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以急性血管内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为特征,常伴有发热。肾衰和神经系统障碍。如不治疗,TTP几乎是致命的。但如给予积极治疗可以使病死率大大下降。本文总结我院1997年11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6例患者的诊治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探索早期提示TTP诊断的指标及血浆置换治疗停止的指征。方法:对8例TTP患者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均表现为紫癜、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黄疸、网织红细胞升高、外周血片破碎红细胞增多)、精神神经症状、肾损害和发热。8例患者均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其中做血浆置换5例好转,未做血浆置换3例中2例病情加重且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TTP多数具有"三联症",但误诊率、病死率仍高,血浆输注和血浆置换是治疗TTP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对7例TT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均表现为紫癜、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黄疸、网织红细胞升高、外周血片破碎红细胞增多)、精神神经症状和发热,肾损害。7例患者均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作血浆置换3例治愈,未作血浆置换4例(1例治愈,2例好转后复发死亡,1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TTP多数具有“三联症”,但误诊率仍高,病死率高;血浆输注和血浆置换是治疗TTP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对住院确诊为TTP的3例患者实验检查结果进行统计.3例患者均给予激素、潘生丁、肝素、输血浆、丙种球蛋白或加用血浆置换治疗.结果:3例患者均有贫血、血小板减少、肾损害、破碎红细胞、神经精神症状、发热等表现,均无PT及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减少等症状.作血浆置换1例治愈,未作血浆置换2例,1例症状缓解,1例死亡.结论:TTP是多系统损伤的疾病,主要表现是五联征,一般无PT、APTT异常,无纤维蛋白原下降,血浆置换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以提高TTP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8年12月住院的30例TT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 30例TTP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1.33±14.88)岁,三联征17例(57%),五联征11例(37%);加重2例,复发2例,难治1例,死亡16例(53%);24例(80%)患者行血浆置换,血浆置换组与非血浆置换组之间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置换次数≤ 4次与血浆置换次数>4次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置换前后血红蛋白、血小板、乳酸脱氢酶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TP诊断需要依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血浆置换可显著降低TTP患者病死率,对于明确诊断后的患者应尽早应用。  相似文献   

6.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又称为Mosehrowtz综合征: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发热、血小板减少、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症状和肾脏损害五大主要症状;典型病理改变为小血管中广泛存在玻璃样血栓,致使小血管阻塞,引起相应供血组织器官缺血性改变。该病临床症状及体征易变,容易误诊或漏诊,且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7.
韦夙  黄锦雄  叶红 《华夏医学》2011,24(3):309-312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TTP患者住院病历资料。结果:6例患者均有血小板减少、徼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AHA)、明显精神神经症状。6例患者均采用血浆置换(PE),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抗血小板药物等综合治疗。4例存活,2例死亡。结论:TTP临...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对5例TT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TTP、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症状和发热、肾损害.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减低;凝血功能基本正常;5例患者均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作血浆置换3例好转,未作血浆置换2例(1例加重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TTP多数具有“五联症”,但误诊率仍高,病死率高;血浆输注和血浆置换是治疗TTP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为一少见的获得性、多系统的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 ,起病急骤、发展迅猛、病情严重 ,常于短期内死亡。我院自 1992年以来 ,共收治TTP病人 8例 ,现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例年龄 2 2~ 5 4岁 ,平均为 33岁。男女各 4例 ,就诊前病程 4~ 2 5天。1 2 临床表现 :7例具有发热、贫血、出血、神经精神症状和肾脏损害五联征 ,1例肾功能正常 ,具有四联征。全部病人均有黄疸、皮肤紫癜、瘀斑 ,黑便、龈血亦常见 ,5例病人肝脏肿大 ,发热以中等度最常见 ,37 5~ 38 9℃ 6例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对22例TT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均表现为紫癜、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黄疸、网织红细胞升高、外周血片破碎红细胞增多)、精神神经症状和发热,17例伴肾损害,6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22例患者Coombs试验、酸溶血试验、蔗糖水试验均阴性,3P试验阴性;从起病到确诊时间中位数为18(6~133)d,11例人院误诊为其他病.22例患者均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抗血小板药物治疗,15例给予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和或血浆置换治疗(10例);治疗后12例存活(56%);输注FFP和或血浆置换治疗的患者存活率(11/15,73%)明显高于单纯皮质激素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者(1/7,14%),P<0.05.[结论]TTP多数具有"三联症",但误诊率仍高,病死率高;血浆输注和血浆置换是治疗TTP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及治疗,以提高对TTP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诊断为TTP的31例患者进行临床特点和治疗转归进行分析,对所有病例的外周血涂片进行破碎红细胞计数。结果 31例患者仅4例(12.9%)出现典型TTP五联征(发热、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症状和肾脏损害);27例TTP患者(87.1%)出现三联征(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症状)。本组病例外周血涂片均存在破碎红细胞,中位数值为10.0%,范围为3.0%~20.0%.本组病例的治疗以血浆置换和输注血浆为主,治疗有效率88.46%;接受血浆输注治疗的患者缓解率仅为18%,而死亡率为82%。结论 TTP的诊断仍然依赖临床特点,破碎红细胞计数是非常有价值的诊断指标。血浆置换联用血浆输注仍是治疗TTP的首选方法,针对病因的治疗有助于控制TTP的病情。  相似文献   

12.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例TT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均表现有微血管病性深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精神神经异常等三联征,同时有肾损害、发热等五联征者13例。血浆置换或血浆输注有效率为75.0%(9/12),单用激素和护因小板药物治疗有效率为14.3%(1/7),两组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遇急性溶血伴精神神经异常并有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13.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提高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认识,对12例TTP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治疗和转归等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2例TTP患者中,10例有诱发因素(妊娠1例和感染6例,3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12例患者在起病时或病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症状、coombs试验阴性的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低;11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不规则发热,以中等度发热为主;10例患者有肾脏损害,均出现蛋白尿,其中7例合并肾功能异常;在12例患者中5例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l3)活性明显减低(均低于10%)。经过血浆置换、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利妥昔单克隆抗体等治疗后,10例患者完全缓解,但2例半年复发,2例死亡。结论 TTP是由于血小板性微血栓形成而造成全身多系统、多脏器功能障碍的一种血栓性微血管病,临床过程凶险,死亡率极高,早期诊断和以血浆置换为主要手段的早期治疗可大大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女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的临床特征。方法 :泰州市人民医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4例女性TTP患者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性TTP患者病因主要为特发性,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黏膜瘀斑,月经增多,神经系统症状,微血管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及血红蛋白降低,间接胆红素、血肌酐部分升高;凝血功能正常;血浆置换和皮质类固醇治疗有效。结论:TTP是一种少见的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女性多发,正确认识女性TTP的特点,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很大程度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6003)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人民医院付莉娜于坤于英兰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很少见的疾病。典型病例有神经系统症状,出血,贫血,肾脏改变,发热、肝、脾和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血小板减少。正色素性贫血,骨髓象增生活跃,红系增生活...  相似文献   

16.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60岁。三月前因左下肢红肿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经抗感染及抗凝血药物治疗症状消失。一周前因发热38℃,皮肤出现紫癜,尿呈浓茶样再入当地医院,查血象:血红蛋白65g/L,血小板计数53×10~9/L,网织红细胞0.11,尿蛋白( ),并于次日出现舌活动不灵,伸舌偏左,左上肢握力减退,随后烦燥不安,失语,神志不清,左侧肢体瘫痪,经用先锋铋、大剂量激素、止血  相似文献   

17.
石艳 《中国乡村医生》2007,23(10):12-14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罕见的微血管血栓一出血综合征,临床上以30~40岁女性多见,主要表现为发热、出血、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肾损害和神经精神症状,称为TTP五联征,有前三者称为三联征。因Moschcowrtz于1925年首先报道此病,因此该病又称为Moschcowrtz综合征。  相似文献   

18.
19.
蔡倩倩  戴辉  舒文秀  罗柳飞  金钿  乐静 《浙江医学》2022,44(17):1873-1876
目的分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方法收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15年9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1例TTP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TPP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结果11例患者中位发病年龄为62(42~90)岁,最常见主诉为神经精神症状(63.6%)和血小板减少(45.5%)。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13)活性均<10%,且ADAMTS13抑制物阳性。中位发病至治疗开始时间为2(0~11)d,所有患者均接受以地塞米松为基础的治疗,其中1例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通过单药地塞米松治疗达到临床缓解,且随访10.5个月无疾病复发,至今存活。11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分别在临床缓解后10.1个月和14.1个月出现疾病复发,经再次治疗后缓解,1例患者失访,无死亡。3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70%和100%。结论TTP是罕见的临床危重症疾病,早期诊断及尽早启动治疗是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张红梅 《宁夏医学杂志》2002,24(12):761-761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TP)是一种罕见的 ,病死率极高的微血管性出血性疾病。现将我院收治的 6例TTP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例患者为 1997- 2 0 0 1年我院住院病人 ,其中男 2例 ,女 4例 ,年龄 14 - 5 7岁。所有病例血小板均减少。皮肤紫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