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曲某,女性,43岁。2007年7月来我院就诊,主诉近2年来无明显原因便秘,3~7d一行,伴肢倦乏力,口淡无味,曾服用复方芦荟胶囊(主要成分芦荟、青黛、朱砂衣)及番泻叶代茶饮治疗。服药时大便尚通畅,但停药后又出现大便秘结。后服用中草药20余剂,其方药大都为泻热通导,滋阴养血,润肠通便类,均不奏效,故来本院诊治。患者述大便干燥,4~7d一行,黏腻不爽,伴口干喜冷饮,饮食无味,  相似文献   

2.
曲某,女性,43岁.2007年7月来我院就诊,主诉近2年来无明显原因便秘,3~7 d一行,伴肢倦乏力,口淡无味,曾服用复方芦荟胶囊(主要成分芦荟、青黛、朱砂衣)及番泻叶代茶饮治疗.服药时大便尚通畅,但停药后又出现大便秘结.后服用中草药20余剂,其方药大都为泻热通导,滋阴养血,润肠通便类,均不奏效,故来本院诊治.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生活方式改变,慢性便秘的发病率反而有上升趋势。便秘根据大便性状可分为干结型与黏腻型两种,风疏雨润疗干结效果良好,受便秘即大便干结思想的束缚,医者和患者往往忽略湿秘的存在。湿秘的病机是湿邪弥漫,湿阻气机,其中"湿"为病因,"滞"为病理,对于湿热便秘强调分消走泄祛湿滞,同时结合限食疗法,临床可以大大提高疗效,值得临床重视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顽固性功能性便秘虽无器质性病变,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药对本病治疗在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避免不良反应等方面显示出巨大优势,临证发现在现代人饮食结构的改变、精神心理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下,以大便黏涩不爽为主要特点的顽固性便秘的患病率越来越高,认为其基本病机为湿邪内生,肠道气机阻滞,大肠传导失职,提出湿易从热化、...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便秘是常见的慢性肠道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随着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湿秘日益增多,临床从湿论治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笔者认为湿秘的产生与脾胃气机升降失司密切相关,湿邪秽浊,阻遏脾胃气机,津液转输、布散失常,浊邪壅滞,肠道传导失司,致糟粕内停而成秘;湿性黏腻,秽浊蕴结不泄而成湿秘。基于湿邪的特点,建立了以湿为中心的的便秘分型,分为湿浊便秘、湿热便秘、脾虚湿秘和阳衰湿秘四型,并强调治疗湿秘重在祛湿和调畅气机。  相似文献   

6.
贾某,女,44岁,于2000年3月1日初诊。病人于半年前因感冒出现咳嗽,咯痰,胸闷,气道而喘。自取药物治疗,病情时好时坏。近几日病情逐渐加重,出现频繁咳嗽,吐白稀痰,纳呆,胸闷,倦怠乏力,时有头晕,大便溏。3月1日,病人前来求治。查:舌质淡胖苔白滑,右寸脉滑实,关脉沉细。体温37.2,支气管可闻及湿罗音,白细胞 11× 109/L,嗜中性粒细胞 0. 81,淋巴细胞0.43。X线胸部透视:双肺纹理粗乱,双下肺散在少量模糊明影。中医辨证:脾虚湿盛,痰饮阻肺。治以健脾化饮,祛痰止咳。四君子汤合干麻黄汤加…  相似文献   

7.
韦婧  邵寄民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8):180-180
功能性发热中医辨证为内伤发热,与痰湿郁热、瘀血发热、气虚发热、血虚发热、阴虚发热等有关。本例患者见面色不华,头身困重,胸闷纳呆痞阻,舌红,苔黄腻,脉滑,是为湿邪,气机阻滞,加上脾虚不运而生湿,湿邪留恋,郁而发热,误投滋阴,湿邪更甚,当以化湿为主,兼以清热。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便秘主要是由胃肠道蠕动减弱及肠道不协调运动引起的,其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硬、排便困难,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此类病症愈发成为困扰现代人生活的问题。该病病因多为饮食不节、久坐少动、年老体虚等。功能性便秘属中医“后不利”“大便难”等病范畴,魏峰明教授致力于肛肠疾病临床研究20余年,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湿秘的病位在于大肠,与肺、脾、肾、三焦有密切的关系。湿本在肾,湿标在肺,湿制在脾。肾阳虚则不能上蒸脾胃水谷之气以养脏,不能化气行水排秽除浊,是形成湿邪的根本原因。他运用“寒热并用”“气血同调”等方法治疗功能性便秘,尤以湿秘为甚,且三焦辨证的思路贯穿其中,善于调理气机,运用升发与通降之药物,去除湿邪,而腑气通畅,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功能性便秘的中医治疗提供宝贵的经验。文章结合案例介绍魏峰明教授从湿论治便秘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便秘从肺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便秘乃常见病、多发病 ,主要病理变化在肠 ,属大肠传导功能失常 ,临床多责之脾胃 ,以通下论治 ,但疗效却差强人意 ,尤其是刺激性泻剂、润滑剂的长期使用 ,可加重大肠功能紊乱 ,造成便秘的恶性循环。陈士铎《石室密录》云 :“大便秘结者 ,人以为大肠燥甚 ,谁知是肺气燥乎 ?肺燥则清肃之气不能下行于大肠 ,而肾经之水 ,仅足以自顾 ,又何能旁流以润溪涧哉 ?”充分阐明肺燥不行清肃之令可致便秘的理论。叶天士亦云 :“昔丹溪大、小便闭于下 ,每每升提肺窍。”又开拓了便秘从肺治的大法。肺与大肠在生理结构上有表里络属的关系 ,功能上肺主宣发 ,…  相似文献   

10.
风疹,古名瘾疹,西医荨麻疹。其特点为:时隐时现,发病突然,呈淡红色、或红色局限性风团,故中医又称为“风疹块”。风疹是常见的一种疾病,染身后往往时发时止,缠绵数月或数年,甚至成终身之累。风疹之病因,或由于肌中有湿,复感风热、风寒结成;或由于湿邪郁于肠胃,复感风  相似文献   

11.
疰夏从湿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方  陈学忠 《四川中医》2008,26(3):40-41
夏季常见病疰夏(夏季低热)为感受署湿之气而发病,从湿论治,采用芳香化温、清热祛湿、苦温燥湿、淡渗利湿之法,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12.
皮肤病的发生发展在内与脏腑气血的功能调节息息相关,在外尤其与湿邪有密切关系.脾为人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皮肤要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必有赖于脾气的敷布和气血的濡养.  相似文献   

13.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本病病因复杂,病机变化多端,中医学称为“瘾疹”、“癗”。一般认为荨麻疹多是风邪侵袭腠理,遏于肌表而成,如《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下·风瘙瘾疹候》曰:“夫人阳气外虚则多汗,汗出当风,风气搏于肌肉,遇热气并,则生癗”。后世医家多宗此说。但经  相似文献   

14.
历代医家治疗便秘,多从脾胃肾立论,笔者在临床上从胆论治便秘.感触良多,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5.
便秘从肺论治谭继雪,毛则先四川省涪陵市医院648000涪陵市中山西路127号笔者在治疗肺系疾病过程中,发现患者伴有的习惯性便秘亦得到改善。结合"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医训,对便秘病从肺脏辨证治疗,收到满意效果。1清肺润燥通便适用于温燥伤肺或素体阴虚及年老...  相似文献   

16.
便秘从阳虚论治江西省赣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41000)朱玲玲,廖爱华主题词便秘/中医药疗法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却排便困难而言。临床所见医者习从"火"、"燥"等论治,以"寒下、峻下、润下"为多。但有些便秘患者却每用其方药而不...  相似文献   

17.
慢性胃炎从湿论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一莉 《光明中医》2002,17(5):19-20
本文论述了慢性胃炎从湿论治的理论依据 ,提出了慢性胃炎湿证的诊断 ,分析了慢性胃炎湿证的病因病机 ,探讨了苦温燥湿、清热化湿、理气化湿、温阳化湿、健脾化湿、活血化湿六种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8.
湿性重着,常伤于下,故肛肠病中因湿致病的较多.本文是作者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湿邪致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分析,着重提出了治湿的十种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湿邪致病特点与元气化生异常为切入点,阐述湿邪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表现及后期耐药的原因.结合现代免疫因子、脂质代谢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从侧面说明湿邪与卵巢癌的紧密联系.基于因机证治理论,探讨卵巢癌的治法治则,即以扶正解毒通络为基础,配伍健脾化湿之剂,从多途径、多层次、多靶点来治疗卵巢癌.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迅速,证见多端,反复难愈,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现代医家多遵朱丹溪“哮喘专主于痰”之说,分寒哮、热哮辨治,取得很好疗效。多年来,笔者根据湿邪的致病特点和湿、痰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哮喘临床治疗中,加强祛湿治疗,每获良效,现总结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