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
秘方     
古圣设立方药,专以治病,凡中病而效者,即为秘方,并无别有奇药也。若无病而服药,久则必有偏胜之害,或有气血衰弱,借药滋补,亦必择和平纯粹之品,审体气之所偏而稍为资助。如世所为秘方奇术、大热大补之剂,乃昔人所造以欺人者,无不伤生。更有一等怪方,乃富贵人贿医所造者。余曾遇一贵公子,向余求长生方,余应之曰:公试觅一长生之人示我,我乃能造长生之方;若长生者无一人,则天下无长生之方矣。其人有愠色。是时适有老医在其家,因复向老医求得之。乃傲余曰:长生方某先生已与我矣,公何独吝也?余视其方,  相似文献   

2.
消化性溃疡从瘀论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属中医“胃脘痛”范畴,大多病程长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用一般方法治疗效果不佳。笔者根据“久病必瘀”理论,试就消化性溃疡与活血化瘀治疗作一探讨。 1 理论依据 《医林改错》中有“凡肚腹疼痛,总不移动,是血瘀”,《临证指南医案》说:“盖胃者汇也,乃冲繁要道,为患最易,虚邪、贼邪之乘机窃发,其间消长不一,……初病在经,久痛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凡气既久阻,血亦应病,循行之脉络自痹。”又言:“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说明溃疡病易出现气机阻滞、瘀血内阻之病理变化。对溃疡病易于合并出…  相似文献   

3.
《医学真传·咳嗽》里对咳嗽有过这样一段描述:“诸病易治,咳嗽难医。夫所以难治者,缘咳嗽根由本甚多,不止于肺。”自古以来,医家皆感到咳嗽医之不易,难就难在导致咳嗽的原因多,辨证困难。咳嗽为病,有自外而入者,有自内而发者,外有风寒暑湿,内有七情饥饱,外邪先自皮毛而人,皮毛乃肺之合,“必先以其舍而为嗽”;内有所伤故邪气上逆,肺为邪气出入之道,  相似文献   

4.
刊首语     
<正>人之嗣,其传恒久远;人之情,其思如曲觞。天、地、人,共襄宇宙之久长;精、气、神,变生机巧于皮囊。惜乎生命短暂,叹乎青春不常。蝼蚁蝇蠓,转瞬消逝,生老病死,未及感叹。古今哲人,敬奉天地,赞美天地,曰:有好生之德,同父母之情,操生杀之权,乃纲纪之常。然则芸芸众生,仰望星空,俯瞰大地,殚极精诚,叩问苍穹:人在天地间,何以生,何以长,何以病,何以痊?何以长生,何以避祸?何以惊天地,何以泣鬼神?医为何?何为医?何谓中,何为西?不明其理,其问无穷。  相似文献   

5.
奇经八脉证治举隅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10007)李希君主题词奇经八脉/药物作用针灸科门诊病人,慢性病常见。叶天士曰:“治病先分气血,久发、频发之恙,必伤其络。络乃聚血之所,久病血必瘀闭。”又云:“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则可知其...  相似文献   

6.
风、痰、瘀乃慢性咳嗽久稽不愈之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传博  李泽庚  王胜  胡国俊 《中医杂志》2012,53(13):1155-1156
慢性咳嗽病机繁杂,多缠绵难愈,疗效不尽人意,尤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究其难治难愈之因,则风、痰、瘀乃为其久稽不愈之原.  相似文献   

7.
石寿棠是清代著名医家,承六世之传,又为儒士,为学推重追本溯源,故其论医而著《医原》。书中论积聚一症颇著特色,以为该症病因多由七情所伤,尤其是以为属于燥病之看法,别具慧眼。指出由燥病之基础上兼挟他邪即痰饮、瘀血、湿热等为患而成积聚。要求患者能怡养情性之外,治疗上强调在“通”的基础上重视“润”。于病之初起气郁,宜抑者散之;病稍久气结血亦结,宜润忌燥;病久则营卫涩滞,气不运水,生痰生饮,主张用成寒化痰饮之法。  相似文献   

8.
巧施风药治伏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常屡治不愈,以往请医多遵"肾无实证"而滥用补法,殊不知,慢性肾系病乃为外感六淫或疮毒,乘虚入里,侵及肾脏,稽留日久,化为湿热邪毒,内藏于里,成为"伏邪";临床表现,看似虚象迭生,实为"大实"之"赢状",滥用滋补,生湿化热,使邪毒更甚。此等"伏邪",根深蒂固,苦温燥湿难除,淡渗清利无效,唯以风药"疏之"、"发之"、"宣之"、"透之",方为正治。近几年来,笔者以此立论,治疗慢性肾系病50余例,均收较好疗效。如治徐某,男,16岁,学生。1994年7月2日初诊。3年前因感冒发热,眼睑浮肿,尿检蛋白洲,经静满…  相似文献   

9.
浅谈“肝气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脏病皆有气血阴阳之别,气病亦有虚实之分,气虚、气陷属虚,气滞、气逆属实。而五脏气虚中的肝气虚,却不为医家所熟识,近代各种医籍中亦极少提及,但肝气虚证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是中医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王肝气虚证的病因病机肝主疏泄,其性刚强,喜条达而恶抑郁,具有升发之性,故肝脏之病,易动、易升、易允,多是肝气有余之象。但临床亦存在肝气不足之候,究其困,乃由于清志内伤,气滞失疏,肝用不展,久则因郁导致肝气不敷;或肝体阴血亏虚,无以滋养化生肝用,阴病及阳,肝气不支;或脾肾阳虚,病及…  相似文献   

10.
答:桂枝汤所治为中风发热自汗之证。其病所出之汗系外感表虚。病机在于卫不与营和之自汗出。风中肌肉,著于营分,而卫气不伤故卫强而营弱,行水之卫气不伤,故毛孔自能作汗,行血之营气受困,故肌腠不能作汗,营卫不和。曹颖甫称此等出汗为病汗。桂枝汤能发肌理之汗而使营卫自和。为此甚至要用热粥、卧床温覆,曹颖甫言此汗当名曰药汗,而别于病汗。病汗、药汗之区别有二:①病汗常带凉意,药汗则带热意;②病汗虽久,不足以去病,药汗瞬时,功乃大著。药汗有排除毒素的作用,故服药后营卫调和,出汗之后再无病汗。显然,桂枝汤通过微发其汗而收止汗之功,《医宗金鉴》谓桂枝汤“发汗中寓敛汗之意”。  相似文献   

11.
胃癌前病变从痰瘀论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癌是我国死亡率很高的恶生肿瘤,及早识别和控制其癌前病变,是开展胃癌二级防治的关键。胃癌前病变主要包括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主要归于中医胃脘痛、胃痞等病,我们结合古代医籍有关论述及名医临床经验,认为活血化瘀、理气化痰是逆转胃癌前病变的关键。l血瘀、痰滞是胃癌前病变的重要病机瘀血挟痰是胃痛久发的重要病机,在古代医籍中已有详尽论述。叶天士云:"胃痛久必屡发,亦多凝痰聚瘀。"《证治汇补》曰:"饮食不下,心胃作痛,此痰凝血瘀。"《古今医统》亦指出:"凡食少有碍,觉屈曲而下,微作痛,此必有死血而痰然。"同…  相似文献   

12.
气机失调是脾胃病主要病机,治疗宜畅达脾胃气机,恢复其升降功能;脾胃病久虚实夹杂者多,治疗宜消补兼施;脾胃乃人体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治疗宜顾护脾胃、调补后天。  相似文献   

13.
笑歌狂疾     
<正> 开元中,有名医纪朋者,观人颜色、谈笑,知病深浅,不待诊脉。帝闻之、召于掖庭中,看一宫人,每日晨则笑歌啼号,若狂疾,而足不能履地。朋视之,曰:此必因食饱而大促力,顿仆于地而然。乃饮以云母汤,令熟寐,觉而失所苦,某乃主讴,惧其声不能清且长,吃豚蹄羹饱,而当歌筵大曲,曲罢觉胸中甚热,戏于砌台上,高而坠下,久而方甦,病狂,足不能步也。——摘自张杲《医说·卷五》本文叙述了一位名医,观色诊病,一宫人患狂疾,望色知其乃食饱伤力所致,饮以云母汤而治。后究其因,果如所料。《内经》尝云:“望而知之谓之神”。是指在望诊方面有特殊之长,所以称之  相似文献   

14.
1头痛案吕某,女,43岁,1987年8月24日诊.曾于5年前患风湿性关节炎,经治疗后其关节疼痛已止.1年前患头痛,每遇风寒加重,以巾紧束方感痛势减轻,曾先后服用阿斯匹林、安乃近、去痛片等西药无效,前医又用中药祛风煤湿之剂治疗,其病仍不减。求诊于笔者.刻下:头昏头痛,以巾裹头,精神疲惫,形体消瘦,面部微肿,饮食不佳,夜间口烟干燥,五心烦热,大便操结,三四B一行,舌红少苦,脉细数无力。此乃风湿日久,人络伤阴所致。治拟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桂枝10g,白芍、生地各20g,知母、白术、防风、立参、麦冬各15g,麻黄、附片各6g…  相似文献   

15.
<正> 《内经》指出“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治疗水肿可“开鬼门”。《金匮》中说。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在临床上,治疗外感病,水湿内停等病证,遵医  相似文献   

16.
赵一  余月娟 《中医研究》1998,11(5):42-43
赵国岑主任医师业医40年,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有着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胃病独具匠心。他认为表现较为复杂,而辨证不外病邪阻滞与脏腑失和两类。病邪阻滞者,邪去则胃自安,脏腑失和者,协和则痛自已。临证中又每每脏腑失和与病邪阻滞并见,则必两法兼施病乃愈。肝郁日久...  相似文献   

17.
邱志济 《河北中医》1993,15(1):33-34
中药峻猛之品,如制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控涎丹、龙马丹等,操有毒峻泻伤正之说相沿久唉。然余多年来以峻猛之品妙用或合用屡起沉疴痼疾,奇效迭见。实践证明,一些奇难杂病非峻猛之剂不为  相似文献   

18.
郑传胜 《湖北中医杂志》1999,21(12):556-557
痛风是由于遗传性和获得性病因导致嘌呤代谢障碍和血清尿酸持续升高所引起的疾病,笔者在临床上注意到本病与“石淋”一证在病因病机上均有相同之处,因此选用渗湿利水、活血化瘀之剂,屡治屡效。现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趋同“痛风”属痹证范畴,从《内经》至现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体现了递进式层次。继李杲之后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专设“痛风”一说,明确指出其病因乃“痰浊凝涩”,其症“夜则痛甚”,且引《外台秘要》所集:“其疾昼静而夜发,发则彻骨酸痛”,从而推导病机乃“寒湿风郁痹其气,久则化热攻痛”。近代名医顾伯华指出:痛风为素进食…  相似文献   

19.
久痢话运法     
初痢易治、久痢难医。棘手于正虚邪恋、寒热交炽,今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脉证所见,属久痢范畴,目前尚为难治之顽症。余治疗本病50余例,收到较好疗效。临床若能抓住关键,把握病机,步步为营,正复邪祛,亦是常事。  相似文献   

20.
消渴之病因,乃过食肥甘、嗜酒过度、情志失调、久服金石和久病阴亏。病机为“湿寒之阴气极衰,燥热之阳气太甚”。故治疗消渴病的原则为“补肾水阴寒之虚,泻心火阳热之实,除胃肠燥热之甚,济身中津液之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