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固定支架结合胫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应用外固定支架结合胫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观察临床疗效,探讨胫骨平台复杂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2月至2008年10月,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胫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3~59岁,平均38岁。骨折按Sehazker分型:Ⅴ型7例,Ⅵ型5例。术中使用前内侧切口及前外侧切口,于胫骨外侧置入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观察术前及术后X线片胫骨平台塌陷及高度丢失情况,对膝关节功能使用HSS评分法评分。结果:12例均获随访,时间4—18个月,平均9.79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3.1个月。骨折愈合11例,延迟愈合1例,无骨筋膜室综合征及下肢深静脉栓塞。术前、术后X线片对照检查未发生Ⅱ期胫骨平台塌陷及高度丢失,无对线不良,膝关节屈曲90°~110°。HSS评分术后平均(75.50±10.01)分,较术前平均(21.50±11.68)分有所提高。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胫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提供了持续稳定的固定,防止骨折的Ⅱ期移位和膝关节力线的畸形,可以保护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减少手术并发症,膝关节功能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改良前外侧入路胫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采用改良前外侧入路胫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并获得随访的患者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26~55岁,平均38.3岁.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车祸伤10例,高处坠落伤7例,跌伤2例.合并胫骨平台前十字韧带止点撕脱骨折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5 d,平均7.5 d.手术均采用膝关节前外侧“S”形皮肤切口,较常规切口偏向后上,用胫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后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术后复查X线片和CT三维重建,3个月内每月复查X线片,采用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手术时间80~120 min,平均95 rin;术中出血量100~400 ml,平均180 ml.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2个月.全部获得骨折愈合,愈合时间8~14周.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断裂、骨不愈合,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和骨折再移位,无膝关节不稳.18例患者达到解剖复位;1例后外侧粉碎骨折脱位患者术后CT提示存在2 mm关节面台阶,患者行走2 km后出现膝关节轻度疼痛,膝关节伸屈0°-105°.1例患者膝关节伸屈5°-90°.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定13~30分,平均(22.9±4.9)分,优10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89.5%.结论 改良前外侧入路胫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操作简单安全,固定可靠,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胫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近端C型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3例胫骨近端C型骨折采用胫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固定。采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定。结果 23例获得随访,时间13~27个月。骨折均愈合,无骨折畸形愈合、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HSS膝关节功能系统结果:优14例,良6例,中3例。结论对于内髁骨折块较完整的胫骨近端C型骨折,应用胫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并发症少、内固定可靠,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83.16±21.49)d,术后负重时间(99.54±29.17)d。患者均获随访9~12个月,依据HSS膝关节功能评判标准: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6.67%(26/30)。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固定牢靠,骨折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可促进患者早期实施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经皮置入胫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39例SchatzkerⅠ~Ⅲ型骨折均采用有限切开,经皮置入胫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治疗,并对有塌陷的骨折行开窗植骨。结果术后随访35例,均骨性愈合,无骨折再移位、塌陷。术后12个月膝关节HSS评分标准评分65~96分,平均90.5分,优良率为94.3%。结论对于SchatzkerⅠ~Ⅲ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有限切开经皮置入胫骨近端锁定钢板能够减少软组织损伤,实现膝关节功能早期锻炼,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倪向阳  张辉 《实用骨科杂志》2010,16(12):928-930
目的探讨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8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2 3例,闭合性骨折1 8例,开放性骨折5例,其中G ustiloⅠ型3例,Ⅱ型2例。术中应用前外侧切口15例,前外侧切口加后内侧切口8例。结果 2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3.4个月。术后骨折愈合时间5~8个月,平均6.5个月。膝关节平均活动范围为107°。按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法进行术后评分,平均为87.3分。术后皮肤坏死2例,切口感染1例,胫骨平台高度丢失3例。结论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疗效确切,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双切口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采用双切口锁定钢板治疗17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男13例,女4例;年龄25~55岁,平均42.67岁。顾性分析术中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情况及患肢功能评分。结果 17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3.6个月。采用Merchant等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评定,优8例,良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76.47%。结论改良双切口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关节镜辅助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1例,男13例,女8例,平均(42.5±7.2)岁,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Ⅴ型14例,Ⅵ型7例,均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复位手术,采用膝下内、外侧双切口,双侧或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 2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骨折均在4~6个月愈合,膝关节功能参照Rasmussen评分标准,优14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9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复位好、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好及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结合人工骨治疗伤前不伴有膝关节疼痛的老年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9例伤前不伴有伤膝关节疼痛的老年胫骨平台骨折采用锁定钢板结合人工骨(纳艾康)治疗。结果切口一期愈合,无软组织坏死及感染发生。术后45例随访0.9~2.0年,平均1.2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4.0~6.5个月。末次随访时参照美国特种外科(HSS)膝关节外科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优34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91.1%。结论对于老年胫骨平台骨折,采用锁定钢板结合人工骨治疗效果良好,但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Y型切口、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Schazker分型为V、Ⅵ型)。方法应用Y型切口,内侧应用上肢有限接触加压钢板或重建钢板,外侧应用胫骨平台外侧解剖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3例,术后早期行患肢CPM机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所有病人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皮瓣坏死。随访10—25个月,平均15个月,优良率占84.6%。结论通过Y型切口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提供了持续、稳固固定,减少了单外侧固定再移位的发生,通过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胫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6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32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随访10~36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愈合32例,不愈合0例。膝关节功能参照HSS评分标准,优良率为87.5%。结论锁定钢板固定可靠,能早期锻炼,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双侧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 Ⅵ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比侧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Ⅵ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7月至2005年12月采用双侧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Ⅵ胫骨平台骨折12例,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23-57岁,平均44岁,术中采用前外侧联合内侧双切口,胫骨平台骨折复位,锁定钢板固定,同时植骨,术后2d开始CPM被动膝关节活动,2周内达到90°。以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以优良率表示。结果随方12例患者,随访时间8个月-2年,骨折全部愈合,无断胫骨平台骨折提供了方便的复位和稳定的内固定,允许膝关节早期活动,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侧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对30例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双侧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术进行治疗,术后进行随访,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定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均获6~24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3~9个月。术后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经清创换药之后愈合。1例患者出现膝关节僵硬,均由于疼痛未进行功能训练造成。采用HSS评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优良率为86.67%。结论采用双侧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明显,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4.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6例;术后第12个月时按照Rasmussen标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同时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6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优18例,良12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为83.3%。并发症:膝关节内翻畸形1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关节僵硬2例,关节面塌陷4例,切口不愈合产生窦道1例。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小,固定牢靠,允许患者早期关节功能锻炼,改善关节功能,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锁定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l晒床疗效。方法对2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全部采取同种异体骨植骨,并用锁定钢板稳定固定,术后根据骨折类型及手术固定情况,早期结合CPM机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或石膏外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8~34个月(平均17个月)的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5个月。膝关节功能参照HSS评分标准,优10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为8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为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提供了持续、稳固的固定,有效地防止了骨折再移位及膝关节力线的改变,避免术后胫骨平台发生Ⅱ期塌陷,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5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2组,每组26例。对照组行传统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时膝关节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骨折愈合快、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侧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粉碎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2例胫骨平台粉碎骨折患者行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22例均获随访,时间8~2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6个月.膝关节功能按Iowa评分标准评定:优17例,良4例,可1例.结论 采用双侧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粉碎骨折固定牢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可早期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双钢板或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内外侧双钢板或外侧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31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患者,采用双钢板内固定20例,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11例.结果 双钢板固定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为103.4°±21.9°,外侧锁定钢板为108.2°±24.7°,差异无显著性(P>0.05).膝关节HSS功能评分双钢板固定者为74.9分,优良率为71%;外侧锁定钢板固定为75.6分,优良率为82%,功能评分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胫骨平台高度丢失和切口感染分别为双钢板固定者为6例和3例,外侧锁定钢板固定者为2例和1例.结论 内外侧双钢板或外侧锁定钢板均能有效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固定治疗高能量损伤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25~80岁,平均45.5岁。致伤原因:车祸24例,高处坠落12例。骨折按Schatzker骨折分型,Ⅳ型骨折11例,Ⅴ型骨折15例,Ⅵ型骨折10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合并同侧胫骨干骨折2例;合并膝关节半脱位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后经皮插入锁定钢板固定,Ⅳ型骨折及部分Ⅴ型骨折(内侧平台骨折无移位)采用单侧锁定钢板固定,其余使用双侧锁定钢板固定,骨缺损者同时予以人工骨植骨,固定外侧平台选择前外侧切口,内侧平台根据骨折线情况选择内侧或后内侧,需双钢板固定的行双侧切口。结果经6~24个月随访,平均13.2个月,无一例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及断裂,1例发生膝内翻,2例发生胫骨髁宽度增加,其余无膝关节的内外翻畸形和骨折再移位。术后Rasmussen膝关节功能为12~30分,平均23.3分,其中优19例,良1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1.7%;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为8~18分,其中优18例,良14例,可4例,优良率88.8%。术后2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1例严重肥胖体型患者1年后取出内固定后再骨折,经休息制动后疼痛缓解。结论高能量损伤胫骨平台骨折常伴有软组织严重损伤,通过有限切开复位,能有效的保护软组织,减少伤口不愈合甚至钢板外露,而选用锁定钢板固定能有效的维持复位后膝关节的力学轴线,提供了持续稳定的固定,从而使患者获得功能满意的膝关节。  相似文献   

20.
李晗  吴冯胜  徐执扬  吴飞华  苏新杰  梁喜斌 《骨科》2023,14(3):288-290,296
目的 探讨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2例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膝关节前外侧入路,经小切口置入胫骨近端“L”型排钉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外侧平台骨折,锚钉治疗膝内侧副韧带损伤,术后支具固定及适当功能练习。观察病人手术前后膝关节内侧间隙大小。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等级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 12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14.8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胫骨平台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1个月,螺钉、锚钉位置良好。术后12个月膝关节内侧间隙较术前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Lysholm膝关节评分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sholm评分优7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1.67%。结论 经小切口置入胫骨近端“L”型排钉锁定钢板结合锚钉治疗SchatzkerⅡ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