荷剂量30μg/kg后以0.05mg/(kg.h)速率持续泵注咪唑安定;DEX组,术前10min给予负荷剂量1μg/kg,然后以0.5μg/(kg.h)速率持续泵注DEX;给药10min后进行;观察并记录入室时、给药后10 min、麻醉后5min、30min及90min患者的血压、心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入室时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10min后、麻醉后5min、30min、90min两组患者SBP、DBP、HR均较入室时下降(P<0.05),两组间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HR较M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组内比较,麻醉后5min患者SBP、DBP、HR均较其余各时点降低(P<0.05)。与M组比较,D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降低,心动过缓发生率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对高血压病患者蛛网膜下隙阻滞下行全髋置换术时产生良好的镇静、抗焦虑作用和轻微的中枢降压作用,增强循环稳定,不产生呼吸抑制作用,可安全应用于高血压患者腰麻下的镇静。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胃部手术患者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方法择期胃部手术患者40例,ASA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丙泊酚加舒芬太尼组(S组)和丙泊酚加芬太尼组(F组),术中S组持续输注舒芬太尼0.02~0.05μg·kg^-1·min~^-1,F组单次静脉注射芬太尼,每次1~2μg/kg。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基础值)、气管插管前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切皮后即刻(T3)、胃部手术约50%(T4)、皮下缝合开始后即刻(T5)、拔除气管导管即刻(T6)和拔除气管导管后30 min(T7)各时间点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术后恢复阶段观察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轻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并于拔管后5 min记录患者的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结果 F组在T2、T3、T5时MAP及HR均高于S组(P〈0.05);F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轻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较S组延长(P〈0.05);F组拔管后5 min OAA/S评分低于S组(P〈0.05)。2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部手术时联合应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进行全凭静脉麻醉(TIVA),能提供更为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患者术后苏醒快、苏醒质量高,麻醉可控性更好。  相似文献   

17.
咪达唑仑与异丙酚对重症监测治疗室病人镇静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比咪达唑仑与异丙酚对重症监测治疗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重症创伤患者的镇静效果、安全和费用等方面的不同。方法:将46例重症创伤需机械通气的ICU病人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n=23)和异丙组(n=23),分别应用注射泵持续静注咪达唑仑或异丙酚镇静。以Ramsay评分≥2-<5为理想镇静的指标。分别观察两药起效和恢复时间,镇静满意度,给药速度,费用等。结果:咪达唑仑静起效和恢复时间大于异丙酚,但镇静满意度较高,且费用明显降低。结论:咪达唑仑镇静可控性小于异丙酚,但镇静效果较好,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啶和丙泊酚用于成人局麻眼底手术的镇静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择期眼底手术患者40例,年龄20~60岁,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20例.D组负荷量0.8μg/kg,维持量0.3 μg/(kg·h);P组负荷量0.5 mg/kg,维持量2.5 mg/(kg-h)...  相似文献   

19.
李鑑  林瑾  刘壮  翁以炳  段美丽 《医学综述》2012,(22):3907-3909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诱导方法在抢救性气管插管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74例行抢救性气管插管的危重患者根据治疗适应证和家属意见分为两组各37例,异丙酚组给予异丙酚+芬太尼;咪达唑仑组给予咪达唑仑+芬太尼。观察两组患者插管前,插管时及插管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心率-收缩压乘积(RPP),血氧饱和度(SpO2)及Ramsay评分情况。结果两组间比较,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SBP、DBP、HR、RPP)、SpO2和Ramsay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及插管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和RPP均显著低于插管前(P<0.05);插管时两组患者的SpO2均显著低于插管前(P<0.05),插管后两组患者的SpO2均显著高于插管前(P<0.05);插管时和插管后两组Ramsay评分均显著高于插管前(P<0.05)。结论小剂量异丙酚或小剂量咪达唑仑并复合芬太尼可用于危重患者的紧急插管疗效相近,可减轻心血管反应、心肌耗氧及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