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79年以来,我们共作带血管髂骨移植术24例,髂骨—皮瓣移植术12例,均获成功。我们初步体会到,该方法具有所植骨块和皮肤,血运丰富,抗感染力强,愈合快,供区损伤小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一、一般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为8~54岁,平均25.8岁。其中先天性胫骨假关节2例,胫腓骨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78年8月以来,做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4例,带血管蒂游离髂骨移植2例,其中一例为髂骨—皮肤瓣,均获成功。一、临床资料:男4例,女2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49岁;先天性胫骨假关节2例,股骨上端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并病理骨折1例,肱骨上端骨巨细胞瘤1例,胫腓骨骨折骨不连接2例。二、供骨和受骨区血管情况及吻合方法:游离腓骨均采用腓动脉和腓静脉为蒂。  相似文献   

3.
切取带有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长3~7cm)修复肱骨缺损11例。骨瓣全部成活,髓访的10例骨折均愈合,患肢功能平均恢复至90%。认为用带旋髂深血管蒂的游离髂骨瓣移植修复肱骨缺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马树杭  谢波 《山东医药》1994,34(4):28-28
自1988年2月以来,我们采用吻合旋髂深血管的骨膜骼骨块移植治疗四肢长粗管状骨骨折不连接29例,均获成功。 1.临床资料:本组年龄27~43岁,病史15个月至3年。原始损伤为开放性骨折18例(其中感染7例),闭合性骨折11例,曾经手术治疗1~3次,或行闭合复位夹板及石膏固定。 2.手术方法: (1)切取带旋髂深血管的骨膜髂骨块:自髂嵴中点经髂前上棘至腹股沟切口,先显露髂前上棘内下方股外侧皮神经,在其内上方2cm处找到旋髂深血管束,再沿腹侧向远端游离结扎终末支,在不损伤进入髂嵴  相似文献   

5.
对32例下腰椎椎间隙感染患者行彻底病灶清除术,采用带髂腰血管蒂的髂骨瓣椎体间植骨融合。结果:术后26例获0.5—3.4a随访,患者椎体均融合,无1例病灶复发。认为带髂腰血管蒂的髂骨瓣椎体间植骨融合手术操作简便,缩短了骨愈合时间,重建了脊柱的稳定性,是治疗下腰椎椎间隙感染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骨移植方法往往因愈合时间长或移植骨吸收、坏死等原因造成骨再次不连。自1980~1992年,我院采用吻合血管骨移植治疗68例四肢骨缺损,取得了满意疗效。 1.临床资料:本组男46例,女22例;年龄3~58岁,平均28岁;外伤性骨缺损43例,肿瘤切除缺损8例,先天性胫骨假关节17例。  相似文献   

7.
带血管蒂髂骨块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4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1年以来,我们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块转位移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46例,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8例沂南县人民医院(276300)傅守忠1986~1993年,我们采用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28例,经3~6年随访观察,效果满意。临床资料:本组男20例,女8例;年龄16~50岁。双髋病变2...  相似文献   

9.
1994年以来,我们采用股骨头颈部开窗、死骨刮除、带缝匠肌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3例44个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5例,女8例;年龄20~47岁,平均315岁。右侧30髋,左侧14髋。按Ficat分期,Ⅰ期10髋,Ⅱa期12髋,Ⅱb期14髋,Ⅲ期8髋。手术方法:取SP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游离股外侧皮神经,切开臀中肌及阔筋膜张肌在髂骨上的附着处,保留髂骨外板的骨膜。游离缝匠肌,凿取含缝匠肌髂骨瓣4cm×6cm,将股直肌牵向内侧,显露旋股外侧血管,尽量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联合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术治疗不稳定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1例GardenⅢ及Ⅳ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采用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联合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术治疗。结果 21例全部获随访,时间2年3个月~6年,20例术后均获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定期复查X线片未发现股骨头坏死征象。1例晚期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结论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联合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术固定可靠,可提供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血运,促进骨折愈合,减少股骨头缺血坏死和骨不连的发生,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自1989年以来,我院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骨膜移植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78例,5年以上随访40例,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40例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0~50岁,平均35岁。左髋16例,右髋18例,双髋关节6例。坏死原因:创伤性21例,酒精中毒性9例,激素性6例,酒精  相似文献   

12.
1995年以来,我们采用带旋髂深血管的髂骨骨膜瓣转位术治疗青壮年Ficat期股骨头坏死,收到良好的效果。临床资料:本组15例(16髋)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21~43岁。左侧5例,右侧8例,双髋1例;均为Ficat期。有激素服用史8例,髋脱位1例,长期酗酒3例,无特殊病史3例。手术方法:在硬膜外麻醉下,采用Smith-Peterson切口,显露股动、静脉,寻找旋髂深动脉,进入髂嵴内唇。在保护好旋髂深血管的情况下,切断髂嵴上的肌肉,分枝过细时可在显微镜下显露髂骨内外侧面,根据需要切取髂骨骨膜瓣10.0cm×5.0cm×1.5cm,以湿盐水纱布将带有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骨膜保护…  相似文献   

13.
我们采用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移植治疗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人,获得成功,现择其一例报告如下。患者女,29岁,四年前因外伤性左髋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后痊愈,两年后开始感到左髋关节疼痛,破行,多次治疗无效。入院检查:左髋关节前侧压痛,大转子叩击痛并功能障碍。X线片:左股骨头轻度塌陷,股骨颈缩短。诊断为左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Ⅱ期)。手术在硬膜外麻醉下,沿髂骨内缘腹股沟韧带前方切口,约12cm。沿血管走行方向切开腹股沟韧带,分离切断腹内斜肌、腹横肌,寻找并游离旋髂深血管。以血  相似文献   

14.
自1989年以来,我院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骨膜移植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78例,5年以上随访40例,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40例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0~50岁,平均35岁。左髋16例,右髋18例,双髋关节6例。坏死原因:创伤性21例,酒精中毒性9例,激素性6例,酒精  相似文献   

15.
自1989年以来,我院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骨膜移植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78例,5年以上随访40例,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40例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0~50岁,平均35岁。左髋16例,右髋18例,双髋关节6例。坏死原因:创伤性21例,酒精中毒性9例,激素性6例,酒精  相似文献   

16.
1992~ 1998年 ,我们采用带旋髂深血管骨瓣移植及多枚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16例 ,经 2~ 7年随访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3例 ,女 3例 ;年龄 2 0~ 48岁 ,平均 34岁。左侧股骨颈骨折 10例、右侧 6例。受伤原因为坠落伤 5例 ,车祸伤 8例 ,摔伤 3例。骨折为头下型 4例 ,头颈型 8例 ,颈中型 4例。均为内收型骨折 ,X线片有明显移位。伤后距就诊时间为 1~ 3天 ,受伤至手术时间为 2~ 5天。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 ,平卧位。取 S- P切口 ,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 2 .0 cm至髂骨中间部位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  相似文献   

17.
自1989年以来,我院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骨膜移植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78例,5年以上随访40例,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40例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0~50岁,平均35岁。左髋16例,右髋18例,双髋关节6例。坏死原因:创伤性21例,酒精中毒性9例,激素性6例,酒精  相似文献   

18.
1986~1992年,我们对25例病人施行血管蒂髂骨瓣移植髋关节融合术,均获成功。病人年龄17~48岁,平均28岁。其中髋臼骨折6例,髋关节中心脱位并创伤性关节炎10例,髋臼粉碎性骨折关节后脱位9例。 手术方法:采用髋关节前方Smith-Pe-tersen切口,显露髋关节前外侧,在腹股沟韧带附着处切开腹内斜肌及腹横肌,于髂前上棘内侧找到股外侧皮神经,沿其神经走向向上纵行切开腹壁肌,即可发现旋髂深动、静脉和股外侧皮神经交叉横过神经前方。在  相似文献   

19.
沈传华 《山东医药》2011,51(10):60-61
目的观察微创钻孔联合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打压植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 35例(38髋)股骨头坏死患者中,股骨头坏死国际分期(ARCO)Ⅱ期19例(共21髋)、Ⅲ期16例(共17髋),均采用微创钻孔联合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打压植骨治疗。采用Harris评定法评定髋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24~48个月。髋关节功能优良27例(30髋),可6例(6髋),差2例(2髋),优良率为78.95%。其中ARCO分期Ⅱ期者优良率为90.48%,Ⅲ期者优良率为64.71%,Ⅱ、Ⅲ期患者优良率比较,P〈0.05。结论微创钻孔联合带旋股外动脉升支血管蒂髂骨瓣打压植骨可有效治疗股骨头坏死,尤其对早期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髓内腓骨移植结合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及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及骨缺损7例,骨感染情况根据Ciemy—Mader分型,Ⅲ型局限型5例,Ⅳ型弥漫型2例;患者均有窦道形成,2例存在皮肤缺损及骨外露。7例均采用髓内腓骨移植结合Ilizarov外固定骨延长治疗。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0.8个月。7例最终全部愈合,延长段或搬移段长度平均5.7cm,骨折端愈合时间平均19.6周。采用ASAMI标准评价治疗效果,骨愈合优良率100%,功能恢复优良率85.7%。结论髓内腓骨移植结合Ilizarov技术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及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